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更多“西部地区不包括(  )。”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大多数资源量分布在( )。

    A.中、西部地区 B.中、东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陕西、山西、宁夏、内蒙古地区


    正确答案:B
    点评:我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大多数资源量又集中分布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开发条件较好。详见教材Pl68.
    考试要点:煤层气资源的分布。

  • 第2题:

    2005年各地区按出口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 )。

    A.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

    B.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

    D.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正确答案:C
    东部地区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27.5%,中部地区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33%,西部地区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28%。故选C。

  • 第3题:

    近年来,我国制鞋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一方面为东部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在中西部地区形成新的产业基地,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得以继续保持国际竞争优势。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这一现象的积极效应不包括( )

    A.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B.中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区资源形成优势产业
    C.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地区加工工业的主体地位
    D.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梯度发展目标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根据上述资料可知,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公路总里程相比:
    A西部地区多46930千米左右
    B东部地区多46930千米左右
    C西部地区多56930千米左右
    D东部地区多56930千米左右


    答案:A
    解析:
    {图}

  • 第5题:

    我国煤气层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大多数资源量分布在(  )。

    A:中部、西部地区
    B:中部、东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陕西、山西、宁夏、内蒙古地区

    答案:B
    解析:

  • 第6题:

    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新阶段发展提出了“314”总体部署。“314”总体部署明确了加快重庆建设的定位是()。

    • A、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
    • B、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 C、西部地区的科技高地
    • D、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
    • E、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正确答案:A,B,E

  • 第7题:

    国家要加大对()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

    • A、农村
    • B、中西部地区
    • C、农村和中西部地区
    • D、西部地区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生育水平较高,人口年龄结构较轻,贫困人口较多和人类生存环境较差。

  • 第9题:

    我国温度年较差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0题:

    单选题
    国家要加大对()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
    A

    农村

    B

    中西部地区

    C

    农村和中西部地区

    D

    西部地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新阶段发展提出了“314”总体部署。“314”总体部署明确了加快重庆建设的定位是()。
    A

    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

    B

    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C

    西部地区的科技高地

    D

    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

    E

    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999年,中部、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分别大约相当于东部的50%、40%

    B

    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

    C

    多年来,我国农业年人均纯收入增幅在6%左右徘徊

    D

    到2005年底,我国已基本取消了农业税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正确,1999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人均GDP分别为10089元、5407元和4217元,中部、西部地区的占东部地区的分别为5470÷10089×100%≈5000÷10000×100%=50%,4217÷10089×100%≈4000÷10000×100%=40%;B项正确,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迟缓,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共1742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61.8%,即贫困人口大都集中在西部地区;C项错误,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4年打破长期徘徊并增长6.8%的基础上,可知多年来我国农业人均纯收入基本停滞不前,到2004年才开始较快增长;D项正确,由“到2005年底,全国已基本取消了农业税”可知,农业税在2005年基本消失。

  • 第13题:

    西部地区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额约为( )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按出口增长率排序依次是:

    A 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 B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C 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 D 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2012年1~10月,住宅方面的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速度从高到低依次是(  )。

    A.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
    B.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
    D.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答案:C
    解析:
    东、中、西部住宅方面的房地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9.8%、9.7%、14.6%,由高到低排序应是西部、东部、中部。

  • 第16题:

    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中,组织开展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应倾斜的地区不包括( )。

    A.中西部地区
    B.东北地区
    C.中小城市
    D.农村地区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与政策。按照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倾斜.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倾斜的原则,组织开展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 第17题: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最佳播种期在()


    正确答案:4月15——4月25日

  • 第18题:

    我国高血压的分布特点不包括()

    • A、同一地区城市高于农村
    • B、同一地区农村高于城市
    • C、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
    • D、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不包括()

    • A、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
    • B、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 C、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
    • D、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怎样认识和解决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正确答案: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都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因发展起点和发展条件不同,东部地区发展比中西部地区更快一些。
    (2)要用历史的和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一是要看到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二是要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解决
    地区差距问题;三是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应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3)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总的要求是,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全国经济总体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发展区域经济与发挥各地积极性的关系。中西部地区应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 第21题:

    ()积极寻求经济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速了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推动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 A、东部地区
    • B、中部地区
    • C、西部地区
    • D、东北地区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单选题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不包括()
    A

    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

    B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C

    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

    D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限制性因素。

    正确答案: ①社会经济落后,开发资金短缺;
    ②西部地区市场需求量有限;
    ③现有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大批油气产品的生产和外运。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