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试根据上述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达到下列( )目的。A.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指导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B.低地质灾害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C.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D.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题目
5.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试根据上述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达到下列( )目的。

A.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指导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B.低地质灾害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C.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D.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相似考题
更多“5.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试根据上述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达到下列( )目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试根据上述问题,回答下列问题:(5)关于采用地震波反射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炸药爆破激发地震波,炸药药量越大,探测效果越好
    B.激发前,炮孔应用水或其他介质填充
    C.所有炮点应同时激发,时间差不得超过1s
    D.一般情况下,视电阻率较低,曲线比较规则,表明围岩完整性较好,含水率低

    答案:B
    解析:
    (5)地震波反射法采用小药量爆破激发地震波,药量大小根据直达波信号强弱进行调整。炮点激发按序进行,一次激发一个炮点。

  • 第2题:

    5.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试根据上述问题,回答下列问题:(4)若采用瞬变电磁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下列数据解释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视电阻率较高,曲线比较规则,表明围岩完整性较好,含水率低
    B.一般情况下,视电阻率较高,曲线不规则,表明围岩完整性较差,含水率低
    C.一般情况下,视电阻率较低,曲线不规则,表明围岩完整性较差,含水率高
    D.一般情况下,视电阻率较低,曲线比较规则,表明围岩完整性较好,含水率低

    答案:A,C
    解析:

  • 第3题:

    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回答下列问题:(2)根据隧道地质条件,超前地质预报中宜采用的物探法有( )。

    A.高分辨率直流电法
    B.电磁波反射法
    C.弹性波反射法
    D.瞬变电磁法
    E.红外探测法

    答案:B,C,D
    解析:
    题干所述隧道地下水不发育,而高分辨率直流电法和红外探测法主要用于探水。

  • 第4题:

    4.某公路双向双车道隧道,长1825m,埋深90m,在隧道进洞300m后,遇有一断层及其影响带F5,采用钻探技术,探明前方断层及其影响带宽45m,并与隧道轴线斜交,该断层及其影响带处于灰岩和砂岩交接带,岩层破碎,地下水较丰富。根据以上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4)本隧道在穿越断层破碎带时可采用的超前支护措施有( )。

    A.超前管棚
    B.超前小导管
    C.超前钻孔预注浆
    D.超前锚杆

    答案:A,B,C,D
    解析:
    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钻孔预注浆、超前锚杆等都属于围岩稳定措施。

  • 第5题:

    5.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试根据上述问题,回答下列问题:(3)若采用电磁波法(地质雷达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可选取的天线频率为( )

    A.900MHZ
    B.400MHZ
    C.100MHZ
    D.40MZ

    答案:C,D
    解析:

  • 第6题:

    5.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试根据上述问题,回答下列问题:(2)根据隧道地质条件,超前地质预报中宜采用的物探法有( )。

    A.高分辨率直流电法
    B.电磁波反射法
    C.弹性波反射法
    D.瞬变电磁法
    E.红外探测法

    答案:B,C
    解析:
    因为该隧道地下水不发育,所以不适合A、D、E三种方法。

  • 第7题:

    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回答下列问题:(4)若采用瞬变电磁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下列数据解释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视电阻率较高,曲线比较规则,表明围岩完整性较好,含水率低
    B.一般情况下,视电阻率较高,曲线不规则,表明围岩完整性较差,含水率低
    C.一般情况下,视电阻率较低,曲线不规则,表明围岩完整性较差,含水率高
    D.一般情况下,视电阻率较低,曲线比较规则,表明围岩完整性较好,含水率低

    答案:A,C
    解析:
    一般情况下,视电阻率高,曲线比较规则,表明围岩完整性较好,含水率低。视电阻率较低,曲线不规则,表示围岩完整性较差,含水率高。

  • 第8题:

    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试根据上述问题,回答下列问题:(2)根据隧道地质条件,超前地质预报中宜采用的物探法有( )。

    A.高分辨率直流电法
    B.电磁波反射法
    C.弹性波反射法
    D.瞬变电磁法
    E.红外探测法

    答案:B,C,D
    解析:
    (2)该隧道地下水贫乏,高分辨率直流电法和红外探测法主要用于擦水,此处不适合用于超前地质预报。

  • 第9题:

    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试根据上述问题,回答下列问题:(3)若采用电磁波法(地质雷达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可选取的天线频率为( )

