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B.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三十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部的质询案C.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委员会的质询案D.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委员长会议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题目

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B.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三十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部的质询案

C.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D.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委员长会议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可书面提出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0年)

    A.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B.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三十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部的质询案
    C.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D.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委员长会议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答案:A,B,C
    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16条规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据此,A、B项正确。《监督法》第35条第1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联名,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三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据此,C项正确。委员长会议无权提出质询案,故选项D错误。

  • 第2题:

    共用题干

    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B、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三十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部的质询案
    C、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D、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委员长会议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答案:A,B,C
    解析:
    【考点】法与道德的联系【详解】引文表明,近代以前的法与道德在内容上相互渗透,重合程度极高,近现代立法者倾向于将法与道德适度分离,注意两者的调整界限,一般只将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法律义务。故A错,历史上的法没有“绝然分离”的说法;C错,古代立法者对法律标准和道德标准并不严格区分。“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在近现代几成通说,但并不表明近现代立法者均持“恶法亦法”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立场。
    【考点】法的价值的种类;法的作用【详解】该规定对残疾人的优待,体现了立法者在公共资源分配上的价值取向,即弱势群体权利保障。故A正确。其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法的正义价值,尽管表面上的优待看起来不平等,但这种形式上的不平等正是为了实现实质上的平等和无歧视,让残疾人和正常人可以平等地分享公共资源、参与社会生活。故BD错误,应选。C项表述正确,指引是法的规范作用的一种。
    【考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权【详解】《全国人大组织法》第16条规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故选项AB正确。《全国人大组织法》第33条规定:“在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可以向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交受质询机关书面答复,或者由受质询机关的领导人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或者有关的专门委员会会议上口头答复。”据此,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陷阱】考生应分别掌握提出议案的主体、提出质询案的主体,不要混淆。
    【考点】地方人大代表名额【详解】根据《选举法》第11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名额基数为三百五十名,省、自治区每十五万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直辖市每二万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但是总额不超过一千名。A项正确。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代表名额基数为二百四十名,每二万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人口超过一千万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六百五十名。B项正确。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代表名额基数为一百二十名,每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人口超过一百六十五万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四百五十名;人口不足五万的,代表总名额可以少于一百二十名。C项正确。乡、民族乡、镇的代表名额基数为四十名,每一千五百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但是,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一百六十名;人口不足二千的,代表总名额可以少于四十名。D项正确。据此,选项ABCD均正确。

  • 第3题:

    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规定,下列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团的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代表团团长、副团长由各代表团全体成员选举产生
    B、两个代表团以上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属于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C、三个以上的代表团可以提出对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
    D、一个代表团和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联合提出对国务院及其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答案:C
    解析:
    【考点】全国人大的工作程序【详解】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第4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按照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各代表团分别推选代表团团长、副团长。注意推选与选举的区别。可见A项错误。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第10条的规定,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大会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可见B项错误。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第15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个以上的代表团或者十分之一以上的代表,可以提出对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可见C项正确。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第16条的规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由主席团决定交受质询机关书面答复,或者由受质询机关的领导人在主席团会议上或者有关的专门委员会会议上或者有关的代表团会议上口头答复。可见D项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当是C项。【陷阱】注意“选举”与“推选”的区别注意“和”与“或者”的区别。

  • 第4题:

    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B.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三十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部的质询案
    C.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D.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委员长会议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答案:A,B,C
    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16条规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据此,A、B项正确。《监督法》第35条第1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联名,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三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据此,C项正确。委员长会议无权提出质询案,故选项D错误。

  • 第5题:

    关于全国人大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以选举的方式产生国务院总理
    B.全国人大开会期间,代表团可以对国务院及其部委、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提质询案
    C.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战争和和平状态
    D.全国人大决定全国总动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局部动员

    答案:B
    解析:
    ①主席提名定总理,全国人大以决定的方式产生国务院总理;②全国人大开会期间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代表联合可以提出质询案,质询一府两院;③全国人大决定战争与和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只能决定我国进入战争状态;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总动员和局部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