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肠内营养支持的禁忌证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肠内营养有哪些禁忌证?


    本题答案:1.年龄小于3个月的婴儿;
    2.小肠广泛切除、胃部分切除、空肠瘘;、腹泻急性期;
    3.代谢应激状态、麻痹性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呕吐、腹膜炎
    4.严重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衰弱的病人;
    5.症状明显的糖尿病、接受高剂量类固醇药物治疗及糖代谢异常。

  • 第2题:

    以下关于肠内营养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 )

    A、有营养支持指征的患者,首选肠内营养

    B、不全肠梗阻时,可先肠外营养,并经导管逐步应用肠内营养

    C、急性胰腺炎是肠内营养的禁忌证

    D、鼻胃管适用于接受肠内营养时间>3周的患者

    E、大部分接受结肠切除术患者可在术后第1天开始经口摄入肠内营养


    参考答案:ABE

  • 第3题:

    简述肠内、肠外营养支持选择的原则。


    答案:
    解析:
    凡是胃肠功能正常,或存在部分功能的病人首选肠内营养: 经周围静脉和经中心静脉均可行肠外营养,首选周围静脉; 肠内营养不足时可用肠外营养补充; 营养需要量较高或期望短期内改善营养状况时可用PN或EN及PN同时使用:需长时间营养支持者应设法应用EN, 对于腹部手术的病人,如果手术后需要营养支持治疗者应提倡在术中放置空肠造瘘管以便术后行EN。

  • 第4题:

    试述肠内营养支持的主要并发症以及肠内营养支持时胃肠道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肠内营养支持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机械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胃肠道并发症和较少的代谢并发症。
    胃肠道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1)控制营养液的输注量和速度;
    (2)选择合适的营养液,注意营养液的渗透压和脂肪含量。应从低浓度、小剂量开始,根据胃肠道的适应情况逐步递增;
    (3)对同时应用抗菌素治疗者,可给予乳酸杆菌以帮助肠道正常菌群的恢复低蛋白血症者,先使用要素膳或静脉输注清蛋白,等小肠吸收能力恢复后再开始管饲;
    (4)避免营养液在配置和操作过程中受到污染,营养液最好现配现用,悬挂的营养液在较凉快的室温下放置时间应小于6-8h,配好后如暂时不用应放入40°左右的冰箱内保存,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24h;
    (5)根据季节和个体耐受性调节营养液的温度,一般在37°C~40°C
    (6)伴同药物时注意防止和营养液发生反应,用药前后冲洗。

  • 第5题:

    肠内营养是指经()提供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正确答案:胃肠道

  • 第6题:

    肠内营养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分别有哪些?


    正确答案: 适应证:有营养支持指征、胃肠道有功能并可利用的患者。包括吞咽和咀嚼困难、意识障碍或昏迷致无进食能力、消化道疾病稳定期、高分解代谢状态、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
    禁忌证:肠梗阻、消化道活动性出血、腹腔或肠道感染、严重腹泻或吸收不良、休克患者。

  • 第7题:

    当前的营养支持方式有()。

    • A、肠内营养
    • B、肠外营养
    • C、肠外营养及肠内营养
    • D、混合营养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外科营养支持途径中最有效、最安全的途径是()

    • A、口服
    • B、肠内营养  
    • C、肠外营养  
    • D、鼻饲

    正确答案:A

  • 第9题:

    问答题
    肠内营养有哪些禁忌证?

    正确答案: 1.年龄小于3个月的婴儿;
    2.小肠广泛切除、胃部分切除、空肠瘘;、腹泻急性期;
    3.代谢应激状态、麻痹性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呕吐、腹膜炎
    4.严重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衰弱的病人;
    5.症状明显的糖尿病、接受高剂量类固醇药物治疗及糖代谢异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面不是肿瘤患者营养支持原则的是()。
    A

    营养需要量较高或期望短期内改善营养状况时,可用肠外营养

    B

    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两者之间应优先选择肠内营养

    C

    肠内营养不足时,可用肠外营养加强

    D

    周围静脉营养与中心静脉营养两者之间应优先选择中心静脉营养

    E

    营养支持时间较长应设法应用肠内营养


    正确答案: E
    解析: 周围静脉营养与中心静脉营养两者之间应优先选择周围静脉营养。

  • 第11题:

    单选题
    营养支持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是()。
    A

    只要患者不能耐受肠外营养就应该及时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B

    当患者出现胃残余量测定(GRV)增加与消化液反流等肠道喂养不耐受现象时,应转换为肠外营养途径

    C

    存在严重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重症患者,围术期营养支持是必要的

    D

    无营养风险的大手术后患者,72小时后再考虑开始营养支持

    E

    颈内静脉穿刺简单易行,并发症少,是肠外营养支持首选的输注途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危重病人进行营养支持时首先考虑的途径是()
    A

    中心静脉营养

    B

    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相结合

    C

    周围静脉营养

    D

    肠内营养

    E

    肠外营养


    正确答案: E
    解析: 肠内营养是首先考虑选择的途径,不耐受或不充分者,给予肠外营养或部分肠外营养(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营养供给。中心静脉营养和周围静脉营养都是肠外营养的形式,不是营养支持首先考虑的途径。