    A.900MHz
    B.400MHz
    C.100MHz
    D.40MHz

    答案:C,D
    解析:
    (3)地质雷达是一种多用途设备,其工作天线的频率应根据检测对象和目的不同以及探测距离进行选择。天线频率越高,探测分辨率越高,有效探距越短;反之天线频率越低,则分辨率越低,探距越长。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隧道中一般选择小于100MHz天线。900MH2天线和400MHz天线检测距离均在10m以内,不适合超前地质预报。

  • 第10题:

    (三)
    背景资料
    某新建铁路单线隧道长6200米,进口里程为DKl0+150,出口里程为DKl6+350。隧道沿线路走向为90‰的上坡。隧道进口段埋深很大,围岩以Ⅲ、Ⅳ级为主,节理裂隙不发育,整体性较好;出口段埋深较浅,围岩软弱,地下水发育,围岩以Ⅳ、V级为主。在DKl6+200处地表有一自然冲沟,沟内常年流水,但水量不大;此处隧道最小埋深为8米;洞身有1个大的断层,断层处围岩破碎,地下水发育,围岩为V级。设计要求,该隧道在断层地段采用ф108管棚超前预支护;在软弱围岩和断层地段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施工单位采取进、出口两个工作面掘进,计划贯通里程为DKl3+650。当进口开挖到DKl0+950处时,掌子面发生岩爆。施工单位立即采取了减小开挖循环进尺和对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加强防护的措施,但效果不佳。在出口断层地段,施工单位采取了地质素描、地质雷达和红外线探水的地质预报方法。
    问题
    1.选择适合该隧道进口工作面的运砟方式及装砟设备。
    2.该隧道出口工作面应采取什么施工排水方案?
    3.针对背景资料,施工单位还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防范岩爆发生?
    4。为安全穿越该隧道断层,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主要技术措施?
    5。根据背景资料,施工单位还应采取哪些地质预报方法?


    答案: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施工中采取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还进行了监控量测,并指导二次衬砌的施作。 (1)根据背景材料,施工单位开展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背景材料,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应符合哪些规定? (3)根据背景材料,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

    正确答案: (1)监控量测的目的: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2)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应符合的规定:
    1)注浆段的长度应根据地质条件、涌水量、机具设备能力等因素确定,一般宜在30~50m之间。
    2)钻孔及注浆顺序应由外圈向内圈进行,同一圈钻孔应间隔施工。
    3)浆液宜采用水泥浆液或水泥水玻璃浆液。
    (3)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1)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2)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3)周边位移速率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规定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1.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全长5200m。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V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由于地下水发育,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严重,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了重大质量事故。施工单位立即采取现场保护措施,并向有关单位提交了质量事故书面报告。    2.问题:    (1)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现场应如何保护?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试根据上述问题,回答下列问题:(4)若采用瞬变电磁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下列数据解释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视电阻率较高,曲线比较规则,表明围岩完整性较好,含水率低
    B.一般情况下,视电阻率较高,曲线不规则,表明围岩完整性较差,含水率低
    C.一般情况下,视电阻率较低,曲线不规则,表明围岩完整性较差,含水率高
    D.一般情况下,视电阻率较低,曲线比较规则,表明围岩完整性较好,含水率低

    答案:A,C
    解析:
    (4)一般情况下,视电阻率较高,曲线比较规则,表明围岩完整性较好,含水率低;视电阻率较低,曲线不规则,表明围岩完整性较差,含水率高。

  • 第14题:

    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回答下列问题:(5)关于采用地震波反射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炸药爆破激发地震波,炸药药量越大,探测效果越好
    B.激发前,炮孔应用水或其他介质填充
    C.所有炮点应同时激发,时间差不得超过1s
    D.可用于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体范围的探测预报

    答案:B,D
    解析:
    地震波反射法采用小药量爆破激发地震波,药量大小根据直达波信号强弱进行调整。在激发前,炮孔应用水或其他介质填充,封住炮孔,确保激发能量绝大部分在地层中传播。炮点激发按序进行,一次激发一个炮点。

  • 第15题:

    5.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试根据上述问题,回答下列问题:(5)关于采用地震波反射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炸药爆破激发地震波,炸药药量越大,探测效果越好
    B.激发前,炮孔应用水或其他介质填充
    C.所有炮点应同时激发,时间差不得超过1s
    D.可用于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体范围的探测预报

