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越野赛全程一共276公里,有两种类型的路段,一种路段由3公里上坡路、4公里平路、2公里下坡路和3公里平路组成的,另一种由3公里上坡路、2公里下坡路和4公里的平路组成.已知越野车跑完全程后,共跑了25段的下坡路,问:全程中包含这两种路段各几段?( )A.1114B.1015C.916D.817

题目

汽车越野赛全程一共276公里,有两种类型的路段,一种路段由3公里上坡路、4公里平路、2公里下坡路和3公里平路组成的,另一种由3公里上坡路、2公里下坡路和4公里的平路组成.已知越野车跑完全程后,共跑了25段的下坡路,问:全程中包含这两种路段各几段?( )

A.1114

B.1015

C.916

D.817


相似考题
更多“汽车越野赛全程一共276公里,有两种类型的路段,一种路段由3公里上坡路、4公里平路、2公里下坡路和3 ”相关问题
  • 第1题:

    每天小明上学都要经过一段平路AB、一段上坡路BC和一段下坡路CD。已知AB:BC:CD=1:2:1,并且小明在平路、上坡路、下坡路上的速度比为3:2:4。那么小明上学与放学回家所用的时间比是( )。

    {图}

    A.1:1
    B.2:3
    C.19:16
    D.4:9

    答案:C
    解析:
    设AB长度为l2份(3,2,4的最小公倍数),则BC长度为24份,CD长度为l2份。上学所用时间为12÷3+24÷2+12÷4:l9,放学回家所用时间为l2÷2+24÷“l2÷3=16。上学与放学回家所用时间比为19:16。

  • 第2题:

    驾驶机动车在下坡路段停车应怎样使用行车制动?( )

    A.比在平路时提前
    B.比在平路时推迟
    C.和平路时一样
    D.要轻踩制动踏板

    答案:A
    解析:
    在下坡路段使用行车制动停车,由于重力的作用,车辆行驶的距离比平缓路段要长,所以应提前使用制动。

  • 第3题:


    A.提醒车辆驾驶人前方有两个及以上的连续上坡路段
    B.提醒车辆驾驶人前方有向上的陡坡路段
    C.提醒车辆驾驶人前方有向下的陡坡路段
    D.提醒车辆驾驶人前方有两个及以上的连续下坡路段

    答案:D
    解析:
    此为连续下坡标志,提醒车辆驾驶人前方有两个及以上的连续下坡路段。

  • 第4题:

    上坡路段停车怎样使用行车制动?( )

    A.比在平路时提前
    B.比在平路时推迟
    C.和平路时一样
    D.要重踩制动踏板

    答案:B
    解析:
    根据受力分析,汽车在上坡路段,其重力可分解为下滑力和垂直于路面向下的力,此时摩擦力与下滑力同向。为让足够大的牵引力平衡下滑力和摩擦力,使汽车平稳停下,应比在平路时推迟使用行车制动。

  • 第5题:

    双轮汽车行驶在上坡路段,并且需要停在前方车辆后面时,应尽量保持充分的距离停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在山区道路超车时,应()超越。

    • A、选择较缓的下坡路
    • B、抓住任何机会尽量
    • C、选择宽阔的缓上坡路段
    • D、选择较长的下坡路

    正确答案:C

  • 第7题:

    驾驶机动车在下坡路段停车怎样使用行车制动?()

    • A、比在平路时提前
    • B、比在平路时推迟
    • C、和平路时一样
    • D、要轻踏制动踏板

    正确答案:A

  • 第8题:

    确定汽车最高车速是指在良好的()。

    • A、上坡路段
    • B、水平路段
    • C、下坡路段
    • D、转弯路段

    正确答案:B

  • 第9题:

    矿用公路曲线段汽车运行的阻力()平路段。

    • A、等于
    • B、大于
    • C、小于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汽车长时间在上坡路段行驶,容易造成发动机温度过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1题:

    单选题
    使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路面是(   )。
    A

    纵坡大于5%的上坡路段

    B

    纵坡大于6%的下坡路段

    C

    平面半径为50m~100m的平曲线路段

    D

    超高横坡大于7%的路段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关于铁路道口两侧公路的纵坡要求,下列哪些规定是正确的?(  )
    A