  • 第13题:

    关于肠内营养,叙述正确的有

    A、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更符合生理,并发症少

    B、只要肠道有功能,尽量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C、昏迷患者不能用肠内营养支持

    D、营养液输入初始应缓慢、低浓度

    E、营养液的温度应接近体温


    参考答案:ABDE

  • 第14题:

    有关外科营养支持的原则,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A.正确评估外科病人的营养状况

    B.总热量25~30kcal(105~125kJ)/kg·d,热:氮比=150kcal:1g

    C.营养不良者,如无禁忌证,首选肠外营养

    D.胃肠功能障碍难以实施肠内营养时,及早采用肠外营养

    E.肠内途径不能满足需求时,可加用肠外营养,再逐步恢复肠内营养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外科营养支持的原则,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优先选用肠外营养
    B. 肠外营养持续时问不足2周者,可中心静脉置管补充营养液
    C. 外科患者营养不良者,如无禁忌证,尽量采取肠内营养
    D. 肠外营养补充不足时可通过肠内营养补充
    E. 术后虚弱. 不能进食者,用浓缩白蛋白

    答案:C
    解析:
    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途径提供营养的方式,它具有符合生理状态,能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费用低,使用和监护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因而是临床营养支持首选的方法。(A错,C对),中心静脉途径适用于需要长期肠外营养,需要高渗透压营养液的病人。(B错),肠内营养补充不足时应该补充肠外营养,(D错,这个不能反过来说),肠内外营养输注时应循序渐进,开始时采用低浓度、低剂量、低速度,随后再逐渐增加浓度、滴注速度以及投给量。(所以E错)

  • 第16题:

    下面不是肿瘤患者营养支持原则的是()。

    • A、营养需要量较高或期望短期内改善营养状况时,可用肠外营养
    • B、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两者之间应优先选择肠内营养
    • C、肠内营养不足时,可用肠外营养加强
    • D、周围静脉营养与中心静脉营养两者之间应优先选择中心静脉营养
    • E、营养支持时间较长应设法应用肠内营养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简述肠内营养治疗的禁忌证。


    正确答案: 肠内营养治疗不宜或应慎用于下列情况:
    (1)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胃肠道出血、严重腹腔感染。
    (2)严重应激状态早期、休克状态、持续麻痹性肠梗阻。
    (3)短肠综合征早期宜采用肠外营养治疗4~6周,以后再逐渐过渡至肠内营养。
    (4)高流量空肠瘘缺乏足够的小肠吸收面积,肠内慢速滴注会增加漏出量。严重吸收不良者不能贸然进行管饲,以免加重病情。
    (5)持续严重呕吐、顽固性腹泻病人,严重小肠、结肠炎者。
    (6)胃肠道功能障碍或某些要求肠道休息的情况。
    (7)急性胰腺炎的急性期不宜过早进行肠内营养者。
    (8)3个月内婴儿、糖尿病及糖代谢异常者、氨基酸代谢异常者,不宜应用要素膳。

  • 第18题:

    肠内营养支持


    正确答案:肠内营养支持是指经口或各种胃肠内置管将维持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供给病人的一种方式。

  • 第19题:

    肠外营养禁忌证包括()

    • A、胃肠道功能正常,适应肠内营养或5d内可恢复胃肠功能者
    • B、胃肠道梗阻
    • C、需急诊手术,术前不可能实施营养营养支持者
    • D、严重营养不良
    • E、心血管功能不全或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者

    正确答案:A,C,E

  • 第20题:

    营养支持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是()。

    • A、只要患者不能耐受肠外营养就应该及时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 B、当患者出现胃残余量测定(GRV)增加与消化液反流等肠道喂养不耐受现象时,应转换为肠外营养途径
    • C、存在严重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重症患者,围术期营养支持是必要的
    • D、无营养风险的大手术后患者,72小时后再考虑开始营养支持
    • E、颈内静脉穿刺简单易行,并发症少,是肠外营养支持首选的输注途径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问答题
    肠内营养的禁忌证有哪些?

    正确答案: 肠内营养的禁忌证:当危重症病人出现肠梗阻、肠道出血时,肠内营养往往造成肠管过度扩张,肠道血运恶化,甚至肠坏死、肠穿孔;严重腹胀或腹腔间室综合征时,肠内营养增加腹腔内压力,高腹压将增加反流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并使呼吸循环等功能进一步恶化,因此,在这些情况下避免使用肠内营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外科营养支持的原则,以下正确的是()。
    A

    优先选用肠外营养

    B

    肠外营养持续时间不足2周者,可中心静脉置管补充营养液

    C

    外科患者营养不良者,如无禁忌证,尽量采取肠内营养

    D

    肠外营养补充不足时可通过肠内营养补充

    E

    术后虚弱、不能进食者,用浓缩白蛋白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当前的营养支持方式有()。
    A

    肠内营养

    B

    肠外营养

    C

    肠外营养及肠内营养

    D

    混合营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