阅读以下关于I/O 系统处理能力评估的说明,在答题纸上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 至问题3 。 拟建设的某事务处理系统数据交换非常频繁。经过初步分析,存储子系统的 I/O 性能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响应时间。目前主流磁盘的容量为 40GB 和 80GB 两种规格。采用不同规格的磁盘,存储子系统的 I/O 性能会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也产生不一样的成本。评价使用小容量或大容量磁盘每秒每个 I/O 操作的成本,对于选择恰当的设计方案意义重大。 经过调研,该项目的系统分析师小刘得到了以下与存储子系统有关的部件的性能和成本说明:

题目

阅读以下关于I/O 系统处理能力评估的说明,在答题纸上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 至问题3 。 拟建设的某事务处理系统数据交换非常频繁。经过初步分析,存储子系统的 I/O 性能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响应时间。目前主流磁盘的容量为 40GB 和 80GB 两种规格。采用不同规格的磁盘,存储子系统的 I/O 性能会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也产生不一样的成本。评价使用小容量或大容量磁盘每秒每个 I/O 操作的成本,对于选择恰当的设计方案意义重大。 经过调研,该项目的系统分析师小刘得到了以下与存储子系统有关的部件的性能和成本说明: (1)CPU 系统,成本是 20000 元,处理能力是 2500MIPS。 (2)主存的带宽是 16 字节,访问周期是 10ns。 (3)1000MB/s 的 I/O 总线,可连接 20 个 Ultra3 SCSI 总线和控制器。 (4)Ultral3 SCSI 总线,成本是 500 元,传输速度是 160MB/s,每条总线最多可以支持 15 个磁盘,执行一个磁盘 I/O 操作平均增加 0.3ms 的开销。 (5)每个磁盘 I/O 操作需要使用 50000 条 CPU 指令。 (6)安装磁盘的驱动器盒,成本是每个驱动器盒 1500 元。为磁盘提供电力和降温,每个驱动器盒配置一条 SCSI 连接线,可以安放 80GB 磁盘 8 个或者 40GB 的磁盘 12 个。 (7)无论是大容量磁盘还是小容量磁盘,成本都是 10 元/GB,转速都是 15000RPM(每分钟 15000 转),平均寻道时间是 5ms,传输速率是 40MB/s。 为了进一步进行定量评估,小刘假设磁盘存储容量必须是 1920GB(大、小两种规格的磁盘不能混用),每次 I/O 的平均数据量是 32KB,每次磁盘 I/O 操作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旋转延迟+传输时间,所有磁盘负载都是均衡的,而且所有设备的能力都可以得到 100%的发挥。 说明:用 IOPS 表示每秒执行的 I/O 数量。

【问题1】(8 分) (1)CPU 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大 IOPS 是多少? (2)主存能够支持的最大 IOPS 是多少? (3)I/O 总线能够支持的最大 IOPS 是多少? (4)每个 Ultra3 SCSI 总线能够支持的最大 IOPS 是多少? 【问题2】(7分) I/O 链中最后一个连接是磁盘本身。 (1)平均每次磁盘的 I/O 时间是多少(精确到 0.1ms)? (2)操作每个磁盘的最大 IOPS 是多少? (3)采用大小两种规格的磁盘,磁盘能够提供的最大 IOPS 分别是多少? 【问题3】(10分) (1)采用大小两种规格的磁盘以组织存储系统,分别需要几个驱动器盒和几条SCSI 连接线? (2)系统 I/O 性能的瓶颈是由哪个部件决定的? (3)两种组织方式的总成本分别是多少(精确到 0.1 元)? (4)两种组织方式的每个 IOPS 的成本分别是多少(精确到 0.1 元)? (5)哪种方式的性价比高?


相似考题
更多“阅读以下关于I/O 系统处理能力评估的说明,在答题纸上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 至问题3 。 拟建设的某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题四(共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l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赵新锐是一名大学生,他申请了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建立一个网上商

    店,他制定的工作计划如表4-1所示。

    【问题2](5分)

    项目在第14天时进行了检查,工作代码为G、I、H的检查情况见表4-3。请计算工

    作代码为G、I、H任务的进度状况并填空。

    【问题3](5分)

