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例是一种描述系统需求的方法,以下关于用例建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例定义了系统向参与者提供服务的方法 B.通信关联不仅能表示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关系,还能表示用例之间的关系 C.通信关联的箭头所指方是对话的主动发起者 D.用例模型中的信息流由通信关联来表示

题目

用例是一种描述系统需求的方法,以下关于用例建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例定义了系统向参与者提供服务的方法 B.通信关联不仅能表示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关系,还能表示用例之间的关系 C.通信关联的箭头所指方是对话的主动发起者 D.用例模型中的信息流由通信关联来表示


相似考题
更多“用例是一种描述系统需求的方法,以下关于用例建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例定义了系统向参与者 ”相关问题
  • 第1题:

    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同一建模语言。它包括10种图,其中,用例图展示了外部参与者与系统内用例之间的连接。UML的外部参与者是指(47),用例可以用(48)图来描述。(49)指明了对象所有可能的状态以及状态之间的迁移。协作图描述了协作的(50)之间的交互和链接。

    (28)

    A.人员

    B.单位

    C.人员或单位

    D.人员或外部系统


    正确答案:D

  • 第2题:

    以下关于用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图书馆管理系统需求中包含“还书”用例和“到书通知”用例,对于“还书”用例,应先查询该书是否有人预定,若有则执行“到书通知”。“还书”用例和“到书通知’’用例是( )关系,以下用例图中,( )是正确的。管理员处理“还书”用例时,需要先执行“验证身份“用例,那么“还书”用例和“验证身份”用例之间是( )关系。

    A.系统用例图反映了整个系统提供的外部可见服务B.系统用例图对系统的协作建模 C.用例图主要包含用例、参与者及其之间关系三个要素D.系统用例图对系统的需求建模 A.关联 B.扩展 C.包含 D.泛化 A.B.C.D.A.关联 B.扩展 C.包含 D.泛化


    正确答案:B,B,B,C

  • 第3题:

    以下关于用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系统用例图反映了整个系统提供的外部可见服务

    B.系统用例图对系统的协作建模

    C.用例图主要包含用例、参与者及其之间关系三个要素
    D.系统用例图对系统的需求建模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以下关于用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1)。图书馆管理系统需求中包含“还书”用例和“到书通知”用例,对于“还书”用例,应先查询该书是否有人预定,若有则执行“到书通知”。“还书”用例和“到书通知’’用例是(2)关系,以下用例图中,(3例,那么“还书”用例和“验证身份”用例之间是(4)关系。
    4、____

    A.关联
    B.扩展
    C.包含
    D.泛化

    答案:C
    解析:
    用例图展现了一组用例、参与者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常包括:用例;参与者;扩展关系、包含关系。用例是对一组动作序列的描述,系统执行这些动作将产生一个对特定的参与者有价值而且可观察的结果。用例图用于对系统的静态用例视图进行建模。这个视图主要支持系统的行为,即该系统在它的周边环境的语境中提供的外部可见服务。当对系统的静态用例视图建模时,可以用下列两种方式来使用用例图。1、对系统的语境建模。对一个系统的语境进行建模,包括围绕整个系统画一条线,并声明有哪些参与者位于系统之外并与系统进行交互。在这里,用例图说明了参与者以及他们所扮演的角色的含义。2、对系统的需求建模。对一个系统的需求进行建模,包括说明这个系统应该做什么(从系统外部的一个视点出发),而不是考虑系统应该怎么做。在这里,用例图说明了系统想要的行为。通过这种方式,用例图使我们能够把整个系统看作一个黑盒子。可以观察到系统外部有什么,系统怎样与哪些外部事物相互作用,但却看不到系统内部是如何工作的。扩展:对基用例的扩展,基用例是一个完整的用例,即使没有子用例的参与,也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在用例图中使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在线上标注<>),箭头从子用例指向基用例。
    包含:include为包含关系,当两个或多个用例中共用一组相同的动作,这时可以将这组相同的动作抽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用例,供多个基用例所共享。include关系在用例图中使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在线上标注<>),箭头从基用例指向子用例。

