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在2016年12月31日发行1亿股,同一控制下合并B公司。A公司2016年总股本为1亿股,净利润0.6亿元。B公司2016年净利润0.2亿元。关于A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基本每股收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元/每股 Ⅱ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8元/每股 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8元/每股 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6元/每股A.Ⅰ、Ⅳ B.Ⅲ、Ⅳ C.Ⅱ、Ⅲ、 D.Ⅰ、Ⅱ、

题目
A公司在2016年12月31日发行1亿股,同一控制下合并B公司。A公司2016年总股本为1亿股,净利润0.6亿元。B公司2016年净利润0.2亿元。关于A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基本每股收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元/每股
Ⅱ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8元/每股
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8元/每股
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6元/每股

A.Ⅰ、Ⅳ
B.Ⅲ、Ⅳ
C.Ⅱ、Ⅲ、
D.Ⅰ、Ⅱ、

相似考题
更多“A公司在2016年12月31日发行1亿股,同一控制下合并B公司。A公司2016年总股本为1亿股,净利润0.6亿元。B公司2016年净利润0.2亿元。关于A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基本每股收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上市公司净利润为2亿元,当前市盈率为20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司市值为40亿元
    B、公司股本为1亿股
    C、每股市价4元
    D、每股净资产5元

    答案:A
    解析:
    市盈率(P/E)=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 第2题:

    A公司在2010年12月31日发行1亿股同一控制下合并B公司,A公司2010年总股本为1亿股,净利润0.6亿元,B公司2010年净利润0.2亿元。则A公司2010年基本每股收益0.4元/股,扣非后每股收益0.6元/股。(  )


    答案:对
    解析:
    本题同2009及2010年考题,连续3年考到同一考点。
    基本每股收益=(0.6+0.2)÷(1+1)=0.4
    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0.6+0.2-0.2)÷1=0.6

  • 第3题:

    甲公司在2015年12月31日发行2亿股,同一控制下合并乙公司。甲公司2015年总股本为2亿股,净利润1.2亿元。乙公司2015年净利润0.4亿元。关于甲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基本每股收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元/股
    Ⅱ.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8元/股
    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6元/股
    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8元/股

    A、Ⅰ、Ⅲ
    B、Ⅰ、Ⅳ
    C、Ⅱ、Ⅲ
    D、Ⅱ、Ⅳ

    答案:A
    解析:
    基本每股收益=(1.2+0.4)÷(2+2)=0.4(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1.2+0.4-0.4)÷2=0.6(元/股)。

  • 第4题:

    上市公司申请增发时,应以()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

    A: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的低者
    B: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C:利润总额
    D:净利润

    答案:A
    解析:
    上市公司申请公开增发的特别规定为:①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②除金融类企业外,最近1期末不存在持有金额较大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③发行价格应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或前个交易日的均价。

  • 第5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经证监会批准,甲公司于2×18年9月30日以发行1.2亿股(发行价格为每股10元)为对价,向乙公司购买其持有的丙公司100%的股权(评估作价为12亿元)。
    交易完成后,乙公司成为甲公司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60%。
    交易前甲公司的股本为0.8亿股,交易完成后,甲公司的股本变更为2亿股。
    甲公司2×18年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约为1.54亿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甲公司2×18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 )。

    A.1.1元/股
    B.1.4元/股
    C.1元/股
    D.1.3元/股

    答案:A
    解析:
    反向购买情况下计算每股收益的关键在于确定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自当期期初至购买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量为法律上母公司甲公司为收购丙公司发行了1.2亿股,
    自购买日至期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量为法律上母公司甲公司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2亿股;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2×9/12+2×3/12=1.4(亿股),
    甲公司2×18年度基本每股收益=1.54/1.4=1.1(元/股)。
    注意:此题构成反向购买!!!
    本题考查:基本每股收益分母的确定

  • 第6题:

    公司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考虑( ),按照其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
    Ⅰ.所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Ⅱ.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及加权平均股数的影响
    Ⅲ.报告期因公积金转增股本或股票股利分配等增加股份数
    Ⅳ.报告期因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增加股份数

    A、Ⅰ.Ⅱ
    B、Ⅰ.Ⅱ.Ⅲ
    C、Ⅰ.Ⅱ.Ⅳ
    D、Ⅱ.Ⅲ.Ⅳ


    答案:A
    解析:

  • 第7题:

    下列属于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障碍条件的是()。 Ⅰ最近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 Ⅱ前次已发行公司债至今未能完全兑付 Ⅲ主体评级BBB,评级展望为负面 Ⅳ房地产公司公开发行10亿元,用于购买一款信托产品

    • A、Ⅰ、Ⅱ
    • B、Ⅱ、Ⅲ
    • C、Ⅰ、Ⅳ
    • D、Ⅱ、Ⅳ
    • E、Ⅲ、Ⅳ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在创业板上市发行的公司的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单选题
    某上市公司净利润为2亿元,当前市盈率为20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司股价为10亿元

