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与妻子谢某感情不和,谢某诉请离婚。刘某因长期赌债欠表兄安某93万元赌债并打了借条。在诉讼过程中,刘某要求与谢某共同偿还这笔赌债。根据《婚姻法》和有关司法解释,下列对刘某所欠赌债的处理意见中,正确的是()A.对刘某的主张不予支持 B.由刘某、谢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C.由刘某、谢某按比例分别偿还 D.由刘某、谢某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

题目
刘某与妻子谢某感情不和,谢某诉请离婚。刘某因长期赌债欠表兄安某93万元赌债并打了借条。在诉讼过程中,刘某要求与谢某共同偿还这笔赌债。根据《婚姻法》和有关司法解释,下列对刘某所欠赌债的处理意见中,正确的是()

A.对刘某的主张不予支持
B.由刘某、谢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C.由刘某、谢某按比例分别偿还
D.由刘某、谢某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

相似考题
更多“刘某与妻子谢某感情不和,谢某诉请离婚。刘某因长期赌债欠表兄安某93万元赌债并打了借条。在诉讼过程中,刘某要求与谢某共同偿还这笔赌债。根据《婚姻法》和有关司法解释,下列对刘某所欠赌债的处理意见中,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谢某与赵某于2004年结婚,2005年谢某以个人名义向朋友借款20万元购买商品房一套,夫妻共同居住。2008年,谢某与赵某协议离婚,家具电器归谢某所有,房产归赵某所有。谢某向朋友所借的钱在离婚时应如何处理?( )

    A.由谢某偿还

    B.由赵某偿还

    C.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

    D.主要由谢某偿还,赵某承担连带责任


    正确答案:C
    《婚姻法》第41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谢某虽以个人名义向朋友借钱,但债务发生在谢某与赵某结婚之后,即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且借款所购房屋是为夫妻共同居住之用,故该笔借款应视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答案为C。

  • 第2题:

    刘某与妻子谢某感情不和,谢某诉请离婚。刘某因长期赌博欠表兄安某93万元赌债并打了借条。在诉讼过程中,刘某要求与谢某共同偿还这笔赌债。根据《婚姻法》和有关司法解释,下列对刘某所欠赌债的处理意见中,正确的是()。

    A.对刘某的主张不予支持
    B.由刘某、谢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C.由刘某、谢某按比例分别偿还
    D.由刘某、谢某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程某诉刘某借款诉讼过程中,程某将对刘某因该借款而形成的债权转让给了谢某。依据相关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

    A.如程某撤诉,法院可以准许其撤诉
    B.如谢某申请以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法院可予以准许
    C.如谢某申请替代程某诉讼地位的,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
    D.如法院不予准许谢某申请替代程某诉讼地位的,可以追加谢某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当事人的变更。《民事诉讼法》第145条第1款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本案中,程某作为本案的原告申请撤诉,法院是可以准许的。故A项正确。根据《民诉解释》第249、250条之规定,诉讼过程中,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发生转移的,转让人的当事人地位不变,受让人可以以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生效裁判对于受让人具有拘束力;受让人申请替代当事人承担诉讼的,由法院根据案情决定是否准许。准许诉讼承担之后,受让人成为新的当事人,原当事人退出诉讼,原当事人已完成的诉讼行为对受让人具有约束力。由此可见,B项与C项是正确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的规定,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既可以是自行申请,也可以是法院追加,故D项正确。

  • 第4题:

    刘某与甲公司于2011年8月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将一套商品房以3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刘某。合同签订后,刘某支付了房款。2012年10月,房屋竣工后,刘某才发现,该套商品房已作为拆迁补偿安置房补给了谢某。刘某遂与谢某、甲公司发生纠纷。2013年11月,刘某诉至法院。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刘某有权主张优先获得该套房屋 B.刘某有权主张撤销房屋买卖合同
    C.刘某有权主张解除房屋买卖合同 D.刘某有权主张甲公司支付60万元的赔偿


