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工的项目组根据王工的项目组提供的软件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严格按照协议要求进行了第三方测试,但是软件交付给用户使用后,仍然出了很多问题,用户对软件质量评价不高。王工认为张工项目组没有很好地进行软件第三方测试,张工觉得并无不妥之处,请对这一状况和原因进行分析。

题目

张工的项目组根据王工的项目组提供的软件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严格按照协议要求进行了第三方测试,但是软件交付给用户使用后,仍然出了很多问题,用户对软件质量评价不高。王工认为张工项目组没有很好地进行软件第三方测试,张工觉得并无不妥之处,请对这一状况和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考题
更多“张工的项目组根据王工的项目组提供的软件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严格按照协议要求进行了第三方测试, ”相关问题
  • 第1题:

    软件工程的开发文档为该项目提供支持和辅助,一个软件项目的开发文档有可行性研究报告、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程序维护手册等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 第2题: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开发的叙述,在回答问题1至问题3。

    某软件公司接受公司A委托开发一个软件任务,该任务由张工负责。张工预计在4周内完成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并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张工委派了项目组的小刘来负责需求信息的获取。

    两周后,小刘向张工汇报了他进行需求分析的过程及结果。小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公司A的50名工作人员搜集信息。他首先准备了问卷的初稿,并请公司A的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了测试和修正:然后将问卷分发给公司A的每位工作人员,并要求他们在一周内返还问卷。但到目前为止,小刘只收回了7份问卷。小刘认为自己是完全按照问卷调合的步骤和要求实施的,而问卷的返还率仍然很低。张工听完后,给小刘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些能够提高问卷返还率的建议。

    但是为了不耽误项目的进度,张工决定采用JRP (Joint Requirements Planning)的方法再次进行需求调查,张工作为JRP的主持人。最终在第4周完成了需求规格说明书,并决定了系统后续阶段的开发计划,如图2-1所示。

    该项目组除了张工之外,还有2名全职的开发人员,可以承担项目中的任何任务,并且承担同一任务的开发人员总是在一起工作。预计的开发时间中已经包含了编写文档的时间。张工决定采用迭代模型,在160天内完成这三个模块的设计、实现与测试。

    用15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张工给小刘提出的提高问卷返还率的可能措施。


    正确答案:为了提高问卷返还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1)向所有的工作人员解释问卷的目的以及如何使用这些信息: (2)说明这份问卷是公司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回答的: (3)拜托相关领导督促他所管辖的工作人员回答问卷并及时返还: (4)尽量参加一次这个公司的全体会议在会议上解答工作人员们提出的问题并解释这些信息的用处; (5)更改问卷中的问题尽量减少回答问卷所花费的时间; (6)设置一些奖品或奖励激励大家及时返还问卷。
    为了提高问卷返还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1)向所有的工作人员解释问卷的目的,以及如何使用这些信息: (2)说明这份问卷是公司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回答的: (3)拜托相关领导督促他所管辖的工作人员回答问卷,并及时返还: (4)尽量参加一次这个公司的全体会议,在会议上解答工作人员们提出的问题,并解释这些信息的用处; (5)更改问卷中的问题,尽量减少回答问卷所花费的时间; (6)设置一些奖品或奖励,激励大家及时返还问卷。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软件开发中的需求分析及任务安排相关的知识。
    收集系统需求的方法有很多种,问卷调查是其中使用得较多一种。它的优点是:可以较为快速地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所花费的成本较低:由于问卷调查是不记名的,大多数人可能会给出真实的反馈:而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比较好整理和统计。它的一个较大的缺点是,问卷返还率通常会比较低。所以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需求时,除了组织适当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调查人群之外,一定要事先考虑到如何解决问卷返回率低的问题。为了提高问卷返回串,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措施:①向所有的工作人员解释问卷的目的,以及如何使用这些信息;②说明这份问卷是公司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回答的;③拜托相关领导督促他所管辖的工作人员回答问卷,并及时返还:④尽量参加一次这个公司的全体会议,在会议上解答工作人员们提出的问题,并解释这些信息的用处;⑤更改问卷中的问题,尽量减少回答问卷所花费的时间:⑥设置一些奖品或奖励,激励大家及时返还问卷。
    JRP是另外一种常用的需求获取方法。JRP基本思想是通过召开一系列高度结构化的分组会议,快速地分析问题、定义需求。它是JAD (Joint Application Development)技术的一个子集。JRP的主要意图是收集需求,而不是对需求进行分析和验证。实施JRP时应把握以下主要原则:①在JRP实施之前,应制定详细的议程,并严格遵照议程进行;②按照既定的时间安排进行:③尽量完整地记录会议期间的内容;④在讨论期间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⑤充分运用解决冲突的技能;⑥会议期间应设置充分的间歇时间:⑦鼓励团队取得一致意见;⑧保证参加JRP的所有人员能够遵守事先约定的规则。