  • 第5题:

    下列关于用例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用例图中的参与者和用例之间是关联关系
    • B、包含是用例之间的一种依赖关系,指向被包含的用例
    • C、参与者和参与者之间、用例和用例之间都可能出现泛化关系
    • D、扩展关系规范了扩展用例的行为如何及何时插入到被扩展用例的行为之中,由被扩展用例指向扩展用例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在采用用例模型捕获需求时,需要执行如下()操作

    • A、描述非功能需求
    • B、用例建模
    • C、识别用例
    • D、识别参与者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使用基于用例的方法进行需求分析时的第一步是()。

    • A、确定用例
    • B、确定参与者
    • C、用例之间的关系
    • D、确定参与者和用例的通信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在用例建模的过程中,应包含的步骤有()

    • A、找出参与者
    • B、确定每个参与者相关的用例
    • C、细化每一个用例的用例规约
    • D、检查用例模型

    正确答案:A,B,C

  • 第9题:

    ()是在用例或场景中,用于显示外部参与者和系统之间的消息顺序的图。

    • A、用例图
    • B、用例描述
    • C、系统顺序图
    • D、活动图
    • E、状态图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是以图形化的方式将系统描述成用例、参与者及其之间的关系。
    A

    用例图

    B

    用例描述

    C

    用例建模

    D

    用例分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用例模型是所有用于描述指定系统的用途,参与者和用例—参与者关联关系的组合。用例模型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是参与者和()。

    正确答案: 用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是产生需求用例模型的步骤()。
    A

    确定业务参与者

    B

    确定业务需求用例

    C

    构造用例模型图

    D

    记录业务需求用例描述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关于用例(usecase)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用例将系统的功能范围分解成许多小的系统功能陈述

    B.一个用例代表了系统的一个单一的目标

    C.用例是一个行为上相关的步骤序列

    D.用例描述了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


    答案:ABC

  • 第14题:

    在采用用例模型捕获需求时,需要执行如下()操作

    A.描述非功能需求

    B.用例建模

    C.识别用例

    D.识别参与者


    参考答案:A, B, C, D

  • 第15题:

    以下关于用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1)。图书馆管理系统需求中包含“还书”用例和“到书通知”用例,对于“还书”用例,应先查询该书是否有人预定,若有则执行“到书通知”。“还书”用例和“到书通知’’用例是(2)关系,以下用例图中,(3)是正确的。管理员处理“还书”用例时,需要先执行“验证身份“用例,那么“还书”用例和“验证身份”用例之间是(4)关系。
    3、____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B
    解析:
    用例图展现了一组用例、参与者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常包括:用例;参与者;扩展关系、包含关系。用例是对一组动作序列的描述,系统执行这些动作将产生一个对特定的参与者有价值而且可观察的结果。用例图用于对系统的静态用例视图进行建模。这个视图主要支持系统的行为,即该系统在它的周边环境的语境中提供的外部可见服务。当对系统的静态用例视图建模时,可以用下列两种方式来使用用例图。1、对系统的语境建模。对一个系统的语境进行建模,包括围绕整个系统画一条线,并声明有哪些参与者位于系统之外并与系统进行交互。在这里,用例图说明了参与者以及他们所扮演的角色的含义。2、对系统的需求建模。对一个系统的需求进行建模,包括说明这个系统应该做什么(从系统外部的一个视点出发),而不是考虑系统应该怎么做。在这里,用例图说明了系统想要的行为。通过这种方式,用例图使我们能够把整个系统看作一个黑盒子。可以观察到系统外部有什么,系统怎样与哪些外部事物相互作用,但却看不到系统内部是如何工作的。