    答案:C,D
    解析:
    C、D
    考点:商品房买卖合同
    讲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第1款的规定,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按照所有权调换形式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明确约定拆迁人以位置、用途特定的房屋对被拆迁人予以补偿安置,如果拆迁人将该补偿安置房屋另行出卖给第三人,被拆迁人请求优先取得补偿安置房屋的,应予支持。因此,A选项错误。根据该解释第9条的规定,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已,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巳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1)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2)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3)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本题中,甲公司隐瞒了所售房屋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构成了欺诈,刘某有权主张撤销合同。但该撤销权的期间为I年,自刘某知道该撤销事由之日起至其起诉之时已过了1年除斥期间,故刘某无权撤销该合同,B选项错误。由于被拆迁人享有优先获得房屋的权利,故刘某所签订合同的目的已经落空,刘某有权主张解除合同,并主张赔偿,C、D选项正确。

  • 第5题:

    刘某夫妻与杨某是大学同学,关系甚密。后来刘某与杨某在生意中发生纠纷,刘某起诉至法院,要求杨某给付货款4000元。法院受理后依法开庭审理,在审理中杨某提出刘某的妻子曾向其借款5(100元,至今未还,要求刘某夫妻用货款抵债并偿还其余1000元。法院对此应如何处理()

    • A、将杨某的请求作为反诉与原诉讼合并审理
    • B、中止给付货款的诉讼
    • C、追加刘某的妻子为第三人
    • D、告知被告杨某另行起诉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刘某为现役军人,刘某的妻子与其丈夫感情不和提出离婚,刘某表示不同意,则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 A、不能判决离婚
    • B、可以判决离婚
    • C、调解后可判决离婚
    • D、未经调解可判决离婚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村民谢某与刘某有矛盾,谢某为泄私愤,故意向刘某承包的集体的鱼塘投放农药,致两万余尾活鱼死亡谢某的行为构成()

    • A、投毒罪
    • B、破坏生产经营罪
    • C、故意毁坏财物罪
    • D、危害公共安全罪

    正确答案:B

  • 第8题:

    下列行政案件中,不构成故意伤害的是()。

    • A、张某知道刘某和自己一样对同学江某有积怨,挑唆刘某如果教训了江某就送刘某一部手机。刘某果真趁黑夜用刀划伤江某
    • B、陈某掌握了华某盗窃的事实,威逼华某帮自己教训同学江某,否则就告发华某。华某害怕,趁黑夜用刀刺伤江某
    • C、张某酗酒后在某学校门口拦截不相识的江某,并把江某的头部砸伤
    • D、陶某要谢某为其理发,谢某以下班为由拒绝,陶某殴打谢某逼其理发

    正确答案:C

  • 第9题:

    下列关于犯罪认定,说法错误的是()