  • 第3题:

    根据《软件文档管理指南GB/T16680—1996》,(12)不属于基本的开发文档。A.可行性研究和项目任务书S

    根据《软件文档管理指南GB/T16680—1996》,(12)不属于基本的开发文档。

    A.可行性研究和项目任务书

    B.软件集成和测试计划

    C.需求规格说明

    D.参考手册和用户指南


    正确答案:D
    在《软件文档管理指南GB/T16680—1996》中将软件文档归入如下3种类别:①开发文档,描述开发过程本身;②产品文档,描述开发过程的产物;③管理文档,记录项目管理的信息。开发文档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包括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测试及保证软件质量的一类文档,开发文档也包括软件的详细技术描述(程序逻辑、程序间相互关系、数据格式和存储等)。基本的开发文档包括可行性研究和项目任务书、需求规格说明、功能规格说明、设计规格说明(包括程序和数据规格说明)、开发计划、软件集成和测试计划、质量保证计划、标准、进度、安全和测试信息。产品文档规定关于软件产品的使用、维护、增强、转换和传输的信息。基本的产品文档包括培训手册、参考手册和用户指南、软件支持手册、产品手册和信息广告。

  • 第4题:

    某软件公司项目组的程序员在程序编写完成后均按公司规定撰写文档,并上交公司存档。此情形下,该软件文档著作权应由()享有。

    A.程序员

    B.公司与项目组共同

    C.公司

    D.项目组全体人员


    正确答案:C

  • 第5题:

    软件重用是指在两次或多次不同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软件元素的过程。软件元素包括( )、测试用例和领域知识等。

    A.项目范围定义、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B.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程序代码C.设计文档、程序代码、界面原型D.程序代码、界面原型、数据表结构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与设计测试数据无关的文档是______。

    A.该软件的设计文档

    B.需求规格说明

    C.项目开发计划

    D.源程序


    正确答案:C

  • 第7题:

    软件文档分为( )三类。

    A.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编码文档
    B.开发文档产品文档维护文档
    C.项目文档产品文档培训文档
    D.开发文档产品文档管理文档

    答案:D
    解析:
    软件文档分为:开发文档、产品文档、管理文档。

  • 第8题:

    软件文档按照其产生和使用的范围可分为开发文档、管理文档和用户文档。其中开发文档不包括( )。

    A.软件需求说明
    B.可行性研究报告
    C.维护修改建议
    D.项目开发计划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文档的分类和作用。软件文档在软件开发过程和运行维护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文件可以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能见度,提高开发效率,便于协调软件的开发、使用和维护,另外也可对软件的运维和培训提供相关信息,便于各类相关人员之间进行交流。按照文档产生和使用范围,软件文件可分为开发文档、管理文档和用户文档,其中开发文档产生于软件开发过程,是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体现,也是后一阶段工作的依据,用户文档是为用户准备的软件使用、操作、维护的资料。