    扩展: 对基用例的扩展,基用例是一个完整的用例,即使没有子用例的参与,也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在用例图中使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在线上标注<>),箭头从子用例指向基用例。
    包含: include为包含关系,当两个或多个用例中共用一组相同的动作,这时可以将这组相同的动作抽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用例,供多个基用例所共享。include关系在用例图中使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在线上标注<>),箭头从基用例指向子用例。

  • 第16题:

    以下关于用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1)。图书馆管理系统需求中包含“还书”用例和“到书通知”用例,对于“还书”用例,应先查询该书是否有人预定,若有则执行“到书通知”。“还书”用例和“到书通知’’用例是(2)关系,以下用例图中,(3)是正确的。管理员处理“还书”用例时,需要先执行“验证身份“用例,那么“还书”用例和“验证身份”用例之间是(4)关系。
    1、_____

    A.系统用例图反映了整个系统提供的外部可见服务
    B.系统用例图对系统的协作建模
    C.用例图主要包含用例、参与者及其之间关系三个要素
    D.系统用例图对系统的需求建模

    答案:B
    解析:
    用例图展现了一组用例、参与者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常包括:用例;参与者;扩展关系、包含关系。用例是对一组动作序列的描述,系统执行这些动作将产生一个对特定的参与者有价值而且可观察的结果。用例图用于对系统的静态用例视图进行建模。这个视图主要支持系统的行为,即该系统在它的周边环境的语境中提供的外部可见服务。当对系统的静态用例视图建模时,可以用下列两种方式来使用用例图。1、对系统的语境建模。对一个系统的语境进行建模,包括围绕整个系统画一条线,并声明有哪些参与者位于系统之外并与系统进行交互。在这里,用例图说明了参与者以及他们所扮演的角色的含义。2、对系统的需求建模。对一个系统的需求进行建模,包括说明这个系统应该做什么(从系统外部的一个视点出发),而不是考虑系统应该怎么做。在这里,用例图说明了系统想要的行为。通过这种方式,用例图使我们能够把整个系统看作一个黑盒子。可以观察到系统外部有什么,系统怎样与哪些外部事物相互作用,但却看不到系统内部是如何工作的。
    扩展:对基用例的扩展,基用例是一个完整的用例,即使没有子用例的参与,也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在用例图中使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在线上标注<>),箭头从子用例指向基用例。
    包含:include为包含关系,当两个或多个用例中共用一组相同的动作,这时可以将这组相同的动作抽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用例,供多个基用例所共享。include关系在用例图中使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在线上标注<>),箭头从基用例指向子用例。

  • 第17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例和参与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又叫做通信关联,它表示参与者使用了系统中的哪些用例
    • B、参与者只能是人,不能是子系统、时间等
    • C、特殊需求指的是一个用例的非功能性需求和设计约束
    • D、在扩展关系中,基础用例提供了一个或者多个插入点,扩展用例为这些插入点提供了需要插入的行为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在UML中,定义了用例图来描述()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而用例建模的主要工作是书写用例规约。

    • A、事件流
    • B、用例
    • C、参与者
    • D、对象

    正确答案:B,C

  • 第19题:

    用例模型是所有用于描述指定系统的用途,参与者和用例—参与者关联关系的组合。用例模型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是参与者和()。


    正确答案:用例

  • 第20题:

    下列哪些是产生需求用例模型的步骤()。

    • A、确定业务参与者
    • B、确定业务需求用例
    • C、构造用例模型图
    • D、记录业务需求用例描述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下面关于用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用例可以理解为系统为响应用户要求执行的活动
    • B、基本业务流程级别的每个目标可以提取为一个用例
    • C、通过确定系统必须响应的事件可以确定用例
    • D、引起系统响应的所有用例都是由外部参与者引起的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多选题
    在UML中,定义了用例图来描述()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而用例建模的主要工作是书写用例规约。
    A

    事件流

    B

    用例

    C

    参与者

    D

    对象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在采用用例模型捕获需求时,需要执行如下()操作
    A

    描述非功能需求

    B

    用例建模

    C

    识别用例

    D

    识别参与者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