    • A、女大学生邓某在某网络借贷平台上以年利率36%的利息借款30万元,借期1年,并上传了本人手持居民身份证的裸照作抵押。该平台负责人江某以5%的年息向银行套取30万后,将钱转给了邓某。到期后,邓某没有归还借款,江某要求其归还借款,否则将把邓某裸照发到网上。江某构成高利转贷罪和敲诈勒索罪
    • B、刘某到吴某家修理燃气灶,吴某妻子让刘某进屋修理,吴某进屋后看到放在桌子上的金项链,遂生贪念,将项链装入口袋。吴某妻子发现项链不见,遂揪住刘某要其归还项链,刘某恼羞成怒,用拳头将其打晕后逃离。刘某构成抢劫罪,应认定为入户抢劫
    • C、黄某将价值1万元的一幅画交给谢某保管。某日,谢某携带画外出与他人共欣赏,彭某看上此画,出价2万元购买。谢某便将此画出售给彭某。后黄某向谢某索要画,谢某称画已售,无法返还,只能将2万元还给黄某。谢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 D、陈某在路上看见一个4岁小孩坐在商铺边玩Iphone7手机(价值6000余元),遂用玩具汽车引诱其与自己交换。该小孩遂拿过玩具汽车,将手机交给陈某。陈某构成诈骗罪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问答题
    刘某系某市分管招商引资的副市长,妻子陆某嗜赌成性,经常欠下赌债,几次尝试戒赌均未成功,其子刘某某在家待业,整日外出喝酒。由于陆某与刘某某的恶习,刘某决定控制他们的开销,减少给他们的生活费。陆某难耐戒赌痛苦遂决定利用刘某的地位获得经济收入,由于经常有求刘某办事的人登门拜访,陆某总是趁刘某不在家中时,与这些人"洽谈"。对所求之事,陆某都一一允诺,陆某根据所办之事难易开出不同条件。对请托人所求之事,陆某没有直接找刘某办理,而是找到刘某的下属,并利用刘某的地位威逼利诱让其办事,到案发前收受财物共计300万元。刘某某由于生活费锐减,只能自谋出路,他同样利用刘某的地位获得收入。于是刘某某到处宣扬自己是市长儿子,要办事找他,他一定能够办好。来求办事的人也不少,截至案发时刘某某因此获得财物共计80万元,但是刘某某从来没打算为请托人办事,只是想打着父亲幌子获得财物而已。刘某得知陆某和刘某某行为后,命令他俩去自首,交待犯罪事实并积极退赃。刘某、陆某和刘某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处理,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刘某不构成任何犯罪,因为他不知家人利用自己身份受贿,在得知事实后第一时间要求他们自首,因此刘某不成立犯罪。
    (2)陆某的行为构成《刑法》第388条之一的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自首和积极退赃情节,可以作从轻减轻处罚考虑的依据。虽然陆某不属于《刑法》第93条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不具备一般受贿罪的主体条件,但是根据《刑法修正案(七)》对受贿罪的修改,在《刑法》第388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388条之一:"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定罪处罚。"所以陆某符合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条件。本案的陆某符合本条的规定,陆某作为国家工作人员近亲属,虽然没有直接利用刘某的职权,但是却利用刘某地位形成的条件通过刘某下属办事,符合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观方面。陆某意图通过权力获得财物符合本罪的主观条件和客体条件。虽然不是陆某主动要求,但是在刘某的要求下主动交待事实符合自首条件,而且积极退赃同样是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
    (3)刘某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自首和积极退赃情节,可以作从轻或减轻处罚考虑的依据。刘某某虽然是刘某的近亲属,也利用刘某的地位收受请托人财物。但是,刘某某从头到尾都没有为请托人办事的想法,也没有找国家工作人员办事的行为,不符合受贿罪的主客观条件,只是侵犯了请托人财产法益,并没有侵犯受贿罪保护的犯罪客体,所以不构成受贿罪。他利用刘某地位到处宣传实质上是想通过这个幌子达到其骗取他人财物的目的,所以构成诈骗罪,自首和退赃行为应当在量刑时加以考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2005年5月,刘某与赵某登记结婚。婚前,刘某花费50万元购置房产一套.婚后两人共同居住并对房屋进行了装修,装修费6万元。2006年12月,夫妻二人以丈夫刘某的名义投资设立了一家个人独资企业.一直由刘某经营。2008年lO月,由于企业经营缺少资金,刘某以自己的名义向其朋友王某借款10万元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妻子赵某是一位作家.婚后得稿酬2万元。刘某在经营企业过程中与企业员工李某产生感情,并与之同居。赵某发现这个情况后,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  根据本案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1)如果赵某要求离婚,而刘某不同意,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2)如果刘某同意离婚,但是双方对财产分割产牛纠纷.法院应如何处理?  (3)如果刘某向王某所借10万元的借款到期,浚债务应如何清偿?  (4)赵某能否在起诉时提出损害赔偿的请求?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刘某得知谢某身体不适,便用掺有海洛因的香烟骗谢某吸食,称其有强身健体功效。谢某因长期吸食不知不觉染上毒瘾,不得不向刘某购买毒品。刘某以此还导致王某、张某等数十人吸毒上瘾,并非法获利数十万元。刘某的行为构成()。
    A

    贩卖毒品罪

    B

    容留他人吸毒罪

    C

    强迫他人吸毒罪

    D

    欺骗他人吸毒罪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刘某欠赌债不还,钱某邀朋友林某、涂某一起将刘某骗到一空房内捆绑起来吊在房梁上,用竹板抽打,逼其还钱。两天后,刘某被闻讯赶来的公安人员解救。经法医鉴定,刘某为轻微伤。对钱某等三人的行为应当( )。