  • 第9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系统集成公司A中标某信息中心IT运维平台开发项目,公司A任命小李为项目经理。小李在项目启动阶段确定了项目团队和项目组织架构,项目团队分为三个小组:研发组、测试组和产品组。各组成员分别来自研发部、测试部以及产品管理部。
    小李制定了项目整体进度计划,将项目分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试运行和验收五个阶段。为保证项目质量,小李请有着多年的编码、测试工作经历的测试组组长张工兼任项目的质量保证人员。
    在项目启动会上,小李对张工进行了口头授权,并要求张工在项目的重要阶段(如完成需求分析、完成总体设计、完成单元编码和测试等)必须对项目交付物进行质量检查。在检查时,张工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要求,对于不满足要求的工作,必须立即进行返工。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在项目组完成编码与单元测试工作,准备进行系统集成前,张工按照项目经理小李的要求进行了质量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张工凭借多年开发经验,认为某位开发人员负责的一个模块代码存在响应时间长的问题,并对其开具了不符合项报告。但这位开发人员认为自己是严格按照公司编码规范编写的,响应时间长不是自己的问题。经过争吵,张工未能说服该开发人员,同时考虑到该模块对整体项目影响不大,张工没有再追究此事,该代码也没有修改。
    在项目上线前,信息中心领导组织技术专家到项目现场进行调研和考察。专家组对已完成的编码进行了审查,发现很多模块不能满足甲方的质量要求。
    【问题1】(10分)
    请指出该项目在质量管理方面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问题2】(8分)
    请指出张工在质量检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问题3】(6分)
    针对上述问题,如果你是项目经理,你会采取哪些措施?
    【问题4】(5分)
    在(1)~(5)中填写恰当内容(从候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该选项编号填入答题纸对应栏内)。
    在质量控制中,可以使用的工具和技术有(1)、(2)、(3)、(4)、(5)。
    候选答案:
    A、趋势分析 B、试验设计 C、因果图 D、统计抽样
    E、帕累托图 F、质量成本 G、成本/效益分析 H、控制图


    答案:
    解析:
    【问题1】(10分)(1)只制订了整体进度计划,没有制订质量管理计划。(4)缺乏相应的质量标准。(3)质量保证人员的选择不符合项目要求。(4)对质量保证人员的授权不合理。(5)没有采取质量保证措施。(6)质量控制环节做得不到位。(7)张工及团队成员缺乏质量意识。(8)与相关干系人的沟通存在问题。【问题2】(8分)(1)没有制订质量计划,质量管理过程没有依据。(2)没有制定质量标准,只凭个人经验进行质量检查。(3)没有经过审批,直接开具不合格报告。(4)质量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问题3】(6分)(1)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计划,使质量管理过程有依据。(2)制定质量测量指标。(3)采取质量保证措施,加强质量控制。(4)选择符合要求的质量保证人员,或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5)加强阶段性的评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6)与相关干系人进行有效的沟通。【问题4】(5分)ACDEH

  • 第10题:

    下列文档中,哪些属于测试文档()

    • A、详细设计
    • B、测试说明
    • C、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 D、测试计划
    • E、测试用例
    • F、需求文档

    正确答案:B,D,E

  • 第11题:

    根据GB/T12504-1990《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为确保软件的实现满足需求,需要一些基本的文档:()不属于基本文档.。

    • A、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并 
    • B、软件设计说明书 
    • C、软件验证和确认计划 
    • D、项目开发总结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多选题
    对软件测试工作描述正确的是:()
    A

    评审需求文档,保证需求文档质量;

    B

    进行测试设计,写作测试文档(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测试用例等);

    C

    执行测试,发现软件缺陷,提交缺陷报告,并确认缺陷最终得到了修正;

    D

    通过测试度量软件质量;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有多年开发经验的赵工被任命为某应用软件丌发项目的项目经理,客户要求10个月完成项目。项目组包括丌发、测试人员共10人,赵工兼任配置管理员的工作。

    按照客户的初步需求,赵工估算了工作量,发现工期很紧。因此,赵工在了解客户的部分需求之后,就开始对这部分需求进行设计和丌发工作。

    在编码阶段,赵工发现需求文件还在不断修改,形成了多个版本,设计文件不知道该与哪一版本的需求文件对应,而代码更不知道对应哪一版本的需求和设计文件。同时,客户仍在不断提出新的需求,有些很细微的修改,开发人员随手就改掉了。

