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傅和王师傅同时加工一批零件,两人合作6小时完成,已知李师傅每小时加工50个,王师傅独自干需要11小时完成,则王师傅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 A.50个 B.60个 C.66个 D.48个

题目

李师傅和王师傅同时加工一批零件,两人合作6小时完成,已知李师傅每小时加工50个,王师傅独自干需要11小时完成,则王师傅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 A.50个 B.60个 C.66个 D.48个


相似考题
更多“李师傅和王师傅同时加工一批零件,两人合作6小时完成,已知李师傅每小时加工50个,王师傅独自干需要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8 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果甲单独加工,便需要 12 小时完成,现在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了 2 2/5小时后,甲被调出做其他工作,由乙继续加工了420 个零件才完成任务,乙一共加工零件多少个?( )

    A. 360 B. 480 C. 500 D. 620


    正确答案:B
    B.  解析:零.件总数为 420/(8-2 2/5)=600,甲生产零件为 600/12×2 2/5=120,则乙为600-120=480。

  • 第2题:

    有甲、乙两项工程,张师傅单独完成甲工程需要9天,单独完成乙工程需要12天;王师傅单独完成甲工程需要3天,单独完成乙工程需要15天。如果两人合作完成这两项工程,最少需要( )天。

    A.8

    B.10

    C.12

    D.14


    正确答案:A
    【解析】王师傅先做甲工程,张师傅先做乙工程,然后再合作。3+(1—3/12)÷(1/12+1/15)=8(天)。

  • 第3题:

    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8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果甲单独加工,便需要12小时完成,现在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了12/5小时后,甲被调出做其他工作,由乙继续加工了420个零件才完成任务,乙一共加工零件多少个?( )

    A. 360
    B. 480
    C. 500
    D. 620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社会劳动力和退休人员信息采集 案例一: 2007年,小李通过公开考试被聘到北海社区担任劳动保障协理员。上任时,他经常加班加点,可工作效率却一直无法提高。经过认真的思考,他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就是对社区内劳动力资源、企业劳动保障信息和企业退休人员情况掌握不够准确。于是他决定在社会内开展一次全面的信息采集。他绘制了社区居民居住平面图,发动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准备入户调查资料,进行入户调查。 这天,小李首先来到了位于社区东北方向的王师傅家,做了自我介绍,开始询问有关情况。王师傅说:“我今年65岁了,从咱旁边的钢铁厂退休的,。有一个儿子40岁,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在社会服务中心当保安。儿媳妇在钢铁厂的劳资处工作”。小李一边询问一边做着记录,很快就把王师傅家的情况搞清楚了。这时,王师傅的儿媳妇下班回来了,小李灵机一动,正好可以通过她采集钢铁厂从业人员的劳动保障信息。于是小李和她约好了时间。从王师傅家出来,小李又不辞辛苦的来到了社区西南方向的李师傅家,李师傅也是钢铁厂退休的,是一名孤寡退休人员。小李询问完其基本情况后,李师傅又提出想找个人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或者找个人养老的场所,于是小李让李师傅填写了调查表。小李对他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后,发现天已经黑了。于是他赶紧回到社区,马上投入工作,做了三件事:一是熟悉采集规模以下企业从业人员劳动保障信息指标的口径范围,准备对钢铁厂信息采集的资料;二是登记王师傅儿子的劳动力信息;三是登记王师傅和李师傅的信息,并把他们编入了一个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小组。 经过了一周,小李觉得调查速度太慢,于是小李想了一个好办法,通过这种办法开展采集工作。一个月后,信息采集顺利结束,小李根据有关情况填写了台帐,填写了劳动保障部门的有关报表。 小李在对李师傅进行上门采集基本信息前,需要预先做的工作是()

