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丙丁拒绝了乙的教唆,乙捏造丙丁抢劫,并找来妇女戊充当被害人。甲明知是假案仍然立案侦查,并将丙乙刑事拘留。则( )A.甲徇私枉法罪B.乙诬告陷害罪C.乙伪证罪D.戊伪证罪

题目

假如丙丁拒绝了乙的教唆,乙捏造丙丁抢劫,并找来妇女戊充当被害人。甲明知是假案仍然立案侦查,并将丙乙刑事拘留。则( )

A.甲徇私枉法罪

B.乙诬告陷害罪

C.乙伪证罪

D.戊伪证罪


相似考题
更多“假如丙丁拒绝了乙的教唆,乙捏造丙丁抢劫,并找来妇女戊充当被害人。甲明知是假案仍然立案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教唆犯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刑满释放人员,好逸恶劳,教唆乙去实施盗窃,并将如何撬门压锁等自己多年总结的“真传”传授给乙,乙并未实施盗窃行为。则甲为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甲欲杀死乙,将投了毒的咖啡让公司同事丙拿给乙,丙实际上已经偷偷看到了甲的投毒过程,知道咖啡有毒,但仍然将咖啡拿给了乙,并造成了乙的死亡。甲构成了教唆并杀人的教唆犯

    C.甲教唆未成年人乙吸食毒品,但乙并未吸食,则甲不构成犯罪

    D.甲教唆乙抢夺路人财物,乙在实施抢夺的过程中遭到被害人的阻挡,便使用暴力抢劫了财物。虽然乙实施的是抢劫犯罪,但甲应在抢夺罪的限度内承担刑事责任,而不属于教唆未遂


    正确答案:D
    【考点】犯罪构成共犯的认定
    【解析】A中甲的行为已构成了传授犯罪方法罪。B中甲与丙之间并无共同故意,甲为间接正犯,丙为片面的帮助犯,也要承担刑事责任。C中甲的行为构成了教唆他人吸食毒品罪,且应从重处罚。

  • 第2题:

    甲乙丙丁按同等份额共有一辆汽车,共有协议对共有份额转让没有约定。甲因与乙不合,拟以3万的价格转让自己的共有份额于戊,通知了乙丙丁三人,要求三人若要行使优先购买权,需在10日内明确提出。丙丁于第12日均表示购买,但甲认为已超过期限,遂将共有份额转移给戊,戊对上述内容均不知情。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戊已获得共有份额权利,丙丁不能主张优先购买权

    B.戊善意取得共有份额的权利

    C.丙丁仍然可以主张按各自的共有份额行使优先购买权

    D.若乙要求分割共有的汽车,则共有关系归于消灭


    参考答案:CD

  • 第3题:

    各地区零售饱和指数(IRS)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乙甲丁
    D.丁乙甲丙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甲、乙、丙、丁、戊、已、庚均为破产人的债权人,债权额分别为1210万、420万、74万、 840万、20万、23万和13万,乙和庚为有担保的债权人。哪些人有资格参加债权人会议对和 解协议的表决?( )

    A.甲乙丙已庚

    B.乙丙丁戊已

    C.甲丙丁戊庚

    D.甲丙丁戊已


    正确答案:D

  • 第5题:

    甲厂为了获得更大的盈利,在其生产的婴幼儿壮骨食品中加入致癌物质,以提高该食品的蛋白质含量。乙百货公司明知该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却仍然进货予以销售,丙丁因食用该食品而造成肾结石。现丙丁欲追究法律责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丁可以选择向甲厂主张赔偿责任
    B、丙丁可以选择向乙公司主张赔偿责任
    C、丙丁可以向甲厂主张支付该食品价款10倍的赔偿金
    D、丙丁向乙公司主张赔偿的金额为其购买食品价款的1倍

    答案:A,B,C
    解析:
    【考点】食品安全赔偿责任。详解:《食品安全法》第96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因此A、B、C项正确。D项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经营者有欺诈行为时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不适用于本案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