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主管在对工作底稿复核时,认为“被审计单位正在无效率经营”的表述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面对这种情形,内部审计主管应该指导内部审计师采取的行动是:A.研究和衡量经营效率的标准 B.将该项审计结论删除 C.采取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观点 D.寻求外部专家的帮助

题目
内部审计主管在对工作底稿复核时,认为“被审计单位正在无效率经营”的表述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面对这种情形,内部审计主管应该指导内部审计师采取的行动是:

A.研究和衡量经营效率的标准
B.将该项审计结论删除
C.采取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观点
D.寻求外部专家的帮助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对工作底稿进行复核的目的是保证:(1)所有必要的业务程序均已完成;(2)记载的内容恰当地支持了最终审计报告。若审计结论没有证据支持,必须要求内部审计师采取纠正措施解决问题。内部审计师应当先确认标准,再衡量被审计单位是否无效经营。
更多“内部审计主管在对工作底稿复核时,认为“被审计单位正在无效率经营”的表述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面对这种情形,内部审计主管应该指导内部审计师采取的行动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内部审计主管在复核内部审计师的工作底稿时,认为“被审计单位正在无效率经营”这项表述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主管应该指导内部审计师采取哪种行动?( )

    A.从审计底稿文件档案中把这个论述剔除
    B.取得被审计单位对这项陈述的意见
    C.研究和确认衡量经营效率的标准
    D.解释说明这是内部审计师的意见

    答案:C
    解析:
    A不正确,工作底稿应该记录工作全过程,不能因为证据不充分就将论述删除,正确方法应该是采取措施改进存在的问题。B不正确,没有必要这样做。C正确。复核工作底稿的目的是保证工作底稿列示的证据是充分的、可靠的、相关的和有用的,以便工作底稿能够充分支持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如果在工作底稿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正在无效率经营”这项表述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则必须要求内部审计师采取纠正措施来解决问题。确认经营效率是否低下,需要采用适当的标准来衡量,而且必须在表达意见以前描述采用的衡量标准,故本题应首先研究和确认标准,以衡量该单位是否无效经营。D不正确,复核工作底稿是首席审计官的责任,一旦发现问题,就要采取措施加以纠正,而不能仅仅作解释。

  • 第2题:

    工作底稿为内部审计师的报告提供了书面支持。下列( )项不是有关工作底稿的完善做法。

    A.工作底稿应该充分,支持审计报告,不用内部审计师口头详细表述
    B.在任何时候都要妥善保管工作底稿,防止意外损失或未经授权接触
    C.工作底稿应该按年代顺序排列组织,越早编制的工作底稿越应放在文档的前面
    D.内部审计师应该为组织和记录工作底稿制定标准化方法

    答案:C
    解析:
    C按年代顺序排列组织是无效的。选项A,B和D不正确,因为它们都是完善做法的例子。

  • 第3题:

    假定内部审计师发现问题很严重,并认为管理层应该立即采取行动。以下哪项有关内部审计师沟通结果并进行后续追踪的表述是正确的:Ⅰ.内部审计师应该立即主动监控这种情形直到采取纠正措施。Ⅱ.即便审计工作尚未结束,也应将最初的发现与管理高层和审计委员会沟通。Ⅲ.内部审计师应该立即测试由管理层实施的活动,以确定他们是否对问题进行了补救。  

    A.仅有Ⅰ正确。
    B.仅有Ⅱ正确。
    C.仅有Ⅱ和Ⅲ正确。
    D.Ⅰ、Ⅱ和Ⅲ都正确。

    答案:D
    解析:
    A、B和C都不正确,内部审计师应该向审计委员会和管理层沟通审计发现并提出建议。内部审计师应该监控上述情形,也应测试由管理层采取的任何纠正措施,以确定这些措施是否补救了问题。D正确,有些已报告的发现和建议可能非常重要,因而需要管理层马上采取措施。由于这些情况可能对组织产生的影响,内部审计活动应该对它们进行持续监控。首席审计执行官应该建立包括以下内容的程序:要求管理层对业务发现和建议作出反应的时间框架;对管理层作出反应的评价;(在适当条件下)对管理层作出反应的核证;(在适当条件下)开展后续追踪活动;将审计师不满意的反应/措施(包括风险假设)向上报告给恰当层面的管理层的沟通程序(实务公告2500-1)。

