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表格,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最多的是苏南地区B.31~40岁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在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比重为最高C.根据该表可以准确得知10年后该省农村常住劳动力年龄构成情况D.苏南地区的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其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多于苏北地区

题目

根据表格,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最多的是苏南地区

B.31~40岁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在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比重为最高

C.根据该表可以准确得知10年后该省农村常住劳动力年龄构成情况

D.苏南地区的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其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多于苏北地区


相似考题

2.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查明:2010年11月1日零时。江苏省常住人口为7865990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4382809人相比,增长5.75%。 江苏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9630233人,占50.38%;女性人口为39029670人,占49.6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2.58下降为101.54。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230180人,占13.01%;15—64岁人口为59861916人,占76.10%;65岁及以上人口为8567807人,占10.8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6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5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13个百分点。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506817人;具有高中文化(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269779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041750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01686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917人上升为1081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039人上升为。16143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6372人上升为3867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2881人下降为24176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江苏省常住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是( )。A.13.07%B.10.89%C.8.76%D.7.98%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江苏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A.2347125人B.2913575人C.4077041人D.523468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江苏省常住人口中15—64岁人口增加了( )。A.9871683人B.9057341人C.9680873人D.6611263人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江苏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为8020925人 (2)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江苏省常住人0—14岁减少的人口少于15岁及以上增加的人口 (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江苏省常住人口中女性人口所占比重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有所提高A.0个B.1个C.2个D.3个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更多“根据表格,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最多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保安员的学历条件是()。

    A.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B.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C.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D.小学以上文化程度


    正确答案:B

  • 第2题:

    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中农村常住劳动力文盲最多的区域占该省农村常住劳动力文盲的()。

    A. 45.32%

    B. 53.64%

    C. 62.45%

    D. 70.12%


    正确答案:C
    118.C[解析] 苏北地区农村常住劳动力文盲最多,为1307.7×7.6%≈99.39(万人)
    全省农村常住劳动力文盲为:3060.4×5.2%≈159.14(万人)
    苏北地区农村常住劳动力文盲占全省农村常住劳动力文盲的比例为:(99.39/159.14)×100%≈62.45%。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 第3题:

    农村住户常住人口中外出从业( )以上的劳动力属于农村转移劳动力。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年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农村住户常住人口中外出从业( )以上的劳动力属于农村转移劳动力。A.3个月B.6个月SXB

    农村住户常住人口中外出从业( )以上的劳动力属于农村转移劳动力。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年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在以201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江苏最终样本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0.94%。调查显示:2015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为7973万人,同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07万人,增长1.34%。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64万人,占13.35%;15~64岁人口为5910万人,占74.13%;65及以上人口为999万人,占12.53%。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3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9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64个百分点。
    全省常住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1230万人;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为1356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为2741万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为1744万人。
    两次调查的5年间,江苏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

    A.142万人
    B.107万人
    C.116万人
    D.99万人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求增长结合选项给出单位万人可知,判定此题为增长量计算问题。定位材料第一段,2015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为7973万人,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107万人;定位材料第二段,2015年11月1日的调查中,65岁及以上人口人数为999万人,所占比重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比,比重上升1.64个百分点,则调查5年间,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万人,A.项最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A.。

  • 第6题:

    在以201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江苏最终样本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0.94%。调查显示:2015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为7973万人,同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07万人,增长1.34%。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64万人,占13.35%;15~64岁人口为5910万人,占74.13%;65及以上人口为999万人,占12.53%。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3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9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64个百分点。
    全省常住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1230万人;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为1356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为2741万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为1744万人。
    2015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中,高中(含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

    A.15.43%
    B.17.01%
    C.32.43%
    D.41.66%

    答案:C
    解析:
    根据“2015年11月1日…高中(含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可知,判定此题为现期比重问题。定位材料第一段和第三段,2015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为7973万人,高中(含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包含两部分,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为1356万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1230万人,则高中(含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C.项最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C.。

  • 第7题:

    在以201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江苏最终样本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0.94%。调查显示:2015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为7973万人,同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07万人,增长1.34%。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64万人,占13.35%;15~64岁人口为5910万人,占74.13%;65及以上人口为999万人,占12.53%。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3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9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64个百分点。
    全省常住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1230万人;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为1356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为2741万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为1744万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次调查的5年间,江苏常住人口年平均增加21万人
    B.两次调查的5年间,江苏常住人口中15~64岁人口下降了1.97%
    C.两次调查的5年间,江苏常住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的增长率高于其他年龄段
    D.2015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不含小学)人口为902万人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97个百分点”可知B选项表述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

  • 第8题:

    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村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B进城务工农民以40岁及以下人口为主
    C16-50岁人口中,分组年龄越大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越大
    D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程度远远大于农村非农就业者及外出农民工


