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更多“三、结合给定资料内容,以“历练与使命”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关问题
  • 第1题:

    (四)围绕给定资料主旨,联系实际,以“‘后天’的拷问”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5分)

    要求:中心明确,事实与观点紧密结合;语言畅达,条理清楚;1000字

    左右。


    正确答案:
    (四)参考范文“后天”的拷问洪水、海啸、暴风、冰川融化、海水上涨——近年来,这一系列频繁的气候突变、自然灾害,以及随之发生的疾病、生产破坏和环境危机,正在有力地警示着人类要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做出改变。二百多年来,通过大量消耗地球沉淀的化石能源,人类工业发展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特别是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逐渐改变了地球的大气成分,造成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严重影响了人类自身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更为人类未来的生存敲响了警钟。今天我们的确获得了繁荣,但继续这样的发展模式,未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如何发展?可以说,所有人都在面对这一“后天”的拷问。
    近年来,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极端气候灾害,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了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不断倡导新型能源、低碳经济等发展路径。2009年12月7日,全球领导人齐聚哥本哈根,为挽救气候变化做出了饶有成效的努力。然而,仅从大会成果有限这一事实即可看出,应对气候变化无法一蹴而就,在气候变化的博弈背后,是各国生存权、发展权的争夺。气候没有国界,发展却有国界。所有国家都面临着这样一种矛盾:一边是经济进步、人民富裕的要求,一边是气候变化的挑战,各国都必须在这个矛盾中探索出一条保持经济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道路。
    我国经济总量自2000年以后增长非常快,2008年的GDP已达到30万亿人民币,在经济总量上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与日本。经济总量的增加,必然会加大对资源的需求,当然也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资源高消耗与环境高污染的问题非常严重的条件下,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压力就更大,因而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资源与环境问题就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必须要面对的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必须消除资源高消耗与环境高污染的问题,走出一条保持经济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可持续低碳经济模式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具体来说要求:首先,转变发展方式。一是宏观上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发展,降低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从而降低整体经济的耗能需求;二是提升第二产业层级,广泛应用新型生产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三是发展和推广以风能、太阳能、核能为代表的新型能源技术,逐步替代传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的环境成本。
    其次,转变消费模式。一是进行广泛的政策宣传,转变整个社会的消费观念,树立起反对奢华、追求节能节约的消费理念,并借助民众的自发力量,大力普及低碳消费理念;二是加强技术研发,辅以政府补贴和其他政策优惠,在全社会推广节能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低耗能环保产品,转变消费结构。
    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病已经严重影响我们未来的生存发展。只有真正建立起危机意识,逐‘步、彻底转变生产与消费方式,坚定地向环保经济和低碳经济转变,我们才能够为中国,乃至为全人类搭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通途大道。要实现这一理想,每个人都要作出自己的贡献。

  • 第2题:

    请你以“完善问责制”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自选角度。(2)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3)总字数在800~1000字。


    正确答案:
    答案提示

    完善问责制

      官员问责制于2003年非典期间启动至今,不少官员因失职而丢官。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问责的法律、纪律规定,如《中国共**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但由于历史、机构改革尚未完成等原因,我国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有些职责不够清楚、权限不够明确,成为了实施问责制的主要障碍,同时问责法制及程序不完善,影响问责效率。同时存在问责范围偏窄、问责标准不清、问责官员不透明的问题。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按照建立体系完备、程序科学、适用性强且具有中国特色的问责制度体系的目标,适当借鉴国外通常做法,并结合国情,从以下几方面推进我国问责制的完善:

      第一,完善问责制的宗旨、原则和适用范围。确立以宪法、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为国家问责制的宗旨,明确问责制适用于所有公权力机关和单位的领导干部、坚决贯彻“有权必有责”、问责与责任相适应原则,并依据这一原则修改和完善现有规定。

      第二,完善问责制体系。除修改完善现行有关问责规定外,当前特别要抓紧研究制定有关政治和道义层面问责的制度,这可以弥补纪律和法律追究的空当或不足。政治和道义层面的行为规范和要求是宪法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对各类领导干部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其衡量标准具有统一性,是所有公权力机关单位领导干部都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因此,该制度的建立应当是完全可行的。

