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宪法修正案》新增的哪项内容在2012年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写入了《刑事诉讼法》?()A.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题目
2004年《宪法修正案》新增的哪项内容在2012年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写入了《刑事诉讼法》?()

A.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相似考题
更多“2004年《宪法修正案》新增的哪项内容在2012年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写入了《刑事诉讼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2005年真题)简述2004年宪法修正案关于经济制度修改的内容。


    答案:
    解析:
    (1)完善了土地征用制度,将“征收”和“征用”相区别,并规定依法给予补偿。
    (2)提高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在其政策中加进“鼓励”和“支持”的规定。
    (3)加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力度。表现在:国家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公民的私有财产依法进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

  • 第2题: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尊重和保障人权”被首次写入我国刑事诉讼法,这进一步证明()。

    • A、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
    • B、人民当家作主具有真实性
    •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D、公民的权利得到充分实现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全国人大高票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表明全国人大具有()

    • A、决定权
    • B、立法权
    • C、审议权
    • D、表决权

    正确答案:B

  • 第4题:

    狭义的刑事诉讼法是()

    • A、刑事诉讼法典
    • B、宪法中有关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
    • C、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事诉讼的决定和解释
    • D、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具体应用刑事诉讼法所作的司法解释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从立法层面上首次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A、1979年《刑事诉讼法》
    • B、1994年《宪法》
    • C、1996年《刑事诉讼法》
    • D、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八)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单选题
    全国人大高票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表明全国人大具有()
    A

    决定权

    B

    立法权

    C

    审议权

    D

    表决权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多选题
    关于“宪法是静态的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是动态的宪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有关刑事诉讼的程序性条款,构成各国宪法中关于****保障条款的核心 

    B

    刑事诉讼法关于强制措施的适用权限、条件、程序与辩护等规定,都直接体现了宪法关于公民人身、住宅、财产不受非法逮捕、搜查、扣押以及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等规定的精神 

    C

    刑事诉讼法规范和限制了国家权力,保障了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和自由 

    D

    宪法关于****保障的条款,都要通过刑事诉讼法保证刑法的实施来实现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宪法修改是指有权机关依照一定的程序变更宪法内容的行为。关于宪法的修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6年真题]
    A

    凡宪法规范与社会生活发生冲突时,必须进行宪法修改

    B

    我国宪法的修改可由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C

    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D

    我国198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转让


    正确答案: A,C
    解析:
    A项,宪法修改是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生活之间冲突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宪法解释也是解决方式之一。
    B项,《宪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C项,我国《宪法》没有规定宪法的公布机关,实践中,一般由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公告的方式公布。
    D项,198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可知,土地使用权只能依照“法律”规定转让,不能依照“法规”转让。

  • 第9题:

    多选题
    关于我国《宪法》的修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

    B

    1982年《宪法》是对1954年《宪法》的全面修改

    C

    我国现行宪法共进行了五次修改,通过了52条宪法修正案

    D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内容

    E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内容


    正确答案: A,E
    解析:
    195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并未明确规定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1982年《宪法》规定,1982年宪法是对1978年宪法的全面修改。我国现行的宪法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分别进行了五次修改,通过了共52条修正案1999《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5条中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容。2004《宪法修正案》第二十四条,将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第10题:

    单选题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主要渊源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

    司法解释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有“小宪法”之称。3月8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修正案草案共110条,内容涉及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等各个方面,并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推动了有法可依的进行。 据此,小华认为,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小钟认为,修改刑事诉讼法,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建立健全,实现了依法治国。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正确答案: (1)小华的观点是正确的,小钟的观点是错误的。
    (2)材料说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法律法规的完善,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3)小华的观点体现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4)修改刑事诉讼法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坚持依法治国还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国是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 第12题: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我国首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这是() ①为了更好地依法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②为了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 ③因为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13题: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是在()。

    • A、1982年的宪法修改案
    • B、1982年的刑事诉讼法
    • C、1979年的宪法修改案
    • D、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尊重和保重人权是2012年3月14日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新增加的一项内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单选题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是在()。
    A

    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

    B

    1982年的刑事诉讼法

    C

    1979年的宪法修改案

    D

    1982年的宪法修改案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单选题
    2004年《宪法修正案》新增的哪项内容在2012年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写入了《刑事诉讼法》?
    A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7题:

    多选题
    关于“宪法是静态的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是动态的宪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
    A

    有关刑事诉讼的程序性条款,构成各国宪法中关于人权保障条款的核心

    B

    刑事诉讼法关于强制措施的适用权限、条件、程序与辩护等规定,都直接体现了宪法关于公民人身、住宅、财产不受非法逮捕、搜查、扣押以及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等规定的精神

    C

    刑事诉讼法规范和限制了国家权力,保障了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人权和自由

    D

    宪法关于人权保障的条款,都要通过刑事诉讼法保证刑法的实施来实现


    正确答案: D,B
    解析:
    A项,有关刑事诉讼的程序性条款在宪法条文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些体现法治主义的有关刑事诉讼的程序性条款,构成了各国宪法或者宪法性文件中关于人权保障条款的核心
    B项,各国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中有关强制措施的适用权限、条件、程序,羁押期限,辩护,侦查、审判的原则和程序等规定,都直接体现了宪法或者宪法性文件关于公民人身、住宅、财产不受非法搜查、逮捕、扣押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等规定的精神。
    C项,由于《刑事诉讼法》规范和限制了国家权力,因而成为保障公民基本人权和自由的基石。
    D项,《宪法》的许多规定,一方面要通过《刑事诉讼法》保证《刑法》的实施来实现;另一方面要通过《刑事诉讼法》本身的实施来实现。

  • 第18题:

    单选题
    (),从立法层面上首次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A

    1979年《刑事诉讼法》

    B

    1994年《宪法》

    C

    1996年《刑事诉讼法》

    D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八)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关于我国宪法的修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982年宪法是对1954年宪法的全面修改

    B

    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修改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我国现行宪法共进行了四次部分修改,通过了31条宪法修正案

    D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内容


    正确答案: D,B
    解析:
    自1954年宪法制定以来,我国宪法共经历了三次全面修改、四次部分修改,共通过了31条宪法修正案。全面修改是:①对1954年宪法的修改,通过并颁布了1975年宪法;②对1975年宪法的修改,通过了1978年宪法;③对1978年宪法的修改,通过了1982年宪法。1954年宪法规定宪法修改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04年宪法修正案加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因此BCD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