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根据资料2,假设你作为城市交通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你赞同北京采取的尾号限行措施缓解交通拥堵的做法吗?你认为解决交通拥堵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要求:态度明确,对策切实可行,不超过500字。(20分)

题目

(三)根据资料2,假设你作为城市交通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你赞同北京采取的尾号限行措施缓解交通拥堵的做法吗?你认为解决交通拥堵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要求:态度明确,对策切实可行,不超过500字。(20分)


相似考题
更多“(三)根据资料2,假设你作为城市交通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你赞同北京采取的尾号限行措施缓解交通拥堵 ”相关问题
  • 第1题:

    C.限制汽车数量的增长,采取按尾号限行的措施,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出路。(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出路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限制汽车数量的增长,采取按尾号限行的措施只是其中的两种方法。

  • 第2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C 代码,填写程序的空缺,将解答写入答纸的对应栏內内。 【说明】某市根据每天早上5点测的雾霾指数(PM2.5值)决定是否对车辆进行限行。规则如下: (1)限行时间为周内(即周一到周五),周六周日不限行; (2)根据车牌号的尾号(最后1 位数字)设置限行车辆(车牌号由英文字母和十进制数字构成,长度为6位,至少包含1 位数字); (3)雾霾指数低于 200时,不限行; (4)雾霾指数在区间[200,400)时,一周内每天限行两个尾号的汽车:周一限行1和6 周二限行2和7,周三限行3和8 周四限行4和9;周五限行5和 0,即尾号除以5 的余数相同者在同一天限行; 5)雾霾指数大于等于400时,周内每天限行五个尾号的汽车:周一、周三和周五限行1,3.5,7,9,周二和周四限行0,2,4,6,8,即尾号除少2 的余数相同者在同天限行;下面程序运行时,输入露霾指数、星期(数字1 表示星期一,数字2 表示星期二,…,数7 表示星期日)和车号,输出该车牌号是否跟行的信息【C代码】

    #include < stdio.h > #define PM25_L1 200#define PM25_L2 400typedef enum {YES, NO} MARKTAG;int is Digit (char ch){//判断ch 是否为十进制数字字符,是则返回 1,否则返回0 return (ch>= ‘0’&& ch<=’g’);}void prt_msg(char *msg, MARKTAG fiag){ if(flag == YES) printf("%s: traffic restrictions\n’’, msg); else printf("%s: free\n’’, msg); Int is Matched (int weekday,int t,int d)//判断是否符合限行规则,是则返回1,否则返回0{return(weekday%d ==t%d);}void proc(int pm25, int weekday, char * licence){} int i,lastd; if (weekday ==6 II weekday ==7l l (1) ) Prt _msg(licence, NO);Else{ for(i=5;i>O;=i--) if (isDigit(licence[i])){ lastd= (2) // 获取车牌号的尾号 Break; } if(pm25>=PM25_L2) { //限行5个尾号的汽车 if (isMatched( (3) )) prt_ msg(licence, YES); else prt msg(licence, NO); } else{ //限行2 个尾号的汽车 if (is Matched( (4) )) prt msg(licence, YES): else prt_msg(licence, NO); } }}int main( ){ int weekday =0, pm25=0; char licence[7]: scanf(’’%d % d %s", &pm25, &weekday, licence); //输入数据的有效性检测略,下面假设输入数据有效、正确 Proc( (5) ); return 0;}


    答案:
    解析:
    (1)pm25<200或pm【解析】

    (1)表示什么时候不限行,按照题意,周六周日不限行,雾霾指数低于200以下也不限行;所以这里填pm25<200或pm

  • 第3题:

    为减缓城市交通拥堵,很多大城市已出台或酝酿出台限制车辆数量的政策。这类政策以上海和北京两地为代表,分别采取了拍卖有限牌照的方式和摇号配给牌照的方式。请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讨论这两种方式的效果及利弊。


