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是指基础底面以下的土体。

题目
地基是指基础底面以下的土体。


相似考题
更多“地基是指基础底面以下的土体。”相关问题
  • 第1题:

    基底附加应力是指基础底面对地基土的压应力:()


    答案:错
    解析:

  • 第2题:

    验算地基承载力时,下列符合基础底面的压力性质的是( )。

    A.基础底面压力可以是均匀分布的压力
    B.基础底面压力可以是梯形分布的压力
    C.基础底面压力是总压力
    D.基础底面压力是附加压力

    答案:A,B,C
    解析:
    考查基底压力、附加压力、总压力的区分。

  • 第3题:

    自基础底面以下某一深度范围内,由基础传递荷载作用而引起岩土体中天然应力状态发生较大变化的所有岩土层称为()。

    • A、持力层
    • B、下卧层
    • C、地基
    • D、场地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浅基础的地基极限承载力是指地基将出现完全剪切破坏时的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复合地基是指()。

    • A、由桩体与桩间土体共同组成的地基
    • B、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式增强体,由增强体和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
    • C、是指由双层土体组成的地基
    • D、是指由垫层与其下卧软土层组成的地基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地基是()受到建筑荷载作用影响的土层。

    • A、基础底面以上
    • B、基础底面以下
    • C、基础底面处
    • D、基础底面以下直至地球岩芯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填空题
    地基是指()的土体。

    正确答案: 支承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下述消除地基液化的措施中,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是()。
    A

    采用箱基、筏基或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加设基础圈梁

    B

    采用振冲挤密法处理,经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为3

    C

    采用基础底面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0.5m以下的深基础

    D

    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地基是指基础底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土壤或岩体,他们承担基础传来的建筑全部荷载,是建筑得以立足的根基。()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用该规范的地基承载力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需要满足下列( )项条件。
    A

    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的零压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积的5%

    B

    基础底面最小边缘压力等于零

    C

    偏心距小于或等于基础底面宽度的1/6

    D

    基础底面最大边缘压力与最小边缘压力之比小于或等于1.5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在不具备形成土洞条件的岩溶地区,遇下列(  )种情况时,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A

    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1.5倍独立基础底宽

    B

    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3.0倍独立基础底宽

    C

    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3.0倍条形基础底宽

    D

    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6.0倍条形基础底宽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6.6.6条第1款规定,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独立基础宽度的3倍或条形基础宽度的6倍,且不具备形成土洞的条件,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 第12题:

    单选题
    自基础底面以下某一深度范围内,由基础传递荷载作用而引起岩土体中天然应力状态发生较大变化的所有岩土层称为()。
    A

    持力层

    B

    下卧层

    C

    地基

    D

    场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换填法处理地基的目的和作用是( )。
    A.提高基础底面以下地基浅层的承载力
    B.提高基础底面以下地基深层的承载力
    C.减少地基沉降量、加速地基的排水固结
    D.消除基础底面以下适当范围内地基的湿陷性和胀缩性


    答案:A,C,D
    解析:
    换填法处理地基的目的和作用主要包括:①提高地基的承载力;②减少沉降量; ③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④防止冻胀;⑤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 第14题:

    在不具备形成土洞条件的岩溶地区,遇下列( )种情况时,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A.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1. 5倍独立基础底宽
    B.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3. 0倍独立基础底宽
    C.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3. 0倍条形基础底宽
    D.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6.0倍条形基础底宽


    答案:B,D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2009年版)第5. 1. 10条,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3. 0倍独立基础底宽,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6. 0倍条形基础底宽时,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 第15题:

    地基是指基础底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土或岩体,承担()传来的建筑全部荷载,是建筑得以立足的根基。

    • A、柱
    • B、梁
    • C、基础
    • D、板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下述消除地基液化的措施中,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是()。

    • A、采用箱基、筏基或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加设基础圈梁
    • B、采用振冲挤密法处理,经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为3
    • C、采用基础底面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0.5m以下的深基础
    • D、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地基是指基础底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土壤或岩体,他们承担基础传来的建筑全部荷载,是建筑得以立足的根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单选题
    地基是()受到建筑荷载作用影响的土层。
    A

    基础底面以上

    B

    基础底面以下

    C

    基础底面处

    D

    基础底面以下直至地球岩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复合地基是指()。
    A

    由桩体与桩间土体共同组成的地基

    B

    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式增强体,由增强体和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

    C

    是指由双层土体组成的地基

    D

    是指由垫层与其下卧软土层组成的地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换填法处理地基的目的和作用是(  )。
    A

    提高基础底面以下地基浅层的承载力

    B

    提高基础底面以下地基深层的承载力

    C

    减少地基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D

    消除基础底面以下适当范围内地基的湿陷性和胀缩性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换填法处理地基的目的和作用主要包括:①提高地基的承载力;②减少沉降量;③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④防止冻胀;⑤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同时,换填法只适用浅层地基,无法提高地基深层的承载力。

  • 第21题:

    判断题
    地基是指基础底面以下的土体。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地基是指基础底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土或岩体,承担()传来的建筑全部荷载,是建筑得以立足的根基。
    A

    B

    C

    基础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浅基础的地基极限承载力是指()。
    A

    地基中将要出现但尚未出现塑性区时的荷载

    B

    地基中的塑性区发展到一定范围时的荷载

    C

    使地基土体达到整体剪切破坏时的荷载

    D

    使地基土中局部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的荷载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