    到了集成调试的时候,发现错误非常多。由于需求、设计和代码的版本对应不上,甚至搞不清楚是需求、设计还是编码的错误。眼看进度无法保证,项目团队成员失去了信心。

    请从项目管理和配置管理的角度分析造成项目失控的原因。


    正确答案:1.赵工没有项目管理经验不适合任项目经理的职位。 2.项目经理兼任配置管理员精力不够无法完成配置管理工作。 3.赵工的项目范围管理有问题。 4.版本管理没有做好。 5.项目中没有建立基线导致需求、设计、编码无法对应。 6.没有做好变更管理。
    1.赵工没有项目管理经验,不适合任项目经理的职位。 2.项目经理兼任配置管理员,精力不够,无法完成配置管理工作。 3.赵工的项目范围管理有问题。 4.版本管理没有做好。 5.项目中没有建立基线,导致需求、设计、编码无法对应。 6.没有做好变更管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配置管理在项目过程中的应用。
    配置管理是为了系统的控制配置变更,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维持配置的完整性和可跟踪性,而标识系统在不同时间点上的配置的学科。本项目是一个软件开发的项目,软件的配置管理包括的主要活动有配置识别、变更控制、状态报告和配置审计,在实施配置管理活动前要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从题目的说明出发,对本题进行分析,可得到如下的结论:
    (1)赵工具有多年的开发经验,但说明中并没有给出他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因此这一点可能是造成项目失控的原因。
    (2)赵工兼任配置管理工作,有过项目经验的人一般会知道,有10个开发人员参与的近一年的软件开发项目是有一定规模的,其中的配置管理工作非常琐碎,作为一个项目经理本身工作就很繁忙,因此赵工身兼二职是不现实的,这也是造成项目失控的原因之一。
    (3)需求文件与设计文件对应不上,这一方面是由于没有做好版本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项目中没有建立相应的基线造成的。
    (4)客户提出的新需求,开发人员随手就改掉了,说明没有进行有效的变更控制。
    通过上面分析的一些结论,再结合题目中给出的其他描述,可基本总结出正确答案。

  • 第14题:

    阅读下列说明,针对项目的质量管理,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问题3。

    [说明]

    系统集成A公司承担了某企业的业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并任命张工为项目经理。

    张工在担任此新项目经理的同时,所负责的原项目尚处在收尾阶段。张工在进行了认真分析后,认为新项目刚刚开始,处于需求分析阶段,而原来的项目尚有某些重要工作需要完成,因此张工将新项目需求分析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全权委托给了软件质量保证(SQA)人员李工。李工制定了本项目的质量计划,包括收集资料、编制分质量计划、并通过相应的工具和技术,形成了项目质量计划书,并按照质量计划书开展相关需求调研和分析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

    在需求评审时,由于需求规格说明书不能完全覆盖该企业的业务需求,且部分需求理解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导致需求评审没有通过。

    请指出A公司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不妥之处。


    正确答案:①整个公司的项目管理过程不完善或缺乏各项目之间资源平衡机制不完善; ②单个项目管理制度不规范。例如张工随意下放权限全权委托新项目需求分析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的做法不对; ③团队成员身兼数职张工兼任多个项目质量保证人员李工兼任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编制项目质量计划等工作; ④所编制的项目质量计划书存在缺陷且未经过评审在具体实施中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 ⑤该项目的质量控制形同虚设(或未落到实处)
    ①整个公司的项目管理过程不完善或缺乏,各项目之间资源平衡机制不完善; ②单个项目管理制度不规范。例如,张工随意下放权限,全权委托新项目需求分析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的做法不对; ③团队成员身兼数职,张工兼任多个项目,质量保证人员李工兼任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编制项目质量计划等工作; ④所编制的项目质量计划书存在缺陷,且未经过评审,在具体实施中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 ⑤该项目的质量控制形同虚设(或未落到实处) 解析:成功的项目管理是在约定的时间和范围、预算的成本及要求的质量下,达到项目干系人的期望。项目质量管理包括为确保项目能够满足所要执行的需求的过程,包括质量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这些活动确定质量策略、目标和责任,并在质量体系中凭借质量计划编制、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措施,决定了对质量政策的执行、对质量目标的完成,以及对质量责任的履行。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包括执行组织关于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的所有活动,使得项目可以满足其需求。它通过质量计划编制、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程序和过程及连续的过程改进活动实施来实现质量管理系统。
    对于本案例,A公司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不妥之处表现在;
    ①整个公司的项目管理过程不完善或缺乏,各项目之间资源平衡机制不完善。
    ②单个项目管理制度不规范。例如,作为项目经理对质量负有全责,而张工随意下放权限,全权委托新项目需求分析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的做法不对;项目经理张工的多项目管理能力有限。
    ③团队成员身兼数职,张工兼任多个项目,质量保证人员李工兼任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编制项目质量计划等工作。
    ④所编制的项目质量计划书存在缺陷,且未经过评审,在具体实施中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
    ⑤该项目的质量控制形同虚设(或未落到实处)。

