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题 甲为依法配枪的公安民警,其在一次巡逻中将自己的配枪遗失,因为怕受到组织处分,就没有汇报,而是隐瞒了丢枪的事实,自己私下秘密寻枪。几天之后,当地发生一起持枪抢劫银行的案件,持枪歹徒枪杀了一名银行的保安并劫走巨额现金。经鉴定,歹徒所用枪支正是甲丢失的枪支。则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A.重大责任事故罪B.丢失枪支不报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不构成犯罪

题目

第 46 题 甲为依法配枪的公安民警,其在一次巡逻中将自己的配枪遗失,因为怕受到组织处分,就没有汇报,而是隐瞒了丢枪的事实,自己私下秘密寻枪。几天之后,当地发生一起持枪抢劫银行的案件,持枪歹徒枪杀了一名银行的保安并劫走巨额现金。经鉴定,歹徒所用枪支正是甲丢失的枪支。则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

A.重大责任事故罪

B.丢失枪支不报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不构成犯罪


相似考题
更多“甲为依法配枪的公安民警,其在一次巡逻中将自己的配枪遗 ”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下行为构成犯罪的是?
    A.甲故意将空枪给乙,让其杀害丙乙对着丙开了枪,但由于枪里无子弹,丙毫发无损

      B.甲试图投毒杀害乙,但由于误将白糖当成毒药,乙喝后毫发无损

      C.甲试图杀害乙,连击两枪未中,乙趁机逃脱,毫发无损

      D.甲试图杀害乙,连击两枪未中,欲继续开枪时,见乙苦苦求饶,念及昔日情分,弃枪离去,乙毫发无损


    答案:C,D
    解析:
    CD。如果犯罪根本不可能实现,就叫不能犯,不构成犯罪,因为根本不能危害法益。CD都已构成犯罪。C未遂,D中止。

  • 第2题:

    2、公安机关公安民警配备公务用枪需要哪些条件?


    1、工作一年以上;2、政治审查合格;3、经过培训考核合格;4、无涉枪违法犯罪记录。

  • 第3题:

    甲为依法配枪的公安民警,其在一次巡逻中将自己的配枪遗失,因为怕受到组织处分,就没有汇报,而是隐瞒了丢枪的事实,自己私下秘密寻枪。几天之后,当地发生一起持枪抢劫银行的案件,持枪歹徒枪杀了一名银行的保安并劫走巨额现金。经鉴定,歹徒所用枪支正是甲丢失的枪支。则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A.重大责任事故罪

    B.丢失枪支不报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不构成犯罪


    B 我国《刑法》第129条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据此,甲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

  • 第4题:

    对配枪民警来说,枪被视作警察的“第二生命”,因此掌握枪支安全防护本领是警察的必备技能。
    以上是枪支安全防护的四个动作,正确的步骤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答案:C
    解析:
    高戒备位置配枪被抢时的解脱防护动作依次为:保护(图1)、固定(图2-4)、解脱(图5)、保持距离(图6)。
    因此选择C项。

  • 第5题:

    15、配枪民警保管枪支的审批时限,一次不得超过()天。

    A.15

    B.20

    C.30

    D.40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