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材料:某版本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中有“认识温度计”这一教学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读数记录。相关情况:授课对象为某乡村八年级(3)班的学生,班级人数45人.请设计一个课堂导入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题目

教学材料:某版本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中有“认识温度计”这一教学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读数记录。相关情况:授课对象为某乡村八年级(3)班的学生,班级人数45人.请设计一个课堂导入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相似考题
更多“教学材料:某版本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中有“认识温度计”这一教学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相关问题
  • 第1题:

    教学认识的主体是( )。
    A.教师 B.教学内容
    C.学生 D.教材


    答案:C
    解析:
    教学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过程,所以教学认识的主体是学生。

  • 第2题:

    以下是《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的教学内容提纲。
    问题:(1)请设计出该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
    (2)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方案(不少于200字),并说明设计理由。


    答案:
    解析:
    (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父母亲人的爱: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后悔和反省;对父母的尊重,对自己人格的维护;崇尚与父母的平等,与父母共同遵守道德和法律准则;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能力目标:掌握与父母沟通商量的能力以及对多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的能力:培养与父母交往的诸多策的应用能力,锻炼家庭交往中得失利弊的权衡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与父母沟通的过程;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和主要策;以宽大胸怀和积极态度与父母交往;不必非争高下输赢不可。
    (2)活动方案

  • 第3题:

    材料:《三角形的面积》数字教材
    (1)简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四基”的内容
    (2)如指导高年段学生学子这一内容,试拟定教学内容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试拟定教学内容


    答案:
    解析:
    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四基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及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2.一、动手操作,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 以小组为单位,用老师分发的三角形拼出我们比较熟悉的图形,并试着计算其面积。 (二)小组报告探究结果,发现 1、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或钝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2、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开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根据平行四边开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开须面积÷2=底×高 (三)请同学试着用语言表述三角开面积底×高÷2.的表示的含义:“底×高”表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要“÷2”。教师启发学生观察三角开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发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开具有等高等底的特点 (四)教师指出在数学中一般用S表示图开缅面积,a表示图形的底,高用h表示,请同学们把三角形的面积用公式表示出来,即S=ah÷2 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一)用同学们]都熟悉的红领巾,引导学生计算红领巾的面积,在这个过程中,请同学们先说出解答思路,再动手量出红领巾的底和高,考察同学们对底和高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已知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是33cm,计算红领巾的面积。 S底×高÷2=100×33÷2=1650(cm2) (二)认识道路交警警示牌,提出用铁皮制作这样警示牌,需要多少铁皮的问题,引导学生将铁皮的问题转化为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 3.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空间观念。学生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硏究三角形的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同时使他们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导入环节设定如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你还能记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吗(S=a×b)那么,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2、同学们,请大家自己看看胸前的红领巾,知道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吗(三角形)如果叫你们裁一条红领巾,你知道要用多大的布吗(求三角形面积) 要想知道这亲红领巾的面积是多少,就要用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今天这节课我就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 第4题:

    下列对教学难点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而难以掌握的技能
    B.教材中需要学生理解而难以理解的知识
    C.教材中与教学重点有必然的联系的技能
    D.教材中需要笼统理解而难以理解的知识

    答案:C
    解析: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有些内容是难点不一定是重点。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故答案选择C项。

  • 第5题:

    音乐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四种要素是(  )。

    A.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方法
    B.学生、教师、教材、方法
    C.教师、教材、方法、教学内容
    D.学生、教材、教学方法、实践

    答案:A
    解析:
    音乐教学过程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是最重要的四种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