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 Case用来描述系统在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 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检查用户帐号是否正确。那么,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检查用户帐号”之间是( )关系。A.aggregationB.extendC.includeD.classification

题目
Use Case用来描述系统在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 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检查用户帐号是否正确。那么,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检查用户帐号”之间是( )关系。

A.aggregation

B.extend

C.include

D.classification


相似考题
更多“Use Case用来描述系统在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 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检查用户帐号是否正确。那么,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检查用户帐号”之间是( )关系。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用例用来描述系统在对事件作出的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核查用户账号是否正确。那么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核查客户账号”之问的关系是______。

    A) 包含

    B) 扩展

    C) 分类

    D) 聚集


    正确答案:A
        (20) [解析] 包含关系是当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始用例中提取公共行为,或者发现能够使用一个构件来实现某个用例的部分功能很重要时,应该使用包含关系来表示它们。
        [答案] A

  • 第2题:

    用例(use case)用来描述系统在对事件作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核查用户账号是否正确。那么,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核查用户账号”之间是______关系。

    A.包含(include)

    B.扩展(extend)

    C.分类(classification)

    D.聚集(aggregation)


    正确答案:A
    解析:用例是在系统中执行的一系列动作,这些动作将生成特定参与者可见的价值结果。它确定了一个和系统参与者进行交互、并可由系统执行的动作序列。用例模型描述的是外部执行者(actor)所理解的系统功能。用例模型用于需求分析阶段,它的建立是系统开发者和用户反复讨论的结果,表明了开发者和用户对需求规格达成的共识。2个用例之间的关系主要有2种情况:一种是用于重用的包含关系,用构造型《include》表示;另一种是用于分离出不同的行为的扩展,用构造型《extend》表示。(1)包含关系:当可以从2个或2个以上的原始用例中提取公共行为,或者发现能够使用一个构件来实现某一个用例的部分功能时,应该使用包含关系来表示它们。(2)扩展关系:如果一个用例明显地混合了2种或2种以上的不同场景,即根据情况可能发生多种事情,可以断定,将这个用例分为一个主用例和一个或多个辅用例描述可能更加清晰。

  • 第3题:

    用例(use case)用来描述系统对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筑”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核查用户帐号是否正确。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 与用例“核查客户帐号”之间是(15)关系

    A.包含(include)

    B.扩展(extend)

    C.分类(classification)

    D.聚集(aggregation)


    正确答案:A
    用例是在系统中执行的一系列动作,这些动作将生成特定参与者可见的价值结果。它确定了一个和系统参与者进行交互,并可由系统执行的动作序列。用例模型描述的是外部执行者(Actor)所理解的系统功能。用例模型用于需求分析阶段,它的建立是系统开发者和用户反复讨论的结果,表明了开发者和用户对需求规格达成的共识。两个用例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于重用的包含关系,用构造型include表示;另一种是用于分离出不同行为的扩展,用构造型extend表示。①包含关系:当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始用例中提取公共行为,或者发现能够使用一个构件来实现某一个用例的部分功能是很重要的事时,应该使用包含关系来表示它们。②扩展关系:如果一个用例明显地混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场景,即根据情况可能发生多种事情,可以断定将这个用例分为一个主用例和一个或多个辅用例描述可能更加清晰。

  • 第4题:

    用例(use case)用来描述系统对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会员管理系统中,会员注册时可以采用电话和邮件两种方式。用例“会员注册”和“电话注册”、“邮件注册”之间是( )关系。

    A.包含(include)B.扩展(extend)C.泛化(generalize)D.依赖(depends on)


    正确答案:C

  • 第5题:

    用例(use case)用来描述系统对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核查用户账号是否正确。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核查客户账号”之间是______关系。

    A.包含(include)

    B.扩展(extend)

    C.分类(classification)

    D.聚集(aggregation)