      第三,正确处理好三种问责的关系。政治道义、纪律、法律三种问责方式之间存在一种递进关系,构成一个完整的问责体系。政治道义问责是前提和基础,也是追究责任的一种快速反应方式,有利于尽快平息事态,消除民怨,同时,它还可以为进一步的纪律和法律问责铺平道路,但它不能替代纪律和法律的追究,三者之间应当有机衔接,配套使用。

      第四,完善问责方式和程序。按问责程度与其责任大小相当的原则进一步规范自我问责和组织问责的方式和程序。如完善检讨、道歉、请辞、免职等问责方式和操作程序,明确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政治道义问责程序等。

      第五,适当界定问责面。可按照问责适当、惩戒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明确对事关全局、情节严重、不良影响较大的问题或事件为问责的依据。

      第六,明确问责制的执行主体。按照中共党管干部的原则,对涵盖所有领导干部的问责制,宜由各级党组织归口管理,国家问责制也宜由中央颁布。具体执行可明确:党的机关的党员领导干部的问责,由各级纪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受理;担任政府、司法机关以及其他公共权力单位领导职务的中共党员及非党员领导干部的问责,由纪委或监察部门牵头调查,提出问责建议交相关任免机关做出问责决定。

      总之,建立健全这样一种适用于所有公权力机关单位领导干部的、包括法律纪律及政治道义问责内容的、统一的问责实体和程序制度体系,将有力推进我国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进程,促进我国政治制度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完善。

  • 第3题:

    请根据你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与感悟,以《从政策的法、理、情谈起》为题,写一篇文章。(30分)


    正确答案:
    从政策的法、理、情谈起
      政策是指以政府和政党为代表的公共权力机构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目标,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的行动方针和行为准则。它是社会组织从事社会管理的依据,是判断是非、划分行为界限的准绳,是社会秩序的“调节器”。
      良好的政策能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良性运转,不良的政策则会引起社会恐慌,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政策在制定前.要进行科学地预测和 评估,切合实际,符合法律和情理。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政府也要依法行政,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恰当地处理好政策与法、理、情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 政策的科学化、法治化、民主化和公开化。
      法即法则,强调的是统一性、确定性和强制力,它为政府的行政行为提供了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但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做到 依法行政,而是置政策内容的规定不顾,这不仅违犯了政策的原则性,而且导致群众对政策严肃性的怀疑,从而使政策的权威大大减少,政府的公信力降低。因此, 政府要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依法行政,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理即公理、公共道德或者是公共利益,它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对事情的本来面目起到一种昭示或者揭示的作用。如四川某县 发布行政命令让干部买桔,这种行为不属于政府的职能范围之内,有悖于常规,既不合法也不合理,体现出政策的缺陷。因此,政策制定后要及时地优化方案,本着 符合实际、效益突出、合法合理、切实可行的原则,修订后再出台。
      情即情感、社会道德,它是一种行为规范,一般不具有实施的强制力。它的实现靠社会的舆论评价、人们的内心信念、习俗、惯例、传统和社会教育 的力量维系,对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具有规范和调整作用。当政策里包含过多的情感或者是在执行过程中与公众的内心信念、社会道德相抵触时,在集体主义面 前,应以政策为主,同时,对于不完善的政策也应及时修正,以期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总之,政策的制定应多方面考虑,制定前不仅要对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估和预测,还应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与广大人民群众沟通交流,汇集民智,采取民意,并要兼顾法律与社会道德,全方位、多角度思考,从而制定出科学、法治、民主的政策,以此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 第4题:

    (四)结合给定资料,以“不断加强人才引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题,写一篇文章。(45分)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条理清楚,结构完整;不少于1000字。


