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3岁。脓胸行闭式引流术已2个月,现每日引流脓液量少许。X线胸片显示脓腔约3cm×4cm。目前患者一般情况尚好。下一步的治疗可采取A.开放引流,逐渐退出引流管B.拔出引流管C.继续闭式引流D.胸廓成形术E.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题目

患者男,23岁。脓胸行闭式引流术已2个月,现每日引流脓液量少许。X线胸片显示脓腔约3cm×4cm。目前患者一般情况尚好。下一步的治疗可采取

A.开放引流,逐渐退出引流管

B.拔出引流管

C.继续闭式引流

D.胸廓成形术

E.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23岁。脓胸行闭式引流术已2个月,现每日引流脓液量少许。X线胸片显示脓腔约3cm×4cm。目前患者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18岁,2个月前因急性脓胸经多次胸腔穿刺抽脓及抗茵治疗后,仍有低热、消瘦,胸部X线片右胸仍可见有包裹性脓腔,入院后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每日引流脓液30~50ml,胸片及胸部 CT显示右下胸部有10cm×6cm残腔,壁厚约2mm,未见钙化,肺内未见病变,进一步治疗应选择

    A.将闭式引流改为开放引流

    B.继续改进胸腔引流

    C.胸膜纤维板剥除术

    D.胸膜肺切除术

    E.改进全身情况,消除中毒症状和营养不良


    正确答案:C
    解析:慢性脓胸病人,病史不长,右下胸脓腔10cm×6cm,壁不厚约2mm,肺未见病变,其治疗应做胸膜纤维板剥除术,使肺复张消灭脓腔、改善肺功能。

  • 第2题:

    男,45岁。4个月前因左侧脓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复查胸片示脓腔已明显局限缩小,左肺结核病灶稳定。现应采取治疗方法是

    A.锁骨中线第2肋间闭式引流

    B.胸腔穿刺排液,细菌培养

    C.胸腔闭式引流

    D.胸腔开放引流

    E.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正确答案:D

  • 第3题:

    患者,男,18岁,2个月前因急性脓胸经多次胸腔穿刺抽脓及抗菌治疗后,仍有低热、消瘦,胸部X线片示右胸仍可见有包裹性脓腔,入院后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每日引流脓液30~50ml,胸片及胸部CT显示右下胸部有10cm×6cm残腔,壁厚约2mm,未见转化,肺内未见病变,进一步治疗应选择

    A.继续改进胸腔引流
    B.将闭式引流改为开放引流
    C.胸膜纤维板剥除术
    D.胸膜肺切除术
    E.改进全身情况,纠正中毒症状和营养不良

    答案:C
    解析:
    患者有急性脓胸病史2个月,迁延不愈,胸片及胸部CT显示右下胸部有10cm×6cm腔,壁厚约2mm,未见钙化,考虑胸膜已有纤维性增厚,诊断为慢性脓胸。改进引流手术用于初期或大手术前的准备措施。改进全身情况,消除中毒症状和营养不良,只作为支持措施。患者胸膜与肺组织粘连不太紧密,肺组织尚未纤维化,肺内未见病变,宜行胸膜纤维板剥除术,最大限度恢复肺功能,而不宜行胸膜肺切除术。故选C。

  • 第4题:

    男,23岁。因脓胸行闭式引流术后已3个月,现每日引流液量约10ml,脓腔约20ml,患者一般情况尚好,下一步治疗是

    A.开放引流,逐渐拔管

    B.拔出引流管

    C.继续闭式引流

    D.胸廓成形术

    E.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正确答案:A

  • 第5题:

    患者男,18岁。2个月前因急性脓胸经多次胸腔穿刺抽脓及抗感染治疗后,仍有低热、消瘦,胸部X线片右胸仍可见有包裹性脓腔,入院后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每日引流脓液30~50ml,胸片及胸部CT显示右下胸部有-10cm×6cm残腔,壁厚约2mm,未见钙化,肺内未见病变,进一步治疗应选择

    A.继续改进胸腔引流

    B.将闭式引流改为开放引流

    C.胸膜纤维板剥除术

    D.胸膜肺切除术

    E.改进全身情况,消除中毒症状和营养不良


    正确答案:C
    此题为应用理解题。脓胸经过2个月治疗,仍有症状,并留有小的残腔(10cm×6cm),已经属于慢性脓胸,胸膜纤维板已厚达2mm,继续引流已经难以治愈,开放引流也需较长时间才能痊愈,而患者肺内并无病变,无须切除,胸膜纤维板剥除后,小残腔可以消灭,因此答案应该是C。试题各备选答案差距不大,是由于目前临床工作中慢性脓胸发病率已经明显下降,许多考生难得有临床实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