  • 第4题:

    内部审计主管正在复核审计师在舞弊调查过程中编制的工作底稿。工作底稿中所含事项是对“实物证据”事项的描述。下列( )项是该证据事项的最可能来源。

    A.观察情况
    B.访谈员工
    C.检查记录
    D.计算差异

    答案:A
    解析:
    A观察人员、资产和事件,并采用图解形式,是“实物证据”。选项B不正确,与员工访谈可以形成“证明性证据”。选项C不正确,检查记录会要求“文书证据”,并形成“分析性证据”。选项D不正确,计算和验证可以形成“分析性证据”。

  • 第5题:

    内部审计师的工作底稿应由内部审计活动的管理层部门复核。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内部审计章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内部审计师依据内部审计章程的规定,认为被审计单位的财务部门是必须也要进行审查的环节
    • B、在审计过程中,某内部审计师认为应该接触外部审计师的工作底稿,但是被审计单位没有授权,所以内部审计师以内部审计章程为依据向外部审计师索要工作底稿
    • C、内部审计章程中明确规定了审计人员接触与开展审计工作相关的记录、人员和实物财产的权利,所以内部审计师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人员进行沟通
    • D、某新内部审计师认为向审计委员会披露的类别是由内部审计章程规定的,所以对于不一致的类别予以剔除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某内部审计师在复核年度的审计工作底稿中关于交易的相关内容时发现,只有工作底稿中的相关记录,却没有支持工作底稿的计算资料和交易记录原件的复印件,在这种情况下:()

    • A、工作底稿的不充分导致不能对审计工作进行有效复核。
    • B、工作底稿记录完整,不影响对审计工作的复核。
    • C、工作底稿应该包含交易记录的复印件和草稿纸。
    • D、如果工作底稿中包括了交易记录的复印件会降低复核人员的工作效率。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对于内部审计师,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内部审计师完成内审任务后,无需与被审计单位沟通,直接准备内部审计报告报送相关领导层 ②内部审计师出具内审报告,并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后,内部审计师工作截至此则全部完成 ③为保持对系统研发评价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师不能成为系统研发项目成员 ④内部审计师的主管领导由首席执行官任命,报审计委员会备案 ⑤内部审计师应被允许直接与外聘审计师沟通 ⑥内审涉及企业内部核心商业信息,不能采用外包的形式
    A

    ①②③④

    B

    ②⑤⑥

    C

    ③⑤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某内部审计主管在复核内部审计师的工作底稿时,认为“被审计单位正在无效率经营”这项表述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主管应该指导内部审计师采取哪种行动?()
    A

    从工作底稿文件档案中把这个论述剔除。

    B

    取得被审计单位对这项陈述的意见。

    C

    研究和确认衡量经营效率的标准。

    D

    解释说明这是审计师的意见。


    正确答案: D
    解析: 如果在工作底稿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正在无效率经营”这项表述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则必须要求内部审计师采取纠正措施来解决问题。确认经营效率是否低下,需要采用适当的标准来衡量,而且必须在表达意见以前描述采用的衡量标准,故本题应首先研究和确认标准,以衡量该单位是否无效经营。
    A不正确。工作底稿应该记录工作全过程,不能因为证据不充分就将论述删除,正确方法应该是采取措施改进存在的问题。
    B不正确。没有必要这样做。
    D不正确。复核工作底稿是首席审计执行官的责任,一旦发现问题,就要采取措施加以纠正,而不能仅仅作解释。

