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杆AB和杆CD的自重不计,且在C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杆AB上力偶矩为M1,若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CD杆上力偶矩M2的,转向如图所示,则其矩值为:

题目
已知杆AB和杆CD的自重不计,且在C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杆AB上力偶矩为M1,若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CD杆上力偶矩M2的,转向如图所示,则其矩值为:



相似考题
更多“已知杆AB和杆CD的自重不计,且在C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杆AB上力偶矩为M1,若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CD杆上力偶矩M2的,转向如图所示,则其矩值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图所示,结构由AB、BC、CE三杆铰接而成,A处为固定端,杆重不计,铰C上作用一铅垂力P,则二力杆为(  )。

    A.AB、BC、CE
    B.BC、CE
    C.AB
    D.均不是二力杆

    答案:B
    解析:
    在铅垂力P的作用下,此结构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原理,不计自重的刚体在二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充分条件是:二力沿着同一作用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仅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称为二力体,又称二力杆件,故杆BC和杆CE是二力杆。

  • 第2题:

    如图,半径为R的圆轮以匀角速度作纯滚动,带动AB杆绕B作定轴转动,D是轮与杆的接触点,如图所示。若取轮心C为动点,杆BA为动坐标系,则动点的牵连速度为(  )。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均质杆AB长为l,重为W,受到如图所示的约束,绳索ED处于铅垂位置,A、B两处为光滑接触,杆的倾角为α,又CD = l/4,则 A、B两处对杆作用的约束力大小关系为:

    A. FNA=FNB= 0 B. FNA=FNB≠0 C. FNA≤FNB D.FNA≥FNB


    答案:B
    解析:
    提示:A、B处为光滑约束,其约束力均为水平并组成一力偶,与力W和DE杆约束力组成的力偶平衡。

  • 第4题:

    图示力P作用在BC杆的中点,且垂直BC杆。若,杆重不计。则杆AB内力S的大小为:

    A. 1kN B. 0.5kN
    C. 1.414kN D. 2kN


    答案:B
    解析:
    提示:研究整体,由方程∑mA = 0,求出FBy;再研究BC (包括C、B铰),由方程∑mc=0可得。

  • 第5题:

    图示结构简支梁AB与悬臂梁DE用铰链与弹性杆CD相连。已知q、l、a、EI、E1A,则CD杆的内力为:



    答案:B
    解析:
    提示:设AB梁C点挠度为fc,是由均布荷载q和CD杆的轴力N共同作用产生的;设DE梁D点的挠度为fD,是由CD杆轴力N作用产生的;设CD杆缩短量为Δa,则有几何变形协调方程fc-fD =Δa。代入物理方程(查表),即可求出轴力N。

  • 第6题:

    已知杆AB和CD自重不计,且在C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AB杆上力偶的矩为M1,则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CD杆上力偶的矩M2的转向如图示,其矩值为:

    (A) M2=M1 (B) M2=4M1/3 (C) M2=2M1 (D) M2=3M1


    答案:B
    解析:
    解:选B
    由基本的矢量原理可较松判断出。

  • 第7题:

    曲杆自重不计,其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则图4-17(a)中B处约束力比图4-17(b)中B处约束力( )。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提示:根据力偶的性质,A、B处约束力应组成一力偶。

  • 第8题:

    如图所示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机构以AB杆为机架时,为()机构;以CD杆为机架时,为()机构;以AD杆为机架时,为()机构。
    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

  • 第9题:

    铰链四杆机构ABCD各杆长度分别为AB=40mm,BC=90mm,CD=55mm,AD=100mm,若取AB为机架,则此铰链四杆机构为() 

    • A、双摇杆机构
    • B、双曲柄机构
    • C、曲柄摇杆机构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作用在刚体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若(),则两个力偶彼此等效。

    • A、若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同
    • B、若力偶矩大小不等.转向相同
    • C、若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反
    • D、若力偶矩大小不等、转向相反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作用在刚体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若(),则两个力偶彼此等效。
    A