    道口两侧公路的水平路段长度,从铁路最外侧钢轨外侧算起不应小于16m

    B

    紧接水平路段的公路纵坡,不应大于3%

    C

    紧接水平路段的公路纵坡,不应大于5%

    D

    对于重车驶离道口一侧的公路下坡路段,紧邻道口水平路段的纵坡不应大于3%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第12.3.4条规定,道口两侧公路的水平路段长度(不包括竖曲线),从铁路最外侧钢轨外侧算起不应小于16m,乡村道路不应小于10m。紧接水平路段的公路纵坡,不应大于3%;当受地形条件及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不得大于5%。对于重车驶向道口一侧的公路下坡路段,紧邻道口水平路段的纵坡不应大于3%

  • 第13题:

    某地举行公路自行车赛,赛道由多个路段组成,全程为281千米。其中一种路段由一段上坡路(3千米)、一段平路(3千米)、一段下坡路(4千米)和一段平路(3千米)组成;另一种路段是一段上坡路(4千米)、一段下坡路(3千米)和一段平路(2千米)组成。已知选手骑完全程后,共跑了25段上坡路。全程中包含平路多少千米?( )

    A. 104
    B. 106
    C. 108
    D. 110

    答案:B
    解析:
    依题意全程有25个路段,设第一种路段有a段,每段长13千米。则第二种路段有25-a段,每段长9千米。则有:
    13a+9(25-a)=281,解得 a=14,则平路共有 6× 14 + 2×(25-14)=106(千米)。

  • 第14题:

    驾驶机动车在山区道路下坡路段尽量避免超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什么?( )

    A.下坡路段车辆由于重力作用,车速容易过快
    B.下坡路段由于重力作用,车辆比平路时操控困难
    C.下坡路段车辆阻力很大
    D.下坡路段前车车速较快,难以超越

    答案:A,B
    解析:
    车辆在下坡路段行驶,由于重力作用,车速容易过快,而且车辆比平路时操控困难,此时超车容易发生危险。

  • 第15题:

    驾驶机动车在山区道路因故障停车需要注意什么?( )

    A.选择下坡路段停放
    B.选择上坡路段停放
    C.选择平缓路段停放
    D.选择坡项位置停放

    答案:C
    解析:
    在山区道路因故障停车,为防止车辆自动滑行,不能将车辆停在上坡、下坡或坡顶路段,应选择平缓路段停放。

  • 第16题:

    AB两地之间的公路中有1/3的距离为平路,其余为上坡路或下坡路,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开往B地,甲车在平路、上坡路和下坡路的速度相同,而乙车在平路上的速度和甲车相同,在上坡路和下坡路的速度分别为平路的50%和150%,结果甲乙两车均用1.5小时到达B地,问甲车从B地返回A地所用的时间比乙车少多少分钟?

    A.10
    B.20
    C.30
    D.40

    答案:D
    解析:

  • 第17题:

    在山区道路超车时,应怎样超越?()

    • A、选择较缓的下坡路
    • B、抓住任何机会尽量
    • C、选择宽阔的缓上坡路段
    • D、选择较长的下坡路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如事故现场处于下坡路段,警示标志应从()开始设置。

    • A、上坡路段
    • B、坡顶位置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在山区道路行驶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坡路段的安全距离应比平坦路段的大
    • B、下坡路段的安全距离应比平坦路段的小
    • C、急弯路段应当紧随前车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避险车道的位置设置于()。

    • A、连续长陡下坡路段
    • B、超高路段
    • C、视距不良路段
    • D、病害路段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摩托车在山区道路超车时,应()超越。

    • A、选择较缓的下坡路
    • B、抓住任何机会尽量
    • C、选择宽阔的缓上坡路段
    • D、选择较长的下坡路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确定汽车最高车速是指在良好的()。
    A

    上坡路段

    B

    水平路段

    C

    下坡路段

    D

    转弯路段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矿用公路曲线段汽车运行的阻力()平路段。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