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在处理故障电容器前,应先拉开断路器及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然后验电、装设接地线。由于故障电容器可能发生引线接触不良、内部断线或熔丝熔断等,因此有一部分电荷有可能未放出来,所以在接触故障电容器前,还应戴上绝缘手套,用短路线将故障电容器的两极短接并接地,方可动手拆卸。对双星形接线电容器组的中性线及多个电容器的串联线,还应单独放电。


更多“处理故障电容器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一次设备事故处理】10、处理故障电容器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答案:
    解析:
    答:在处理故障电容器前,应先拉开断路器及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然后验电、装设接地线。由于故障电容器可能发生引线接触不良、内部断线或熔丝熔断等,因此有一部分电荷可能未放出来,所以在接触故障电容器前,还应戴上绝缘手套,用短路线将故障电容器的两极短接并接地,方可动手拆卸。对双星形接线电容器组的中性线及多个电容器的串联线,还应单独放电。

  • 第2题:

    操作电容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当全站停电时,应先拉开电容器断路器,后断各出线断路器,送电时相反。事故情况下,全站无电后必须将电容器拉开。这是因为变电站无负荷后,母线电压可能较高,可能超过电容器允许电压,对绝缘不利。此外,无负荷空投电容器可能因电容器与变压器而产生参数谐振导致过流保护动作。
    (2)电容器断路器跳闸或熔断器熔断后不可强送电,因为这可能是内部故障引起的,强送会引起事故扩大。
    (3)电容器组切除三分钟后才可合闸。这是因为电容器再次切除后需要1min左右的放电时间,只有放电完了,电容器不带电荷合闸才不会引起过电压。

  • 第3题:

    铆接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有哪些?


    铆接之前应做试片,试片及试验方法按有关文件规定.

  • 第4题:

    使用高温炉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1)高温炉要放在牢固的水泥台上,周围不应放有易燃易爆物品,更不允许在炉内灼烧有爆炸危险的物质。
    (2)在高温炉内用碱性物质熔融试样或灼烧沉淀物时,应严格控制操作条件,最好预先在炉底铺垫一块薄层耐火板,防止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飞溅,腐蚀炉膛。
    (3)新购的或新换炉膛的高温炉,使用前要在低温下烘烤数小时,以防炉膛受潮因温度急刷变化而龟裂。
    (4)对以硅碳棒、硅碳管为发热元件的高温炉,与发热元件连接的导线接头接触良好,发现接头处出现“电焊花”或有“嘶嘶”声时,要立即停炉检修。
    (5)高温炉要有良好的接地线,其电阻应小于5Ω。

  • 第5题:

    保护装置电源故障有什么后果?在运行中发“保护装置电源故障”信号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保护装置的电源由变电站的直流系统或交流保安电源供给,再由保护装置内部的稳压装置转变为适合于装置电子电路工作的专用电源。在运行中,保护屏内所有保护装置和保护专用的电源部件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发光二极管)均应发光。
    保护电源中断或其电源装置发生故障时,装置的电源正常指示灯熄灭,中央信号发出“保护装置电源故障”告警信号,某些保护监视电源的信号继电器将掉牌。在失去电源情况下保护不能正常工作,有些保护将自动闭锁,并自动向线路对方发出闭锁信号。
    运行中保护发“电源故障”信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立即检查保护装置所有电源指示灯是否正常发光,装置电源故障指示信号是否掉牌,直流配电屏上保护电源熔断器是否熔断(小开关是否跳开),保护屏直流电源端子上电压是否正常。
    (2)如果直流配电屏上电源熔断器熔断(小开关已跳开),可换规定的相同容量的熔断器试投。在装新熔断器(或合小开关)之前最好将保护出口(包括跳闸和启动失灵保护回路)暂时断开,待电源恢复后再接通,避免在电源恢复过程中保护误动跳闸。
    (3)如果直流配电屏上熔断器没有熔断(或小开关未跳开),直流供电正常,而保护屏直流电源端子没有电压,则可能直流回路断线,这是运行人员应当通知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4)如果直流配电屏上直流电源端子电压正常,而“保护电源故障”信号不能复归,可能是保护内部电源装置故障。可观察电源装置的正常运行指示灯是否发光,若电源指示灯熄灭,应通知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5)220kV及以上线路一般有两套主保护,当其中一套主保护因电源故障退出运行时,如果另一套主保护装置运行正常,线路仍可继续运行。如线路只有一套主保护,或两套主保护共一电源,当共用的保护电源发生故障时,线路会失去主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应申请调度采取紧急措施,将线路退出运行或倒换运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