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禾谱》的主要内容及重要地位。


    参考答案:(1)《禾谱》全书包括稻名篇、稻品篇、种植篇、耘稻篇、粪壤篇、祈报篇等内容,记载了吉泰盆地40多个水稻品种名称、来源、特征以及播种、插秧、收割的时间和栽培技术、管理方法。(2)《禾谱》为北宋泰和人曾安止所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水稻品种专著,也是继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后的又一部重要古代农业科技著作,充分反映了北宋时期江西、特别是吉州地区的稻作文化水平。

  • 第2题:

    简述1922年新学制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922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由于该学制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
    (1)主要内容: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新学制不订教育宗旨,而以七项标准作为指导,新学制的标准为:适应社会进化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实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2)特点:①根据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六三三”学制中各教育阶段基本上是依据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划分的,这在我国近代学制上是第一次;②初等教育阶段趋于合理,更加务实;③中等教育是改制的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粹;④新学制增强了职业教育,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兼顾了升学与就业;⑤在师范教育方面,种类得以增多,程度相应提高,而且设置灵活;⑥高等教育阶段,缩短了高等教育年限,取消了大学预科。

  • 第3题:

    简述《法经》的主要内容、阶级本质和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1)《法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法典,由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法经》共有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2)阶级本质:锋芒指向劳动人民,《法经》开宗明义规定盗、贼两篇,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表明镇压盗贼是地主阶级专政的主要任务;维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等级制。
    (3)《法经》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是后世封建法典的蓝本;其次,《法经》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第4题:

    简述《汉姆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主要内容和特点:
    (1)维护君权与神权相结合的君主专制制度;
    (2)肯定了奴隶制度和自由民内部的权利不平等;
    (3)实行土地国有和公社所有的公有制形式;
    (4)在契约方面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书面形式;
    (5)肯定买卖婚姻和家长制家庭关系;
    (6)犯罪与刑罚未成为独立部分,散布于其他各条文之后,刑罚保留了原始氏族制度的残余;
    (7)规定了以国王掌握最高司法权和以发誓、神明裁判为主的诉讼制度。
    历史地位:
    (1)它是楔形文字法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
    (2)属于奴隶制早期成文法典的高峰;
    (3)对后来西亚地区的法律制度有着重要影响;
    (4)它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比较完整的楔形文字法的成文法典。

  • 第5题:

    简述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主要内容: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把发动秋收起义作为最主要任务。
    历史意义: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党在农村领导武装暴动,开展武装革命斗争方针。这次会议对挽救大革命失败造成的危局,实现党的战略转变起了重要作用。

  • 第6题:

    简述玄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正确答案: (1)上承秦汉道家思想,克服了汉代经学弊病,开创了糅和儒道的清新学风。
    (2)提高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水平。
    (3)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本体论思辨哲学的新阶段。

  • 第7题:

    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8题: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1)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2)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3)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4)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5)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总之,毛泽东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而长远的理论指导作用。

  • 第9题:

    问答题
    论述《法经》的主要内容与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它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在中国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法经》的主要内容
    《法经》共分六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其中“盗法”“贼法”是关于惩治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他人及侵害财产等犯罪的实体法规定。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所以《法经》将“盗法”和“贼法”列在法典之首。“囚法”(也作“网法”)、“捕法”是关于追捕、囚禁及审讯罪人的法律规定,大多属于程序法的范畴。第五篇“杂法”是规定贼盗以外其他犯罪的篇目,主要规定淫禁、狡禁、城禁、嬉禁、徙禁、金禁等“六禁”的内容。第六篇“具法”是关于从重从轻、减免刑罚等定罪量刑通用原则的规定,相当于近世法典中的总则部分。
    (2)《法经》的历史地位
    《法经》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在中国古代立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①《法经》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成果,也是战国时期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
    ②《法经》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世成文法典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从体例上看,《法经》六篇为秦汉所直接继承,魏晋以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名例”为统帅、以各篇为分则的完善的法典体例。在内容上《法经》六篇的主要内容大都为后世封建法典所继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唐代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唐朝在高祖、太宗、高宗、武则天、玄宗、宣宗等朝,进行过较大的立法活动。唐太宗登基后,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在《武德律》的基础上重修法律,历经十年,在贞观十一年(637年)修成《贞观律》十二篇,五百条。至此,唐朝法规中律、令、格、式四种基本形式已齐备。从现存的唐代法典《唐律疏议》看,唐代法律的基本内容是集历代法律之大成,并增加了许多方面的新法规,使之更加系统、严整。唐律体系之严整,内容之详尽、细密,是前所未有的。它不仅继承、发展以前历代的传统,大大丰富了刑事立法的内容,而且非常注重经济立法和民事立法,制定了众多的调整经济关系和民事关系的专门规条,使其成为一部极具代表性的完备的封建法典,为以后的封建王朝提供了优秀的样板。
    隋唐五代时期的法律制度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唐朝制度,达到了中国古代法制的较高水平,不仅为其后的宋、元、明、清制度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周围一些国家的法律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汉姆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主要内容和特点:
    (1)维护君权与神权相结合的君主专制制度;
    (2)肯定了奴隶制度和自由民内部的权利不平等;
    (3)实行土地国有和公社所有的公有制形式;
    (4)在契约方面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书面形式;
    (5)肯定买卖婚姻和家长制家庭关系;
    (6)犯罪与刑罚未成为独立部分,散布于其他各条文之后,刑罚保留了原始氏族制度的残余;
    (7)规定了以国王掌握最高司法权和以发誓、神明裁判为主的诉讼制度。
    历史地位:
    (1)它是楔形文字法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
    (2)属于奴隶制早期成文法典的高峰;
    (3)对后来西亚地区的法律制度有着重要影响;
    (4)它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比较完整的楔形文字法的成文法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阶级斗争史观的主要内容和地位。

    正确答案: 主要内容:
    (1)阶级斗争视为历史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动力
    (2)认识到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源在于利益的对立
    (3)宣扬资产阶级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4)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就是阶级斗争的终止。
    地位:体现了历史的进步,为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奠定了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答案:
    解析:
    [解析]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 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 保证。

  • 第14题:

    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正确答案: 邓小平理论是:①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③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第15题:

    简述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历史地位: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新时期中国军事理论的基础,在中国当代军事思想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实践证明,它符合我国国情和军情,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规律,是中国新时期国防及军队建设的行动纲领和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的历史产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内容:
    (1)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
    (2)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
    (3)军队要担当起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历史责任
    (4)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5)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6)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
    (7)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8)国防建设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事业

  • 第16题:

    试评述1922年学制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


    正确答案: 要点:背景:五四前后,一些教育社团积极倡导学制改革,1920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两届年会均讨论学制改革,1921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孟禄来华讲学,同年,广州召开的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七届年会以学制改革为主要议题,并提出了改革提案,征求全国意见,由此学制改革的热潮迅速遍及全国。1922年9月,北洋政府召开全国学制会议,最后教育部于1922年11月以大总统名义颁布实行。
    主要内容:
    ①指导原则:学制规定了“七项标准”。
    ②学校系统:采用“六三三”分段的形式,即初级小学4年,高级小学2年;初级中学3年,高级中3年,大学4至6年。
    历史地位:这一学制的进步性:
    ①它缩短了小学的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
    ②延长了中学的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水平,同时将中学分为两个阶段,既增加了办学的灵活性,又有利于中学的普及。
    ③取消了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④在中学开始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可使学生有较大的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之需。“六三三”学制的基本结构适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故一直延续下来,甚至影响到新中国的学制。

  • 第17题:

    简述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地位?


