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逃避缴纳税款,符合法定犯罪构成要件的,构成逃税罪。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关于该罪客观方面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纳税人5年内因逃税被税务机关处罚2次以上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须达10万元以上 B.纳税人采取隐瞒手段不申报纳税,逃避缴纳税款数额须达50万元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 C.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须达5万元以上 D.纳税人采取欺骗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须达10万元

题目
行为人逃避缴纳税款,符合法定犯罪构成要件的,构成逃税罪。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关于该罪客观方面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纳税人5年内因逃税被税务机关处罚2次以上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须达10万元以上
B.纳税人采取隐瞒手段不申报纳税,逃避缴纳税款数额须达50万元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
C.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须达5万元以上
D.纳税人采取欺骗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须达10万元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1)选项A:纳税人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2)选项BD:纳税人逃税罪起刑标准为“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凡逃税数额不足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或者逃税额不足5万元的,属于一般逃税违法行为。选项B中50万元不符合规定,选项D欠缺“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条件,因此错误;(3)选项C: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无10%限制)。
更多“行为人逃避缴纳税款,符合法定犯罪构成要件的,构成逃税罪。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关于该罪客观方面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逃税罪构成要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犯罪主体必须是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

    B.客观方面必须是纳税人因逃避缴纳税款被税务机关处罚3次以上又逃避缴纳税款

    C.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必须达到10万元以上

    D.行为人主观方面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


    正确答案:A
    [答案]:A
    [解析]:
    (1)选项A:逃税罪的主体仅限于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其他单位和个人不能独立构成本罪主体,但可成为本罪共犯
    (2)选项B:纳税人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
    (3)选项C: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是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4)选项D:所有“危害税收征管罪”的主观方面均为故意。

  • 第2题:

    根据《刑法》和刑法理论,下列有关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秩序
      B.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规定,不征或者少征税款的行为
      C.犯罪主体不限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D.过失也可构成此罪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税务机关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所以选项A正确。(2)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税收法规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所以选项B错误。(3)本罪的主体是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所以选项C错误。(4)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具体表现为行为人明知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却为徇私情私利而故意不征或者少征税款;所以选项D错误。

  • 第3题:

    某公司财务主管人员王某在向税务机关缴纳10万元税款后,采取伪造报关单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15万元,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王某构成( )。

    A、骗取出口退税罪
    B、逃税罪
    C、骗取出口退税罪和逃税罪
    D、逃避追缴欠税罪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骗取出口退税罪与逃税罪的认定。对纳税人实施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出口退税的应当分情况定罪处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上述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税款的,按逃税罪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对超过部分以骗取出口退税罪论处。

  • 第4题: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逃税罪构成要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犯罪主体必须是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
    B、客观方面必须是纳税人因逃避缴纳税款被税务机关处罚3次以上又逃避缴纳税款
    C、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必须达到10万元以上
    D、行为人主观方面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

    答案:A
    解析:
    (1)选项A:逃税罪的主体仅限于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其他单位和个人不能独立构成本罪主体,但可成为本罪共犯 (2)选项B:纳税人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 (3)选项C: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是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4)选项D:所有“危害税收征管罪”的主观方面均为故意。

  • 第5题:

    根据刑法理论,下列对危害税收征管罪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公共财产所有权
    B、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取各种方法拖欠税款的行为
    C、犯罪主体只能是单位
    D、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答案:D
    解析:
    (1)选项A: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 (2)选项B: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取各种方式、方法,逃避缴纳税款、逃避缴纳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以及虚开、出售发票,情节严重的行为 (3)选项C:在“危害税收征管罪”中只有4个罪名(逃税罪、抗税罪、逃避追缴欠税罪、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其中抗税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不存在主体只能是单位的情况 (4)选项D:所有的“危害税收征管罪”主观方面均为故意。

  • 第6题:

    根据我国《刑法修正案(七)》的规定,在通常情况下,构成逃税罪的数量要求为()。

    • A、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
    • B、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
    • C、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
    • D、逃避缴纳税款数额为1万元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

    正确答案:A

  • 第7题:

    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用骗取出口退税的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构成()

    • A、骗取出口退税罪;
    • B、诈骗罪;
    • C、逃税罪;
    • D、逃避追缴欠税罪;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关于犯罪的客观要件说法错误的是()。
    A

    指刑法所规定的,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各种客观事实情况

    B

    所有的犯罪构成客观要件都取决于分则规定

    C

    修正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取决于总则规定

    D

    犯罪的客观要件必须具有法定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行为人逃避缴纳税款,符合法定犯罪构成要件的,构成逃税罪。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关于该罪客观方面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6年)
    A

    纳税人5年内因逃税被税务机关处罚2次以上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须达10万元以上

    B

    纳税人采取隐瞒手段不申报纳税,逃避缴纳税款数额须达50万元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

    C

    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须达5万元以上

    D

    纳税人采取欺骗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须达10万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我国《刑法修正案(七)》的规定,在通常情况下,构成逃税罪的数量要求为()。
    A

    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

    B

    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

    C

    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

    D

    逃避缴纳税款数额为1万元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该题针对“逃税罪”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11题:

    多选题
    根据《刑法》及司法解释规定,下列关于逃避缴纳税款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2018年)
    A