    答案:
    解析:
    拍卖有限牌照和摇号配给牌照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车辆数量,都是实现“限牌令”的手段,各有利弊。 (1)从经济效率的角度讲,拍卖有限牌照是有效率的,而摇号配给牌照是无效率的。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是,价格引导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拍卖就是按照“价高者得”的原则来配置稀缺的资源,从而保证了资源能够得到最有效率的使用,而摇号则是随机地配置资源,没有反映资源的真实成本。由于摇号规则不允许转让抽中的车牌,并没能满足所有有利可图的交易,从而导致了车票黑市交易。 (2)相对来说,一般认为,摇号是一种体现社会公平的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有公平的机会来获胜,不管贫富,人人机会均等,但它违背了效率原则。 (3)事实上,对于那些喜欢摇号的人来说,存在一种可以让双方皆大欢喜的方法,即在保留摇号系统的同时设立合法的二级市场。那些中签者可以决定是自己留用,还是将其卖给更需要的人。如果这样做,在所有交易结束之后,拥有车牌的还会是同一批人,与拍卖的结果一样。其实,这就是科斯定理的应用。原理如下:假设我们有1万个牌照需要用摇号的方式来发放,如果一些中签者并不在最想要牌照的那1万个人之列,那么他们将愿意把牌照卖给那些最想要牌照的人。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存在多次交易,但车牌最终应该落到最想要车牌的人的手中。这与拍卖的结果一样,且具有相同的效率。唯一不同于拍

  • 第4题:

    2008年,北京市为解决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开始实施汽车尾号限行政策。李某新购路虎车一辆,在尾号限行时仍多次在市区驾车出行。2012年1月1日,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处以李某罚款300元。2012年4月1日,李某逾期未缴纳罚款,交通管理局加处滞纳金500元。2012年4月20日,经催告后,李某仍拒绝缴纳罚款,交通管理局遂通知银行从李某的账户上划拨存款800元予以抵缴。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交通管理局未经催告程序直接对李某加处滞纳金的做法构成违法
    B.交通管理局加处滞纳金500元的行为构成违法
    C-.交通管理局应当将加处滞纳金的标准告知李某,否则构成违法
    D.交通管理局在经过催告程序后通知银行从李某账户上划拨存款抵缴罚款和滞纳金的做法构成违法


    答案:B,C,D
    解析:
    选项A表述错误,不选。《行政强制法》第45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可知,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本身可无须催告即可作出。选项B表述正确,当选。《行政强制法》第45条第2款规定,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选项C表述正确,当选。《行政强制法》第45条第1款规定,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标准应当告知当事人。选项D表述正确,当选。《行政强制法》第46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45条规定实施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超过30日,经催告当事人仍不履行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强制执行。本题4月1日作出加处滞纳金,4月20曰催告后直接强制执行,中间间隔不到30日,违法。

  • 第5题: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是()。

    A.采取潮汐车道的方式
    B.普及私家车.减轻公共交通的压力
    C.完善城市道路网.提高交通顺畅度
    D.错开上下班时间

    答案:B
    解析:
    B项中普及私家车会加剧交通拥堵,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应大力倡导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其他选项均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措施。

  • 第6题:

    简述中国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源。


    正确答案:⑴交通拥堵的表层原因:
    ①城市路网建设的不发达;
    ②汽车保有量的增加。
    ⑵交通拥堵的深层次原因:
    ①公众交通及配套资源供应不足而且质量差;
    ②大宗运力不足,滋生散乱现象;
    ③城市化建设导致人口聚居的社会分割;
    ④社会宣传和教育的根本不对路,扭曲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竞争观念;
    ⑤法制管理治标不治本,灵活性高,刚性不够。

  • 第7题:

    优先发展私家车,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问答题
    城市交通拥堵,为了了解交通拥堵的情况,你需要获得哪些方面的资料?从哪些渠道获得?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源。

    正确答案: ⑴交通拥堵的表层原因:
    ①城市路网建设的不发达;
    ②汽车保有量的增加。
    ⑵交通拥堵的深层次原因:
    ①公众交通及配套资源供应不足而且质量差;
    ②大宗运力不足,滋生散乱现象;
    ③城市化建设导致人口聚居的社会分割;
    ④社会宣传和教育的根本不对路,扭曲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竞争观念;
    ⑤法制管理治标不治本,灵活性高,刚性不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你认为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

