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测得土的击实试验数据如下:结合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当土中( )时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 A.最大颗粒粒径小于或等于20mm B.最大颗粒粒径大于或等于30mm C.大于或等于40mm粒径颗粒的含量大于5% D.大于或等于20mm粒径颗粒的含量大于30%

题目
某工程测得土的击实试验数据如下:结合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当土中( )时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

A.最大颗粒粒径小于或等于20mm
B.最大颗粒粒径大于或等于30mm
C.大于或等于40mm粒径颗粒的含量大于5%
D.大于或等于20mm粒径颗粒的含量大于30%

相似考题
更多“某工程测得土的击实试验数据如下:结合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当土中( )时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工程测得土的击实试验数据如下:结合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5)该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最接近( )。

    A.1.89g/cm3和12.27
    B.1.89g/cm3和14.52
    C.1.95g/cm3和12.27
    D.1.95g/cm3和14.52

    答案:B
    解析:
    题目中,1号含水率平均值错误,应该是9.40;计算得到5个编号的干密度分别为(g/cm3):1.76、1.80、1.84、1.89和1.83,可以看出编号4对应的干密度最大。

  • 第2题:

    围绕土的击实试验原理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5)土的击实试验分重型击实和轻型击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2017真题)(2017检师真题)

    A.重型击实II-1和II-2击实功不完全相等,所用的击实筒尺寸也不一样
    B.重型击实和轻型击实试验所用的击实筒尺寸一样,锤的质量一样,仅锤的落高不一样
    C.重型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6mm;轻型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项面5mm
    D.重型击实试验击实功约为轻型击实试验击实功的4.5倍

    答案:A,D
    解析:
    B应该是重型击实和轻型击实试验所用的击实筒、锤的质量、锤的落高都不一样,C应该是要求击完后余土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5mm(小筒)或6mm(大筒)。

  • 第3题:

    击实试验中,每层按规定的击实次数进行击实,要求击完后余土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m m。

    A.5
    B.7
    C.9
    D.10

    答案:A
    解析:
    2019版教材P35页
    2.取制备好的土样按所选击实方法分3次或5次倒入击实筒,每层按规定的击实次数进行击实,要求击完后余土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5mm。

  • 第4题:

    对黏性土填料进行击实试验,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重型击实仪试验比轻型击实仪试验得到的土料最优含水率要小
    B. 一定的击实功能作用下,土料达到某个干密度所对应含水量是唯一值
    C. 一定的击实功能作用下,土料达到最大干密度时对应最优含水量
    D. 击实完成时,超出击实筒顶的试样高度应小于6mm

    答案:A,C,D
    解析:
    A项正确,如题解图(b)所示,重型击实比轻型击实的击实功大,击实功越大,最大干密度对应的最优含水量越小。
    B项错误,由击实曲线(题解图(a))可以看出,当击实功和击实方法不变时,土的干密度随含水量增加而增大,当干密度达到最大值后,土的干密度随含水量增加而减小,可见同一干密度可能对应两个不同的含水量。
    C项正确,最大干密度对应的含水量为最优含水量。
    D项正确,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99)第10.0.5条第1款规定,称取一定量试样,倒入击实筒内,分层击实,每层试样高度宜相等,两层交界处的土面应刨毛,击实完成时,超出击实筒顶的试样高度应小于6mm。


  • 第5题:

    在做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时,击实完毕后余土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mm。

    • A、4
    • B、5
    • C、6
    • D、7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下列有关“击实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素土的击实试验中,一般分为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 B、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均应采用重型击实
    • C、在标准击实试验中可供选择的击实筒有两种类型,其中大击实筒中填土粒料的最大粒径不能大于38mm
    • D、小击实筒中填土粒料的最大粒径不能大于5mm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的差别在于()。

    • A、试筒尺寸不同
    • B、试锤质量与落高不同
    • C、击实层数不同
    • D、击实功不同

    正确答案:B,D

  • 第8题:

    击实试验,当土中最大颗粒粒径大于或等于40mm,并且大于或等于40mm颗粒粒径的质量含量大于()时,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或按规定进行最大干密度校正。

    • A、5%
    • B、10%
    • C、15%
    • D、20%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击实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素土的击实试验中,一般分为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B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用重型击实,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用轻型击实