    答案:C
    解析:
    A项老龄化并未提及,A错误;

    B项进城务工未提及,B错误;

    C项16-50岁人中,16-20岁所占比重为3.4%,21-30岁所占比重为16.7%,31-40岁所占比重为19.2%,41-50岁所占比重为26.3%,50岁以上所占比重为34.4%,比重越来越大,C正确;

    D项农业劳动力与非农就业者及外出农民工的老龄化的数据未提及,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 第9题:


    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男性劳动力8 434万人,占64%。从年龄构成上看,20岁以下占16.1%;21—30岁占36.5%;31—40岁占29.5%;41—50岁占12.8%;51岁以上占5.1%。从文化程度看,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
    关于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的描述,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东北地区劳动力对从业地的选择差异最小
    B.超过7500万男性劳动力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
    C.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大部分流向东部和东北地区
    D.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说明高学历的劳动力多数都在家从业

    答案:A
    解析:
    选A,由于没有给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男性劳动力所占的比例,无法算出男性劳动力的数量。

  • 第10题:


    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男性劳动力8 434万人,占64%。从年龄构成上看,20岁以下占16.1%;21—30岁占36.5%;31—40岁占29.5%;41—50岁占12.8%;51岁以上占5.1%。从文化程度看,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
    关于农村外出从事劳动力的描述,无法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外出劳动力大多从事第二产业
    B.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劳动力大部分会留在省内
    C.各地区的劳动力流向主要取决于本地的生活习惯
    D.不同地区劳动力对从业地区选择的倾向性差异很大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问题。求四个选项中“关于农村外出从事劳动力的描述,无法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一项。
    第二步,定位数据。文字资料部分。
    第三步,估算。
    本题不需要详细计算,只要在阅读文字资料时能够注意到,C项所说的“本地的生活习惯”在资料中根本没有涉及,就可以迅速断定C项是无法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
    所以,正确选项是C。

  • 第11题:

    根据城市规模划分新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
    B.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
    C.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
    D.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
    E.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答案:A,C,D,E
    解析:
    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I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 第12题:

    金属非金属矿山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是()。

    • A、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 B、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 C、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正确答案:A

  • 第13题:

    2007年该省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男性比女性少()万人。

    A. 78.21

    B. 79.05

    C. 79.44

    D. 79.57


    正确答案:D
    117.D[解析] (51.3%-48.7%)×3060.4≈79.57(万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 第14题:

    根据表格,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最多的是苏南地区

    B. 31~40岁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在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比重为最高

    C. 根据该表可以准确得知10年后该省农村常住劳动力年龄构成情况

    D. 苏南地区的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其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多于苏北地区


    正确答案:A
    120.A[解析]
    A项正确,苏南地区农村常住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人数为25.54万人,明显高于苏中,也高于苏北的17万人。
    B项错误,31~40岁农村常住劳动力人口只是在苏南地区比重为最高。
    C项错误,由该表无法推知10年后该省农村常住劳动力年龄构成情况。
    D项错误,苏南地区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比苏北地区少。

  • 第15题:

    外出人口中文化程度比重量高的是:

    A.小学

    B.初中

    C.高中及中专

    D.大专及以上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根据所给资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 2012年,安徽省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7‰
    B: 2011年,安徽省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低于小学文化程度人口的30%
    C: 2012年。安徽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超过2个百分点
    D: 2012年,安徽省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年初目标任
    务均高于上年实际数据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在以201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全国人口抽样调查中。江苏最终样本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调查显示:2015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为7973万人。同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07万人,增长。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64万人,占;15~64岁人口为5910万人,占;65岁及以上人口为999万人,占。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3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97个百分点,65岁以及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64个百分点。
    全省常住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1230万人,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为1356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为2741万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为1744万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次调查的5年间,江苏常住人口年平均增加21万人
    B.两次调查的5年间,江苏常住人口中15~64岁人口下降了
    C.两次调查的5年间,江苏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增长率高于其他年龄段
    D.2015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不含小学)人口为902万人

    答案:B
    解析:
    A项:定位材料第一段,两次调查的5年间,江苏常住人口增加107万人,平均增加:107/5≈21万人,正确;
    B项:定位材料第一、二段,2015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为7973万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比增加107万人,其中15~64岁人口有5910万人,占比为74.13%,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比重下降1.97百分点。故2010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中15~64岁人口为:(7973-107)×(74.13%+1.97%)=7866×76.1%≈5986万人,下降率为:5986-5910/5986≈76/5986≈76/6000≈1.27%,错误;
    C项:定位材料第二段,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3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97个百分点,65岁以及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64个百分点。
    根据两期比重比较公式:A/B×a-b/1+a,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则增长率小于常住人口增长率,排除;2015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为7973万人,0~14岁人口为1064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为999万人,b为1.36%,代入公式,0~14岁占总人口比重高于65岁及以上且分母1+a近似相等,而65岁以及上上升比重高于0~14岁,故65岁以及上人口增长率高于0~14岁人口增长率为最大,正确;
    D项:定位材料第一段和第三段,2015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为7973万人,全省常住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1230万人,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为1356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为2741万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为1744万人。则小学文化程度以下(不含小学)人口为:7973-1230-1356-2741-1744=902万人,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 第18题:

