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流域地表水资源和浅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40亿m3;流域内渠系渗漏补给量和田间地表水入渗补给量为4亿m3,可开采系数为0.25,该流域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 )。A.37亿m3 B.38亿m3 C.39亿m3 D.40亿m3

题目
某流域地表水资源和浅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40亿m3;流域内渠系渗漏补给量和田间地表水入渗补给量为4亿m3,可开采系数为0.25,该流域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 )。

A.37亿m3
B.38亿m3
C.39亿m3
D.40亿m3

相似考题
更多“某流域地表水资源和浅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40亿m3;流域内渠系渗漏补给量和田间地表水入渗补给量为4亿m3,可开采系数为0.25,该流域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水资源可利用量由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组成。()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 第2题:

    用水总量与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比值,可反映一个地区或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的紧张程度。图4示意我国主要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据此完成题。



    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海水淡化
    B.节水灌溉
    C.开采地下水
    D.南水北调

    答案:D
    解析:
    点拨:本题考查南水北调的功能。应试解难: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因此,南水北调能有效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材料题
    图5示意2013年1月北京雾霾PM2.5来源统计。

  • 第3题:

    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以总补给量代表,那么总补给量包含( )。

    A.降水入渗量
    B.地表水入渗量
    C.山丘区侧渗量
    D.河川基流量

    答案:A,B,C
    解析:
    地下水补给项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含河道入渗、湖库入渗、渠系入渗、田间人渗等补给量)和井灌回归补给量,各项补给量之和为总补给量,扣除井灌回归补给量后作为地下水资源量。

  • 第4题:

    山丘区可开采量估算,一般采用多年平均地下水实际开采量法和未计入地表水资源量的多年平均实测()流量法计算。

    • A、河水
    • B、泉水
    • C、雨水
    • D、人口水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根据多年水量平衡方程,地下水资源量等于总排泄量或总补给量。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以()估算。

    • A、总补给量
    • B、总排泄量
    • C、降水入渗补给量
    • D、地表水入渗量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下列几种表述正确的是()。

    • A、区域不同频率代表年水资源总量,可由同频率的河川径流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组合而得
    • B、区域不同频率代表年水资源总量,由区域逐年年水资源总量系列,做年水资源总量的频率分析,然后求得
    • C、为确定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的最大可利用量,可将地表水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采用量累加而得
    • D、平原、盆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应以计算排泄量为主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甘肃省三大流域根据自产地表水资源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


    正确答案: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河西内陆河流域

  • 第8题:

    多选题
    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以总补给量代表,那么总补给量包含(  )。
    A

    降水入渗量

    B

    地表水入渗量

    C

    山丘区侧渗量

    D

    河川基流量


    正确答案: B,D
    解析:
    地下水补给项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含河道入渗、湖库入渗、渠系入渗、田间入渗等补给量)和井灌回归补给量,各项补给量之和为总补给量,扣除井灌回归补给量后作为地下水资源量。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

    正确答案: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时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能不满足河道内用水(包括水利发电、航运、渔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等)并顾及下游用水的前提下通过蓄、引、提等地表水工程措施可能控制利用的河道外一次性最大水量。
    地下水开采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能且不发生因开采地下水而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等水环境问题和已对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允许从含水层中取出的最大水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以()估算。
    A

    总补给量

    B

    总排泄量

    C

    降水入渗补给量

    D

    地表水入渗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在进行地下水资源量计算时,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只计算排泄量。平原、盆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应以计算补给量为主。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地区,应利用排泄量法结合地下水动态资料,进行补给量与排泄量的平衡分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一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A

    应大于地表水资源数量与地下水补给量之和

    B

    应等于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之和

    C

    应等于地表水资源数量与地下水补给量之和

    D

    可按地表水资源数量与地下水补给量相加,再扣除重复水量求得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根据《地下水资源勘察规范》SL454-2010关于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基本要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应遵循哪项要求?()
    A

    可只计算排泄量

    B

    可只计算补给量

    C

    应分别计算补给量和允许开采量

    D

    应分别计算补给量、排泄量和允许开采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用水总量与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比值,可反映一个地区或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的紧张程度。图4示意我国主要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据此完成题。



    水资源供需关系最紧张的流域是(??)