  • 第15题:

    使用软件系统文档的人员随着承担工作的不同,所关心的文档种类也不同。 (35)— 般不属于维护人员关心的文档。

    A.需求规格说明

    B.软件设计说明

    C.测试报告

    D.项目合同


    正确答案:D
    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中,维护人员所关心的文档有需求规格说明、软件设计说明、测试分析报告、程序维护手册等。项目合同不属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文档且不是维护人员所关心的。

  • 第16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7)。

    A.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文档为需求规格说明书

    B.软件设计阶段产生的文档有程序清单

    C.软件测试阶段产生的文档有软件测试计划和软件测试报告

    D.软件维护阶段产生的文档有维护计划和维护报告


    正确答案:B
    解析:软件生存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需求分析:任务是确定待开发软件的功能、性能、数据、界面等要求,从而确定系统的逻辑模型,此阶段产生的文档为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包括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的任务是模块分解,确定软件的结构,模块的功能和模块间的接口,以及全局数据结构的设计;详细设计的任务是设计每个模块的实现细节和局部数据结构。此阶段产生的文档为设计说明书。编码:任务是用某种程序语言为每个模块编写程序。产生的文档有清单。软件测试:其任务是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并加以纠正。产生的文档有软件测试计划和软件测试报告。运行维护:通过对已交付使用的软件做必要的修改,使软件持久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产生的文档有维护计划和维护报告。因此设计阶段产生的文档为设计说明书,而不是程序清单。

  • 第17题:

    阅读以下关于嵌入式软件测试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至问题3。

    甲公司是一个专业的航空软件开发公司,当前正在为某用户开发某航空嵌入式实时软件,王工是该软件开发项目的负责人。应用户要求,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对其开发的航空软件进行第三方测试。张工是乙公司中该测试项目的负责人。

    王工在与张工讨论该软件的测试计划时,就软件的测试环境产生了争执。张工认为所有的第三方测试工作都必须在目标机环境下完成,否则无法保证测试的有效性。王工认为开发工作进度很紧,而且开发工作需要频繁占用目标机环境,第三方测试在仿真环境下进行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非得在目标机环境下测试。请在200字以内对上述两人意见的正确性进行评价与分析,并简述你对本题目中的测试环境问题的建议。