    在以201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全国人口抽样调查中。江苏最终样本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调查显示:2015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为7973万人。同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07万人,增长。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64万人,占;15~64岁人口为5910万人,占;65岁及以上人口为999万人,占。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3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97个百分点,65岁以及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64个百分点。
    全省常住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1230万人,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为1356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为2741万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为1744万人。
    2015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中,高中(含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

    A.15.43%
    B.17.01%
    C.32.43%
    D.41.66%

    答案:C
    解析:
    根据“2015年11月1日…高中(含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可知,判定此题为现期比重问题。定位材料第一段和第三段,2015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为7973万人,高中(含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包含两部分,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为1356万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1230万人,则高中(含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C.项最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C.。

  • 第19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注:就业人口占比=就业人口/年满16岁以上的自由公民数
    劳动力人口占比=劳动力人口/年满16岁以上的自由公民数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
    根据资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各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相比,劳动力人口占比最大的年龄段是相同的
    B.已婚男性的就业人口占比、失业率、劳动力人口占比普遍高于巳婚女性
    C.女性公民的人口、劳动力人口和就业人口都高于男性
    D.男性在各个年龄段的失业率都高于女性

    答案:B
    解析:
    A项,男性劳动力人口占比最大的年龄段是35~44岁,女性是45~54岁,错误;
    B项,计算量较大,跳过;
    C项,女性的劳动力人口为4509千人,男性为4968千人,错误;
    D项,男性25~34岁的失业率为108/1207=8.X%,女性25~34岁的失业率为94/991=9.X%,错误。
    综上,选B项。

  • 第20题:


    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男性劳动力8 434万人,占64%。从年龄构成上看,20岁以下占16.1%;21—30岁占36.5%;31—40岁占29.5%;41—50岁占12.8%;51岁以上占5.1%。从文化程度看,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
    表中“?”处的数值应为:

    A.41.6
    B.42.5
    C.51.5
    D.52.4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问题。表中的“?”代表什么?代表的是“东北地区”的“第三产业”的数据。
    第二步,定位数据。统计表中“东北地区”列的数据。
    第三步,估算。
    根据统计常识,每个地区从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百分比,相加起来必然为100%。由此可知,“?”处的数值应该为:
    100-4.2-44.3=51.5
    所以,正确选项是C。

  • 第21题:

    某地区劳动力文化程度的资料如下:(单位:万人)分组合计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男性3452711712060912女性40548228903063总计75075345210901515(注:学习年限标准:文盲,0年;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专,15年;本科及以上,16年)
    根据上表所示,男女比例最为均衡的是哪种文化程度人群?(  )。

    A.文盲
    B.小学
    C.初中
    D.高中

    答案:C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所谓“比例最为均衡”其实就是指比例最接近于1∶1,我们可以把图表中给出的各种文化程度的男女人数比例计算一下可知,最接近于这个比例的是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故选C项。

  • 第22题:


    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男性劳动力8 434万人,占64%。从年龄构成上看,20岁以下占16.1%;21—30岁占36.5%;31—40岁占29.5%;41—50岁占12.8%;51岁以上占5.1%。从文化程度看,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
    全国农村外出从业的女性劳动力约有多少万人?

    A.4 744
    B.5 397
    C.9 901
    D.13 178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问题。全国农村外出从业的劳动力共有多少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约有多少万人?女性劳动力约有多少万人?
    第二步,定位数据。文字资料的第一句。
    第三步,估算。
    文字资料第一句说: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男性劳动力8 434万人,占64%。由此可以求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的总数为:
    8 434÷64%≈13 000万人
    既然男性劳动力占外出从业劳动力的64%,那么女性劳动力必然占外出从业劳动力的36%。由此可以求全国农村外出从业的女性劳动力的人数约为:
    13 000×36%≈4 700万人
    与A项的数据最为接近。
    所以,正确选项是A。

  • 第23题:

    农村住户调查在确定样本容量时,需要将两调查主题结合在一起考虑的指标有()。

    • A、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从业人员
    • B、粮食、棉花亩产和其相应的播种面积
    • C、最低生活保障人口和参加农村新型合格医疗人口
    • D、劳动力最高文化程度和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
    • E、常住人口与劳动力就业情况

    正确答案:A,B

  • 第24题:

    单选题
    金属非金属矿山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是()。
    A

    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B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C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