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瘾”问题青少年的数量也在激增。社会工作者在对这些“网瘾”青少年开展活动时,往往针对其家庭进行,因为这样做可能会比只单纯针对个人有效得多。这说明选择介入行动应遵循( )原则。A.考虑经济效益B.服务对象自决C.瞄准服务目标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题目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瘾”问题青少年的数量也在激增。社会工作者在对这些“网瘾”青少年开展活动时,往往针对其家庭进行,因为这样做可能会比只单纯针对个人有效得多。这说明选择介入行动应遵循( )原则。

A.考虑经济效益

B.服务对象自决

C.瞄准服务目标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考题
更多“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瘾”问题青少年的数量也在激增。社会工作者在对这些“网瘾”青少年开展活动时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国首个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这个数据显示对青少年网民急需加强自律精神的宣传教育。在网络生活中加强自律精神要

    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C.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D.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正确分析】青少年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要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 第2题:

    (  )是进入青少年期面临的问题。

    A.厌学
    B.体能下降
    C.网瘾
    D.婚恋
    E.心理健康

    答案:A,C,D,E
    解析:

  • 第3题:

    社区青少年小强喜欢网络游戏,最近经常出入网吧,上课时间精神不集中。小强的父母非常担心,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做法中,容易给小强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 A、让小强参加青少年戒除网瘾训练营
    • B、与小强约定每天上网的时问
    • C、和父母商量安排小强参加其他培训课程
    • D、安排小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正确答案:A

  • 第4题:

    青少年网瘾


    正确答案:是指由于过度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想要增加时间、出现戒断反应等现象,导致明显的社会和心理损害。

  • 第5题:

    网瘾只是青少年好奇心重、自控能力差导致的,不是疾病,即使严重也不需药物治疗。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网络依赖就是网瘾。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当前我国网瘾青少年高达l300多万,更糟糕的是网瘾已成为中国青少年犯罪的首要诱因。各地公安局、法院、少管所的调查显示,十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增长了83%,其中70%左右的犯罪与网瘾相关。不良信息泛滥、暴力色情充斥的网络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极为不利。 为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国家首先要()。 ①从源头上治本,关闭不良网站,肃清网络污染 ②加强政府职能,打击青少年犯罪 ③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培养思辨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平衡能力,以此来抵御不良文化 ④加强文化建设,提供健康文明的精神文化产品

    •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正确答案:A

  • 第8题:

    由网络游戏导致的“网瘾”对青少年的种种不良影响说明①网络游戏具有两重性②必须坚决取缔网络游戏③网络游戏都是腐朽文化④青少年必须提高自身免疫力()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由网络游戏导致的“网瘾”对青少年的种种不良影响说明①网络游戏具有两重性②必须坚决取缔网络游戏③网络游戏都是腐朽文化④青少年必须提高自身免疫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当前我国网瘾青少年高达l300多万,更糟糕的是网瘾已成为中国青少年犯罪的首要诱因。各地公安局、法院、少管所的调查显示,十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增长了83%,其中70%左右的犯罪与网瘾相关。不良信息泛滥、暴力色情充斥的网络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极为不利。为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国家首先要()。 ①从源头上治本,关闭不良网站,肃清网络污染 ②加强政府职能,打击青少年犯罪 ③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培养思辨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平衡能力,以此来抵御不良文化 ④加强文化建设,提供健康文明的精神文化产品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正确答案: A
    解析: 面对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应该加强治理,肃清网络污染,故①入选。②选项观点错误,政府针对网络问题,应该依法履行其职能,减少青少年犯罪,仅仅打击青少年犯罪是不够的,要从源头预防。③选项不符合设问主体要求“国家”,故排除。④选项观点正确,加强文化建设,提供好的产品,做好正面的引导,故入选。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三文化生活-文化建设

  • 第11题:

    问答题
    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网瘾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到5.83亿人,过去5年,手游用户数从9000万增长至5.54亿,而青少年成为游戏主力用户之一。我国网民对网络游戏等成瘾行为“低龄化”,对此,你怎么看?