    • A、查看李师傅的人事档案
    • B、和李师傅预约上门时间]
    • C、对李师傅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调查
    • D、对李师傅家庭成员情况进行了解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单选题
    社会劳动力和退休人员信息采集 案例一: 2007年,小李通过公开考试被聘到北海社区担任劳动保障协理员。上任时,他经常加班加点,可工作效率却一直无法提高。经过认真的思考,他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就是对社区内劳动力资源、企业劳动保障信息和企业退休人员情况掌握不够准确。于是他决定在社会内开展一次全面的信息采集。他绘制了社区居民居住平面图,发动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准备入户调查资料,进行入户调查。 这天,小李首先来到了位于社区东北方向的王师傅家,做了自我介绍,开始询问有关情况。王师傅说:“我今年65岁了,从咱旁边的钢铁厂退休的,。有一个儿子40岁,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在社会服务中心当保安。儿媳妇在钢铁厂的劳资处工作”。小李一边询问一边做着记录,很快就把王师傅家的情况搞清楚了。这时,王师傅的儿媳妇下班回来了,小李灵机一动,正好可以通过她采集钢铁厂从业人员的劳动保障信息。于是小李和她约好了时间。从王师傅家出来,小李又不辞辛苦的来到了社区西南方向的李师傅家,李师傅也是钢铁厂退休的,是一名孤寡退休人员。小李询问完其基本情况后,李师傅又提出想找个人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或者找个人养老的场所,于是小李让李师傅填写了调查表。小李对他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后,发现天已经黑了。于是他赶紧回到社区,马上投入工作,做了三件事:一是熟悉采集规模以下企业从业人员劳动保障信息指标的口径范围,准备对钢铁厂信息采集的资料;二是登记王师傅儿子的劳动力信息;三是登记王师傅和李师傅的信息,并把他们编入了一个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小组。 经过了一周,小李觉得调查速度太慢,于是小李想了一个好办法,通过这种办法开展采集工作。一个月后,信息采集顺利结束,小李根据有关情况填写了台帐,填写了劳动保障部门的有关报表。 小李回到社区后,没有及时完成的一项工作是()
    A

    将李师傅养老护理服务信息录入台帐

    B

    起草李师傅养老护理服务情况报告

    C

    将李师傅养老护理服务信息归类

    D

    审核李师傅的养老护理服务调查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李师傅和徒弟小刘一周内加工出三百多个零件,小刘在装箱时计算出这批零件若每箱装12个,就多11个;若每箱装18个就少1个;若先按每箱装15个,则最后装的7箱每箱要多加2个,李师傅和小刘这周内共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A

    325

    B

    343

    C

    359

    D

    369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7题:

    王师傅加工1500个零件后,改进技术,使工作效率提高到原来的2.5倍。后来再加工 1500个零件时,比改进技术前少用了18小时,改进技术前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

    A.105

    B.50

    C.125

    D.75


    正确答案:B
    B  [解析]由题意可得,改进技术后所需时间为18÷(2.5-1)=12(小时),故改进技术前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为1500÷(18+12)=50(个)。

  • 第8题:

    师徒两人加工一批零件,由师傅单独做需37小时,徒弟每小时能加工30个零件,现由师徒两人同时加工,完成任务时,徒弟加工的个数是师傅的 ,这批零件共有( )个。

    A.2060

    B.2004

    C.1998

    D.2001


    正确答案:C
    C〔解析〕 徒弟每小时加工零件数是师傅的 ,师傅每小时加工零件30÷ (个)。这批零件共有:30÷ ×37=1998(个)。

  • 第9题:

    甲、乙两人各加工一定数量的零件。若甲每小时加工24个,乙每小时加工12个,那么乙完成任务后,甲还剩下22个零件;若甲每小时加工12个,乙每小时加工24个,那么乙完成任务后,甲还剩下130个零件。甲、乙各要加工多少个零件?

    A.72,166
    B.96,214
    C.166,72
    D.214,96

    答案:C
    解析:
    两次情况,甲、乙每小时均共加工36个。设乙第一次加工2x小时完成任务,那么第二次他只需要加工x小时完成。根据任务总量不变,22+36×2x=130+36x,解得x=3。乙的任务量是24×3=72个零件。选C。

  • 第10题:

    社会劳动力和退休人员信息采集 案例一: 2007年,小李通过公开考试被聘到北海社区担任劳动保障协理员。上任时,他经常加班加点,可工作效率却一直无法提高。经过认真的思考,他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就是对社区内劳动力资源、企业劳动保障信息和企业退休人员情况掌握不够准确。于是他决定在社会内开展一次全面的信息采集。他绘制了社区居民居住平面图,发动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准备入户调查资料,进行入户调查。 这天,小李首先来到了位于社区东北方向的王师傅家,做了自我介绍,开始询问有关情况。王师傅说:“我今年65岁了,从咱旁边的钢铁厂退休的,。有一个儿子40岁,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在社会服务中心当保安。儿媳妇在钢铁厂的劳资处工作”。小李一边询问一边做着记录,很快就把王师傅家的情况搞清楚了。这时,王师傅的儿媳妇下班回来了,小李灵机一动,正好可以通过她采集钢铁厂从业人员的劳动保障信息。于是小李和她约好了时间。从王师傅家出来,小李又不辞辛苦的来到了社区西南方向的李师傅家,李师傅也是钢铁厂退休的,是一名孤寡退休人员。小李询问完其基本情况后,李师傅又提出想找个人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或者找个人养老的场所,于是小李让李师傅填写了调查表。小李对他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后,发现天已经黑了。于是他赶紧回到社区,马上投入工作,做了三件事:一是熟悉采集规模以下企业从业人员劳动保障信息指标的口径范围,准备对钢铁厂信息采集的资料;二是登记王师傅儿子的劳动力信息;三是登记王师傅和李师傅的信息,并把他们编入了一个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小组。 经过了一周,小李觉得调查速度太慢,于是小李想了一个好办法,通过这种办法开展采集工作。一个月后,信息采集顺利结束,小李根据有关情况填写了台帐,填写了劳动保障部门的有关报表。 小李回到社区后,没有及时完成的一项工作是()

    • A、将李师傅养老护理服务信息录入台帐
    • B、起草李师傅养老护理服务情况报告
    • C、将李师傅养老护理服务信息归类
    • D、审核李师傅的养老护理服务调查表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社会劳动力和退休人员信息采集 案例一: 2007年,小李通过公开考试被聘到北海社区担任劳动保障协理员。上任时,他经常加班加点,可工作效率却一直无法提高。经过认真的思考,他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就是对社区内劳动力资源、企业劳动保障信息和企业退休人员情况掌握不够准确。于是他决定在社会内开展一次全面的信息采集。他绘制了社区居民居住平面图,发动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准备入户调查资料,进行入户调查。 这天,小李首先来到了位于社区东北方向的王师傅家,做了自我介绍,开始询问有关情况。王师傅说:“我今年65岁了,从咱旁边的钢铁厂退休的,。有一个儿子40岁,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在社会服务中心当保安。儿媳妇在钢铁厂的劳资处工作”。小李一边询问一边做着记录,很快就把王师傅家的情况搞清楚了。这时,王师傅的儿媳妇下班回来了,小李灵机一动,正好可以通过她采集钢铁厂从业人员的劳动保障信息。于是小李和她约好了时间。从王师傅家出来,小李又不辞辛苦的来到了社区西南方向的李师傅家,李师傅也是钢铁厂退休的,是一名孤寡退休人员。小李询问完其基本情况后,李师傅又提出想找个人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或者找个人养老的场所,于是小李让李师傅填写了调查表。小李对他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后,发现天已经黑了。于是他赶紧回到社区,马上投入工作,做了三件事:一是熟悉采集规模以下企业从业人员劳动保障信息指标的口径范围,准备对钢铁厂信息采集的资料;二是登记王师傅儿子的劳动力信息;三是登记王师傅和李师傅的信息,并把他们编入了一个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小组。 经过了一周,小李觉得调查速度太慢,于是小李想了一个好办法,通过这种办法开展采集工作。一个月后,信息采集顺利结束,小李根据有关情况填写了台帐,填写了劳动保障部门的有关报表。 小李在对李师傅进行上门采集基本信息前,需要预先做的工作是()
    A

    查看李师傅的人事档案

    B

    和李师傅预约上门时间]

    C

    对李师傅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调查

    D

    对李师傅家庭成员情况进行了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天做50个,要比原计划晚8天完成;如果每天做60个,就可以提前5天完成。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
    A

    4000

    B

    4100

    C

    3900

    D

    295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每天做60个,到原定日期多做60×5=300个,每天做50个,到原定日期少做50×8=400个,因此原定天数是(400+300)÷(60-50)=70天,这批零件共有50×70+400=39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