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仰拱宜超前拱墙二次衬砌,对于承受围岩压力较小的拱墙,封顶和封口混凝土要求达到设计强度的( )时拆除。A、50% B、70% C、80% D、90%

题目
隧道仰拱宜超前拱墙二次衬砌,对于承受围岩压力较小的拱墙,封顶和封口混凝土要求达到设计强度的( )时拆除。

A、50%
B、70%
C、80%
D、90%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拆除拱架、墙架和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不承受外荷载的拱、墙混凝土强度应达到5.0MPa;承受围岩压力的拱、墙以及封顶和封口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对于承受围岩压力较小的拱墙,封顶和封口混凝土要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拆除。
更多“隧道仰拱宜超前拱墙二次衬砌,对于承受围岩压力较小的拱墙,封顶和封口混凝土要求达到设计强度的( )时拆除。”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的砂岩岩体内修建的两车道公路隧道,拟采用复合式衬砌。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30MPa。岩体和岩石的弹性纵波速度分别为2400m/s和3500m/s,按工程类比法进行设计。试问满足《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要求时,最合理的复合式衬砌设计数据是下列哪个选项?(  )

    A、 拱部和边墙喷射混凝土厚度8cm;拱、墙二次衬砌混凝土厚30cm
    B、 拱部和边墙喷射混凝土厚度10cm;拱、墙二次衬砌混凝土厚35cm
    C、 拱部和边墙喷射混凝土厚度15cm;拱、墙二次衬砌混凝土厚35cm
    D、 拱部和边墙喷射混凝土厚度20cm;拱、墙二次衬砌混凝土厚45cm

    答案:C
    解析:

  • 第2题:

    隧道仰拱宜超前拱墙二次衬砌,对于承受围岩压力较小的拱墙,封顶和封口混凝土要求达到设计强度的( )时拆除。

    A.0.5
    B.0.7
    C.0.8
    D.0.9

    答案:B
    解析:
    拆除拱架、墙架和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不承受外荷载的拱、墙混凝土强度应达到5.0MPa;承受围岩压力的拱、墙以及封顶和封口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对于承受围岩压力较小的拱墙,封顶和封口混凝土要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拆除。

  • 第3题:

    对于承受围岩压力较小的拱、墙,封顶和封口混凝土要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拆除模板。( )


    答案:对
    解析:
    拆除拱架、墙架和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不承受外荷载的拱、墙混凝土强度应达到5.0MPa;承受围岩压力的拱、墙以及封顶和封口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对于承受围岩压力较小的拱墙,封顶和封口混凝土要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拆除。

  • 第4题:

    隧道仰拱宜超前拱墙二次衬砌,其超前距离宜保持( )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地下水发育的Ⅱ级围岩和Ⅲ、Ⅳ、Ⅴ、Ⅵ级围岩应采用()带仰拱二次衬砌,且Ⅳ、Ⅴ、Ⅵ级围岩拱墙和仰拱应采用钢筋混凝土。


    正确答案:曲墙

  • 第6题:

    拆除拱架、墙架和模板,应符合以下要求()

    • A、不承受外荷载的拱、墙,砼强度应达到5.0mpa或在拆模时砼表面和棱角不被损坏并能承受自重;
    • B、承受围岩压力较大的拱、墙,封顶和封口的砼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 C、承受围岩压力较小的拱、墙,封顶和封口的砼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
    • D、砼浇筑5天以后。

    正确答案:A,B,C

  • 第7题:

    承受围岩压力较小的拱、墙,封顶和封口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拆模。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仰拱应超前拱、墙二次衬砌,其超前距离宜保持3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单选题
    公路隧道施工规范规定拆除衬砌混凝土模板时,承受围岩压力较大的拱、墙,封顶和封口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A

    70%

    B

    80%

    C

    90%

    D

    1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拆除拱架、墙架和模板,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不承受外荷载的拱、墙,砼强度应达到5.0mpa或在拆模时砼表面和棱角不被损坏并能承受自重;

    B

    承受围岩压力较大的拱、墙,封顶和封口的砼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C

    承受围岩压力较小的拱、墙,封顶和封口的砼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

    D

    砼浇筑5天以后。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承受围岩压力较小的拱、墙,封顶和封口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拆模。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公路隧道施工规范规定拆除衬砌模板时,承受围岩压力较小的拱、墙,封顶和封口的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A

    70%

    B

    80%

    C

    90%

    D

    1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隧道仰拱宜超前拱墙二次衬砌,其超前距离宜保持( )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
    仰拱应超前拱墙衬砌施工,其超前距离宜保持3倍以上拱墙衬砌循环作业长度。

  • 第14题:

    隧道仰拱宜超前拱墙二次衬砌,对于承受围岩压力较大的拱墙,封顶和封口混凝土要求达到设计强度的( )时拆除。

    A.0.3
    B.0.5
    C.0.7
    D.1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仰拱宜超前拱墙二次衬砌,其超前距离宜保持2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 )


    答案:错
    解析:
    仰拱宜超前拱墙衬砌施作,其超前距离宜保持3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仰拱施工应优先选择各段一次成型,避免分部浇筑。

  • 第16题:

    隧道二衬施工承受围岩压力较大的拱墙模板拆除时,封顶和封口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承受围岩压力较小的拱墙模板拆除时,封顶和封口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70%。


    正确答案:100%

  • 第17题:

    二次衬砌的施工顺序是()

    • A、仰拱、墙、拱整体浇筑
    • B、墙、拱超前,再仰拱浇筑
    • C、仰拱超前,墙、拱整体浇筑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公路隧道施工规范规定拆除衬砌模板时,承受围岩压力较小的拱、墙,封顶和封口的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 A、70%
    • B、80%
    • C、90%
    • D、100%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公路隧道施工规范规定拆除衬砌混凝土模板时,承受围岩压力较大的拱、墙,封顶和封口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 A、70%
    • B、80%
    • C、90%
    • D、100%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判断题
    仰拱应超前拱、墙二次衬砌,其超前距离宜保持3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地下水发育的Ⅱ级围岩和Ⅲ、Ⅳ、Ⅴ、Ⅵ级围岩应采用()带仰拱二次衬砌,且Ⅳ、Ⅴ、Ⅵ级围岩拱墙和仰拱应采用钢筋混凝土。

    正确答案: 曲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对于隧道的仰拱和底板的施工,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的要求?(  )[2014年真题]
    A

    仰拱或底板施作前,必须将隧道虚渣、积水等清除干净,超挖部分采用片石混凝土回填找平

    B

    为保持洞室稳定,仰拱或底板要及时封闭

    C

    仰拱应超前拱墙衬砌施作,超前距离宜保持2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

    D

    在仰拱或底板施工缝、变形缝处应按相关工艺规定做防水处理


    正确答案: A
    解析:
    ACD三项,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第8.2.5条规定,隧道仰拱与地板设计应明确下列要求:①仰拱或地板施工前,应将隧道虚渣、杂物、积水等清除干净,超挖部分应采取用同级混凝土回填;②仰拱应超前拱墙衬砌施作,其超前距离宜保持2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③仰拱或地板施工缝、变形缝处应作防水处理;④仰拱或地板施工应分段一次成形;⑤仰拱填充应在仰拱混凝土终凝后施作;B项,根据第8.2.5条文说明规定,及时封闭仰拱或地板是保持洞室稳定的关键。

  • 第23题:

    填空题
    隧道二衬施工承受围岩压力较大的拱墙模板拆除时,封顶和封口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承受围岩压力较小的拱墙模板拆除时,封顶和封口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70%。

    正确答案: 100%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