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企业中,面向生产需要的半成品与外购件库存的需求,属于()A、独立需求B、相关需求C、连续需求D、最终需求

题目
在制造企业中,面向生产需要的半成品与外购件库存的需求,属于()

A、独立需求

B、相关需求

C、连续需求

D、最终需求


相似考题
更多“在制造企业中,面向生产需要的半成品与外购件库存的需求,属于() ”相关问题
  • 第1题:

    库存按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分为( )。

    A.商品库存、制造业库存

    B.经常库存、季节性库存、安全库存

    C.原材料库存、零部件库存、半成品库存和成品库存

    D.库存存货、在途库存、委托加工库存和委托代销库存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库存的含义和分类。

    商品库存、制造业库存为按经济用途分类。A项错误。

    经常库存、季节性库存、安全库存为按库存的目的分类。B项错误。

    按照库存处于生产过程的阶段不同,可分为:原材料库存、零部件库存、半成品库存和成品库存。C项正确。

    库存存货、在途库存、委托加工库存和委托代销库存为按存放地点分类。D项错误。

  • 第2题:

    5、企业有剩余生产能力,若用于生产A零件,还需要增加专属固定成本。如果零件需求量在决策零界点产量以上时,企业应选择外购零件。


    (1) 通过计算每种产品单位工时提供的边际贡献的大小作为选择的依据,计算结果见下表 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 B 产品单位工时提供的边际贡献大于 A 产品单位工时提供的边际贡献,在生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 B 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必然大于 A 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因此,该公司应选择生产 B 产品。 (2) 由于公司是利用现有生产能力生产新产品,固定成本属于无关成本,与决策分析没有关系,可以不予考虑,应采用边际贡献总额分析法,通过计算每种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的大小作为选择的依据,计算结果见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尽管 B 产品单位产品的获利能力比较低,但是由于其工时消耗也低,产品生产总量多,为公司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也就多,该公司应选择生产 B 产品。 (3) 由于该公司是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在两种新产品中选择一种产品进行生产,并且需要增加专属固定成本,可以采用差别损益分析法进行分析。差别损益分析表见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见,税前损益差异额为 10000 元,大于零,可以据此判定应当开发生产 A 产品,这样可以比开发生产 B 产品增加 10000 元税前利润。

  • 第3题: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需要经过三道工序连续加工而成,每道工序完工半成品均验收入库,下一工序根据所需要的数量从半成品库领用,每一工序耗用上一工序半成品数量为一件。本月份第一道工序月末在产品300件,库存半成品1000件,第二道工序月末在产品200件,库存半成品800件,第三道工序月末在产品100件,库存产成品500件。则第一道工序和第三道工序广义在产品的数量依次是

    A.600

    B.2400

    C.100

    D.1100


    在产品完工程度:第一工序20%;第二工序60%;第三工序90%。在产品约当量:第一工序50件;第二工序144件;第三工序99件;合计293件。

  • 第4题:

    某企业的产品生产按照工艺顺序需连续经过甲车间、乙车间、丙车间、丁车间的生产才能完成。该企业运用在制品定额法来编制下一个生产周期的生产计划。在下一个生产周期各车间生产计划如下:丁车间出产量为2000件,计划允许废品及损耗量为50件,期末在制品定额为300件,期初预计在制品结存量为150件;丙车间投入量为2000件;乙车间半成品外销量为1000件,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为400件,期初预计库存半成品结存量为200件。

    该企业运用提前期法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可以推测该企业属于( )类型企业。

    A.单件生产
    B.大量生产
    C.成批生产
    D.小批量生产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中提前期法。提前期法又称累计编号法,适用于成批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故选C。

  • 第5题:

    4、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要消耗各种材料,这些材料主要包括()。 A.原料及主要材料  B.辅助材料   C.外购动力  D.外购半成品


    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周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