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国是陆地邻国,19世纪50年代两国边境地区遗留一片争议的土地,甲国声称享有领土主权,乙国也宣称享有领土主权,关于该区域领土的归属,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虽然该争议的土地不是无主地,但因甲国占有该土地,根据国际法,甲国可以主张先占取得争议土地的领土主权B.对于该争议的土地,乙国可以主张以添附的方式取得领土主权C.甲乙两国可以采取征服的方式解决该争议领土归属D.该争议地区的归属,可以采取公民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

题目

甲乙两国是陆地邻国,19世纪50年代两国边境地区遗留一片争议的土地,甲国声称享有领土主权,乙国也宣称享有领土主权,关于该区域领土的归属,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虽然该争议的土地不是无主地,但因甲国占有该土地,根据国际法,甲国可以主张先占取得争议土地的领土主权

B.对于该争议的土地,乙国可以主张以添附的方式取得领土主权

C.甲乙两国可以采取征服的方式解决该争议领土归属

D.该争议地区的归属,可以采取公民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


相似考题
更多“甲乙两国是陆地邻国,19世纪50年代两国边境地区遗留一片争议的土地,甲国声称享有领土主权,乙国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乙两国是邻国,甲国是沿海国,乙国是内陆国,两国之间有一条界河。依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构成现代国际法中合法的领土添附?( )

    A.甲国在甲乙两国之间的界河中进行人工填河使领土扩展
    B.甲围的一河流由于泥沙较多,每年给其河口增加了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C.乙国在公海中通过人工建设而成的人工岛屿
    D.甲国在沿海进行围海造田工程

    答案:B,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领土——领土取得的方式。添附是指由于自然形成或人造的新土地出现而使国家领土增加,包括河口三角洲、涨滩等自然添附,也包括围海造田等人工添附。A错误,人工添附不能损害他国的利益。因此,界河上不能进行人工填河使领土扩展。BD属于添附。C属于设施,并不是添附,人工岛屿也没有领土地位。

  • 第2题:

    观潮岛位于甲乙两国近海,是本属于甲国的岛屿。40年前甲国内战时,乙国乘机强占该岛,并将岛上的甲国居民全部驱逐。随后乙国在国内立法中将该岛纳入乙国版图。甲国至今一直主张对该岛的主权,不断抗议乙国的占领行为并要求乙国撤出该岛,但并未采取武力收复该岛的行动。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根据时效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将归属乙国
    B、根据实际统治和共管原则,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属于甲乙国共有
    C、根据领土主权原则,即使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仍然属于甲国
    D、甲国人民在甲国领土上围海造田形成的新观潮岛,其岛屿主权属于甲国

    答案:C,D
    解析:
    国际法上传统的领土取得方式共有五种,分别是先占,时效,添附,割让和征服。每一种均有其适用条件,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领土取得方条件的理解和判断。传统国际法中的时效制度借鉴了民法中的取得实效概念,指的是由于国家公开地、不受干扰地、长期持续地占有他国领土,从而获得该领土的主权。关于取得时效的期限并未确定,时效的适用历来争议很大。本题中,案例里虽然强调了“40年”,“未采取武力收复”等,但案例中“至今一直主张”,“不断抗议”等显示出乙国的占领未能满足“不受干扰的”这一要件,所以即使采用时效制度,题中案例也不能实现领土取得的法律效果。故A、B项错误,C、D项正确。

  • 第3题:

    甲乙两国是邻国。乙国近年来不断生产和进 口进攻性武器,以增强其武装力量。甲国认为乙国行为对其构成威胁,于是同另一邻国丙国协商,通过其领土向乙国境内发射导弹,丙国同意。甲国于是在丙国境内向乙国发射导弹,将乙国一处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对于此行为,根据1974年《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判断正确的是下列哪些项?( )


    A.甲乙丙三国的行为均构成侵略

    B.甲国的行为不构成国际法上的自卫

    C.只有甲丙两国行为涉嫌构成侵略

    D.乙丙两国行为合法

    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导论___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甲国的行为属于“以另一国的领土为对象使用任何武器”,丙国的行为属于“提供领土由他国使用进行侵略行为”,因此甲丙两国的行为都构成侵略。BC 正确。

  • 第4题:

    甲乙两国是邻国。乙国新一届政府决定在其境内部署进攻性武器,甲国认为乙国行为对其构成威胁,于是向乙国境内发射导弹,将乙国一处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对于此行为,根据1974年《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国的行为构成侵略,因为其以另一国的领土为对象使用武器
    B.乙国的行为构成侵略,因为其部署了威胁甲国的进攻性武器
    C.甲国的行为构成国际法上的自卫
    D.甲国为了维护其主权,可以将乙国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甲国的行为属于“以另一国的领土为对象使用任何武器”的侵略行为,A正确。乙国只是在其境内部署进攻性武器,虽然可能不符合某些协定,但并不构成“侵略”,B错。自卫在国际法上是使用武力的合法性依据之一,但自卫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必要性、相称性和安理会主导三项原则。一般而言,自卫权的行使应针对实际已发生的外来武装攻击行为。而本题的乙国尚未进行武装攻击,C错,D也不正确。

  • 第5题:

    ★ 甲乙两国是邻国。乙国近年来不断生产和进口进攻性武器,以增强其武装力量。甲国认为乙国行为对其构成威胁,于是同另一邻国丙国协商,通过其领土向乙国境内发射导弹,丙国同意。甲国于是在丙国境内向甲国发射导弹,将乙国一处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对于此行为,根据1974年《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判断正确的是下列哪些项?()
    A.甲乙丙三国的行为均构成侵略
    B.甲国的行为不构成国际法上的自卫
    C.只有甲丙两国行为涉嫌构成侵略
    D.乙丙两国行为合法


    答案:B,C
    解析:
    。甲国的行为属于“以另一国的领土为对象使用任何武器”,丙国的行为属于“提供领土由他国使用进行侵略行为”,因此甲丙两国的行为都构成侵略。B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