    正确答案:
    参考范文
    不断加强人才引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00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鼓励农村致富能手、复转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农民、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通过法定程序积极参与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竞争。而现阶段不断涌现的“富人村官”适应了这一新的形势,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富人村官”中绝大多数都是先富起来的本地村民,其身份涉及企业家、工商户、养殖户等多个职业,他们按照党的政策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依靠自己的才智和勤奋发家致富。他们的成功为村民树立了榜样。村民选择这群人作为致富的带头人无疑是正确的选择。这群村民眼中的“能人”“富人”经过合法选举程序后成功上任,将会对农村未来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可以说,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他们的优势所在,而他们利用这些优势在农村中服务将会充分证明知识、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广阔的农村也为众多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因此不断加强人才引进是必要之举,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人才的持续引进来推动。
    大多数的“富人村官”是曾经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而今又重返故土的新型“农民”。他们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经过多年的闯荡,积累了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他们回到家乡,可以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带来资金和项目,也将会与乡亲们分享自己的技术、信息、管理经验、市场等资源,在为他们自己赢得声望的同时,客观上也培养了农村的人力资源。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必将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镭力支持。
    “富人村官”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新思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可是现实中也面临着一些严重的问题:从长远看,这群人服务农村的意愿能维持多久,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能有多大?他们是否都是德才兼备的村官候选人,是否真是为了带领村民致富?类似的许多问题不断提醒着我们:人才的引进要建立长效机制,更要建立监督机制。古时乡村社会有所谓的“乡绅政治”,主要指的是乡村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精英等来治理乡村,现如今的“富人村官”有着与其相似的本质。实践中需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原则,通过“富人村官”这一新举措在农村民主与法治的轨道上建立一种长效的监督机制,使人才真正地扎根于农村。
    总之,人才的引进不仅要重视人才的质量,同时还要注意人才引进制度的长效性。“富人村官”为我们展示了现实中的一种选择,而不断加强人才引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当今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 第5题:

    :请你以“完善问责制”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自选角度。(2)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3)总字数在800~1000字。


    正确答案:
    答案提示

    完善问责制

      官员问责制于2003年非典期间启动至今,不少官员因失职而丢官。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问责的法律、纪律规定,如《中国共**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但由于历史、机构改革尚未完成等原因,我国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有些职责不够清楚、权限不够明确,成为了实施问责制的主要障碍,同时问责法制及程序不完善,影响问责效率。同时存在问责范围偏窄、问责标准不清、问责官员不透明的问题。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按照建立体系完备、程序科学、适用性强且具有中国特色的问责制度体系的目标,适当借鉴国外通常做法,并结合国情,从以下几方面推进我国问责制的完善:

      第一,完善问责制的宗旨、原则和适用范围。确立以宪法、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为国家问责制的宗旨,明确问责制适用于所有公权力机关和单位的领导干部、坚决贯彻“有权必有责”、问责与责任相适应原则,并依据这一原则修改和完善现有规定。

      第二,完善问责制体系。除修改完善现行有关问责规定外,当前特别要抓紧研究制定有关政治和道义层面问责的制度,这可以弥补纪律和法律追究的空当或不足。政治和道义层面的行为规范和要求是宪法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对各类领导干部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其衡量标准具有统一性,是所有公权力机关单位领导干部都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因此,该制度的建立应当是完全可行的。

      第三,正确处理好三种问责的关系。政治道义、纪律、法律三种问责方式之间存在一种递进关系,构成一个完整的问责体系。政治道义问责是前提和基础,也是追究责任的一种快速反应方式,有利于尽快平息事态,消除民怨,同时,它还可以为进一步的纪律和法律问责铺平道路,但它不能替代纪律和法律的追究,三者之间应当有机衔接,配套使用。

      第四,完善问责方式和程序。按问责程度与其责任大小相当的原则进一步规范自我问责和组织问责的方式和程序。如完善检讨、道歉、请辞、免职等问责方式和操作程序,明确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政治道义问责程序等。

      第五,适当界定问责面。可按照问责适当、惩戒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明确对事关全局、情节严重、不良影响较大的问题或事件为问责的依据。

      第六,明确问责制的执行主体。按照中共党管干部的原则,对涵盖所有领导干部的问责制,宜由各级党组织归口管理,国家问责制也宜由中央颁布。具体执行可明确:党的机关的党员领导干部的问责,由各级纪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受理;担任政府、司法机关以及其他公共权力单位领导职务的中共党员及非党员领导干部的问责,由纪委或监察部门牵头调查,提出问责建议交相关任免机关做出问责决定。

      总之,建立健全这样一种适用于所有公权力机关单位领导干部的、包括法律纪律及政治道义问责内容的、统一的问责实体和程序制度体系,将有力推进我国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进程,促进我国政治制度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