    在答题纸对应位置完成项目里程碑甘特图(注:答题纸上的时间为每方格一天)。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项目管理及计划控制的内容。
    【问题1】
    本问题考查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概念、计算方法。
    工作持续时间是指一项工作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是指在
    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
    是指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工作的最早完成时
    间等于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和。
    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S)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完
    成的最迟时刻。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F)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
    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刻。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与其持续时
    间之差。
    工作的总时差(TF)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工
    作的自由时差(FF)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
    机动时间。对于同一项工作而言,自由时差不会超过总时差。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
    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
    【问题2】
    本问题考查工作进程记录表的概念和计算过程。
    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时,一般分为项目描述、项目分解、工作描述、工作责任分配
    表制定、工作先后关系确定、工作时间估计、绘制网络图和进度安排。
    所谓项目描述就是用表格的形式列出项目目标、项目范围、项目如何执行,项目完
    成计划等内容。项目描述是对项目的总体要求作一个概要性的说明,其依据是项目的立
    项规划书、已经通过的初步设计方案和批准后的可行性报告,主要内容有项目名称、项
    目目标,交付物、交付物完成准则、工作描述、工作规范、所需资源估计、重大里程
    碑等。
    【问题3]
    本问题考查项目里程碑甘特图的概念和计算过程。
    甘特图可用来安排项目中各项工作的进度,同时还能和各项资源在不同阶段的需求
    数量结合,有利于对项目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当项目中某些工作进度安排有机动
    时间时,可以利用机动时间安排工作的实施进度,使项目对资源的集中需求尽可能分散,
    得到合理利用。

  • 第2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2,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说明]某公司商务网站建设项目的各工作代码及名称如下表所示。



    以各任务最早开始时间为起点,得到该项目计划的甘特图如下(每月按照30天计算)。



    24、项目工作节点的网络图例和部分节点图如下所示。




    请根据甘特图在答题纸上画出各任务间关系的箭线图。25、下图是工作代码为01和13的工作任务节点的完整信息。



    请根据上图和甘特图计算部分节点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并将这些节点信息在答题纸上填写完整。


    答案:
    解析:
    24、

    25、
    【解析】
    24、本问题考查甘特图和网络图的基本应用。甘特图(Gantt chart)是在20世纪初由亨利·甘特开发的。它基本上是一种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要安排的活动,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的或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甘特图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网络图是以节点及其编号表示工作,以箭线表示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一种图示方式。在网络图中通过加注工作的持续时间、最早开始时间以及各类时差等,以便形成网络计划。网络图中的每一个节点表示一项工作,节点可以用圆圈或矩形表示。节点所表示的工作名称、持续时间和工作代号等可以标注在节点内。网络图中的箭线表示紧邻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箭线应画成水平直线、折线或斜线。箭线水平投影的方向应自左向右,表示工作的行进方向。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在网络图中均表现为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本题的网络图见参考答案。
    25、本问题考查根据甘特图判断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方法。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应在确定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后进行。(1)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计算方法为:①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为零。②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持续时间。③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各个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2)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以项目规定或计算的工期为基准,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出发,沿着箭线的逆方向依次逐项计算。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计算方法为:①某工作的总时差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其他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的各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加该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之和的最小值。②某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总时差之和。③某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加上其总时差之和。(3)计算工作的总时差: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或该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4)计算工作的自由时差:工作自由时差的计算应按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考虑:①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本工作的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减去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②对于无紧后工作的工作,也就是以网络计划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网络计划中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与总时差相等。此外,由于工作的自由时差是其总时差的构成部分,所以,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可不必进行专门计算。因此,按照本题给定的各项任务持续时间,以及工作代码为01和13的工作任务节点的完整信息,从甘特图中所示各项工作的起始时间,可以计算出部分节点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 第3题: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系统可行性分析的叙述,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说明】某软件开发企业受对外贸易公司委托开发一套跨境电子商务系统,项目组从多个 方面对该电子商务系统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在项目组给出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中,对项目的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说明:建设投资总额为300万元,建设期为1年,运营期为4年,该方案现金流量表如表1-1所示。【问题1】(12分)软件系统可行性分析包括哪几个方面?用200以内文字说明其含义。


    答案:
    解析:
    【问题1】(12分)答案:系统可行性分析包括以下个方面:(1)经济可行性。主要评估项目的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和项目建成后可能的经济收益。(2)技术可行性。研究的对象是信息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和性能,以及技术能力约束。(3)法律可行性。具有比较广泛的内容,它需要从政策、法律、道德、制度等社会因素来论证信息系统建设的现实性。(4)用户使用可行性。从信息系统用户的角度来评估系统的可行性,包括企业的行政管理和工作制度、使用人员的素质和培训要求等。【问题2】(7分)

  • 第4题:

    试题一(15 分)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 1 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公司因业务需要,准备建立电子商务网站。

    【问题 1】(4 分)

    建立电子商务网站之前,应对建立电子商务网站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可行性分析的四个主要方面是什么?