    正确答案: 现状:沉迷游戏,也催生出了越来越多的“宅童”,这些孩子喜欢猫在家里,跟网络中的虚拟人物做朋友。同时,网络中充斥着色情、血腥、恐怖、猎奇、变态等异质文化元素的内容,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极为复杂深远。
    原因:家长为了不让孩子打扰自己,常常把手机当“电子保姆”,让动画片和手机游戏陪伴孩子长大;网络电子产品时代还催生出一种“隐性失陪”父母,虽然陪在孩子身边,但心思却在刷朋友圈、打游戏上;父母管教和学校良好教育的缺失,让青少年缺乏为他们提供识别、判断、控制网络不利影响的外部支持;互联网企业、平台对网游广告管理不到位;青少年规范使用网络法律法规缺失。
    危害:
    1.因沉迷于暴力网游,想体验在现实中杀人的快感。近年来,类似因成瘾性电子游戏导致青少年自杀、他杀、自残的案例屡见不鲜。
    2.交流能力退化,现实沟通出现障碍。随着网瘾加深、沉溺时间变长,退化、障碍愈演愈烈,导致对虚拟世界的依赖感更强,形成恶性循环。
    3.成绩下滑,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同时对暴力的赞同度也越高,倾向于采取暴力行为解决矛盾冲突,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价值观的形成。
    对策:
    1.借助媒体平台,呼吁有关部门全面推行网游实名注册制并对网游设立严格的分级管理制度,加强互联网企业、平台对网游广告管理。
    2.家长放下手机,给孩子多点陪伴、多点关爱。
    3.家长首先要看看自己上网的方式是否合理、使用的内容是否积极,给孩子树立榜样。另外,平时培养孩子健康广泛的兴趣爱好,比如说多陪孩子一起出去做做运动,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很重要,切勿做“甩手家长”。
    4.政府应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宣部、文化部等部门开展规范和清理查处等工作。
    5.再好的法规制度都只是外力,包括游戏厂商、教师和青少年自身,都应该去正视并参与到这个复杂问题的解决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瘾”问题青少年的数量也在激增。社会工作者在对这些“网瘾”青少年开展活动时,往往针对其家庭进行,因为这样做可能会比只单纯针对个人有效得多。这说明选择介入行动应遵循( )原则。
    A

    考虑经济效益

    B

    服务对象自决

    C

    瞄准服务目标

    D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有“网瘾”问题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是社会工作者应该关注的,但介入行动首先要集中在发现和解决青少年产生“网瘾”问题的原因上,从青少年的家庭、成长环境和人际互动方面入手,才能根除“网瘾”。这体现了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原则。

    A: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B:个别化
    C: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D:瞄准服务目标

    答案:D
    解析:
    考点:介入行动的原则。

  • 第14题:

    某社区位于城乡接合部,环境条件差,服务措施不齐全,青少年课余时经常出入附近网吧或在街头闲逛。针对上述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的发展性青少年服务包括(  )。

    A.增设青少年闲暇场所
    B.开展青少年安全教育
    C.举办青少年兴趣小组活动
    D.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
    E.联合社区加强对网吧的管理

    答案:A,B,C
    解析:

  • 第15题:

    如何帮助孩子合理使用网络,预防网瘾?


    正确答案:1.帮助孩子确立现代网络理念,理智上网。网络是“利人”还是“害人”,关键在于节制。
    2.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改善亲子关系。要用爱心、耐心和诚心解开孩子心中的“结”,用亲情换回孩子的责任感。
    3.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要让孩子重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正确面对挫折,学会合理宣泄,形成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等。
    4.寻求专业的帮助。

  • 第16题: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瘾”问题青少年的数量也在激增。社会工作者在对这些“网瘾”青少年开展活动时,往往针对其家庭进行,因为这样做可能会比只单纯针对个人有效得多。这说明选择介入行动应遵循()原则。