    A.珠江
    B.黄河
    C.海河
    D.淮河

    答案:C
    解析:
    点拨:本题考查我国主要流域水资源的供需关系。应试解难:依题意,水资源供需关系=用水总量/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比值越大,说明供需关系越紧张;比值越小,说明供需关系越缓和。由图可知,比值最大的是海河流域(171.1%),故海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最紧张。

  • 第14题: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以( )估算。

    A.总补给量
    B.总排泄量
    C.降水入渗补给量
    D.地表水入渗量

    答案:A
    解析:
    在进行地下水资源量计算时,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只计算排泄量。平原、盆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应以计算补给量为主。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地区,应利用排泄量法结合地下水动态资料,进行补给量与排泄量的平衡分析。

  • 第15题:

    一个地区的水资源量包括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地区总水资源数量等于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之和。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总量包括河川径流和地下水资源量两部分。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亿m3(1956-2000系列),地下水资源总补给量为300-400亿m3


    正确答案:535

  • 第17题: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以()估算。

    • A、总补给量
    • B、总排泄量
    • C、降水入渗补给量
    • D、地表水入渗量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以总补给量代表,那么总补给量包含()。

    • A、降水入渗量
    • B、地表水入渗量
    • C、山丘区侧渗量
    • D、河川基流量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单选题
    通常将平原区当地降水补给的地下水资源称为平原区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将包括山丘区地下入境水量和山丘区地表入境水量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在内的地下水资源称为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已知某平原区的水资源计算成果如下:平原区河川径流量Rp=7.4亿m3,平原区河川基流量Rgp=1.3亿m3,平原区地表径流量Rsp=6.1亿m3,平原区降雨入渗补给量Up=10.95亿m3,平原区河道渗漏补给量Uc=2.85亿mm3,渠灌田间渗漏补给量U1=2.1亿m3,山丘区侧渗地下水补给量Usi=3.29亿m3,越层补给量Uei=0,那么该平原区区域地下水资源量为()亿m3。
    A

    12.16

    B

    13.16

    C

    14.16

    D

    15.16


    正确答案: D
    解析: 进行地下水资源计算时,平原、盆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应以计算补给量为主。平原区的地下水补给量包括降水入渗量,山前侧渗补给量,河道、水库(湖泊、塘坝)、渠系渗漏补给量,越流补给量,人工回灌、井灌回归量等。

  • 第20题:

    多选题
    地表水资源量的评价内容包括(  )。
    A

    单站径流资料统计分析

    B

    入海、出境、入境水量计算

    C

    河道、湖库、渠系、田间等地表水体的入渗补给量

    D

    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分析


    正确答案: B,D
    解析:
    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用河川径流量表示。评价内容包括:①单站径流资料统计分析;②主要河流(一般指流域面积大于5000km2的大河)年径流量计算;③分区地表水资源数量计算;④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⑤入海、出境、入境水量计算;⑥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⑦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分析。选项C包含的内容属于地下水的评价内容

  • 第21题:

    单选题
    根据多年水量平衡方程,地下水资源量等于总排泄量或总补给量。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以(  )估算。
    A

    总补给量

    B

    总排泄量

    C

    降水入渗补给量

    D

    地表水入渗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在进行地下水资源量计算时,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只计算排泄量。平原、盆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应以计算补给量为主。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地区,应利用排泄量法结合地下水动态资料,进行补给量与排泄量的平衡分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水资源()由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组成。
    A

    可利用量

    B

    可开采量

    C

    可储存量

    D

    可循环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市水资源计算成果为,平原区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Up=10.95亿m3,平原区地表水体对地下水的多年平均入渗补给量Us=7.58亿m3,山丘区降水补给的、侧渗入平原区的多年平均水量Usm=3.29亿m3,多年平均越层补给量Ue1=0,多年平均河道入渗补给量Ur=2.63亿m3,该平原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  )亿m3。
    A

    14.24

    B

    18.53

    C

    21.82

    D

    24.49


    正确答案: B
    解析:
    在计算地下水资源量时,先按水文地质单元分区,分别计算各区的地下水资源量,然后将其进行汇总,求得总的地下水资源量。所以,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Up+Us+Usm=10.95+7.58+3.29=21.82(亿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