    答案:B,D
    解析:

  • 第16题:

    修建某特长双车道公路隧道的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比较丰富,出现了涌水现象。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隧道涌水处理可采用( )。

    A、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
    B、开挖后补注浆堵水
    C、超前钻孔排水
    D、坑道排水
    E、井点降水

    答案:A,B,C,D,E
    解析:
    (1)超前支护与预加固措施包括围岩稳定措施和涌水处理措施。涌水处理措施: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开挖后径向注浆堵水、超前钻孔排水、坑道排水、井点降水等。

  • 第17题:

    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试根据上述问题,回答下列问题:(2)根据隧道地质条件,超前地质预报中宜采用的物探法有( )。

    A:高分辨率直流电法
    B:电磁波反射法
    C:弹性波反射法
    D:瞬变电磁法
    E:红外探测法

    答案:B,C,D
    解析:

    (2)该隧道地下水贫乏,高分辨率直流电法和红外探测法主要用于擦水,此处不适合用于超前地质预报。

  • 第18题:

    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试根据上述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达到下列( )目的。

    A: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指导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B: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
    C: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D: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答案:A,B,C,D
    解析:

    (1)选项ABCD均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目的。

  • 第19题:

    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回答下列问题:(3)若采用电磁波法(地质雷达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可选取的天线频率为( )

    A.900MHz
    B.400MHz
    C.100MHz
    D.40MHz

    答案:C,D
    解析:
    天线频率越高,探测分辨率越高,有效探测距离越短,反之亦然。400MHz和900MHz的天线探测距离均不超过10m,不适合超前地质预报。

  • 第20题:

    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达到下列( )目的。

    A.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指导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B.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
    C.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D.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答案:A,B,C,D
    解析:

  • 第21题:

    修建某特长双车道公路隧道的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比较丰富,出现了涌水现象。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隧道涌水处理可采用( )。

    A.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
    B.开挖后补注浆堵水
    C.超前钻孔排水
    D.坑道排水
    E.井点降水

    答案:A,B,C,D,E
    解析:
    (1)超前支护与预加固措施包括围岩稳定措施和涌水处理措施。涌水处理措施: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开挖后径向注浆堵水、超前钻孔排水、坑道排水、井点降水等。

  • 第22题:

    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试根据上述问题,回答下列问题:(3)若采用电磁波法(地质雷达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可选取的天线频率为( )

    A:900MHz
    B:400MHz
    C:100MHz
    D:40MHz

    答案:C,D
    解析:

    (3)地质雷达是一种多用途设备,其工作天线的频率应根据检测对象和目的不同以及探测距离进行选择。天线频率越高,探测分辨率越高,有效探距越短;反之天线频率越低,则分辨率越低,探距越长。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隧道中一般选择小于100MHz天线。900MH2天线和400MHz天线检测距离均在10m以内,不适合超前地质预报。

  • 第23题:

    问答题
    案例一背景资料:某新建铁路单线隧道长6200米,进口里程为DK10+150,出口里程为DK16+350。隧道沿线路走向为90‰的上坡。隧道进口段埋深很大,围岩以Ⅲ、Ⅳ级为主,节理裂隙不发育,整体性较好;出口段埋深较浅,围岩软弱,地下水发育,围岩以Ⅳ、V级为主。在DK16+200处地表有一自然冲沟,沟内常年流水,但水量不大;此处隧道最小埋深为8米;洞身有1个大的断层,断层处围岩破碎,地下水发育,围岩为V级。设计要求,该隧道在断层地段采用ф108管棚超前预支护;在软弱围岩和断层地段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施工单位采取进、出口两个工作面掘进,计划贯通里程为DK13+650。当进口开挖到DK10+950处时,掌子面发生岩爆。施工单位立即采取了减小开挖循环进尺和对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加强防护的措施,但效果不佳。在出口断层地段,施工单位采取了地质素描、地质雷达和红外线探水的地质预报方法。问题:1.选择适合该隧道进口工作面的运砟方式及装砟设备。2.该隧道出口工作面应采取什么施工排水方案?3.针对背景资料,施工单位还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防范岩爆发生?4.为安全穿越该隧道断层,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主要技术措施?5.根据背景资料,施工单位还应采取哪些地质预报方法?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