    正确答案:
    随着科技和城市化的发展,汽车拥有量越来越多,堵车也成为城市的“顽疾”,令人头痛。那么,城市到底该采用什么手段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完善与创新公共交通。要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包括轨道交通系统和公路交通系统,保证市民出门有车坐。其次还可以在传统的公共交通体系上进行适度的创新,开辟公共交通专用道,使公共交通车辆与其他车辆分行,以提高公交车辆的行驶速度。
    建立补充交通体系。解决市民出行单靠目前的地铁轻轨和公交车辆是不能完全达到目的的。所以,建立适当的公共交通补充辅助系统十分必要。比如:设置若干个公共自行车提供点,实行全市统一管理,通存通取。政府可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和减免费用予以扶持。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一个城市的功能区规划的合理与否也关系着城市的交通问题,如果城市功能区分布合理,使大部分市民的日常生活活动在10公里以内,城市的交通拥堵就会减少许多。所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分布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增强市民的交通意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道路拥堵大部分是人为造成的。我们经常看到,行人在马路上随便穿行,机动车辆违规行驶和停靠。所以,我们应加强交通法规教育,树立良好的交通意识,改善不良的交通习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你认为应当如何来应对大城市交通压力以改善交通状况。

    正确答案: (一)做好城市交通运输的宏观、全面而又综合的规划工作。
    (二)由注重交通供给向重视交通需求转变,平衡二者关系。
    (三)实行公交优先战略,制止公共交通衰退。
    (四)对城市交通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适应快速发展的城市交通
    (五)制定协调的交通发展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六)借助现代化、科学化交通管理手段和设备,提高城市交通的管理水平。
    (七)帮助贫困者、老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交通出行。
    发展公共交通(地铁、公交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作者对利用仿生学研究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持什么态度?
    A

    悲观

    B

    乐观

    C

    肯定

    D

    否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现如今,很多城市交通拥堵比较严重,对此政府采取了限号、限行、限购等一些措施,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这个现象,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它给城市居民的出行和政府的管理带来了诸多的挑战,部分城市实行“限行、限号、限购”等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然而,这样的做法只是“缓兵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拥堵这一问题。
    城市汽车数量激增是导致交通拥堵的主要因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政府转而从需求和供给人手,控制和引导小汽车的使用,有利于优化交通环境,缓解交通拥堵状况,也有利于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不仅是城市轿车数量多。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不合理,道路交通路线设计不科学以及司机、行人的交通规则意识不强都是造成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而且一味地控制和限制小汽车的使用,也很容易损害一些市民的切身利益,导致人们的出行需求无法满足,是简单粗暴的懒政思维的体现。
    因此,要解决好城市拥堵这一难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人手: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规划交通线路,引导拥堵路段合理分流,缓解压力,同时进一步完善道路服务设施,大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探索符合我国国情治理拥堵新举措,为市民出行创造良好交通环境。
    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创新交通管理方式,提升执法水平。如增加高峰时段值勤警力、运用移动红绿灯疏导交通、建立城区交通事故快速接警工作机制等。同时,坚持以教育为目的的原则,对那些违规违章的不文明交通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最后,加大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倡导文明交通、绿色交通,提高司机和行人的交通规则意识,倡导公民自觉维护良好的交通环境,为化解城市拥堵做出自己的努力。

  • 第14题:

    某市在工作日对本地机动车实行尾号限行,规则为:周一限行“1”“9”,周二限行“2”“8”,周三限行“3”“7”,周四限行“4”“6”,周五限行“5”“0”。已知某年7月份尾号“1”“9”和“5”“0”的限行天数一样多,则该年的7月1日是( )。

    A.周六
    B.周日
    C.周一
    D.周二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星期日期问题。
    第二步,尾号“1”“9”和“5”“0”出现的次数一样多,如果都是5次,那么该月至少有4×7+5=33(天),但7月只有31天,故尾号“1”“9”和“5”“0”出现的次数都是4次,说明7月除了4整周外,多的三天为周二、周三、周四,则7月的前三天、后三天都为周二、周三、周四。
    第三步,该年7月1日是周二。
    因此,选择D选项。

  • 第15题:

    如果不在大都市实施更严格的机动车限行制度,就难以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如果不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状况,就会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如果在大都市实施更严格的机动车限行制度,就会造成许多机动车主倾其所有购买的商品不能物尽其用,这是一种必须接受的社会不公。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除以下哪项外,其余各项都一定为真?

