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0岁。头部摔伤后头昏、头痛伴盗汗4月。查体:BP 170/100mmHg。查体:神志清,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MRI检查无异常发现。诊断考虑A.脑外伤后综合征B.低颅压综合征C.脑震荡D.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E.脑挫裂伤

题目

患者男,30岁。头部摔伤后头昏、头痛伴盗汗4月。查体:BP 170/100mmHg。查体:神志清,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MRI检查无异常发现。诊断考虑

A.脑外伤后综合征

B.低颅压综合征

C.脑震荡

D.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

E.脑挫裂伤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患者伤后一般情况恢复尚好,但头昏、头痛及某些程度不一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精神性症状却经久不愈,临床上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MRI检查无异常发现,症状持续至伤后3个月以上仍无好转时,即称之为脑外伤后综合征。

更多“患者男,30岁。头部摔伤后头昏、头痛伴盗汗4月。查体:BP 170/100mmHg。查体:神志清,未见神经系统阳性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30岁。主诉:摔伤后昏迷8min,头痛半小时。病史:患者于半小时前骑车时不慎摔倒,左颞部着地。患者摔倒后有约8min的昏迷,清醒后,自觉头痛,恶心。无呕吐,无大小便失禁。查体:T 38℃,P 60次/分,R 18次/分,BP 120/80mmHg,一般情况尚可,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头颅平片提示左额颞骨线形骨折。患者急诊留观。在以后2h中,患者头痛逐渐加重,伴呕吐,烦躁不安,并出现意识障碍。查体:患者处于浅昏迷状态,右侧瞳孔3mm,对光反射存在,左侧瞳孔4mm,对光反应迟钝。右鼻唇沟变浅,右侧Babinski征阳性。


    参考答案: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诊断:急性硬脑膜外血肿。(2)诊断依据①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②头部受力点处有线形骨折。③头外伤后有"中间清醒期",并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症状和体征。2.鉴别诊断(5分)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及颅内血肿。3.进一步检查(4分)头颅CT检查。4.治疗原则(3分)(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2)防治脑水肿,降颅内压。(3)行脑血肿清除术。

  • 第2题:

    患者,男,21岁。头部摔伤2小时,伤后即昏迷伴呕吐而急诊入院,查体:BP150/100mmHg,中度昏迷,双侧瞳孔直径1mm,头颅CT示后颅窝高密度影。如发生脑疝,其类型最可能是

    A.大脑镰下疝
    B.枕骨大孔疝
    C.小脑幕切迹疝
    D.颞叶沟回疝
    E.小脑幕切迹上疝

    答案:B
    解析:
    病史及CT提示后颅窝出血,最可能引起枕骨大孔疝,故选B。

  • 第3题:

    患者,男,39岁。
    患者2年前因劳累后出现头晕、头重,休息后缓解,不伴头痛、呕吐,血压165/100mmHg,未做系统检查及治疗,6天前患者劳累后又出现头晕、头重如蒙,恶心乏力,食欲不振,纳呆,伴视物模糊。
    查体:T36.2℃,P81次/分,R20次/分,BP170/105mmHg,神志清,体态偏胖,心界不大,心律齐,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滑。
    辅助检查:头颅CT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请与肾脏疾病和嗜铬细胞瘤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相鉴别。


    答案:
    解析:

    一、西医诊断依据
    (1)反复发作头晕、头重3年,复发6天。
    (2)P81次/分,R20次/分,BP170/105mmHg,神志清,体态偏胖,心界不大,心律齐:
    (3)头颅CT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
    二、西医鉴别诊断
    此病人无泌尿系统病征或肾功能损害;无内分泌、代谢功能障碍病征;腹部和腰背部未闻及血管杂音,故可排除肾脏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血压升高多伴有心动过速、剧烈头痛、呕吐,历时数分或数天,一般降压药治疗无效,发作间歇血压可正常,超声,CT等可确诊,亦不难鉴别。
    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 患者平素喜食肥甘,损伤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头晕,头重如蒙,痰浊中阻,脾阳不振,则恶心,食欲不振;苔白腻,脉滑。
    2.病因病机分析 平素喜食肥甘,损伤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四、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 高血压病(2级)。
    2.中医疾病诊断 眩晕。
    3.中医辨证诊断 痰湿中阻。
    五、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 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2.所选方剂名称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半夏15g、陈皮12g、白术15g、薏苡仁20g、天麻15g、茯苓12g、竹茹12g、郁金12g、大枣6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非药物治疗 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限制饮酒,增加运动。
    2.降压药治疗 原则上应将血压降至患者能最大耐受的水平,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至少小于140/90mmHg。可单独使用利尿剂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

  • 第4题:

    男性,67岁。头痛头晕病史20年,查体:BP170/100mmHg,心尖区抬举性搏动。该患者查体还可见

    A、右心室肥厚

    B、右心房增大

    C、左心房增大

    D、左心室肥厚

    E、全心增大


    参考答案:D

  • 第5题:

    【病例摘要】
    患者,男,39岁。
    患者2年前因劳累后出现头晕、头重,休息后缓解,不伴头痛、呕吐,血压165/100mmHg,未做系统检查及治疗,6天前患者劳累后又出现头晕、头重如蒙,恶心乏力,食欲不振,纳呆,伴视物模糊。
    查体:T36.2℃,P81次/分,R20次/分,BP170/105mmHg,神志清,体态偏胖,心界不大,心律齐,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滑。
    辅助检查:头颅CT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请与肾脏疾病和嗜铬细胞瘤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相鉴别。


    答案:
    解析:

    一、西医诊断依据
    (1)反复发作头晕、头重3年,复发6天。
    (2)P81次/分,R20次/分,BP170/105mmHg,神志清,体态偏胖,心界不大,心律齐:
    (3)头颅CT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
    二、西医鉴别诊断
    此病人无泌尿系统病征或肾功能损害;无内分泌、代谢功能障碍病征;腹部和腰背部未闻及血管杂音,故可排除肾脏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血压升高多伴有心动过速、剧烈头痛、呕吐,历时数分或数天,一般降压药治疗无效,发作间歇血压可正常,超声,CT等可确诊,亦不难鉴别。
    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 患者平素喜食肥甘,损伤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头晕,头重如蒙,痰浊中阻,脾阳不振,则恶心,食欲不振;苔白腻,脉滑。
    2.病因病机分析 平素喜食肥甘,损伤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四、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 高血压病(2级)。
    2.中医疾病诊断 眩晕。
    3.中医辨证诊断 痰湿中阻。
    五、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 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2.所选方剂名称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半夏15g、陈皮12g、白术15g、薏苡仁20g、天麻15g、茯苓12g、竹茹12g、郁金12g、大枣6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非药物治疗 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限制饮酒,增加运动。
    2.降压药治疗 原则上应将血压降至患者能最大耐受的水平,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至少小于140/90mmHg。可单独使用利尿剂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