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题 聚众哄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下列不属于定罪要素的一项是:A.主观目的是占有公私财物B.客观行为表现为聚众哄抢公私财物C.必须是抢夺金银珠宝或首饰D.必须数额较大

题目

第 56 题 聚众哄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下列不属于定罪要素的一项是:

A.主观目的是占有公私财物

B.客观行为表现为聚众哄抢公私财物

C.必须是抢夺金银珠宝或首饰

D.必须数额较大


相似考题
更多“聚众哄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 ”相关问题
  • 第1题:

    聚众哄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下列不属于定罪要素的一项是:

    A主观目的是占有公私财物
    B客观行为表现为聚众哄抢公私财物
    C必须是抢夺金银珠宝或首饰
    D必须数额较大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三个要件缺一不可。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符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B项符合“聚众哄抢公私财物”,D项符合“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C项“抢夺金银珠宝或首饰”不一定符合“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故正确答案为C。

  • 第2题:

    下列犯罪中,只能由首要分子构成的是()。
    A.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妇女、儿童罪
    B.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C.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
    D.聚众哄抢罪


    答案:A,C
    解析:
    [详解]
    根据《刑法》的规定,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刑法》第242条第2 款)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刑法》第291条),只能由首要分子构成;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刑法》第290条第1款)和聚众哄抢罪(《刑法》第 268条)既可以由首要分子构成,又可以由积极参加的人员构成。

  • 第3题:

    有人认为“法不责众”,因此,聚众哄抢公私财物,即使危害严重,也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这种观点对不对?()


    正确

  • 第4题:

    聚众哄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下列不属于定罪要素的一项是(  )。
    A.主观目的是占有公私财物
    B.客观行为表现为聚众哄抢公私财物
    C.必须抢夺金银珠宝或手饰
    D.必须数额较大


    答案:C
    解析:
    按照定义,C项不是聚众哄抢罪的定罪要素,故答案为C。

  • 第5题:

    下列哪些情形应以抢劫罪论处?(  )
    A.犯盗窃罪、诈骗罪,为窝藏赃物而当场使用暴力
    B.携带凶器抢夺
    C.聚众哄抢公私财物,为抗拒抓捕而以暴力相威胁
    D.聚众“打砸抢”因而毁坏公私财物的首要分子


    答案:A,B,D
    解析:
    注意以抢劫罪论处的几种特殊情形,见《刑法》第269条、第267条第2款、第289条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