    正确答案:(1)张工和王工的意见都不完全正确。 为了节省对目标机环境的争用测试的很多工作可以在仿真环境下进行;但是为了防止由于仿真环境与目标环境差异带来的测试错误最终的测试程序必须在目标机环境上重新运行以查看软件最终在目标环境下的实际运行情况。 (2)针对本题所述情况为了提高开发与测试工作的并行度张工的项目组可以先在仿真环境下开发和运行测试程序;待王工项目组的代码开发工作完成后再在目标机环境下完整地运行所有的测试程序。
    (1)张工和王工的意见都不完全正确。 为了节省对目标机环境的争用,测试的很多工作可以在仿真环境下进行;但是为了防止由于仿真环境与目标环境差异带来的测试错误,最终的测试程序必须在目标机环境上重新运行,以查看软件最终在目标环境下的实际运行情况。 (2)针对本题所述情况,为了提高开发与测试工作的并行度,张工的项目组可以先在仿真环境下开发和运行测试程序;待王工项目组的代码开发工作完成后,再在目标机环境下完整地运行所有的测试程序。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软件测试技术的掌握程度。作为系统分析员,承担着管理项目和分解项目实施的工作,第三方软件测试是提高软件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掌握好软件测试技术,是软件工程师(尤其是项目负责人)必不可少知识。
    问题1主要考查考生在嵌入式软件测试方面如何解决开发和测试对资源需求竞争的问题。通常,根据V字形软件研制过程,用户不可能为测试而专门研制一套目标机,只能依赖真是目标机完成所有测试任务,为了节省对目标机环境的争用,测试的很多工作一般可以在仿真环境下进行。但是,在仿真环境下完成测试工作后,并不代表测试工作的结束,为了防止由于仿真环境与目标环境差异带来的测试错误(此差别永远存在),最终的测试程序必须在目标机环境上重新运行,以查看软件最终在目标环境下的实际运行情况。因此,两者之间缺一不可。在理解了这种现象下,为了提高开发与测试工作的并行度,张工的项目组可以先在仿真环境下开发和运行测试程序;待王工项目组的代码开发工作完成后,再在目标机环境下完整地运行所有的测试程序。
    如果考生从事过嵌入式软件开发和测试工作(尤其是航空软件),应该知道嵌入式软件可根据所依附的嵌入式设备在系统中的失效影响程度,分为多种级别,而不同的软件级别,其测试项要求也不相同。本问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安全级别较高的软件,对修正的条件判定覆盖(MC/DC)和条件判定覆盖(C/DC)两项测试技术的掌握程度。
    (1)对于C/DC,要求测试集满足如下条件:判定中每个条件的真值与假值都至少取一次;同时判定的真值与假值也要求至少取一次。
    (2)对MC/DC,要求测试集满足如下条件:
    首先应满足C/DC的测试条件。
    判定中每个条件的取值都必须独立地影响判定的结果,即在其他条件取值不变的前提下,仅改变这个条件的值,而使判定结果改变。
    根据上述有关C/DC和MC/DC的测试要求,在所给例子中,A和B的C/DC测试集应是{TT,FF},因为该测试用例集中,条件A与B分别取了T与F,判定A OR B,也取了T值(当A=T,B=T时)和F值(当A=F,B=F时);而A和B的MC/DC测试集是{FF,TF,FT},因为C/DC要求的测试用例集是{TT,FF}无法满足MC/DC的要求,条件A与B均没有独立地影响判定的输出结果。
    问题三主要考查考生对测试工作的看法,这里考生应清楚的是以下几点:软件测试的作用是查找软件中存在的问题,但是不能保证软件的正确性。软件正确性需要软件研发的全过程来保证。
    从本题的情况来看,问题的根源很可能是王工或张工项目组的开发或测试工作中的某些点没有做好,主要原因包括:
    (1)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没有全面地反应用户的要求。
    (2)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质量不高。
    (3)软件代码的质量本身不高,可读性较差。
    (4)测试用例没有100%覆盖需求。
    (5)测试和开发人员责任心不够,开发过程控制不到位。
    (6)软件开发无标准可循,测试人员难以理解。
    等等。

  • 第18题:

    系统集成项目通过验收测试的主要标准为 ( ) 。

    A.所有测试项均未残留各等级的错误
    B.需求文档定义的功能全部实现,非功能指标达到目标要求
    C.立项文档、需求文档、设计文档与系统的实现和编码达到一致
    D.系统通过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答案:B
    解析:
    系统通过验收的标准需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衡量的标准。B包含了用户的需求,其中包含了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设计约束。

  • 第19题:

    根据GB/T 12504 标准,为确保软件的实现满足需求,需要一些基本的文档。( ) 不属于基本文档。

    A.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B.软件设计说明书
    C.软件验证和确认计划
    D.项目开发总结

    答案:D
    解析:
    为了确保软件的实现满足需求,至少需要下列基本文档: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oftware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软件设计说明书software design description软件验证与确认计划software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plan软件验证和确认报告software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report用户文档user documentation其他文档。

  • 第20题:

    A公司是一个专业的航空软件开发公司,当前正在为某用户开发某航空嵌入式实时软件,王工是该软件开发项目的负责人。应用户要求,A公司委托乙公司对其开发的航空软件进行第三方测试。张工是乙公司中该测试项目的负责人。 【问题1】王工在与张工讨论该软件的测试计划时,就软件的测试环境产生了争执。张工认为所有的第三方测试工作都必须在目标机环境下完成,否则无法保证测试的有效性。王工认为开发工作进度很紧,而且开发工作需要频繁占用目标机环境,第三方测试在仿真环境下进行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非得在目标机环境下测试。请在200字以内对上述两人意见的正确性进行评价与分析,并简述你对本题目中的测试环境问题的建议。 【问题2】 由于该软件是质量要求很高的航空嵌入式实时软件,在双方就签订该软件第三方测试技术协议进行磋商时,A公司要求乙方的第三方测试结构覆盖率必须达到修正的条件判定覆盖(MC/DC)。请分别简述修正的条件判定覆盖MC/DC与条件判定覆盖 (C/DC)对测试用例集的要求条件,下面给出了一个含有两个判定条件的例子,请说明两种覆盖测试用例集的设计方法。 例子: IF A OR B THEN … … ELSE … … ENDIF 【问题3】 张工的项目组根据王工的项目组提供的软件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严格按照协议要求进行了第三方测试,但是软件交付给用户使用后,仍然出了很多问题,用户对软件质量评价不高。王工认为张工项目组没有很好地进行软件第三方测试,张工觉得并无不妥之处,请对这一状况和原因进行分析。