    正确答案:A
    解析:用例是在系统中执行的一系列动作,这些动作将生成特定参与者可见的价值结果。它确定了一个和系统参与者进行交互,并可由系统执行的动作序列。用例模型描述的是外部执行者(Actor)所理解的系统功能。用例模型用于需求分析阶段,它的建立是系统开发者和用户反复讨论的结果,表明了开发者和用户对需求规格达成的共识。
      两个用例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于重用的包含关系,用构造型 include表示;另一种是用于分离出不同行为的扩展,用构造型extend表示。
      ①包含关系:当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始用例中提取公共行为,或者发现能够使用一个构件来实现某一个用例的部分功能是很重要的事时,应该使用包含关系来表示它们。
      ②扩展关系:如果一个用例明显地混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场景,即根据情况可能发生多种事情,可以断定将这个用例分为一个主用例和一个或多个辅用例描述可能更加清晰。

  • 第6题:

    用例(use case)用来描述系统对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 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会员管理系统中,会员注册 时可以采用电话和邮件两种方式。用例“会员注册”和“电话 注册”、“邮件注册”之间是( )关系。


    A. 包含(include)
    B. 扩展(extend)
    C. 泛化(generalize)
    D. 依赖(depends on)

    答案:C
    解析:
    用例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包含、扩展和泛化,利用这些关系,把一些公共的信息抽取出来,以便于复用,使得用例模型更易于维护。

    ①包含关系。当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例中提取公共行为时,应该使用包含关系来表示它们。其中这个提取出来的公共用例称为抽象用例,而把原始用例称为基本用例或基础用例。

    ②扩展关系。如果一个用例明显地混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场景,即根据情况可能发生多种分支,则可以将这个用例分为一个基本用例和一个或多个扩展用例,这样使描述可能更加清晰。

    ③泛化关系。当多个用例共同拥有一种类似的结构和行为的时候,可以将它们的共性抽象成为父用例,其他的用例作为泛化关系中的子用例。在用例的泛化关系中,子用例是父用例的一种特殊形式,子用例继承了父用例所有的结构、行为和关系。

  • 第7题:

    阅读下列系统设计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玩具公司正在开发一套电动玩具在线销售系统,用于向注册会员提供端对端的玩具 定制和销售服务。在系统设计阶段,"创建新订单? (New Order)"? 的设计用例详细描述如表 3-1 所示,候选设计类分类如表 3-2 所示,并根据该用例设计出部分类图如图3-1所示。





    在订单处理的过程中,会员可以点击“取消订单"取消该订单。如果支付失败,该订单将被标记为挂起状态,可后续重新支付,如果挂起超时30分钟未支付,系统将自动取消该订单。订单支付成功后,系统判断订单类型:

    (1)对于常规订单,标记为备货状态,订单信息发送到货运部,完成打包后交付快递发货;

    (2)对于定制订单,会自动进入定制状态,定制完成后交付快递发货。会员在系统中点击”收货"按钮变为收货状态,结束整个订单的处理流程。根据订单处理过程所设计的状态图如图3-2所示。



    图3-2 订单状态图


    ?【问题1】(6分)

    根据表3-1中所标记的候选设计类,请按照其类别将编号 C1~C12 分别填入表 3-2? 中的(a)、(b)和(c)处。

    【问题2】 (4 分)

    根据创建新订单的用例描述,请给出图3-1中X1~X4处对应类的名称。

    【问题3】 (5分)

    根据订单处理过程的描述,在图 3-2 中S1~S5处分别填入对应的状态名称。


    答案:
    解析:
    【问题1】(6分)
    (a):C4、C5、C7、C10、C11
    (b):C3、C8
    (c):C1、C2、C6、C9、C12
    【问题2】 (4 分)
    X1:收货地址
    X2:支付方式
    X3:邮箱地址
    X4:定制属性
    【问题3】 (5分)
    S1:订单挂起
    S2:订单备货
    S3:订单定制
    S4:订单发货
    S5:订单收货

  • 第8题:

    用例(Use Case)用来描述系统对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核查用户账号是否正确。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核查客户账号"之间是()关系。

    • A、包含(IncludE)
    • B、扩展(ExtenD)
    • C、分类(Classification)
    • D、聚集(Aggregation)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核查用户账号是否正确。那么,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核查客户账号”之间是(&;NBSP;)关系()

    • A、包含(INCLUDE.
    • B、扩展(EXTEND.
    • C、分类(CLASSIFICATION)
    • D、聚集(AGGREGATION)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在一个“订单处理系统”中,下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要核查用户账号是否正确,则用例“下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核查用户账号”之间的关系是()

    • A、泛化
    • B、实现
    • C、扩展
    • D、包含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单选题
    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核查用户账号是否正确。那么,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核查客户账号”之间是(&;NBSP;)关系()
    A

    包含(INCLUDE.

