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指排水设施计划达到的除涝能力。 ”相关问题
  • 第1题:

    路面内部排水施工时,以下( )要求是错误的。

    A.渗入水在路面结构内渗流路径长度不宜超过45~60m
    B.路面内部排水系统中各项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均应大于渗入路面结构内的水量
    C.下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应低于上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
    D.各项排水设施不应被渗流从路面结构、路基或路肩中带来的细料堵塞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 94
    施工注意事项 (1)路面内部排水系统中各项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均应大于渗入路面结构内的水量,且下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应超过上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 (2)渗入水在路面结构内的最大渗流时间,冰冻区不应超过1h,其他地区不超过2h(重交通)-4h(轻交通)。渗入水的路面结构内渗流路径长度不宜超过45-60m。 (3)各项排水设施不应被渗流从路面结构、路基或路基中带来的细料堵塞,以保证系统的排水能力不随时间推移而很快丧失。

  • 第2题:

    蓄涝区设计的正常蓄水位应按下列哪项原则确定?( )

    A.蓄涝区内大部分农田能自流排水
    B.蓄涝区内全部农田能自流排水
    C.蓄涝区内少部分农田能自流排水
    D.蓄涝区内1/2农田能自流排水

    答案:A
    解析:
    正常蓄水位一般按蓄涝区内大部分农田能自流排水的原则来确定。较大蓄涝区的正常蓄水位,应通过内排站与外排站装机容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结合考虑其他效益,合理确定。对水面开阔、风浪较高的蓄涝区,在确定正常蓄水位时,应考虑堤坝有足够的超高。

  • 第3题:

    在土质较粘重的易旱、易涝、易渍地区,控制地下水位要求的排水沟间距较小,除排水农沟外,尚须在农田内部布置1~2级田间排水沟道。


    南方易涝易渍农田六种类型 (1)贮渍型 (2)涝渍型 (3)潜渍型 (4)泉渍型 (5)盐渍型 (6)酸渍型

  • 第4题:

    蓄涝区的运用方式包括( )。

    A.先抢排蓄涝区涝水田间涝水,后排田间涝水
    B.蓄涝区蓄排水方式,应从经济上是否合理与控制运用是否方便等方面,分析比较后确定
    C.涝区调蓄工程要与抽排工程统一调度,配合运用
    D.可边蓄边排,或者待蓄涝区蓄水到一定程度后再开机排水

    答案:B,C,D
    解析:
    蓄涝区的运用方式有以下几种:①先抢排田间涝水,后排蓄涝区涝水。②涝区调蓄工程要与抽排工程统一调度,配合运用。可边蓄边排,或者待蓄涝区蓄水到一定程度后再开机排水。③蓄涝区蓄排水方式,应从经济上是否合理与控制运用是否方便等方面,分析比较后确定。④当蓄涝容积兼有灌溉任务时,可根据灌溉要求拟订运用方式,但在汛期应随时通过天气预报了解天气情况,以便在暴雨发生前及时腾空蓄涝容积蓄纳涝水。

  • 第5题:

    下列关于承泄区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

    A.承泄区与排水系统布置应尽可能协调
    B.承泄区位置应远离涝区中心
    C.有稳定的河槽
    D.有排泄或容纳全部涝水的能力

    答案:B
    解析:
    承泄区的位置应尽可能与涝区中心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