    正确答案: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继续革命的精神。
    (2)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
    (3)它解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 第18题:

    请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顺应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并写入党章,这是十九大的伟大思想理论成果,是十九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立足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指引着新时代的前进方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时代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强烈的历史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在人民群众丰富而伟大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出了一系列新变革新政策新举措,拓展了一系列新视野新领域新布局,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适应时代要求,顺应党心民心,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的根本性的问题,取得了重大的创造性的理论创新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境界。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他指出了这个新时代的五个内涵和标志:“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站在这个新的历史方位,实现这个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汇聚起气壮山河、战无不胜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提出了1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我们肩负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还会面临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与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出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蓬勃生机19世纪40年代末,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00多年来,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胜利,也经历了严重的挫折和失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在世界的东方大国始终高高飘扬。
    在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密切关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和前途。他强调,“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在当今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政党、哪一位领导人、哪一种理论,能如此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心系人类的美好未来。正因为如此,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党、组织和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密切关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做法和经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已翻译成23个语种、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发行650多万册,充分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肯定和赞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功和在世界的影响,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生机活力,这也使国际社会更多的政党、组织和人士在重新审视和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放射出新的理论光芒。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出中国智慧和力量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始终以党和人民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始终着眼于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民族的振兴。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求党和国家工作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在国际上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毫无疑问,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最不发达国家,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既希望出台改革举措,又希望社会稳定国家安定,中国的做法和经验实实在在地为这些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和路径启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的智慧和方案,已经并必将继续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已经也必将为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实践,孕育和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的新实践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定是引领这个新时代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

  • 第19题:

    简述1938和1944《幼儿园规程》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1.1938,克鲁普斯卡娅,参与制定。目的: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儿童,使其全面发展。规定了幼儿园的任务、组织、基本类型,对儿童营养和房舍的要求等。
    2.1944,新的《幼儿园规程》规定:幼儿园不论由何团体或机构管理,必须根据《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开展工作。提供3-7岁儿童手苏维埃教育,保证儿童全面发展。应为儿童入学作准备,关心幼儿健康,发展儿童智力,安排游戏,培养良好习惯和品德。

  • 第20题:

    简述《斩鬼传》的主要内容及其地位。


    正确答案:(1)《斩鬼传》,作者刘璋,根据明代《钟馗全传》及民间关于钟馗的各种传说改编而成。通过写钟馗来指斥时弊,劝善惩恶,是一部“使人知所畏而为善”的讽世、劝世小说。
    (2)在小说发展史上,它进一步开拓了讽刺小说的题材领域,将讽刺的范围扩展到整个社会,指向人间种种弊孽。
    (3)该书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讽刺小说的确立,对后世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玄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正确答案: (1)上承秦汉道家思想,克服了汉代经学弊病,开创了糅和儒道的清新学风。
    (2)提高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水平。
    (3)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本体论思辨哲学的新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评述1922年学制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

    正确答案: 要点:背景:五四前后,一些教育社团积极倡导学制改革,1920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两届年会均讨论学制改革,1921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孟禄来华讲学,同年,广州召开的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七届年会以学制改革为主要议题,并提出了改革提案,征求全国意见,由此学制改革的热潮迅速遍及全国。1922年9月,北洋政府召开全国学制会议,最后教育部于1922年11月以大总统名义颁布实行。
    主要内容:
    ①指导原则:学制规定了“七项标准”。
    ②学校系统:采用“六三三”分段的形式,即初级小学4年,高级小学2年;初级中学3年,高级中3年,大学4至6年。
    历史地位:这一学制的进步性:
    ①它缩短了小学的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
    ②延长了中学的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水平,同时将中学分为两个阶段,既增加了办学的灵活性,又有利于中学的普及。
    ③取消了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④在中学开始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可使学生有较大的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之需。“六三三”学制的基本结构适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故一直延续下来,甚至影响到新中国的学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法经》的主要内容、阶级本质和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1)《法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法典,由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法经》共有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2)阶级本质:锋芒指向劳动人民,《法经》开宗明义规定盗、贼两篇,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表明镇压盗贼是地主阶级专政的主要任务;维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等级制。
    (3)《法经》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是后世封建法典的蓝本;其次,《法经》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