    【问题 2】(6 分)

    图 1-1 是该网站电子商务模式示意图,请将(1)~(3)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和交易实体在答题纸上补充完整。

    【问题3】(5 分)

    电子商务网站的系统评价指标包括:经济性指标、技术指标和社会效果指标。请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择属于技术指标的选项填写在答题纸上。

    A.并发性能 B.不间断性 C.用户访问量 D.系统的平均点击次数

    E.响应时间 F.安全性能 G.负载性能 H.客户的满意程度


    正确答案:




  • 第5题:

    阅读下列程序,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逻辑覆盖法是设计白盒测试用例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对程序逻辑结构的遍历实现程序的覆盖。针对以下由C 语言编写的程序,按要求回答问题。
    main( ){int i,n; //1for(i=1;i<5;i++){ //2n=0;  if(i!=1) //3 n=n+1; //4 if(i==3) //5 n=n+1; //6  if(n==3) //7  printf("Hello!"); //8 }} //9 问题1:(4分)请给出满足100%DC(判定覆盖)所需的逻辑条件。问题2:(6分)请画出上述程序的控制流图,并计算其控制流图的环路复杂度V(G)。问题3:(5分)请给出【问题2】中控制流图的线性无关路径。


    答案:
    解析:
    问题1:
    1、i < 52、i >= 53、i != 14、i == 15、i == 36、i != 37、n == 38、n != 3
    问题2(1) 控制流图如下图所示:



    (2)V(G)=4+1=5问题3:
    (1) 1-2-9 (2) 1-2-3-5-7-2... (3) 1-2-3-5-7-8-2...(4) 1-2-3-4-5-7-2… (5) 1-2-3-5-6-7-2…
    【解析】
    问题1:判定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被测程序中每个判定表达式至少获得-次 “真”值和“假”值,从而使程序的每一个分支至少都通过一次。本题中程序一共有4个判定,所以满足判定覆盖一共就需要8个逻辑条件,这些条件详见上述答案。问题2:
    本题考查白盒测试方法中的基本路径法。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根据代码绘制控制流图、计算环路复杂度。控制流图是描述程序控制流的一种图示方法。其基本符号有圆圈和箭线:圆圈为控制流图中的一个结点,表示一个或多个无分支的语句;带箭头的线段称为边或连接,表示控制流。基本结构如下所示:



    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判断中的条件表达式是复合条件,即条件表达式是由一个或多个逻辑运算符连接的逻辑表达式,则需要改变复合条件的判断为一系列之单个条件的嵌套的判断。环路复杂度用来衡量一个程序模块所包含的判定结构的复杂程度。环路复杂度等于右图中的判定的节点个数加1。图中判定节点个数为4,所以V(G)=4+1=5。控制流程图的环路复杂性 V(G)一共有以下三种方法,但是最后一种最好用,不易出错。(1)控制流程图中的区域个数。(2)边数-结点数+2。(3)判定数+1。问题3:本小题考查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之基本路径法。涉及到根据控制流图和环路复杂度给出线性无关路径。线性无关路径:指包含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路径。从控制流图上来看,一条线性无关路径是至少包含一条在其他线性无关路径中从未有过的边的路径。程序的环路复杂度等于线性无关路径的条数,所以本题中有5条线性无关路径。这5条路径组成了问题2中控制流图的一个基本路径集。只要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能确保这些基本路径的执行,就可以使程序中的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每个条件的取真和取假分支也能得到测试。需要注意的是,基本路径集不是唯一的,对于给定的控制流图,可以得到不同的基本路径集。

  • 第6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某企业网络拓扑如图1-1所示,A~E是网络设备的编号。










    答案:
    解析:
    【问题1】参考答案:1.B,2.A,3.C 4.D【问题2】5.ethernet 1 6、59.74.221.254【问题3】7) C.deny 8、A 9.F【问题4】10)192.168.4.1
    11)192.168.100.0 12)设置接口的类型是trunk
    【解析】
    【问题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简单的概念题,考察我们对企业园区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的了解。通常的企业为了确保内部网络的安全,会设置防火墙,防火墙有3个区域,外网,内网和DMZ区。DMZ通常用于存放各种服务器。因此首先可以选出B这个位置是防火墙,A用于连接Internet,是路由器。DMZ区内部有多台服务器,需要使用交换机连接。【问题3】试题分析:这是网络工程师考试第一次考华为的设备配置,而我们考前准备的都是ios的命令。那这道题是不是很难呢,其实这道题非常简单,只要我们有IOS的命令经验,这道题完全可以自己凭经验做出来,题目出题也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因此更加容易,对于没有用过华为设备的考生来说,也是非常简单的。
    【问题4】试题分析:这道题同样是基本的配置,掌握基本命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