    答案:
    解析:
    一、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关于嵌入式系统软件的测试问题的试题,主要涉及到第三方测试相关问题,以及测试用例的设计。【问题1】对于一般商用软件的测试,嵌入式软件测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测试困难。在嵌入式开发中,开发环境被认为是主机平台,软件运行环境为目标机平台。如果所有测试都放在目标机上有很多不利的因素,例如:(1)测试软件可能会造成与开发者争夺时间的瓶颈,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只有提供更多的目标环境。(2)目标机环境可能还不可行。(3)比起主机平台环境,目标机环境通常是不精密的和不方便的。(4)提供给开发者的目标环境和联合开发环境通常是很昂贵的。(5)开发和测试工作可能会妨碍目标机环境已存在持续的应用。一般情况下:(1)所有单元测试在主机环境上进行。(2)软件集成在主机平台上模拟目标机环境运行,当然在目标环境上重复测试也是必须的。(3)所有的系统测试和确认测试必须在目标机环境下执行。【问题2】第2个问题要求比较修正的条件判定覆盖MC/DC与条件判定覆盖(C/DC),并根据给出的例子分别设计测试用例。控制流测试根据程序的内部逻辑结构设计测试用例,常用的技术是逻辑覆盖,即使用测试数据运行被测程序,考察对程序逻辑的覆盖程度。主要的覆盖标准有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判定覆盖、条件组合覆盖、修正的条件/判定覆盖和路径覆盖等。(1)语句覆盖。语句覆盖是指选择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运行这些测试用例时,被测程序的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很显然,语句覆盖是一种很弱的覆盖标准。(2)判定覆盖。判定覆盖也称为分支覆盖,它是指不仅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而且每个判定的每种可能的结果(分支)都至少执行一次。判定覆盖比语句覆盖强,但对程序逻辑的覆盖程度仍然不高。(3)条件覆盖。条件覆盖是指不仅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而且使判定表达式中的每个条件都取得各种可能的结果。条件覆盖不一定包含判定覆盖,判定覆盖也不一定包含条件覆盖。(4)条件/判定覆盖。同时满足判定覆盖和条件覆盖的逻辑覆盖称为判定/条件覆盖。它的含义是,选取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表达式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结果至少出现一次,而且每个判定本身的所有可能结果也至少出现一次。(5)条件组合覆盖。条件组合覆盖是指选取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每个判定表达式中条件结果的所有可能组合至少出现一次。显然,满足条件组合覆盖的测试用例,也一定满足判定/条件覆盖。因此,条件组合覆盖是上述5种覆盖标准中最强的一种。然而,条件组合覆盖还不能保证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都至少遍历一次。(6)修正的条件/判定覆盖。修正的条件/判定覆盖需要足够的测试用例来确定各个条件能够影响到包含的判定结果。首先,每个程序模块的入口和出口点都要考虑至少要被调用一次,每个程序的判定到所有可能的结果值要至少转换一次;其次,程序的判定被分解为通过逻辑操作符(and和or)连接的布尔条件,每个条件对于判定的结果值是独立的。(7)路径覆盖。路径覆盖是指选取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程序的每条可能执行到的路径都至少经过一次(如果程序中有环路,则要求每条环路路径至少经过一次)。路径覆盖实际上考虑了程序中各种判定结果的所有可能组合,因此是一种较强的覆盖标准。但路径覆盖并未考虑判定中的条件结果的组合,并不能代替条件覆盖和条件组合覆盖。【问题3】第3个问题的意思是经过了第三方测试后,软件仍然有问题,要求考生回答原因是什么。要注意的一句话:“张工的项目组根据王工的项目组提供的软件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严格按照协议要求进行了第三方测试”,这就说明不是测试本身的问题。既然不是测试本身的问题,那原因是什么呢?第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王工提供的文档有问题,或者设计本身有问题;第二个可能的原因是,模拟的测试环境与实际的目标环境存在差异;第三个可能的原因是,软件质量不是靠测试出来的,而是形成于整个软件开发的过程。二、参考答案【问题1】(1)张工和王工的意见都不完全正确。为了节省对目标机环境的争用,测试的很多工作可以在仿真环境下进行;但是为了防止由于仿真环境与目标环境差异带来的测试错误,最终的测试程序必须在目标机环境上重新运行,以查看软件最终在目标环境下的实际运行情况。(2)针对本题所述情况,为了提高开发与测试工作的并行度,张工的项目组可以先在仿真环境下开发和运行测试程序;待王工项目组的代码开发工作完成后,再在目标机环境下完整地运行所有的测试程序。【问题2】(1)对于C/DC,要求测试集满足如下条件:判定中每个条件的真值与假值都至少取一次;同时判定的真值与假值也要求至少取一次。(2)对MC/DC,要求测试集满足如下条件:首先应满足C/DC的测试条件;判定中每个条件的取值都必须独立地影响判定的结果,即在其他条件取值不变的前提下,仅改变这个条件的值,而使判定结果改变。(3)两个判定例子的C/DC测试集设计方法:满足C/DC要求的测试用例集是{TT,FF};说明:因为该测试用例集中,条件A与B分别取了T与F,判定 A OR B,也取了T值(当A=T,B=T时)和F值(当A=F,B=F时)。(4)两个判定例子的MC/DC测试集设计方法:满足MC/DC要求的测试用例集是{FF,TF,FT}说明:C/DC要求的测试用例集是{TT,FF}无法满足MC/DC的要求,条件A与B均没有独立地影响判定的输出结果。【问题3】(1)软件测试的作用是查找软件中存在的问题,但是不能保证软件的正确性。软件正确性需要软件研发的全过程来保证。(2)从本题的情况来看,问题的根源很可能是王工或张工项目组的开发或测试工作中的某些点没有做好,主要原因包括: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没有全面地反映用户的要求;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质量不高;软件代码的质量本身不高,可读性较差;测试用例没有100%覆盖需求;测试和开发人员责任心不够,开发过程控制不到位;软件开发无标准可循,测试人员难以理解。

  • 第21题:

    某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文档的主要内容如下所示,该文档的主要作用是( )。

    A. 工作分解
    B. 测试说明
    C. 需求跟踪
    D. 设计验证

    答案:C
    解析:
    表示需求和别的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链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需求跟踪能力矩阵。题干中的表就是这种矩阵。

  • 第22题:

    对软件测试工作描述正确的是:()

    • A、评审需求文档,保证需求文档质量;
    • B、进行测试设计,写作测试文档(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测试用例等);
    • C、执行测试,发现软件缺陷,提交缺陷报告,并确认缺陷最终得到了修正;
    • D、通过测试度量软件质量;

    正确答案:A,B,C,D

  • 第23题:

    下面哪个通常不作为组件/单元测试的测试依据()

    • A、组件需求说明
    • B、详细设计文档
    • C、代码
    • D、软件和系统设计文档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