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函数说明和C函数,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说明】函数DeleteNode(Bitree*r,inte)的功能是:在树根节点指针为r的二叉查找(排序)树上删除键值为e的节点,若删除成功,则函数返回0,否则函数返回-1。二叉查找树节点的类型定义为:typedef struct Tnode{int data;/*节点的键值*/struct Tnode *Lchild,*Rchiid;/*指向左、右子树的指针*/}*Bitree;在二叉查找树上删除一个节点时,要考虑3种情况。①若待删除的节点

题目

阅读下列函数说明和C函数,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函数DeleteNode(Bitree*r,inte)的功能是:在树根节点指针为r的二叉查找(排序)树上删除键值为e的节点,若删除成功,则函数返回0,否则函数返回-1。二叉查找树节点的类型定义为:

typedef struct Tnode{

int data;/*节点的键值*/

struct Tnode *Lchild,*Rchiid;/*指向左、右子树的指针*/

}*Bitree;

在二叉查找树上删除一个节点时,要考虑3种情况。

①若待删除的节点p是叶子节点,则直接删除该节点。

②若待删除的节点p只有一个子节点,则将这个子节点与待删除节点的父节点直接连接,然后删除节点。

③若待删除的节点p有两个子节点,则在其左子树上,用中序遍历寻找关键值最大的节点 s,用节点s的值代替节点p的值,然后删除节点s,节点s必属于上述①、②情况之一。

【函数5-5】

int DeleteNode(Bitree *r,int e){

Bitree p=*r,pp,s,c;

while( (1) {/*从树根节点出发查找键值为e的节点*/

pp=p;

if(e<p->data)p=p->Lchild;

else p=p->Rehild;

}

if(!p)retrn -1;/*查找失败*/

if(p->Lchild && p->Rchild){/*处理情况③*/

s=(2); pp=p;

while( (3)){pp=s;s=s->Rchild;}

p->data=s->data;p=s;

}

/* 处理情况①、②*/

if((4))c=p->Lchild;

else c=p->Rchild;

if(p== *r)*r=c;

else if((5))pp->Lchild=c;

else pp->Rchild=c;

free(p);

return 0;

}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 p&&p->data!=e或p&&(*p).data!=e (2) p->Lchild或(*p).Lchild (3) s->Rchild或(*s).Rchild (4) p->Lchild或(*p).Lchild (5) p==pp->Lchild或p==(*pp).Lchild
(1) p&&p->data!=e或p&&(*p).data!=e (2) p->Lchild或(*p).Lchild (3) s->Rchild或(*s).Rchild (4) p->Lchild或(*p).Lchild (5) p==pp->Lchild或p==(*pp).Lchild 解析:本题考查二叉查找树上的删除操作,题中已清楚说明了删除操作的算法。
删除一个节点首先需要进行查找,只有找到了欲删除的节点才谈得上删除。程序首先让指针p指向根节点,通过while循环进行查找。循环体内,先用pp记录p,这样pp最终将记录p的父节点,然后如果得删关键字e小于当前节点p的键字值,则p赋值为p->Lchild,即往左子树继续查找,否则,p赋值为p->Rchild,即往右子树继续查找。显然,循环体内并未处理关键字正好等于当前节点p的键值的情况,因此该条件应体现在while循环的终止条件中。故空(1)应填“p&&p->data!=e”。
空(2)比较简单。此处是处理情况③,而根据算法描述,情况③要在左子树中寻找键值最大的节点,亦即左子树中最右的节点(右节点为NULL),并保存在s中。故空(2)应填 p->Lchild。空(3)所在while循环正是用来在p的左子树中查找右节点为NULL的节点的,故空(3)应填s->Rchild。
接下来处理情况①和情况②,这两种情况本身是比较简单的,但在此将两者合并在一起处理,增加了难度。首先用变量c来存储用来替换p的节点,然后分情况将c正确插入。
当要删除的节点为叶节点时(情况①),其p->Lchild和p->Rchild均为NULL;当要删除的节点只有一个子节点时(情况②),若仅有左子节点,则p->Rchild为NULL,若仅有右子节点,则p->Lchild为NULL。所以当p->Lchild不为NULL时,说明是情况②:仅有左节点情况,故c=p->Lchild。当p->Lchild为NULL时,则有两种可能:p->Rchild也为NULL,则对应情况①叶节点情况;p->Rchild不为NULL,则对应情况②仅有右节点情况。但这两种情况下,亦可以统一采用c=p->Rchild,因为当p是叶节点时用NULL代替其位置即可。所以空(4)应填“p->Lchild!=NULL”。
接下来就要将c正确插入到原二叉树中。上面已经提到,pp指向的是p节点的父节点。因此若p是pp的左节点,则将c作为pp的左子节点插入,因此空(5)应填“p==pp->Lchild”。
更多“阅读下列函数说明和C函数,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函数DeleteNode(Bitree*r,in ”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以下函数说明和C语言函数,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函数2.1说明】