  • 第10题:

    单选题
    鉴于内部审计资源的稀缺,在制定审计业务工作时间表时,审计执行主管(CAE)决定不针对审计建议安排后续工作。审计执行主管的决定是否违反了《标准》()?
    A

    违反了,因为内部审计资源稀缺并不能成为不采取后续措施的充分理由。

    B

    没有违反,因为有证据表明被审计部门有充分的动机采取纠正措施,没有必要采取后续措施。

    C

    没有违反,因为《标准》没有具体规定是否需要开展后续工作。

    D

    违反了,因为《标准》要求审计师确定客户是否恰当落实了审计师的所有建议。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哪种情形下,内部审计师最有可能让被审计单位看到工作底稿?()
    A

    当怀疑存在舞弊行为时

    B

    当内部审计师记录了具体的对被审计单位不利的结论时

    C

    当内部审计师认为内容没有争议时

    D

    当需要根据被审计单位意见来评价重要性和准确性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内部审计章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内部审计师依据内部审计章程的规定,认为被审计单位的财务部门是必须也要进行审查的环节

    B

    在审计过程中,某内部审计师认为应该接触外部审计师的工作底稿,但是被审计单位没有授权,所以内部审计师以内部审计章程为依据向外部审计师索要工作底稿

    C

    内部审计章程中明确规定了审计人员接触与开展审计工作相关的记录、人员和实物财产的权利,所以内部审计师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人员进行沟通

    D

    某新内部审计师认为向审计委员会披露的类别是由内部审计章程规定的,所以对于不一致的类别予以剔除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选项,是否对财务部门进行审查是审计工作计划或者方案的一项内容,不需要在内部审计章程中具体规定;B选项,内部审计人是否有权解除外部审计师的工作底稿,不完全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所在的组织,所以不属于章程中规定的内容;D选项,向审计委员会进行披露的类别由首席审计执行官在报告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需要在内部审计章程中规定。C选项,《标准》中授权内部审计部门接触与业务开展相关的记录、人员和实物资产,是包含在内部审计章程中的。

  • 第13题:

    某内部审计主管在检查内部审计师的审计工作底稿时,认为“被审计单位正在无效率经营”这项表述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主管应该指导内部审计师采取哪种行动?

    A.从审计工作底稿文件档案中把这个论述剔除
    B.取得被审计单位对这项陈述的意见
    C.研究和确认衡量经营效率的标准
    D.解释说明这是审计师的意见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内部审计师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最有可能让被审计单位看到工作底稿?

    A.怀疑被审计单位存在舞弊
    B.工作底稿记录了对被审计单位有负面影响的审计结论
    C.正在对被审计单位的舞弊案件进行调查
    D.当需要被审计单位的评论来评价重要性和准确性时

    答案:D
    解析:
    若怀疑被审计单位存在舞弊、正在对舞弊案件进行调查或记录对被审计单位有负面影响的结论,被审计单位看到工作底稿,可能会阻止或破坏审计程序的进行,影响审计效果,所以A、B、C不正确。D不妨碍审计目标的实现,所以最有可能让被审计单位看到工作底稿。

  • 第15题:

    因为某种原因,内部审计师A接替了内部审计师B的工作继续开展存货的审计工作,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内部审计师A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为了保证效果而从头开始对存货实施审计活动
    B.直接按照内部审计师B的工作计划进行下一步的实施
    C.查阅内部审计师B的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程序
    D.与管理存货的人员进行沟通以了解审计进程

    答案:C
    解析:
    后任内部审计师在接任前任内部审计师的工作时应该对前任审计师的工作底稿进行检查。

  • 第16题:

    内部审计师工作底稿中相当重要的部分是内部审计师对相关审计领域作出的结论。在某些情形下审计主管可能不同意这些结论,并要求下属内部审计师进一步深人调査。假定经过调査后,内部审计师仍与主管在工作底稿中作出的结论和看法不一致,则内部审计部门作出以下哪项反应是不适当的?()