    • A、考虑经济效益
    • B、服务对象自决
    • C、瞄准服务目标
    •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网瘾是一种病态的网络依赖。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当前,我国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网瘾青少年高达1300多万,更糟的是网瘾已成为中国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诱因之一。为此,信息部下发通知,2009年7月1日以后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计算机要预装一款名为“绿坝——花季护航”的绿色上网过滤件,给孩子门建立起健康的城墙,让他们能够在网络天地里健康成长。据此回答问题加大对孩子的网络教育是解决网瘾的最好办法,只有引导孩子提高判断力,才能让他远离不良网站、不良网站游戏,主动抵御不良文化的影响。这是因为()

    • A、文化对人的影响取决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 B、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常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 C、文化对人没有影响
    • D、优秀文化一定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成瘾症”成为当前青少年一种新的精神疾病。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发病率高达15%。假如你的邻居家的孩子是一个网瘾少年,你的邻居向你讨教。你作为一名教师,会告诉他们哪些教育挽救网瘾少年的好办法?


    正确答案:①跟家长一起分析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
    ②建议家长尊重孩子,不要采用训斥、打骂的教育方式;
    ③建议家长注意跟孩子沟通谈心,多鼓励表扬,少指责埋怨;
    ④建议家长创造温馨和睦的家庭关系,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和爸妈的疼爱;
    ⑤建议家长疏堵结合,对孩子上网时间有所限制,引导孩子浏览健康有益的内容;
    ⑥如果孩子上网已经成为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建议通过药物或请心理医生指导治疗。

  • 第20题:

    下列文献哪个“参考文献”的格式著录是正确的()

    • A、[1]刘付芬.黄银安,青少年网瘾对家庭经济危害的分析及对策,《消费导刊》,2010年第8期,25-28页
    • B、(1)刘付芬.黄银安,青少年网瘾对家庭经济危害的分析及对策,消费导刊,2010(8):25-28
    • C、<1>刘付芬,黄银安.青少年网瘾对家庭经济危害的分析及对策.消费导刊,2010(8):25-28
    • D、[1]刘付芬,黄银安.青少年网瘾对家庭经济危害的分析及对策.消费导刊,2010(8):25-28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多选题
    (   )是进入青少年期面临的问题。
    A

    厌学

    B

    体能下降

    C

    网瘾

    D

    婚恋

    E

    心理健康


    正确答案: A,E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成瘾症”成为当前青少年一种新的精神疾病。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发病率高达15%。假如你的邻居家的孩子是一个网瘾少年,你的邻居向你讨教。你作为一名教师,会告诉他们哪些教育挽救网瘾少年的好办法?

    正确答案: ①跟家长一起分析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
    ②建议家长尊重孩子,不要采用训斥、打骂的教育方式;
    ③建议家长注意跟孩子沟通谈心,多鼓励表扬,少指责埋怨;
    ④建议家长创造温馨和睦的家庭关系,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和爸妈的疼爱;
    ⑤建议家长疏堵结合,对孩子上网时间有所限制,引导孩子浏览健康有益的内容;
    ⑥如果孩子上网已经成为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建议通过药物或请心理医生指导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社会工作者张辉针对青少年网瘾问题开展了支持性小组工作。当大家彼此建立起信任和理解,戒除网瘾也取得一定成效时,张辉宣布小组即将结束,此时,有些组员不愿承认小组结束;有些组员开始找理由希望延长服务期限;有些组员又开始变得沉默,无精打采,失落无助,对结束关系充满焦虑;还有些组员的网瘾症状又出现了。分析上述情形,该小组成员在结案期出现的反应有(  )。
    A

    否认

    B

    倒退

    C

    依赖

    D

    忧郁

    E

    讨价还价


    正确答案: D,B
    解析:

  • 第24题:

    名词解释题
    青少年网瘾

    正确答案: 是指由于过度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想要增加时间、出现戒断反应等现象,导致明显的社会和心理损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