    A.以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

    B.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以非法拘禁罪和故意伤害罪并罚

    D.以绑架罪定罪处罚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刑法第238条的规定,犯非法拘禁罪的而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使用暴力犯非法拘禁罪致人伤残、死亡的,应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本案中钱某等三人的暴力行为只致被拘禁人轻微伤,因而不构成故意伤害罪,而应以非法拘禁从重处罚。

  • 第14题:

    (2017年)刘某与妻子谢某感情不和,谢某诉请离婚。刘某因长期赌债欠表兄安某93万元赌债并打了借条。在诉讼过程中,刘某要求与谢某共同偿还这笔赌债。根据《婚姻法》和有关司法解释,下列对刘某所欠赌债的处理意见中,正确的是()

    A.对刘某的主张不予支持
    B.由刘某、谢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C.由刘某、谢某按比例分别偿还
    D.由刘某、谢某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

    答案:A
    解析:
    夫妻一方与第三人串通,虚构债务,第三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在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所负债务,第三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第15题:

    程某诉刘某借款诉讼过程中,程某将对刘某因该借款而形成的债权转让给了谢某。依据相关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如程某撤诉,法院可以准许其撤诉
    B、如谢某申请以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法院可予以准许
    C、如谢某申请替代程某诉讼地位的,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
    D、如法院不予准许谢某申请替代程某诉讼地位的,可以追加谢某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答案:A,B,C,D
    解析:
    选项A正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据此可知,程某申请撤诉的,法院可以准许。
    选项B.C.D正确,《民诉解释》第二百四十九条规定,在诉讼中,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转移的,不影响当事人的诉讼主体资格和诉讼地位。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对受让人具有拘束力。受让人申请以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予准许。受让人申请替代当事人承担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不予准许的,可以追加其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 第16题:

    2005年5月,刘某与赵某登记结婚。婚前,刘某花费50万元购置房产一套,婚后两人共同居住并对房屋进行了装修,装修费6万元。2006年12月,夫妻二人以丈夫刘某的名义投资设立了一家个人独资企业,一直由刘某经营。2008年10月,由于企业经营缺少资金,刘某以自己的名义向其朋友王某借款10万元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妻子赵某是一位作家,婚后得稿酬2万元。刘某在经营企业过程中与企业员工李某产生感情,并与之同居。赵某发现这个情况后,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 根据本案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如果赵某要求离婚,而刘某不同意,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法院应当判决离婚;我国《婚姻法》第32条规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经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本案中刘某与他人同居,赵某坚决要求离婚,应当准予离婚。

  • 第17题:

    谢某、刘某因小孩矛盾发生纠纷,进而大打出手,民警小王、老田接到报警到达现场时,谢某正用菜刀砍刘某,刘某到处躲闪。此时,()。

    • A、民警可以立即使用武器制止谢某
    • B、民警不得对谢某使用武器
    • C、民警经警告无效后可以使用武器
    • D、民警应当先使用警械,不能制止的再使用武器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刘某得知谢某身体不适,便用掺有海洛因的香烟骗谢某吸食,称其有强身健体功效。谢某因长期吸食不知不觉染上毒瘾,不得不向刘某购买毒品。刘某以此还导致王某、张某等数十人吸毒上瘾,并非法获利数十万元。刘某的行为构成()。

    • A、贩卖毒品罪
    • B、容留他人吸毒罪
    • C、强迫他人吸毒罪
    • D、欺骗他人吸毒罪

    正确答案:A,D

  • 第19题:

    村民谢某与刘某有矛盾,谢某为泄私愤,故意向刘某承包的鱼塘投放农药,致两万余尾活鱼死亡。谢某的行为构成()。

    • A、投毒罪
    • B、破坏生产经营罪
    • C、故意毁坏财物罪
    • D、危害公共安全罪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村民谢某与刘某有矛盾。谢某为泄私愤,故意向刘某承包经营的鱼塘投放农药,致2万余尾活鱼死亡,造成损失15万元。谢某的行为构成()。