    递归函数sum(int a[], int n)的返回值是数组a[]的前n个元素之和。

    【函数2.1】

    int sum (int a[],int n)

    {

    if(n>0) return (1);

    else (2);

    }

    【函数2.2说明】

    有3个整数,设计函数compare(int a,int b,int c)求其中最大的数。

    【函数2.2】

    int compare (int a, int b, int c )

    { int temp, max;

    (3) a:b;

    (4) temp:c;

    }

    【函数2.3说明】

    递归函数dec(int a[],int n)判断数组a[]的前n个元素是否是不递增的。不递增返回 1,否则返回0。

    【函数2.3】

    int dec( int a[], int n )

    {

    if(n<=1) return 1;

    if(a[0]<a[1]) return 0;

    return (5);

    }


    正确答案:(1)a[n-1]+sum(an-1)或者a[0]+sum(a+1n-1); (2)return 0; (3)temp=(a>b)? (4)max=(temp>c)? (5)dec(a+1n-1);
    (1)a[n-1]+sum(a,n-1)或者a[0]+sum(a+1,n-1); (2)return 0; (3)temp=(a>b)? (4)max=(temp>c)? (5)dec(a+1,n-1); 解析:本题考查C语言函数和一些基本运算。
    下面我们分别来分析这几个函数。在函数2.1中,题目要求用此递归函数求数组前 n个元素之和。递归函数的特点是在函数体中不停地调用函数本身,只是将其函数的参数范围改变。题目中要求我们求数组前n个元素之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即前n个元素之和等于第n个元素加上前n-1个元素之和,现在的问题转化成如何求前n-1个元素之和。同样的道理,可以将求前n-1个元素之和转化成求前n-2个元素之和,直到这个数小于0。从函数2.1的代码中可以知道,在计算以前,首先判断n与0的关系,如果n小于0,说明数组中无元素,因此,返回0值;如果n大于等于0,说明数组中有元素,应该返回的结果是第n个元素加上前n-1个元素之和,而前n-1个元素之和是调用函数本身来计算的。因此,第(1)空和第(2)空的答案分别是a[n-1)+sum(a,n-1),return()。
    在函数2.2中,题目要求我们在三个数中取最大数,在数学中,我们从三个数中取最大数时,一般是首先拿其中两个数比较,取较大的数再与第三个数比较,再取其较大的数,这个数就是三个数中的最大数。从函数2.2的代码中知道,三个数a、b、c,两个整型变量temp与max。根据求三个数中最大数的数学过程和函数中已给出的代码可知,第(3)空处语句应该为temp=(a>b)?a:b,求得a、b中较大数并存放在变量temp中。第(4)空处语句为max=(temp>c)?temp:c。
    在函数2.3中,题目要求判断数组a[]的前n个元素是否是不递增的。不递增返回1,否则返回0。要判断前n个元素是否是不递增的,需要判断前n-1个元素是否是不递增的,以及第n个元素与第n-1个元素的关系。此处与函数2.1一样,用的都是递归函数,只是出口不同,在函数2.1中,只要数组中没有元素了,递归结束,这里只要第n个元素大于第n-1个元素,则返回0,递归结束。又由if(a[0]a[1])语句可知,在每次调用函数时,都将其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与第二个元素比较来作为递归的出口,如果结果为假,就说明数组的前面两项的关系是不递增的,在下次调用中不用再考虑第一项。因此第(5)空应该是dec(a+1,n-1)。

  • 第2题:

    阅读以下函数说明和C语言函数,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已知r[1...n]是n个记录的递增有序表,用折半查找法查找关键字为k的记录。若查找失败,则输出“failure",函数返回值为0;否则输出“success”,函数返回值为该记录的序号值。

    [C函数]

    int binary search(struct recordtype r[],int n,keytype k)

    { intmid,low=1,hig=n;

    while(low<=hig){

    mid=(1);

    if(k<r[mid].key) (2);

    else if(k==r[mid].key){

    printf("succesS\n");

