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外循环的基本操作,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静推肝素3mg/kg,进行肝素化B、采用HCT为20%~25%的中度血液稀释转流C、体外循环期间,通过变温器改变血液温度,降低或升高机体温度D、转流结束后用血精蛋白终止肝素抗凝作用E、以上都是

题目

关于体外循环的基本操作,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静推肝素3mg/kg,进行肝素化

B、采用HCT为20%~25%的中度血液稀释转流

C、体外循环期间,通过变温器改变血液温度,降低或升高机体温度

D、转流结束后用血精蛋白终止肝素抗凝作用

E、以上都是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体外循环的基本操作,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静推肝素3mg/kg,进行肝素化B、采用HCT为20%~25%的中度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体外循环下对心脏病人进行心脏手术,建立体外循环前需对病人进行全身肝素化治疗,体外循环后根据病人体内的肝素量,鱼精蛋白与肝素的比例是

    A、1∶5~10

    B、5~3

    C、1∶4

    D、5∶1

    E、5∶1


    参考答案:D

  • 第2题:

    关于常规肝素化透析法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 )

    A、适用于无出血倾向的患者

    B、适用于无心包炎的患者

    C、首次肝素剂量约15~20mg

    D、于透析结束前30分钟停用肝素

    E、持续使用肝素泵射每小时15mg


    参考答案:ABD

  • 第3题:

    体外循环术中,对一成年病人进行肝素化处理时,如果按标准剂量(300U/kg)给予肝素后,无法使ACT达到400秒以上。

    作为首选措施,下列哪项处理是正确的( )
    A.追加肝素100~200U/kg
    B.给予鱼精蛋白1~2mg/kg
    C.给予葡萄糖酸钙1g
    D.给予右旋糖酐200mL
    E.缓慢静滴氯化钾1g

    答案:A
    解析:
    肝素抗凝不足时,可导致血液凝固、凝血因子消耗过多、纤溶增加和血小板破坏,而抗凝过度时,使凝血机制紊乱,易发生颅内出血,并可导致术后出血增加。

  • 第4题:

    下列有关肝素抗凝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机体对肝素的敏感性和代谢速率存在差异,故肝素的用量需个体化

    B.肝素静脉注射后通常5分钟即起效,半衰期常为25分钟

    C.肝素开始应用后应进行凝血指标的测定

    D.应用肝素而发生出血者可用鱼精蛋白进行治疗

    E.低分子量肝素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副作用低于普通肝素


    参考答案:B

  • 第5题:

    下列关于体外循环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A、静推肝素2~3mg/Kg体重进行肝素化

    B、采用HCI为20%~25%的中度血液稀释转流

    C、并体循环期间通过变温器改变血液温度,降低或升高机体温度

    D、转流结束后用血精蛋白终止肝素抗凝作用

    E、以上都正确


    参考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