    • A、投毒罪
    • B、破坏生产经营罪
    • C、故意毁坏财物罪
    • D、危害公共安全罪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刘某系某市分管招商引资的副市长,妻子陆某嗜赌成性,经常欠下赌债,几次尝试戒赌均未成功,其子刘某某在家待业,整日外出喝酒。由于陆某与刘某某的恶习,刘某决定控制他们的开销,减少给他们的生活费。陆某难耐戒赌痛苦遂决定利用刘某的地位获得经济收入,由于经常有求刘某办事的人登门拜访,陆某总是趁刘某不在家中时,与这些人"洽谈"。对所求之事,陆某都一一允诺,陆某根据所办之事难易开出不同条件。对请托人所求之事,陆某没有直接找刘某办理,而是找到刘某的下属,并利用刘某的地位威逼利诱让其办事,到案发前收受财物共计300万元。刘某某由于生活费锐减,只能自谋出路,他同样利用刘某的地位获得收入。于是刘某某到处宣扬自己是市长儿子,要办事找他,他一定能够办好。来求办事的人也不少,截至案发时刘某某因此获得财物共计80万元,但是刘某某从来没打算为请托人办事,只是想打着父亲幌子获得财物而已。刘某得知陆某和刘某某行为后,命令他俩去自首,交待犯罪事实并积极退赃。刘某、陆某和刘某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处理,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刘某不构成任何犯罪,因为他不知家人利用自己身份受贿,在得知事实后第一时间要求他们自首,因此刘某不成立犯罪。
    (2)陆某的行为构成《刑法》第388条之一的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自首和积极退赃情节,可以作从轻减轻处罚考虑的依据。虽然陆某不属于《刑法》第93条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不具备一般受贿罪的主体条件,但是根据《刑法修正案(七)》对受贿罪的修改,在《刑法》第388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388条之一:"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定罪处罚。"所以陆某符合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条件。本案的陆某符合本条的规定,陆某作为国家工作人员近亲属,虽然没有直接利用刘某的职权,但是却利用刘某地位形成的条件通过刘某下属办事,符合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观方面。陆某意图通过权力获得财物符合本罪的主观条件和客体条件。虽然不是陆某主动要求,但是在刘某的要求下主动交待事实符合自首条件,而且积极退赃同样是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
    (3)刘某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自首和积极退赃情节,可以作从轻或减轻处罚考虑的依据。刘某某虽然是刘某的近亲属,也利用刘某的地位收受请托人财物。但是,刘某某从头到尾都没有为请托人办事的想法,也没有找国家工作人员办事的行为,不符合受贿罪的主客观条件,只是侵犯了请托人财产法益,并没有侵犯受贿罪保护的犯罪客体,所以不构成受贿罪。他利用刘某地位到处宣传实质上是想通过这个幌子达到其骗取他人财物的目的,所以构成诈骗罪,自首和退赃行为应当在量刑时加以考虑。

  • 第22题:

    问答题
    2005年5月,刘某与赵某登记结婚。婚前,刘某花费50万元购置房产一套,婚后两人共同居住并对房屋进行了装修,装修费6万元。2006年12月,夫妻二人以丈夫刘某的名义投资设立了一家个人独资企业,一直由刘某经营。2008年10月,由于企业经营缺少资金,刘某以自己的名义向其朋友王某借款10万元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妻子赵某是一位作家,婚后得稿酬2万元。刘某在经营企业过程中与企业员工李某产生感情,并与之同居。赵某发现这个情况后,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 根据本案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赵某能否在起诉时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

    正确答案: 赵某可以在离婚时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根据我国《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因夫妻一方有特定违法行为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本案中刘某的行为属于第46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有配偶与他人同居”,因此赵某可以提出损害赔偿请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2005年5月,刘某与赵某登记结婚。婚前,刘某花费50万元购置房产一套,婚后两人共同居住并对房屋进行了装修,装修费6万元。2006年12月,夫妻二人以丈夫刘某的名义投资设立了一家个人独资企业,一直由刘某经营。2008年10月,由于企业经营缺少资金,刘某以自己的名义向其朋友王某借款10万元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妻子赵某是一位作家,婚后得稿酬2万元。刘某在经营企业过程中与企业员工李某产生感情,并与之同居。赵某发现这个情况后,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 根据本案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如果赵某要求离婚,而刘某不同意,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法院应当判决离婚;我国《婚姻法》第32条规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经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本案中刘某与他人同居,赵某坚决要求离婚,应当准予离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