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6岁。因粘连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解除粘连带后见肠管血供良好。术后6小时发生休克,腹部检查无明显压痛。最可能的原因是A.感染性休克B.失血性休克C.肠缺血坏死D.术后再次粘连梗阻E.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

题目

患者,男性,66岁。因粘连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解除粘连带后见肠管血供良好。术后6小时发生休克,腹部检查无明显压痛。最可能的原因是

A.感染性休克

B.失血性休克

C.肠缺血坏死

D.术后再次粘连梗阻

E.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性,66岁。因粘连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解除粘连带后见肠管血供良好。术后6小时发生休克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68岁。因粘连性肠梗阻24小时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肠系膜与腹壁之间形成粘连带压迫肠管,松解粘连带后见肠管血运良好,关腹。术后6小时发生休克,腹部检查无明显压痛部位,最可能的原因是

    A.感染性休克

    B.中毒性休克

    C.失血性休克

    D.术后再次粘连梗阻

    E.肠坏死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患者男,68岁。因粘连性肠梗阻24小时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肠系膜与腹壁之间形成粘连带压迫肠管,松解粘连带后见肠管血运良好,关腹。术后6小时发生休克,腹部检查无明显压痛部位.最可能的原因是

    A.感染性休克
    B.创伤性休克
    C.失血性休克
    D.术后再次粘连梗阻
    E.肠坏死

    答案:A
    解析:
    患者有手术史,无创伤史,可排除创伤性休克,行松解粘连术后,肠管运行良好,可排除肠坏死,如术后再次粘连梗阻,应有急腹症的特征,本患者无腹部压痛,可排除术后再次粘连,患者术中也未发生大量失血,因此可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故选A。

  • 第3题:

    患者,女性,52岁。因腹部刀刺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脾及回、结肠数处刀刺伤口,边缘整齐。

    患者出院后1个月,出现腹痛、腹胀、呕吐胃内容物及胆汁,考虑该患者发生了
    A.肠梗阻
    B.肠瘘
    C.吻合口狭窄
    D.肠痉挛
    E.肠坏死

    答案:A
    解析:
    1.应先处理实质性脏器的损伤,空腔脏器损伤时先处理污染严重者。
    3.该患者生命体征尚平稳、未见腹膜炎体征,且腹腔引流管仅见少量粪渣流出,示瘘口小,漏出液已局限,腹腔引流尚通畅;因此处理方法应首选非手术治疗,确保充分引流是关键。
    4.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应予半卧位,以利呼吸、减少毒素吸收、有利漏出物积聚于盆腔和引流。
    5.患者处于肠道修补术后第1天,且存在肠瘘,应行全胃肠外营养。
    6.该患者出院后1个月,突然发生腹痛、腹胀、呕吐胃内容物及胆汁,首先考虑为肠梗阻。

  • 第4题:

    男,68岁。因粘连性肠梗阻24小时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肠系膜与腹壁之间形成粘连带压迫肠管,粘连带后见肠管血运良好,关腹。术后6小时发生休克,腹部检查无明显压痛部位,最可能的原因是

    A.感染性休克

    B.中毒性休克

    C.失血性休克

    D.术后再次粘连梗阻

    E.肠坏死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患者,女性,52岁。因腹部刀刺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脾及回、结肠数处刀刺伤口,边缘整齐。

    术后18小时见患者腹腔引流管流出少量粪渣,此时应考虑患者出现了
    A.肠粘连
    B.肠瘘
    C.吻合口狭窄
    D.术中冲洗不彻底
    E.肠坏死

    答案:B
    解析:
    1.应先处理实质性脏器的损伤,空腔脏器损伤时先处理污染严重者。
    3.该患者生命体征尚平稳、未见腹膜炎体征,且腹腔引流管仅见少量粪渣流出,示瘘口小,漏出液已局限,腹腔引流尚通畅;因此处理方法应首选非手术治疗,确保充分引流是关键。
    4.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应予半卧位,以利呼吸、减少毒素吸收、有利漏出物积聚于盆腔和引流。
    5.患者处于肠道修补术后第1天,且存在肠瘘,应行全胃肠外营养。
    6.该患者出院后1个月,突然发生腹痛、腹胀、呕吐胃内容物及胆汁,首先考虑为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