    (3);

    }

    else (4);

    }

    printf("failure\n");

    (5);

    }


    正确答案:(1) (low+hig)/2 (2) hig=mid-1 (3) returnmid (4) low=mid+1 (5) return 0
    (1) (low+hig)/2 (2) hig=mid-1 (3) returnmid (4) low=mid+1 (5) return 0 解析:折半查找法也就是二分法:初始查找区间的下界为1,上界为len,查找区间的中界为k=(下界+上界)/2。所以(1)应填“(low+hig)/2”。中界对应的元素与要查找的关键字比较。当kr[mid].key时,(2)填“hig=mid-1”;当k==r[mid].key时,(3)填“return mid”;当k>r[mid].key时,(4)填“low=mid+1”。如果low>hig时循环终止时,仍未找到需查找的关键字,那么根据题意返回0,即空(5)填“return 0”。

  • 第3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C语言程序,将应填入 (n)处的语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下面程序是一个带参数的主函数,其功能是显示在命令行中输入的文本文件内容。[C语言函数]#include"stdio.h"main(argc,argv) int argc; char *argv[]; { (1) ; if((fp=fopen(argv[1],”r’’))== (2) ) { printf(”file not open!\n”);exit(0);} while( (3) ) putchar( (4) ); (5); }


    正确答案:()
    (1)FILE *fp; (2)NULL  (3)!feof(fp)  (4)fgetc(fp)   (5)fclose(fp)
    从程序功能来看,程序中需要用到文件型指针变量中,而主函数体没有定义,所以(1)应该填写的是“FILE *fp;”。接下来的语句是标准的打开只读文本文件的语句,显示的是文件没打开,说明文件名不存在,也就是为“NULL”。接着的while循环语句中有两处空白。前一个空白是控制循环的条件,从程序功能来看,要将文本文件中的所有字符显示出来,这儿当然只能填写“不是文件尾则继续循环”,具体说,需要填写的是“!feof(fp)”。(4)出现在循环体中的语句中,该循环体的功能是从fp指向的文本文件中读取单个字符并显示在屏幕上,此处使用的是putchar函数,该函数的功能是将形参对应的字符显示在屏幕上,所以该处的空白就是要显示的字符,这个字符必须是从文本文件中读取的单个字符,完成这项工作的可以利用fgetc()函数,所以(4)填写的是“fgetc(fp)”。最后一句应当是关闭文件,所以(5)应填fclose(fp)。

  • 第4题:

    阅读下列程序说明和C程序,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函数2.1说明]

    下面程序的功能是计算x和y的最小公倍数。

    [函数2.1]

    main()

    { int m,n,d,r;

    seanf("%d %d",&m,&n);

    if(m<n) {r=m;m=n;n=r;}

    (1);

    while (d%n! =0) (2);

    printf("%d\n",d);

    }

    [函数2.2说明]

    下述程序接收键盘输入,直到句点“.”时结束。输入的字符被原样输出,但连续的空格输入将转换成一个空格。

    [函数2.2]

    include <stdio.h>

    main()

    { char c,preChar='\0';

    c = getchar();

    while(c! = '.'){

    if((3)) putchar(c);

    else if(preChar! =' ') putchar(c);

    (4);

    c=(5);

    }

    }


    正确答案:(1)d=m (2) d+=m或d=d+m (3) c!=‘’ (4) preChar=c (5) getchar()
    (1)d=m (2) d+=m或d=d+m (3) c!=‘’ (4) preChar=c (5) getchar() 解析:(1)下文使用了变量d,因此需在此初始化,由下面循环的条件“d%n!=0”知初值不能是n,因此必为m;
    (2)此处while循环生成最小公倍数d,其终止条件是n整除d,因此循环过程中需要保证m整除d并且d尽可能地小,于是d应以m为增量递增;
    (3)当输入的字符非空格时,原样输出;
    (4)程序中变量preChar用于记录上一次读入的字符,循环过程中应不断更新其值;
    (5)接收下一个输入。

  • 第5题:

    试题三(共 15 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 C 程序,将应填入 (n) 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正确答案:

  • 第6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阅读下列说明和?Java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快餐厅主要制作并出售儿童套餐,一般包括主餐(各类比萨)、饮料和玩具,其餐品种
    类可能不同,但其制作过程相同。前台服务员?(Waiter)?调度厨师制作套餐。现采用生成器?(Builder)?模式实现制作过程,得到如图?6-1?所示的类图。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