    B

    扩展(EXTEND.

    C

    分类(CLASSIFICATION)

    D

    聚集(AGGREGATION)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用例(Use-case)用来描述系统在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税库银系统”中,扣款和重发扣款都需要检查三方协议是否有效。那么,用例“扣款”、“重发扣款”与用例“检查三方协议是否有效”之间是()关系。
    A

    包含(include)

    B

    扩展(extend)

    C

    分类(classification)

    D

    聚集(aggregation)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 用例(use case)用来描述系统对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核查用户账号是否正确。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核查客户账号”之间是 (32) 关系。

    (32)

    A. 包含(include)

    B. 扩展(extend)

    C. 分类(classification)

    D. 聚集(aggregation)


    正确答案:A
    试题(32)分析
        用例是在系统中执行的一系列动作,这些动作将生成特定参与者可见的价值结果。它确定了一个和系统参与者进行交互,并可由系统执行的动作序列。用例模型描述的是外部执行者(Actor)所理解的系统功能。用例模型用于需求分析阶段,它的建立是系统开发者和用户反复讨论的结果,表明了开发者和用户对需求规格达成的共识。
        两个用例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于重用的包含关系,用构造型include表示;另一种是用于分离出不同行为的扩展,用构造型extend表示。
        ① 包含关系:当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始用例中提取公共行为,或者发现能够使用一个构件来实现某一个用例的部分功能是很重要的事时,应该使用包含关系来表示它们。
        ② 扩展关系:如果一个用例明显地混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场景,即根据情况可能发生多种事情,可以断定将这个用例分为一个主用例和一个或多个辅用例描述可能更加清晰。
    参考答案
     (32)A

  • 第14题:

    用例(use-case)用来描述系统在对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核查用户账号是否正确。那么,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核查客户账号”之间是(27)关系。

    A.包含(include)

    B.扩展(extend)

    C.分类(classification)

    D.聚集(aggregation)


    正确答案:A
    解析:用例是在系统中执行的一系列动作,这些动作将生成特定参与者可见的价值结果。它确定了一个和系统参与者进行交互、并可由系统执行的动作序列。用例模型描述的是外部执行者(actor)所理解的系统功能。用例模型用于需求分析阶段,它的建立是系统开发者和用户反复讨论的结果,表明了开发者和用户对需求规格达成的共识。两个用例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用于重用的包含关系,用构造型include或use表示;另一种是用于分离出不同行为的扩展,用构造型extend表示。(1)包含关系当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始用例中提取公共行为,或者发现能够使用一个构件来实现某一个用例的部分功能很重要时,我们应该使用包含关系来表示它们。(2)扩展关系如果一个用例明显地混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场景,即根据情况可能发生多种事情。我们可以断定将这个用例分为一个主用例和一个或多个辅用例描述可能更加清晰。另外,用例之间还存在一种泛化关系。用例可以被特别列举为一个或多个子用例,这被称作用例泛化。当父用例能够被使用时,任何子用例也可以被使用。例如,我们购买飞机票,既可以是电话订票,也可以是网上订票,则订票用例就是电话订票和网上订票的抽象。

  • 第15题:

    阅读下列系统设计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玩具公司正在开发一套电动玩具在线销售系统,用于向注册会员提供端对端的玩具 定制和销售服务。在系统设计阶段,"创建新订单 (New Order)" 的设计用例详细描述如表 3-1 所示,候选设计类分类如表 3-2 所示,并根据该用例设计出部分类图如图3-1所示。 表 3-1 创建新订单 (NewOrder) 设计用例 用例名称 创建新订单New Order 用例编号 ETM-R002 参与者 会员 前提条件 会员已经注册并成功登录系统 典型事件流 1.会员(C1)点击“新的订单”按钮; 2.系统列出所有正在销售的电动玩具清单及价格(C2) 3.会员点击复选框选择所需电动玩具并输入对应数量,点击“结算”按钮; 4.系统自动计算总价(C3), 显示销售清单和会员预先设置个人资料的收货地址和支付方式(C4); 5.会员点击“确认支付”按钮; 6.系统自动调用支付系统(C5)接口支付该账单; 7.若支付系统返回成功标识,系统生成完整订单信息持久存储到数据库订单表(C6)中; 8.系统将以表格形式显示完整订单信息(C7),同时自动发送完整订单信息(C8)至会员预先配置的邮箱地址(C9)。 候选事件流 3a (1)会员点击“定制”按钮; (2)系统以列表形式显示所有可以定制的电动玩具清单和定制属性(如尺寸、颜色等)(C10); (3)会员点击单选按钮选择所需要定制的电动玩具并填写所需要定制的属性要求,点击“结算”按钮; (4)回到步骤4. 7a (1)若支付系统返回失败标识,系统显示会员当前默认支付方式(C11)让会员确认; (2)若会员点击“修改付款”按钮,调用“修改付款”用例,可以新增并存储为默认支付方式(C12),回到步骤4; (3)若会员点击“取消订单”,则该用例终止执行。 表3-2 候选设计类分类 接口类(Interface,负责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 (a) 控制类(Control,负责业务逻辑的处理) (b) 实体类(Entity,负责持久化数据的存储) (c)在订单处理的过程中,会员可以点击“取消订单"取消该订单。如果支付失败,该订单将被标记为挂起状态,可后续重新支付,如果挂起超时30分钟未支付,系统将自动取消该订单。订单支付成功后,系统判断订单类型: (1)对于常规订单,标记为备货状态,订单信息发送到货运部,完成打包后交付快递发货; (2)对于定制订单,会自动进入定制状态,定制完成后交付快递发货。会员在系统中点击”收货"按钮变为收货状态,结束整个订单的处理流程。根据订单处理过程所设计的状态图如图3-2所示。图3-2 订单状态图

    【问题1】(6分) 根据表3-1中所标记的候选设计类,请按照其类别将编号 C1~C12 分别填入表 3-2 中的(a)、(b)和(c)处。 【问题2】 (4 分) 根据创建新订单的用例描述,请给出图3-1中X1~X4处对应类的名称。 【问题3】 (5分) 根据订单处理过程的描述,在图 3-2 中S1~S5处分别填入对应的状态名称。


    正确答案:问题1
    (a):C4、C5、C7、C8、C10、C11
    (b):C3
    (c):C1、C2、C6、C9、C12
    问题2
    X1:收货地址
    X2:支付方式
    X3:邮箱地址
    X4:电动玩具定制属性
    问题3
    S1:订单挂起
    S2:订单备货
    S3:订单定制
    S4:订单发货
    S5:订单收货

  • 第16题:

    在订单管理模块中,新建订单和修改订单都需要检查用户是否登录,用例“新建订单”、“修改订单”与用例“检查用户登录”之间是( )。

    A.包含关系 B.扩展关系 C.泛化关系 D.聚集关系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在关于用例(use case)的描述中,错误的是(1)。

    A.用例将系统的功能范围分解成许多小的系统功能陈述

    B.一个用例代表了系统的一个单一的目标

    C.用例是一个行为上相关的步骤序列

    D.用例描述了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


    正确答案:D
    解析:用例是一个行为上相关的步骤序列,既可以是自动的也可以是手工的,其目的是完成一个单一的业务任务。用例将系统功能范围分解成许多小的系统功能陈述。一个用例代表了系统的一个单一的目标,描述了为了实现此目标的活动和用户交互的一个序列。用例是一种描述和记录系统需求的技术。一个用例本身并不是一个功能需求,但用例所讲述的场景包含了一个或者多个需求。

  • 第18题:

    用例(use case)用来描述系统对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请作答此空)抽取两个或多个用例共有的一组相同动作,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用例,该子用例可为多个基用例共享或复用。( )关系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并附上标记<>。

