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0月,毛泽东在 ______中,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泛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论联合政府》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共产党人>发刊词》

题目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 ______中,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泛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共产党人>发刊词》


相似考题
更多“1939年10月,毛泽东在 ______中,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泛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 ”相关问题
  • 第1题:

    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该文中被毛泽东豪迈地称之为“伟大的工程”的是( )。A.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B.在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走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D.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发动一场广泛动员人民参与的全民战争


    正确答案:A

    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共产党人》这个党内刊物的任务称之为“伟大的工程”。这个党内刊物的任务是:帮助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

  • 第2题:

    1939年10月,毛泽东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毛泽东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著作是(  )
    A.《反对本本主义》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共产党人)发刊词》主要内容的掌握.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因此,备选项B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 第3题:

    阅读下列材料: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
    请根据毛泽东这段科学论述,来分析说明建设这项“伟大的工程”的有利条件、特殊困难及其重大意义.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在中国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有利条件,第一,由于资本主义不发达,中国缺乏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整个工人阶级受到三重压迫而具有坚强和彻底的革命性.第二,由于中国的先进分子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他们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完整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在思想上一开始就同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划清了原则界限.第三,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和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党成立前夕又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多次论战,在组织上也没有受到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的影响.因此,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完全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是党的建设的最重要的基础和最有利的条件.
    (2)在中国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殊困难:第一,从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间隔很短,加上党成立后立即投入实际斗争,这就使党的理论准备不足.第二,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在欧洲,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非常困难和艰巨的任务.第三,1927年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后,党的组织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中,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了绝大多数,因而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时时处在多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为党内发生“左”右倾偏向提供了思想的土壤.这就成为党的建设上面临的一个十分严重和亟待解决的根本性任务.
    (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终于完成了这项“伟大工程”,创造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许多新鲜经验.
    (4)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

  • 第4题:

    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该文中被毛泽东豪迈地称之为“伟大的工程”的是:

    A.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

    B.在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

    C.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走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D.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发动一场广泛动员人民参与的全民战争


    正确答案:A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党的建设。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形象地称为“伟大的工程”,即“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

  • 第5题:

    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这里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


    A.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
    B.工人阶级革命最为彻底性
    C.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
    D.中国共产党诞生和成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建设伟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主观条件。

    【正确分析】材料选自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有利条件是:首先,党从成立开始,接受的就是完整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它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政党,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其次,中国工人阶级革命最彻底,使中国共产党又有了一个好的阶级基础。再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建设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他们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长期的党建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干扰分析】D选项讲的是建设伟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客观条件,即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