    B

    公司市值为40亿元

    C

    公司股本为10亿股

    D

    公司股本为1亿股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A公司的普通股股本为3000万股,2009年7月1日,A公司又分别发行新股500万元和800万元购买了B和C公司的80%的股权,并取得了控制,其中,B公司与A公司受同一大股东控制,C公司与A公司合并前没有关联关系,A、B和C公司2009年的个别报表中净利润分别为6000万元、1800万元和2300万元,合并前的净利润分别为3000万元、900万元和1200万元,则A公司2009年合并基本每股收益为()。
    A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的每股收益为2.13元

    B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的每股收益为2.08元

    C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为2.28元

    D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为1.95元


    正确答案: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的每股收益为2.13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的每股收益为2.08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为2.28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为1.95元
    解析: 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第八条的规定计算如下:扣非前基本每股收益=[6000+1800×0.8+(2300-1200)×0.8]/(3000+500+800/2)=2.13(元);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6000+900×0.8+(2300-1200)×0.81/(3000+1300/2)=2.08(元)。

  • 第11题:

    单选题
    A公司当年的公司净利润为6000万元,发行在外的总股数为3000万股,净资产为8000万元,则A公司的每股收益为(  )元,股本收益率为(  )。
    A

    2;75%

    B

    0.75;200%

    C

    0.75;75%

    D

    2;50%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A公司在2010年12月31日发行1亿股,同一控制下合并B公司。A公司2010年总股本为1亿股,净利润0.6亿元。B公司2010年净利润0.2亿元。关于A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基本每股收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元/股 Ⅱ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8元/股 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8元/股 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6元/股
    A

    Ⅰ、Ⅲ

    B

    Ⅰ、Ⅳ

    C

    Ⅱ、Ⅲ

    D

    Ⅱ、Ⅳ


    正确答案: A
    解析: 基本每股收益=(0.6+0.2)÷(1+1)=0.4(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0.6+0.2-0.2)÷1=0.6(元/股)。

  • 第13题:

    A公司的普通股股本为3000万股,2009年7月1日,A公司又分别发行新股购500万和800万购买了B和C公司的80%的股权,并取得了控制,其中,B公司与A公司受同一大股东控制,C公司与A公司合并前没有关联关系,A、B和C公司09年的个别报表中净利润分别为6000、1800万和2300万元,合并前的净利润分别为3000万、900万和1200万元,则A公司09年合并扣非前和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2.13元和2.08元。(  )


    答案:对
    解析:
    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第八条的规定计算如下:
    扣非前基本每股收益=(6000+1800×0.8+1100×0.8)/(3000+500+800/2)=2.13
    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6000+900×0.8+1100×0.8)/(3000+1300/2)=2.08

  • 第14题:

    甲公司和乙公司分别是A公司控制下的两家全资子公司。2008年7月1日,甲公司定向增发4000万股自母公司A公司处取得乙公司100%的股权。甲公司2007年度净利润为3000万元,乙公司2007年度净利润为500万元;甲公司2008年度合并净利润为5000万元,其中包括被合并方乙公司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450万元。合并前甲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20000万股。假定除定向增发股票外,股数未变,甲公司和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两家公司在合并前未发生交易,合并前甲公司旗下没有子公司。甲公司合并利润表中基本每股收益为(  )

    A.2008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1
    B.2008年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为0.25
    C.20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5
    D.2007年度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为0.15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同2009年考题,该项合并中,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及合并后均为A公
    司最终控制,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008年度基本每股收益5000÷(20000+4000)=0.21,扣非后=(5000-450)÷(20000+4000/2)=0.25
    20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3000+500)÷(20000+4000)=0.15(元),扣非后=3000÷20000=0.15

  • 第15题:

    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公告发行价格和发行市盈率时,每股收益的计算方式为()。

    A:发行前一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高的净利润以发行赵总股本
    B:发行前一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净利润除以发行前总股本
    C:发行当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除以发行后总成本
    D:发行前一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除以发行后总股本

    答案:D
    解析: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公告发行价格和发行市盈率时,每股收益应当按发行前一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除以发行后总股本计算。提供盈利预测的发行人还应当补充披露基于盈利预测的发行市盈率。每股收益按发行当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预测数除以发行后总股本计算。

  • 第16题:

    计算发行市盈率时,每股收益一般应当按发行前一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为高的净利润除以发行后总股本计算。()


    答案:错
    解析: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公告发行价格和发行市盈率时,每股收益应当按发行前一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除以发行后总股本计算。

  • 第17题:

    公司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考虑( ),按照其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
    Ⅰ.所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Ⅱ.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及加权平均股数的影响
    Ⅲ.报告期因公积金转増股本或股票股利分配等増加股份数
    Ⅳ.报告期因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增加股份数

    A.Ⅰ.Ⅱ
    B.Ⅰ.Ⅲ
    C.Ⅱ.Ⅲ
    D.Ⅰ.Ⅳ

    答案:A
    解析:
    公司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考虑所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及加权平均股数的影响,按照其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

