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超滤是过滤精度介于纳滤和反渗透之间的一种过滤方法。()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不同的膜分离方法中,按照被分离物质的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微滤 > 纳滤>超滤 > 反渗透

    B.微滤 > 超滤 >纳滤 >反渗透

    C.反渗透> 超滤> 微滤 > 纳滤

    D.超滤>微滤 > 纳滤 > 反渗透


    A

  • 第2题:

    13、微滤和超滤、超滤和反渗透的分离范围存在交叉,纳滤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分离范围与反渗透和超滤也交叉。分类出现交叉,是由于各种物料的物性和膜的性质不同,在粒子或物质分子量交叉处可采用不同的膜分离方法属于必然。


    1.单程与循环过滤模式膜分离系统按其基本操作方式可分为单程系统和循环系统。在单程系统中原料液仅通过单一或多种膜组件一次;循环系统中,原料液通过泵加压部分或全部循环,多次进行膜分离。 2.间歇与连续操作连续操作的优点是产品在系统中停留时间短。主要用于大规模生产。缺点是在较高浓度下操作,通量较低。间歇操作平均通量较高,所需膜面积较小,装置简单,成本也较低,主要缺点是需要较大的储槽。 3.浓缩与透析过滤模式如果超滤过程中不断加入水或缓冲液,则浓缩模式即成为透析过滤模式。

  • 第3题:

    566、膜滤技术根据孔径大小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其中NF指的是其中哪个

    A.微滤

    B.超滤

    C.纳滤

    D.反渗透


    错误

  • 第4题:

    微滤和超滤、超滤和反渗透的分离范围存在交叉,纳滤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分离范围与反渗透和超滤也交叉。分类出现交叉,是由于各种物料的物性和膜的性质不同,在粒子或物质分子量交叉处可采用不同的膜分离方法属于必然。


    答:微滤、超滤和纳滤等——依靠压力和膜进行工作,制膜的原料也是醋酸纤维素或聚酰胺、聚砜等,但删去热处理工序,使制成的膜孔径较大,能够在较小的压力下工作,而且有较大的水通量。微滤技术适合于去除胶体、悬浮固体和细菌,现多用于取代深床过滤,降低出水浊度,强化水的消毒,有时也作反渗透的预处理。超滤能去除相对分子量大于1000~100000 的物质,如胶体、蛋白质、颜料、油类、微生物等。纳滤又称低级反渗透,可分离相对分子量大于200~400 的物质,如硬度离子、色素等,有些较大分子的有机物也可被除去。

  • 第5题:

    哪一种膜截流的物质粒径最小

    A.微滤

    B.超滤

    C.反渗透

    D.纳米过滤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