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67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40岁。排便次数增多伴稀便2个月,间断出现血便和黏液便。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直肠指检阴性。 为明确诊断,此时最适宜的检查手段是A.腹部B超B.钡剂灌肠造影C.乙状结肠镜检D.上消化道造影E.腹部CT

题目

(65~67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40岁。排便次数增多伴稀便2个月,间断出现血便和黏液便。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直肠指检阴性。 为明确诊断,此时最适宜的检查手段是

A.腹部B超

B.钡剂灌肠造影

C.乙状结肠镜检

D.上消化道造影

E.腹部CT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考虑为左半结肠或乙状结肠癌。
更多“(65~67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40岁。排便次数增多伴稀便2个月,间断出现血便和黏液便。体格检查未发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性,65岁,排便次数增多,黏液血便4个月,诊断为直肠癌。若行根治手术,并力求保留肛门,则肿瘤距肛门的距离至少为

    A、5cm

    B、8cm

    C、11cm

    D、12cm

    E、15cm


    参考答案:A

  • 第2题:

    患者,女性,65岁,排便次数增多,黏液血便4个月,诊断为直肠癌。若行根治手术,并力求保留肛门,则肿瘤距肛门的距离至少为

    A.5cm
    B.8cm
    C.11cm
    D.12cm
    E.15cm

    答案:A
    解析:
    直肠癌手术有两种:一种是可以保留肛门的,而另一种是不保留肛门的,而保留肛门的是适用于距离肛门边缘5cm以上的直肠癌。故答案为A。

  • 第3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35岁,4年多前出现鲜血便,常见便纸上有血迹,有时有鲜血覆盖于大便表面,并伴肛门肿块脱出,平卧时可自行回纳。1个月前出现排便时及便后肛门口剧痛,便后鲜血滴出,疼痛可持续数小时。

    该患者术后应少摄入
    A:水
    B:香蕉
    C:辣椒
    D:菠菜
    E:鱼

    答案:C
    解析:
    该患者痔为排便时脱出,排便后自行回纳,因此为Ⅱ期内痔。
    该患者表现为排便时及便后肛门口剧痛,便后鲜血滴出,疼痛可持续数小时,与肛裂的表现最相符。
    肛裂患者不宜进行直肠指诊,以免增加患者疼痛。
    260.辣椒刺激性过强,可致便秘,应减少摄入。

  • 第4题:

    患者,女性,65岁,排便次数增多,黏液血便4个月,诊断为直肠癌。若行根治手术,并力求保留肛门,则肿瘤距肛门的距离至少为

    A、5cm

    B、8cm

    C、11cm

    D、12cm

    E、15cm


    参考答案:A

  • 第5题:

    共用题干
    女,60岁,排便习惯改变半年,大便次数增多,有时带脓性黏液,偶尔混有血液,便后不适。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直肠癌
    B:直肠息肉
    C:肛瘘
    D:内痔
    E:肛裂

    答案:A
    解析:
    凡成年人出现原因不明的大便习惯(次数和性状)改变,特别是发现黏液血便,均应考虑有无直肠癌的可能。

    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80%的患者可用手指扪到肿瘤。内窥镜检查:对所有大便隐血阳性找不到原因,而指检触及肿块的患者,均应做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并可取肿瘤组织做病理检查以确诊。X线钡剂灌肠:可排除结肠多发癌和息肉病。实验室检查:对中老年患者,大便隐血实验可作为直肠癌的筛选检查。CEA检查对诊断治疗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根治性手术: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其术式选择应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活动度及术前排便的控制能力等而定。低位直肠癌(即癌肿下缘距肛门口5cm以内,)需经腹会阴切口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Miles手术),并在左下腹做乙状结肠造口(永久性人工肛门)。癌肿距肛门口5cm以上的中、高位直肠癌,应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尽量争取保留肛门,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