    若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同

    B

    若力偶矩大小不等.转向相同

    C

    若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反

    D

    若力偶矩大小不等、转向相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如图所示,力P作用在BC杆的中点,且垂直于BC杆,若P=kN,杆重不计。则杆AB的内力大小S为( )
    A

    1kN

    B

    0.5kN

    C

    1.41kN

    D

    2kN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图所示直角杆CDA和T字形杆BDE在D处铰接,并支承如图。若系统受力偶矩为m的力偶作用,不计各杆自重,则支座A约束力的方向为(  )。

    A.FA的作用线沿水平方向
    B.FA的作用线沿铅垂方向
    C.FA的作用线平行于D、B连线
    D.FA的作用线方向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T字形杆BDE为二力构件,B处约束力沿DB连线,系统整体应满足力偶的平衡,支座A约束力与RB构成力偶与m平衡,则FA的作用线平行于D、B连线,且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第14题:

    已知杆AB和杆CD的自重不计,且在C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杆AB上的力偶的矩为m1,则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CD杆上的力偶矩m2,转向如图所示,其矩的大小为:



    答案:A
    解析:
    提示:根据受力分析,A、C、D处的约束力均为水平方向,分别考虑杆AB、DC的平衡,采用力偶的平衡方程即可。

  • 第15题:

    两根完全相同的细长(大柔度)压杆AB和CD如图所示,杆的小端为固定铰链约束,上端与刚性水平杆同结。两杆的弯曲刚度均为EI,其临界载荷Fa为;



    答案:C
    解析:
    解:选C

  • 第16题:

    两根完全相同的细长(大柔度)压杆AB和CD如图所示,杆的下端为固定铰链约束,上端与刚性水平杆固结。两杆的弯曲刚度均为EI,其临界载荷Fa为:



    答案:B
    解析:

  • 第17题:

    已知钢杆AB和铝杆CD的尺寸相同,且其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之比GAB:GCD=3:1,BF和ED杆为刚性杆。则荷载P分配于BF和ED杆上的比例是:

    A. 9:1 B. 1 : 9
    C. 1 : 3 D. 3 : 1


    答案:D
    解析:
    提示:由于F点挠度相同,故AB杆和CD杆的扭转角相同。根据公式,可知抗扭刚度GIP与扭矩成正比,GIP大者扭矩也大,即荷载P分配的比例也大。

  • 第18题:

    如图11—22所示,两根相距1的竖直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导轨电阻不计,另两根与光滑导轨接触的金属杆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若要使cd杆恰好平衡,且静止不动,则ab杆应__________(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匀速运动,ab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需要对杆ab施加的向上的外力大小应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竖直向上  2mg

  • 第19题:

    已知杆AB和杆CD的自重不计,且在C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杆上的力偶的矩为m1,则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CD杆上的力偶矩m2,转向如图4-14所示,其矩的大小为( )。



    答案:A
    解析:
    提示:作用在AB杆C处的约束力为水平方向,根据力偶的性质,A、D处约束力应满足二力平衡原理。

  • 第20题:

    一人字桅杆由AB、CD两杆组成,起重滑车组的出头端通过设在AB杆上的导向滑车引向卷所扬机,则在作业中AB、CD两杆的受力情况是()。

    • A、两杆受力相同
    • B、AB杆受力大于CD杆
    • C、CD杆受力大于AB杆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AB=100mm,BC=120mm,CD=50mm,AD=140mm,若该机构为双曲柄机构,则机架是(),曲柄是()和()。


    正确答案:CD;AD;BC

  • 第22题:

    钳工用丝锥攻螺丝,已知作用丝杆上的力的大小为50N,作用在丝锥上的力偶矩为20Nm,则两手间的垂直距离是()。

    • A、40cm
    • B、20cm
    • C、25cm
    • D、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单选题
    直角杆CDA和T字形杆BDE在D处铰接,并支承如图所示。若系统受力偶矩为M的力偶作用,不计各杆自重,则支座A约束力的方向为:()
    A

    FA的作用线沿水平方向

    B

    FA的作用线沿铅垂方向

    C

    FA的作用线平行于D、B连线

    D

    FA的作用线方向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