    C

    在标准击实试验中可供选择的击实筒有大、小两种类型,其中大击实筒中填土粒料的最大粒径不能大于38mm

    D

    小击实筒中填土粒料的最大粒径不能大于25m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土的轻型击实与重型击实试验方法的不同点是()。
    A

    锤质量

    B

    试筒尺寸

    C

    锤落高

    D

    锤底直径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土的击实试验目的在于求得()和(),小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mm的土;大试筒使用粒径不大于()mm的土。

    正确答案: 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25,38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击实试验,当土中最大颗粒粒径大于或等于40mm,并且大于或等于40mm颗粒粒径的质量含量大于()时,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或按规定进行最大干密度校正。
    A

    5%

    B

    10%

    C

    15%

    D

    2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工程测得土的击实试验数据如下:结合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3)下列关于击实试验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第一层土样击实完后,将试样层面整平光滑后再装入套筒
    B.击实时击锤应自由垂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样面
    C.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
    D.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靠近顶部和底部处分别取样测其含水率

    答案:B,C
    解析:
    装入土样后应整平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按规定的击数进行第一层土的击实,击实时击锤应自由垂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样面;第一层击实完后,将试样层面拉毛,然后再装入套筒;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拆除底板;击实完成后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样测其含水率。

  • 第14题:

    某工程测得土的击实试验数据如下:结合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4)下面对表中5个编号的干密度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A.3号>4号>2号>5号>1号
    B.3号>2号>4号>1号>5号
    C.4号>3号>5号>2号>1号
    D.4号>5号>3号>2号>1号

    答案:C
    解析:
    题目中,1号含水率平均值错误,应该是9.40;干密度=湿密度/(1+0.01w),计算得到5个编号的干密度分别为(g/cm3):1.76、1.80、1.84、1.89和1.83。

  • 第15题:

    击实试验中,每层按规定的击实次数进行击实,要求击完后余土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m m。

    A、 5
    B、 7
    C、 9
    D、 10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简述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试验用集料的最大粒径以控制在25㎜以内,最大不超过40㎜(圆孔筛)。
    (2)试料浸润时间:粘性土12~24小时;粉性土6~8小时,砂性土、砂砾土、红土砂砾、级配砂砾等4h左右,含土较多的未筛分的碎石、砂砾和砂等2h.
    (3)试料浸润后才能加水泥,并应在1h内完成击实试验,石灰可与试样一起拌匀后浸润。
    (4)试样不得重复使用。
    (5)应作两次平行试验,误差必须在要求的范围内。
    (6)含水量的测试也应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测试法。

  • 第17题:

    在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试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无机结合料中含有水泥时,水泥遇水就开始水化作用。从加水拌合到进行击实试验间隔的时间愈长,水泥的水化作用和结硬程度愈大,它会影响水泥混合料所能达到的密实度,间隔时间愈长,影响愈大,所以,水泥不参与土与其它混合料的浸润过程,仅在击实前1小时内将其和已浸润过的料进行拌合。另外,含水量的测试也应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测试法。

  • 第18题:

    土体重型击实试验中,如何控制击实成型后的土样高度不超过击实筒顶面高度5mm(小筒)?


    正确答案: 记录每层击实高度,及时调整下层击实高度,最后一层根据前面击实单位高度所需土样质量及剩余高度计算加土质量从而控制击实高度。

  • 第19题:

    土的轻型击实与重型击实试验方法的不同点是()。

    • A、锤质量
    • B、试筒尺寸
    • C、锤落高
    • D、锤底直径

    正确答案:A,C

  • 第20题:

    土的击实试验目的在于求得()和(),小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mm的土;大试筒使用粒径不大于()mm的土。


    正确答案: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25;38

  • 第21题:

    单选题
    在做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时,击实完毕后余土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mm。
    A

    4

    B

    5

    C

    6

    D

    7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土击实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内径100mm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的土。
    A

    10mm

    B

    15mm

    C

    20mm

    D

    25m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土体重型击实试验中,如何控制击实成型后的土样高度不超过击实筒顶面高度5mm(小筒)?

    正确答案: 记录每层击实高度,及时调整下层击实高度,最后一层根据前面击实单位高度所需土样质量及剩余高度计算加土质量从而控制击实高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