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肱骨内上髁骨折常见于平地跌倒或投掷等运动性损伤。跌倒时前臂后伸并外展,前臂屈肌猛烈收缩时,肱骨内上髁被屈肌群牵拉而造成撕脱骨折。被撕脱的骨折块向前下方移位并可能旋转。因为肘关节置于外翻位,故内上髁撕脱骨折常并合肘关节脱位。四度分型:

Ⅰ°损伤:仅有骨折或骨骺分离,移位甚微。

Ⅱ°损伤:骨块向下有移位,并向前旋转移位,可达关节水平。

Ⅲ°损伤:骨折块嵌夹在关节内,并有肘关节半脱位。

Ⅳ°损伤:肘关节后脱位或后外侧脱位,骨块夹在关节内。


更多“试述肱骨内上髁骨折的病理机制及四度分型。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骨折中属于关节外骨折的是

    A、肱骨髁上骨折

    B、肱骨髁间骨折

    C、肱骨外髁骨折

    D、肱骨内髁骨折

    E、肱骨外上髁骨折


    参考答案:AE

  • 第2题:

    最常造成肱动脉损伤的骨折是:

    A. 肱骨干骨折
    B.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C.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D. 肱骨外科颈骨折
    E. 肱骨内上髁骨折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单选题】下列骨折中,属于关节内骨折的是()

    A.肱骨外髁骨折

    B.肱骨外上髁骨折

    C.肱骨髁上骨折

    D.肱骨内上髁骨折


    尺骨鹰嘴骨折

  • 第4题:

    试述伸直型和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区别?


    答案:
    解析: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常有跌倒时手掌着地受伤的病史。伤后出现肘部疼痛、肿胀,体检发现肘部向后突出并处于半屈位,可扪及局部压痛及肘前方骨折端。X线片见肱骨髁向后上移位,骨折线从前下延向后上方。手法复位后使肘关节外固定屈肘90°~100°,4~5周拆除外固定开始功能锻炼。手法复位失败或并发血管神经损伤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伤后及术后警惕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一旦确立,应立即切开前臂掌、背侧深筋膜。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多因跌倒时肘部着地所致。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后方扪及骨折端。X线片可见肱骨髁向前移位,骨折线由前上斜向后下。手法复位后肘关节屈曲40°左右,外固定4~6周。

  • 第5题:

    试述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答案:
    解析:
    肘部肿胀及压痛,有向后突出及半屈位畸形,与肘关节后脱位相似,但可从骨擦音、反常活动、触及骨折端及正常的肘后三角等体征与脱位相鉴别。必须检查桡动脉的搏动及正中、桡、尺神经的功能。血管损伤大多系挫伤和压迫后发生血管痉挛。早期症状为剧烈疼痛,桡动脉搏动消失,手部皮肤苍白、发凉、麻木,若不及时处理,可发生前臂肌肉缺血性坏死,纤维化后形成缺血性肌挛缩,导致爪形手畸形,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