    本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

    B

    本罪犯罪主体只能是纳税人

    C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税收征管秩序

    D

    从逃税额来看,只有逃税额在5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才能构成本罪

    E

    对于初次逃税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书后,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E,B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根据我国涉税犯罪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危害税收征管罪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

    B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取各种方式、方法,逃避缴纳税款、逃避缴纳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以及虚开、出售发票,情节严重的行为

    C

    逃避追缴欠税罪与抗税罪的犯罪主体相同,都是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D

    《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虚开发票罪与持有伪造的发票罪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对逃税罪主观方面的认定,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逃税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
    B.如行为人出于过失,数额特别大的,也可以构成逃税罪
    C.如行为人出于一时疏忽或不懂有关税法而没有按时申报纳税,漏缴了应纳税款的,不构成逃税罪
    D.因制度混乱、账目不清而漏缴税款的,不构成逃税罪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逃税罪主观方面的认定。逃税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如果出于过失不能构成逃税罪,应当由有关税务管理部门依照税法予以处理。

  • 第14题: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对危害税收征管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刑法修正案(七)》将偷税罪改为逃税罪
    B、逃税罪的犯罪主体是纳税人
    C、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D、渎职罪属于危害税收征管罪的范围
    E、犯罪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

    答案:A,C,E
    解析:
    本题考核危害税收征管罪的特征和修正。逃税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所以选项B错误。涉税犯罪主要涉及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危害税收征管罪和渎职罪等。犯罪主体可划分为以下两类:一是由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等实施的危害税收征管罪;二是由征税人员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渎职罪。所以选项D错误。

  • 第15题:

    《刑法》第202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如何把握抗税罪的犯罪构成?


    答案:
    解析:
    本条规定的抗税罪的犯罪构成有以下几个要点:
    1.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是依法具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以及扣缴义务人。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2.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犯罪。
    3.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 第16题:

    某公司财务主管人员王某在向税务机关缴纳10万元税款后,采取伪造报关单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15万元,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王某构成( )。

    A.骗取出口退税罪
    B.逃税罪
    C.骗取出口退税罪和逃税罪
    D.逃避追缴欠税罪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骗取出口退税罪与逃税罪的认定。对纳税人实施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出口退税的应当分情况定罪处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上述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税款的,按逃税罪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对超过部分以骗取出口退税罪论处。

  • 第17题:

    下列关于逃税罪的犯罪构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逃税罪的客体是国家税收征管秩序
    B.逃税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逃避缴纳较大数额税款
    C.逃税罪的主体是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D.逃税罪的主观方面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
    E.逃税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信

    答案:D,E
    解析:
    本题考核债务人财产的范围。债务人财产包括破产申请受理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以及破独产申请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取得的财产。

  • 第18题:

    关于犯罪的客观要件说法错误的是()。

    • A、指刑法所规定的,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各种客观事实情况
    • B、所有的犯罪构成客观要件都取决于分则规定
    • C、修正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取决于总则规定
    • D、犯罪的客观要件必须具有法定性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多选题
    根据我国涉税犯罪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关于逃避追缴欠税罪构成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

    欠缴税款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B

    纳税人的逃避行为而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税款数额必须在5万元以上

    C

    本罪的主体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D

    如果纳税人因财力不足客观上无法缴纳税款,致使税务机关无从收缴欠缴税款的,不构成本罪

    E

    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税收征管秩序


    正确答案: C,B
    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纳税人张某采用欺骗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构成逃税罪。《刑法》规定逃税罪的法定最高刑为7年有期徒刑,张某的犯罪行为经过(    )未被发现的,不再追诉。
    A

    5年

    B

    10年

    C

    15年

    D

    20年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对逃税罪主观方面的认定,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逃税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

    B

    如行为人出于过失,数额特别大的,也可以构成逃税罪

    C

    如行为人出于一时疏忽或不懂有关税法而没有按时申报纳税,漏缴了应纳税款的,不构成逃税罪

    D

    因制度混乱、账目不清而漏缴税款的,不构成逃税罪


    正确答案: A
    解析:
    逃税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如果出于过失不能构成逃税罪,应当由有关税务管理部门依照税法予以处理。

  • 第22题:

    多选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逃税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因不了解税法和有关税收政策造成未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构成逃税罪

    B

    对多次犯有逃税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的数额计算

    C

    只要符合逃税罪构成的,就要追究刑事责任

    D

    犯逃税罪,被判处罚金的,应在人民法院依据生效的刑事判决书执行财产刑之前先由税务机关追缴税款

    E

    扣缴义务人可以成为逃税罪的主体


    正确答案: A,B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涉税犯罪的犯罪构成说法正确是()。
    A

    逃税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B

    骗取出口退税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

    C

    行为人为了躲避追缴欠税,而到异地他乡藏匿起来的行为构成逃避追缴欠税罪

    D

    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是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关于逃税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行为人有逃税行为,即使达到了逃税罪的数额标准,但行为人如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B

    行为人多次实施逃税行为,未经处理的,逃税数额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C

    逃税罪的主体既可以是纳税人也可以是扣缴义务人

    D

    逃税罪的主体只能是纳税人


    正确答案: B,D
    解析:
    AB两项,《刑法》第201条第4款规定,行为人有逃税行为,即使达到了逃税罪的数额标准,但行为人如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该条第3款也规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CD两项,逃税罪的主体既可以是纳税人也可以是扣缴义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