    A. 包含
    B.扩展
    C.泛化
    D.依赖

    答案:A
    解析:
    用例(use case)用来描述系统对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用例间的关系有:包含、扩展和泛化。(1)包含关系:抽取两个或多个用例共有的一组相同动作,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用例,该子用例可为多个基用例共享或复用。包含关系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并附上标记<>。虚线箭头指向子用例。(2)扩展:当出现多个不同情况而导致的多种分支时,则可将用例分为一个基本用例和一个或多个扩展用例。扩展关系是对基用例的扩展,扩展用例不是必须执行,具备了一定触发条件才执行。扩展关系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并附上标记<>。虚线箭头由子用例指向基用例。(3)泛化:泛化代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子用例继承了父用例所有的结构、行为和关系。泛化关系用空心三角形箭头的实线表示,箭头指向父用例。

  • 第19题:

    阅读下列系统设计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玩具公司正在开发一套电动玩具在线销售系统,用于向注册会员提供端对端的玩具 定制和销售服务。在系统设计阶段,"创建新订单 (New Order)" 的设计用例详细描述如表 3-1 所示,候选设计类分类如表 3-2 所示,并根据该用例设计出部分类图如图3-1所示。


    在订单处理的过程中,会员可以点击“取消订单"取消该订单。如果支付失败,该订单将被标记为挂起状态,可后续重新支付,如果挂起超时30分钟未支付,系统将自动取消该订单。订单支付成功后,系统判断订单类型:(1)对于常规订单,标记为备货状态,订单信息发送到货运部,完成打包后交付快递发货;(2)对于定制订单,会自动进入定制状态,定制完成后交付快递发货。会员在系统中点击”收货"按钮变为收货状态,结束整个订单的处理流程。根据订单处理过程所设计的状态图如图3-2所示。



    答案:
    解析:
    答案:X1:收货地址X2:支付方式X3:邮箱地址X4:定制属性【问题3】 (10分)根据订单处理过程的描述,在图 3-2 中S1~S5处分别填入对应的状态名称。答案:S1:订单挂起S2:订单备货S3:订单定制S4:订单发货S5:订单收货

  • 第20题:

    某订单处理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两个用例都需要检查客户的账号是否正确,为此定义一个通用的用例"检查客户账户",用例"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与"检查客户账户"之间是()

    • A、包含关系
    • B、聚合关系
    • C、泛化关系
    • D、关联关系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用例(Use-case)用来描述系统在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税库银系统”中,扣款和重发扣款都需要检查三方协议是否有效。那么,用例“扣款”、“重发扣款”与用例“检查三方协议是否有效”之间是()关系。

    • A、包含(include)
    • B、扩展(extend)
    • C、分类(classification)
    • D、聚集(aggregation)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检查用户帐号是否正确。那么,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检查用户帐号”之间是()

    • A、包含关系
    • B、扩展关系
    • C、分类关系
    • D、聚集关系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单选题
    用例(use case)用来描述系统对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筑”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核查用户账号是否正确。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核查客户账号”之间是()关系。
    A

    包含(includE.

    B

    扩展(extenD.

    C

    分类(classification)

    D

    聚集(aggregation)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用例是在系统中执行的一系列动作,这些动作将生成特定参与者可见的价值结果。它确定了一个和系统参与者进行交互,并可由系统执行的动作序列。用例模型描述的是外部执行者(actor)所理解的系统功能。用例模型用于需求分析阶段,它的建立是系统开发者和用户反复讨论的结果,表明了开发者和用户对需求规格达成的共识。
    两个用例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于重用的包含关系,用构造型include表示;另一种是用于分离出不同行为的扩展,用构造型extend表示。
    ①包含关系:当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始用例中提取公共行为,或者发现能够使用一个构件来实现某一个用例的部分功能是很重要的事时,应该使用包含关系来表示它们。
    ②扩展关系:如果一个用例明显地混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场景,即根据情况可能发生多种事情,可以断定将这个用例分为一个主用例和一个或多个辅用例描述可能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