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某委托朱某购买一百台奔腾Ⅲ电脑,适逢市场上电脑价格即将上涨,朱某在这时突然病倒,且无法与正在国外考察的江某联系,遂委托李某代其购买,但未讲明电脑型号,李某为省钱,买回一百台奔腾Ⅱ电脑。江某拒绝接收,因退货使电脑公司损失10万元,则( )。A.电脑公司可直接要求江某赔偿损失B.应由朱某向电脑公司承担民事责任C.江某承担民事责任后,可以要求朱某赔偿因此受到的损失D.李某也有过错,应承担连带责任

题目

江某委托朱某购买一百台奔腾Ⅲ电脑,适逢市场上电脑价格即将上涨,朱某在这时突然病倒,且无法与正在国外考察的江某联系,遂委托李某代其购买,但未讲明电脑型号,李某为省钱,买回一百台奔腾Ⅱ电脑。江某拒绝接收,因退货使电脑公司损失10万元,则( )。

A.电脑公司可直接要求江某赔偿损失

B.应由朱某向电脑公司承担民事责任

C.江某承担民事责任后,可以要求朱某赔偿因此受到的损失

D.李某也有过错,应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考题
更多“江某委托朱某购买一百台奔腾Ⅲ电脑,适逢市场上电脑价格即将上涨,朱某在这时突然病倒,且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某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个检查站,检查人员朱某正要登车检査时,甲某突然发动汽 车夺路而逃,朱某抓住车门不放。甲某为了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倒在地, 头部着地死亡。甲某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答案:B
    解析:
    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 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甲某急刹车的目的只是想摆脱朱某的检査,并不希望杀害朱某。

  • 第2题:

    甲贩运违禁品,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某抓住汽车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答案:B
    解析: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 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 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就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 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 失,是行为人应该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而使得结 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甲某并未希望致朱某死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 第3题:

    某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某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答案:B
    解析:
    【精解】主观罪过中间接故意的区分和辨别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历年考试均有涉及。所谓问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一般有三种情形:(1)行为人追求某种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发生;(2)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的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3)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故选B项。

  • 第4题:

    甲贩运违禁品,驾车路过一检査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査时, 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某抓住汽车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 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答案:B
    解析: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 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 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就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 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 失,是行为人应该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而使得结 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甲某并未希望致朱某死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 第5题:

    王某,男,1987年2月27日出生。2003年2月27日,王某趁李某全家外出游玩,翻墙进入李某院子中,并偷偷溜进李某的卧室。在一通翻箱倒柜之后,王某共搜集到现金5000元、笔记本电脑一台(价值13000元)和其他一些小首饰。正在王某准备翻墙逃跑的时候,李某的表哥朱某来李某家串门,恰好看见王某在墙上。朱某大声呵斥王某,要求其把李某的东西全都放下。但王某不予理睬,反而从墙上跳下,向远处逃跑。朱某一把扯住王某的衣服,但王某从兜里快速取出一把匕首向朱某的心脏刺去,朱某应声倒地。后朱某被送至医院时已经死亡。那么应当如何处置王某?()

    A:以抢劫罪论处
    B:以盗窃罪论处
    C: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D:王某不构成犯罪

    答案:C
    解析:
    【考点】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实施转化抢劫行为的定性。详解:首先,计算年龄应以实足周岁为准。由题干可知,2003年作案时,王某尚未满16周岁。所以王某只可能涉嫌法定的8类犯罪。其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由此可见,在类似本案的情形下,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将不会被认定为抢劫罪,而会被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故应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