    • A、下属内部审计师与主管均对达成不同结论的相应理由作书面记载;在工作底稿中保留双方的合理意见。
    • B、指明其不一致处,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标明保留对不一致处及后续工作的重视。
    • C、将两种结论提交首席审计执行官解决。
    • D、在审计报告中同时写出两种结论,并让管理层与被审计单位同时对两种结论作出反应。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某内部审计主管在复核内部审计师的工作底稿时,认为“被审计单位正在无效率经营”这项表述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主管应该指导内部审计师采取哪种行动?()

    • A、从工作底稿文件档案中把这个论述剔除。
    • B、取得被审计单位对这项陈述的意见。
    • C、研究和确认衡量经营效率的标准。
    • D、解释说明这是审计师的意见。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以下哪项有关内部审计师与外部审计师之间的关系的表述是不准确的?()

    • A、监督外部审计师的工作是首席审计官的责任
    • B、应充分地安排内部审计师与外部审计师之间的会面,确保工作完成的及时性和效率
    • C、内部审计师与外部审计师可以交换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
    • D、内部审计师可以向外部审计师提供业务工作方案和工作底稿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应该由谁复核内部审计师的工作底稿?()

    • A、董事会
    • B、外部审计师
    • C、高级管理层
    • D、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层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应该由谁复核内部审计师的工作底稿?()
    A

    董事会

    B

    外部审计师

    C

    高级管理层

    D

    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层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管理工作底稿。记录审计业务的工作底稿是由内部审计师编制的,应该由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人员复核。

  • 第21题:

    判断题
    内部审计师的工作底稿应由内部审计活动的管理层部门复核。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以下哪项有关内部审计师与外部审计师之间的关系的表述是不准确的?()
    A

    监督外部审计师的工作是首席审计执行官的责任。

    B

    应充分地安排内部审计师与外部审计师之间的会面,确保工作完成的及时性和效率。

    C

    内部审计师与外部审计师可以交换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

    D

    内部审计师可以向外部审计师提供业务工作方案和工作底稿。


    正确答案: D
    解析: A.正确。对外部审计师的监督工作,包括其与内部审计活动协调关系的管理,通常是审计委员会的责任。实际的协调工作应该由首席审计执行官负责。审计委员会在行使其监控职能时,可以要求首席审计执行官评估外部审计师的工作情况。这种评估通常应是在首席审计执行官协调内部与外部审计活动时进行。B.不正确,参照题解A。C.不正确,参照题解A。D.不正确,参照题解A。

  • 第23题:

    单选题
    内部审计师观察到负责应收款项的职员能实地接触现金,并对现金进行控制。该内部审计师在此之前与这位职员共事了许多年,并建立了高度的个人信任关系。相应地,该内部审计师在业务工作底稿中记录对现金的控制是充分的。该内部审计师是否开展了应有的职业审慎性检查:()
    A

    是的,该内部审计师已采取了合理的审慎性检查

    B

    没有,该内部审计师没有记录违规行为

    C

    没有,该内部审计师没有标出最有可能预示违规情形的警示

    D

    是的,该内部审计师在业务工作底稿中作出了评注


    正确答案: B
    解析: A不正确,试题已给定职能未分离情形,该内部审计师作出的审计结论就不恰当。B不正确,该内部审计师没有指出违规行为已发生这一事实。C正确。事实说明该内部审计师没有开展应有的职业审慎性检查。内部审计师必须警惕最可能发生违规的情形和活动。现金具有高度的固有风险,因此应该进行严厉的控制。不管个人经手的现金有多少,现金接触与记录职能应该分离。应收款职员是内部审计师的朋友与审计工作不相关。管理层仍要认识到对应收款的控制不充分这一事实。D不正确,机械地照搬指令是不能够接受的,职业判断和警觉还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