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行为中,成立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是哪一选项? A.银行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掌握的本行信用卡客户信息资料非法提供给他人 B.乙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 C.丙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来的信用卡在商场疯狂刷卡消费,消费金额达10万元之巨 D.丁伪造大量信用卡

题目

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行为中,成立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是哪一选项? A.银行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掌握的本行信用卡客户信息资料非法提供给他人 B.乙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 C.丙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来的信用卡在商场疯狂刷卡消费,消费金额达10万元之巨 D.丁伪造大量信用卡


相似考题
更多“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行为中,成立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是哪一选项? A.银行工作人员甲利用职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洗钱罪上游犯罪的有( )。

    A.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B.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C.职务侵占罪
    D.集资诈骗罪

    答案:A,B,D
    解析:
    刑法规定的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为: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故选A、B、D项。此为高频考点,务必铭记。

  • 第2题:

    关于信用卡诈骗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以非法占有目的,用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后又使用该卡的,应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信用卡诈骗罪并罚

    B.根据司法解释,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擅自使用他人信用卡的,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透支时具有归还意思,透支后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属于恶意透支,成立信用卡诈骗罪

    D.《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论处。与此相应,拾得信用卡并使用的,就应以侵占罪论处

    答案:A,C,D
    解析:
    选项 A 说法错误。只有行为人实施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行为,而又没有实际使用信用卡,才定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例如,使用伪造的身份证骗领了一张信用卡,但41尚未使用。如果行为人实施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行为,又实际使用了信用卡,属牵连犯,择重罪处罚,直接定信用卡诈骗罪就可以了。选项 B 说法正确,选项 D 说法错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另外,《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 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 机)上使用的行为,属于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构成犯罪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选项 C 说法错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第一款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 3 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 第3题:

    妨害信用卡管理秩序罪,是指违反信用卡管理规定,故意非法实施妨害信用卡管理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正确

  • 第4题:

    关于信用卡诈骗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以非法占有目的,用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后又使用该卡的,应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信用卡诈骗罪并罚
    B.根据司法解释,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擅自使用他人信用卡的,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透支时具有归还意思,透支后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属于恶意透支,成立信用卡诈骗罪
    D.《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论处。与此相应,拾得信用卡并使用的,就应以侵占罪论处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信用卡诈骗罪。 A项,根据《刑法》第196条的规定,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成立信用卡诈骗罪,行为人既实施“使用”行为,又实施了前行为“骗领”的,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信用卡诈骗罪的牵连犯,从一重,按照信用卡诈骗罪处罚。故A项错误。
    B项,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中明确: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ATM机上使用的行为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责。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2款规定:“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故B项正确。
    C项,根据《刑法》第196条第2款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恶意透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成立信用卡诈骗罪的恶意透支必须行为人在行为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想法(即非法占有目的)。本项中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不能成立信用卡诈骗罪。故C项错误。
    D项,《刑法》第196条第3款进行了特别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按照盗窃罪论处。既然是特别规定,就不可以推而广之。拾得信用卡并使用的,仍然属于对他人信用卡的冒用,成立信用卡诈骗罪而不是侵占罪。故D项错误。

  • 第5题:

    甲欠乙10 万元久拖不还,乙向法院起诉并胜诉后,甲在履行期限内仍不归还。于是,乙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当法院的执行人员持强制执行裁定书到甲家执行时,甲率领家人手持棍棒在门口守候,并将试图进入室内的执行人员打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成立拒不执行裁定罪与妨害公务罪,两罪数罪并罚
    B.甲的行为成立拒不执行裁定罪与妨害公务罪,两罪想象竞合
    C.甲的行为成立拒不执行裁定罪、妨害公务罪与故意伤害罪,属于想象竞合犯
    D.甲的行为成立拒不执行裁定罪、妨害公务罪与故意伤害罪,应当数罪并罚

    答案:C
    解析:
    暴力抗拒人民法院执行判决、裁定,杀害、重伤执行人员的,同时触犯妨害公务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论处。A、B、D 选项错误,C 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