  • 第18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Ⅰ.每股收益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
    Ⅱ.公司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考虑所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及加权平均股数的影响,按照其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
    Ⅲ.在分析每股收益时,可以进行公司间的比较,以评价该公司相对的盈利能力
    Ⅳ.在分析每股收益时,可以进行不同时期的比较,了解该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

    A.Ⅰ、Ⅱ、Ⅲ、Ⅳ
    B.Ⅰ、Ⅱ、Ⅲ
    C.Ⅱ、Ⅲ、Ⅳ
    D.Ⅰ、Ⅳ

    答案:A
    解析:
    公司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考虑所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及加权平均股数的影响,按照其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
    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在分析时,可以进行公司间的比较,以评价该公司相对的盈利能力;可以进行不同时期的比较,了解该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可以进行经营实施和盈利预测的比较,掌握该公司的管理能力。

  • 第19题:

    当发行人披露基于盈利预测的发行市盈率时,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是()。

    • A、按发行前一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测数除以发行后总股本计算
    • B、按发行当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预测数除以发行后总股本计算
    • C、按发行前一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预测数除以发行后总股本计算
    • D、按发行当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测数除以发行后总股本计算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属于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障碍条件的是(  )。[2016年9月真题]Ⅰ.最近一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Ⅱ.前次已发行公司债至今未能完全兑付Ⅲ.主体评级BBB,评级展望为负面Ⅳ.房地产公司公开发行10亿元,用于购买一款信托产品
    A

    Ⅰ、Ⅱ

    B

    Ⅱ、Ⅲ

    C

    Ⅰ、Ⅳ

    D

    E

    Ⅲ、Ⅳ


    正确答案: C
    解析:
    Ⅱ项,2019年修订的《证券法》第17条已删除了旧第1项规定,即前一次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尚未募足的,不得再次公开发行公司债券。Ⅳ项,债券筹集资金必须按照核准的用途,用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得擅自挪作他用,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房地产公司筹集资金用于购买信托产品,属于用于非生产性支出,构成发行障碍。Ⅰ项,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并不要求最近一年盈利。Ⅲ项,面向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要求债券信用评级达到AAA级,而仅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对评级没有要求。

  • 第21题:

    单选题
    甲公司和乙公司分别是A公司控制下的两家全资子公司。2008年7月1日,甲公司定向增发4000万股自母公司A公司处取得乙公司100%的股权。甲公司2007年度净利润为3000万元,乙公司2007年度净利润为500万元;甲公司2008年度合并净利润为5000万元,其中包括被合并方乙公司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450万元。合并前甲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20000万股。假定除定向增发股票外,股数未变,甲公司和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两家公司在合并前未发生交易、合并前甲公司旗下没有子公司。甲公司合并利润表中基本每股收益说法正确的是()。 Ⅰ2007年扣非前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股 Ⅱ2008年扣非前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 Ⅲ2007年扣非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股 Ⅳ2008年扣非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
    A

    Ⅰ、Ⅲ

    B

    Ⅱ、Ⅳ

    C

    Ⅱ、Ⅲ、Ⅳ

    D

    Ⅰ、Ⅱ、Ⅲ、Ⅳ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该项合并中,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及合并后均为A公司最终控制,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2008年度基本每股收益=5000÷(20000+4000)=0.21(元/股),扣非后=(5000-450)÷(20000+4000/2)=0.21(元/股)。20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3000+500)÷(20000+4000)=0.15(元/股),扣非后=3000÷20000=0.15(元/股)。

  • 第22题:

    单选题
    A公司20×9年度净利润为480万元(不包括子公司利润或子公司支付的股利),发行在外普通股400万股,持有子公司B公司80%的普通股股权。 B公司20×9年度净利润为216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40万股,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8元。年初,B公司对外发行6万份可用于购买其普通股的认股权证,行权价格为4元,A公司持有1200份认股权证。假设除股利外,母子公司之间没有其他需抵消的内部交易。 下列有关基本每股收益计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公司应当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

    B

    A公司应当按照归属于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

    C

    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计算每股收益时,分子应当是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合并净利润,即扣减少数股东损益后的余额

    D

    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只需要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


    正确答案: A
    解析: 企业应当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所以选项B有误。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属于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障碍条件的是()。 Ⅰ最近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 Ⅱ前次已发行公司债至今未能完全兑付 Ⅲ主体评级BBB,评级展望为负面 Ⅳ房地产公司公开发行10亿元,用于购买一款信托产品
    A

    Ⅰ、Ⅱ

    B

    Ⅱ、Ⅲ

    C

    Ⅰ、Ⅳ

    D

    Ⅱ、Ⅳ

    E

    Ⅲ、Ⅳ


    正确答案: B
    解析: Ⅱ项,根据《证券法》(2014年修订)第18条规定,前一次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尚未募足的,不得再次公开发行公司债券。Ⅳ项,债券筹集资金必须按照核准的用途,用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得擅自挪作他用,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房地产公司筹集资金用于购买信托产品,属于用于非生产性支出,构成发行障碍。Ⅰ项,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并不要求最近1年盈利。Ⅲ项,面向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要求债券信用评级达到AAA级,而仅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对评级没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