    A.在大都市,要缓解目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就必须实施更严格的机动车限行制度
    B.在大都市,要维持市民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就必须实施更严格的机动车限行制度
    C.在大都市,要维持市民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就必须接受某种社会不公
    D.在大都市,如果每个车主都坚持所购买的机动车必须物尽其用,则更严格的机动车限行制度就无法实施
    E.在大都市,如果能有效地缓解文通拥堵状况,就能确保市民的正常生活与工作

    答案:E
    解析:

  • 第16题:

    下列哪项措施可以缓解城市交通供求的空间不均衡?( )

    A.对拥堵路段收费
    B.征收汽油税
    C.提高高峰小时出行成本
    D.实行弹性工作时间

    答案:A
    解析:
    城市交通在空间上也具有供求的不均衡性。城市交通空间的不均衡也可以有一定的办法来加以缓解,从增加供给的方面来说,可以在主要的就业中心和主要的居住中心之间建设大运量的公共交通,如地铁或快速公交系统。或者对就业中心周边的道路实行方向的调控,上班时间多数车道分配给流入车流,下班时间多数车道分配给流出车流。从调控需求的方面来说,可以采用价格的杠杆,如新加坡和伦敦采用的办法,对进入拥堵区的车辆收费,这样可以分流一部分需求。

  • 第17题:

    你认为应当如何来应对大城市交通压力以改善交通状况。


    正确答案: (一)做好城市交通运输的宏观、全面而又综合的规划工作。
    (二)由注重交通供给向重视交通需求转变,平衡二者关系。
    (三)实行公交优先战略,制止公共交通衰退。
    (四)对城市交通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适应快速发展的城市交通
    (五)制定协调的交通发展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六)借助现代化、科学化交通管理手段和设备,提高城市交通的管理水平。
    (七)帮助贫困者、老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交通出行。
    发展公共交通(地铁、公交车)

  • 第18题:

    旅游旺季,某旅游团在去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由于前方发生交通意外造成交通拥堵,结果导致到达时间延误,如果你是该团导游,应采取哪些补救措施,尽量使客人在该地逗留期间过得愉快?


    正确答案: (1)向旅行社领导及有关部门报告,与饭店、车队联系,及时调整接团事宜。
    (2)立即调整活动日程,压缩每一景点的游览时间,尽量将计划内的活动项目完成。
    (3)如果无法按计划完成全部游览项目,应选择本地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景点,使旅游者对本地景观能基本了解。
    (4)可采取适当提高用餐标准、赠送本地有特色纪念品等方法,给旅游者适当的物质补偿,使旅游者减少遗憾和不快。

  • 第19题: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为缓解交通拥堵,准备收取交通拥堵费。有人赞成,认为收取交通拥堵费有利于缓解拥堵,有人反对,认为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正确答案:在交通拥挤时段对部分区域的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其本质上是一种交通需求管理的经济手段,目的是利用价格机制来限制城市道路高峰期的车流密度,提高整个城市交通的运营效率。它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的交通拥挤,但治标不治本,且存在费用收取政策能否普及、征收的费用是否透明等问题,因而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可行性还有待考量。
    我认为,我们应该找到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有:道路容量严重不足;汽车增长速度过快。低速的交通系统难以适应现代汽车交通的需要,阻碍汽车化在城市的实现;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普遍较少,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道路使用者的不文明行为。
    面对城市交通拥堵的难题,一方面,加大城市交通环境的硬件建设,加强城市交通道路建设,建立立体大交通,加强道路的远期规划,加强停车场建设,改进管理手段,充分利用有限的道路资源;另一方面,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素质,创造良好的交通软环境。采取“软硬兼施”的方法才是关键所在。
    当然,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单凭交通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多部门合作。交巡警部门应积极会同建设部门,对交通拥挤路口进行渠化改造,拓宽交叉口,增加进口车道数,合理设置道路车行道,打通支小路,促进城市道路“微循环”;会同城管、工商部门清理整治“马路市场”“马路停车场”,加强路面执法,对各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和不文明行车行为依法严管,形成强大震慑力。

  • 第20题:

    问答题
    改善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对策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加快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完善路网规划;
    ②将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③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大力发展城市公交;
    ④科学管理,缓解交通拥堵,向管理要效率;
    ⑤加快停车场的建设;
    ⑥逐步实现城市交通现代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市内交通拥堵,政府将出台尾号限行政策,派你调研其可行性。请问你怎么组织?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现在交通拥堵问题严重,上级部门让你去印发交通宣传手册,你怎么做?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优先发展私家车,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