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图2-1和图2-2.简要回答与TCP/IP协议相关的下列问题,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栏内。路由器收到一个长度1520字节的IP数据报,需要转发到下一跳网络。(1)如果该数据报DF=1,路由器怎么处理这个数据报?(2)若DF=0。该数据报被分为两个IP报文分片。写出这两个IP报文分片的长度。MF标志位以及Offset字段的值(要求第1个分片尽量大)。(3)这两个IP报文分片在何处被重新组装回拆分之前的IP数据报的状态?(4)IP报文的Identification字段有什么用处?同IPv4相比,IPv6扩充

题目

参考图2-1和图2-2.简要回答与TCP/IP协议相关的下列问题,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栏内。

路由器收到一个长度1520字节的IP数据报,需要转发到下一跳网络。

(1)如果该数据报DF=1,路由器怎么处理这个数据报?

(2)若DF=0。该数据报被分为两个IP报文分片。写出这两个IP报文分片的长度。MF标志位以及Offset字段的值(要求第1个分片尽量大)。

(3)这两个IP报文分片在何处被重新组装回拆分之前的IP数据报的状态?

(4)IP报文的Identification字段有什么用处?

同IPv4相比,IPv6扩充了地址字段的长度。但简化了IP基本报头。

(1)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简化?

(2)下面列出IPv4报头的5个字段中,哪些在IPv6基本报头中没有等价的字段?

Total Length,Identification,FragmentOffset,Time to Live,HeaderChecksum。

(1)TCP报头的SYN比特和FIN比特分别起什么作用?

(2)如果TCP接收方处理数据的速度很慢,导致接收方的接收缓冲区满,接收方通过TCP报头的哪个字段通知发送方暂停数据发送?

(3)TCP接收方收到发送方发来的多个报文,根据TCP报头的哪个字段判断接收到的报文次序是否与发送方的发送次序相同?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相似考题
更多“参考图2-1和图2-2.简要回答与TCP/IP协议相关的下列问题,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栏内。路由器收到一个长度1520字节的IP数据报,需要转发到下一跳网络。(1)如果该数据报DF=1,路由器怎么处理这个数据报?(2)若DF=0。该数据报被分为两个IP报文分片。写出这两个IP报文分片的长度。MF标志位以及Offset字段的值(要求第1个分片尽量大)。(3)这两个IP报文分片在何处被重新组装回拆分之前的IP数据报的状态?(4)IP报文的Identification字段有什么用处?同IPv4相比,IPv6扩充”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TCP/IP互联网中,中途路由器有时需要对IP数据报进行分片,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路由器的转发效率

    B.增加数据报的传输可靠性 >>

    C.使目的主机对数据报的处理更加简单

    D.保证数据报不超过物理网络能传输的最大报文长度


    正确答案:D

  • 第2题:

    在 TCP/IP 互联网络中,转发路由器对 IP 数据报进行分片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路由器的转发效率

    B 增加数据报的传输可靠性

    C 使目的主机对数据报的处理更加简单

    D 保证数据报不超过物理网络能传输的最大报文长度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原站收到“在数据包组装期间生存时间为0”的ICMP报文, 出现的原因是( )。

    A. IP数据报目的地址不可达
    B. IP数据报目的网络不可达
    C. ICMP报文校验差错
    D. IP数据报分片丢失

    答案:D
    解析:
    在IP报文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或对对方主机进行探测时发送ICMP报文。ICMP报文报告的差错有多种,其中源站收到“在数据包组装期间生存时间为0”的ICMP报文时,说明IP数据报分片丢失。IP报文在经历MTU较小的网络时,会进行分片和重装,在重装路由器上对同一分组的所有分片报文维持一个计时器,当计时器超时还有分片没到,重装路由器会丢弃收到的该分组的所有分片,并向源站发送“在数据包组装期间生存时间为0”的ICMP报文。

  • 第4题:

    IP数据报的分段和重装配要用到报文头部的( )个字段。其中,分片偏移字段(段偏置值)表示数的单位是(请作答此空)字节;标记字段M标志(MF位)为0表示( )。

    A.4
    B.8
    C.1
    D.13

    答案:B
    解析:
    IP数据报的分段和重装配要用到报文头部的标识符、数据长度、段偏置值和M标志(标记字段的MF位)等四个字段。其中,标识符字段长度为16位,同一数据报分段后,其标识符一致,这样便于重装成原来的数据报。标记字段长度为3位,第1位不使用;第2位是不分段(DF)位,值为1表示不能分片,为0表示允许分片;第3位是更多分片(MF)位,值为1表示之后还有分片,为0表示是最后一个分片。分片偏移字段(段偏置值)该字段长度为13位,表示数的单位是8字节,即每个分片长度是8字节的整数倍。该字段是标识所分片的分组分片之后在原始数据中的相对位置。

  • 第5题:

    一个IP报文在网络传送途中被分片,生成三个新的IP包,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3个IP包有相同的标识(Identification)字段
    • B、这3个IP包有相同的标志(MF,DF)字段
    • C、这3个IP包有相同的报文总长度(2字节)字段
    • D、这3个IP包有相同的片偏移字段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一个IP报文在网络传送途中被分片,生成了3个新的IP包,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3个IP包有相同的标识(Identification)字段
    • B、这3个IP包有相同的标志(MF、DF)字段
    • C、这3个IP包有相同的目的地址字段
    • D、这3个IP包有相同的报文总长度(2字节)字段

    正确答案:A,C

  • 第7题:

    设有一个IP数据报,数据报总长度TL=800字节,分片标识符ID=5,分片标志MF=0,表示最后一个分片,分片偏移量Offset=0。现通过一个最大传输单元MTU=512字节的网络,请详细说明分片的步骤,并写出这个数据报经过这个网络时,每个分片的ID、MF、TL及Offset。


    正确答案: (1)由于网络的MTU为512,去除IP首部20字节后得到512-20=492字节,但492字节不是8字节的整数倍,故取488字节。这样,第一个分片的总长度应当是488+20=508字节。
    (2)由于IP数据报的总长度为800字节,去除首部的20个字节,该数据包的实际数据长度是800-20=780字节。
    (3)第二个分片的数据部分是780-488=292字节,加上IP首部,则第二个分片的总长度是292+20=312字节,分段偏移量Offset是488/8=61。
    第一个分片:ID=5,MF=1,TL=508,Offset=0。
    第二个分片:ID=5,MF=0,TL=312,Offset=61。

  • 第8题:

    在IP报文头的字段中,()内容和IP报文分片有直接的关系

    • A、标志字段(MF、DF字段)
    • B、源IP地址
    • C、目的IP地址
    • D、片偏移

    正确答案:A,D

  • 第9题:

    在IP协议数据报文中,标志字段的最低位如果为1表示后面还有分片的数据报,该标志字段的最低位是()。

    • A、CF
    • B、MF
    • C、DF
    • D、TTL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多选题
    在IP报文头的字段中,()内容和IP报文分片有直接的关系
    A

    标志字段(MF、DF字段)

    B

    源IP地址

    C

    目的IP地址

    D

    片偏移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设有两个IP分片,第一个分片的分片标识符ID=111,数据报总长度TL=1012字节,分片标志MF=1,表示不是最后一个分片,分片偏移量Offset=0。第二个分片的分片标识符ID=111,数据报总长度TL=312字节,分片标志MF=0,表示是最后一个分片,分片偏移量Offset=124。请写出重组后的IP数据报的ID、MF、TL及Offset,要求必须写出分析过程。

    正确答案: (1)第一个分片的数据部分为1012-20=992字节,而992/8=124,与第二个分片的分片偏移量相等,说明第一、第二个分片是相连的两个分片。
    (2)第二个分片的分片标志MF=0,表示是最后一个分片,说明这个IP数据报共有两个分片。
    (3)第二个分片的数据部分为312-20=292,故重组后的数据总长度是992+292=1284字节。加上重组后的IP首部,故总长度为1284+20=1304字节。
    重组后的IP数据报:ID=111,TL=1304,MF=0,Offset=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某时刻,一台PC开始抓取数据报文,其中一个报文展开如下图所示,根据图回答:  (1)这个报文传输层采用了什么协议?  (2)该IP数据报的头部是否有选项域?  (3)这个报文最多经过多少个路由器就会被丢弃?  (4)该IP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各是什么?  (5)该报文总长度是多少?是否被分段?

    正确答案:
    (1)由于Protocol=17,故传输层采用了UDP协议。
    (2)由于header length=20B,而IP不包括选项的首部长度为20B,故该IP数据报的头部没有选项域。
    (3)由于Time to live=64,故这个报文最多经过64个路由器就会被丢弃。
    (4)显然源IP地址=172.16.19.1,目的IP地址172.16.20.76。
    (5)显然总长度166字节。由于Flags的MF=0且Fragment offset=0B,故IP报文没有被分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34)在TCP/IP互联网中,中途路由器有时需要对IP数据报进行分片,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路由器的转发效率

    B)增加数据报的传输可靠性

    C)使目的主机数据报的处理更加简单

    D)保证数据报不超过物理网络能传输的最大报文长度


    正确答案:D
    (34)D) 【解析】之所以要分片,就是因为数据报超过最大报文长度。

  • 第14题:

    以下关于IP报文说法错误的是( )。

    A.版本字段长度为4位,标识数据报的IP版本号,值为二进制0100,则表示IPv4。
    B.IHL字段长度为4位。该字段表示数的单位是32位,即4字节。常用的值是5。
    C.由于IP报头设置了分片字段,IP报文总长度可以超过65535字节。
    D.TTL字段长度为8位,用来设置数据报最多可以经过的路由器数,用于防止无限制转发。

    答案:C
    解析:
    总长度字段长度为16位,单位是字节,指的是首部加上数据之和的长度。所以,数据报的最长长度为2^16-1=65535字节。由于有MTU限制(如以太网单个IP数据报就不能超过1500字节),所以超过1500字节的IP数据报就要分段,而总长度是所有分片报文的长度和。

  • 第15题:

    IP数据报的分段和重装配要用到报文头部的( )个字段。其中,分片偏移字段(段偏置值)表示数的单位是( )字节;标记字段M标志(MF位)为0表示(请作答此空)。

    A.不能分片
    B.允许分片
    C.之后还有分片
    D.最后一个分片

    答案:D
    解析:
    IP数据报的分段和重装配要用到报文头部的标识符、数据长度、段偏置值和M标志(标记字段的MF位)等四个字段。其中,标识符字段长度为16位,同一数据报分段后,其标识符一致,这样便于重装成原来的数据报。标记字段长度为3位,第1位不使用;第2位是不分段(DF)位,值为1表示不能分片,为0表示允许分片;第3位是更多分片(MF)位,值为1表示之后还有分片,为0表示是最后一个分片。分片偏移字段(段偏置值)该字段长度为13位,表示数的单位是8字节,即每个分片长度是8字节的整数倍。该字段是标识所分片的分组分片之后在原始数据中的相对位置。

  • 第16题:

    IP数据报的分段和重装配要用到报文头部的(请作答此空)个字段。其中,分片偏移字段(段偏置值)表示数的单位是( )字节;标记字段M标志(MF位)为0表示( )。

    A.1
    B.2
    C.3
    D.4

    答案:D
    解析:
    IP数据报的分段和重装配要用到报文头部的标识符、数据长度、段偏置值和M标志(标记字段的MF位)等四个字段。其中,标识符字段长度为16位,同一数据报分段后,其标识符一致,这样便于重装成原来的数据报。标记字段长度为3位,第1位不使用;第2位是不分段(DF)位,值为1表示不能分片,为0表示允许分片;第3位是更多分片(MF)位,值为1表示之后还有分片,为0表示是最后一个分片。分片偏移字段(段偏置值)该字段长度为13位,表示数的单位是8字节,即每个分片长度是8字节的整数倍。该字段是标识所分片的分组分片之后在原始数据中的相对位置。

  • 第17题:

    在IP报文头的字段中,以下()内容和IP报文分片有直接的关系。

    • A、源IP地址
    • B、目的IP地址
    • C、标识字段(Identification)
    • D、标志字段(MF、DF字段)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设有两个IP分片,第一个分片的分片标识符ID=111,数据报总长度TL=1012字节,分片标志MF=1,表示不是最后一个分片,分片偏移量Offset=0。第二个分片的分片标识符ID=111,数据报总长度TL=312字节,分片标志MF=0,表示是最后一个分片,分片偏移量Offset=124。请写出重组后的IP数据报的ID、MF、TL及Offset,要求必须写出分析过程。


    正确答案: (1)第一个分片的数据部分为1012-20=992字节,而992/8=124,与第二个分片的分片偏移量相等,说明第一、第二个分片是相连的两个分片。
    (2)第二个分片的分片标志MF=0,表示是最后一个分片,说明这个IP数据报共有两个分片。
    (3)第二个分片的数据部分为312-20=292,故重组后的数据总长度是992+292=1284字节。加上重组后的IP首部,故总长度为1284+20=1304字节。
    重组后的IP数据报:ID=111,TL=1304,MF=0,Offset=0。

  • 第19题:

    构成IP Fragment攻击的报文有()

    • A、IP报文长度大于MTU
    • B、DF=1的分片报文
    • C、分片报文
    • D、分片报文的偏移量加上长度大于64K

    正确答案:B,D

  • 第20题:

    在IP报文头的字段中,以下()内容和IP报文分片有直接的关系。

    • A、源IP地址
    • B、目的IP地址
    • C、标识字段(Identification)
    • D、标志字段(MF、DF字段)
    • E、片偏移

    正确答案:C,D,E

  • 第21题:

    在IP报文头的字段中,()内容和IP报文分片有直接的关系。

    • A、源IP地址
    • B、目的IP地址
    • C、标识字段(IdentificAtion)
    • D、标志字段(MF、DF字段)
    • E、片偏移

    正确答案:C,D,E

  • 第22题:

    多选题
    在IP报文头的字段中,以下()内容和IP报文分片有直接的关系。
    A

    源IP地址

    B

    目的IP地址

    C

    标识字段(Identification)

    D

    标志字段(MF、DF字段)

    E

    片偏移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设有一个IP数据报,数据报总长度TL=800字节,分片标识符ID=5,分片标志MF=0,表示最后一个分片,分片偏移量Offset=0。现通过一个最大传输单元MTU=512字节的网络,请详细说明分片的步骤,并写出这个数据报经过这个网络时,每个分片的ID、MF、TL及Offset。

    正确答案: (1)由于网络的MTU为512,去除IP首部20字节后得到512-20=492字节,但492字节不是8字节的整数倍,故取488字节。这样,第一个分片的总长度应当是488+20=508字节。
    (2)由于IP数据报的总长度为800字节,去除首部的20个字节,该数据包的实际数据长度是800-20=780字节。
    (3)第二个分片的数据部分是780-488=292字节,加上IP首部,则第二个分片的总长度是292+20=312字节,分段偏移量Offset是488/8=61。
    第一个分片:ID=5,MF=1,TL=508,Offset=0。
    第二个分片:ID=5,MF=0,TL=312,Offset=61。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