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与水门事件,“水门事件”是指1972年6月17日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班子成员为刺探民主党的竞选政策,在民主党总部水门大楼安装窃听器,事后被揭发,从而掀起弹劾尼克松总统的事件。“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1972年6月17日晚有5个人因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捕。在5人被捕后几天,前白宫助理小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利迪即被指控犯有盗窃罪和窃听罪。为不影响连任,当时的总统尼克松施加压力,下令掩盖事实。11月7日,尼克松在大选中获得了胜利从而连任。1973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首席法

题目
尼克松与水门事件,“水门事件”是指1972年6月17日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班子成员为刺探民主党的竞选政策,在民主党总部水门大楼安装窃听器,事后被揭发,从而掀起弹劾尼克松总统的事件。“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1972年6月17日晚有5个人因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捕。在5人被捕后几天,前白宫助理小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利迪即被指控犯有盗窃罪和窃听罪。为不影响连任,当时的总统尼克松施加压力,下令掩盖事实。11月7日,尼克松在大选中获得了胜利从而连任。1973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首席法官赛里卡主持审讯7名被告,在7名被告中有5人认罪,另外2人由陪审团定罪。1973年3月23日宣判时赛里卡法官宣读了被告之一麦科德的来信。信中指控白宫至今仍在掩盖它与闯入水门的关系。麦科德还说白宫曾对7名被告施加压力,要他们认罪并保持缄默。在白宫显然有牵连的情况下,尼克松总统于1973年4月17日被迫宣布他已开始一次新的调查。4月30日尼克松公开声明他对卷入此案的白宫工作人员的行动负有责任,并解除了其中一些人的职务,但同时他一口咬定对政治谍报活动以及掩盖错误的努力毫不知情。在《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以及相关司法调查人员的努力下,相关调查表明,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的进程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总统与掩盖事实的活动有关。尼克松总统被迫于1974年8月8日宣布辞职,1974年9月8日继任总统福特给予尼克松以无条件的赦免,使其不受进一步惩处。
沃尔多在1974年发表的《公共道德反思》一文中,用政治哲学和历史的观点分析“水门事件”,他认为,随着时间和政治制度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公共道德和私人道德之间( )。

A.没有任何关系
B.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C.有着永恒的联系
D.是一回事

相似考题
更多“尼克松与水门事件,“水门事件”是指1972年6月17日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班子成员为刺探民主党的竞选政策,在民主党总部水门大楼安装窃听器,事后被揭发,从而掀起弹劾尼克松总统的事件。“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1972年6月17日晚有5个人因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捕。在5人被捕后几天,前白宫助理小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利迪即被指控犯有盗窃罪和窃听罪。为不影响连任,当时的总统尼克松施”相关问题
  • 第1题:

    尼克松与水门事件,“水门事件”是指1972年6月17日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班子成员为刺探民主党的竞选政策,在民主党总部水门大楼安装窃听器,事后被揭发,从而掀起弹劾尼克松总统的事件。“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1972年6月17日晚有5个人因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捕。在5人被捕后几天,前白宫助理小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利迪即被指控犯有盗窃罪和窃听罪。为不影响连任,当时的总统尼克松施加压力,下令掩盖事实。11月7日,尼克松在大选中获得了胜利从而连任。1973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首席法官赛里卡主持审讯7名被告,在7名被告中有5人认罪,另外2人由陪审团定罪。1973年3月23日宣判时赛里卡法官宣读了被告之一麦科德的来信。信中指控白宫至今仍在掩盖它与闯入水门的关系。麦科德还说白宫曾对7名被告施加压力,要他们认罪并保持缄默。在白宫显然有牵连的情况下,尼克松总统于1973年4月17日被迫宣布他已开始一次新的调查。4月30日尼克松公开声明他对卷入此案的白宫工作人员的行动负有责任,并解除了其中一些人的职务,但同时他一口咬定对政治谍报活动以及掩盖错误的努力毫不知情。在《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以及相关司法调查人员的努力下,相关调查表明,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的进程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总统与掩盖事实的活动有关。尼克松总统被迫于1974年8月8日宣布辞职,1974年9月8日继任总统福特给予尼克松以无条件的赦免,使其不受进一步惩处。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公共行政要解决的仅仅是技术和科学的问题,“水门事件”使得人们更为关注公职人员行为中的( )

    A.效率问题
    B.技术问题
    C.伦理与道德问题
    D.科学问题

    答案:C
    解析:

  • 第2题:

    尼克松与水门事件,“水门事件”是指1972年6月17日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班子成员为刺探民主党的竞选政策,在民主党总部水门大楼安装窃听器,事后被揭发,从而掀起弹劾尼克松总统的事件。“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1972年6月17日晚有5个人因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捕。在5人被捕后几天,前白宫助理小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利迪即被指控犯有盗窃罪和窃听罪。为不影响连任,当时的总统尼克松施加压力,下令掩盖事实。11月7日,尼克松在大选中获得了胜利从而连任。1973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首席法官赛里卡主持审讯7名被告,在7名被告中有5人认罪,另外2人由陪审团定罪。1973年3月23日宣判时赛里卡法官宣读了被告之一麦科德的来信。信中指控白宫至今仍在掩盖它与闯入水门的关系。麦科德还说白宫曾对7名被告施加压力,要他们认罪并保持缄默。在白宫显然有牵连的情况下,尼克松总统于1973年4月17日被迫宣布他已开始一次新的调查。4月30日尼克松公开声明他对卷入此案的白宫工作人员的行动负有责任,并解除了其中一些人的职务,但同时他一口咬定对政治谍报活动以及掩盖错误的努力毫不知情。在《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以及相关司法调查人员的努力下,相关调查表明,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的进程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总统与掩盖事实的活动有关。尼克松总统被迫于1974年8月8日宣布辞职,1974年9月8日继任总统福特给予尼克松以无条件的赦免,使其不受进一步惩处。
    “水门事件”暴露出在现代公共行政活动中,那些控制组织的精英人物隐于幕后,不检验他们的价值观,不考虑行使权力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他们的借口往往就是所谓的( )。

    A.“公正正义”
    B.“自由博爱”
    C.“价值中立”
    D.“国家利益”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2008年11月,美国()总统候选人()当选为第56届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 A、民主党;麦凯恩
    • B、共和党;麦凯恩
    • C、民主党;奥巴马
    • D、共和党;奥巴马

    正确答案:C

  • 第4题:

    美国因「水门事件」下台的总统是尼克松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在2012年11月6月举行的美国大选中,现任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赢得胜利。继2008年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之后,他再次以连任创造历史。

    • A、罗姆尼
    • B、习近平
    • C、克里
    • D、奥巴马

    正确答案:D

  • 第6题:

    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都曾遭到过弹劾,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文官提出弹劾权力的是()

    • A、参议院
    • B、众议院
    • C、联邦法院
    • D、内阁

    正确答案:B

  • 第7题:

    主张美国要实行战略收缩的是美国总统是()

    • A、尼克松总统
    • B、福特总统时期
    • C、卡特总统
    • D、里根总统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华盛顿2019年3月8日电,美国白宫于3月8日发表声明说,美国总统助理、白宫通讯联络办公室主任比尔⋅夏因7日晚提交辞呈,他将以()的身份加入总统特朗普的2020年竞选团队。白宫发言人桑德斯在声明中说,特朗普表示接受夏因的辞呈。

    • A、高级顾问
    • B、顾问
    • C、律师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尼克松在1968年11月总统竞选中,当选为美国总统,任数为()
    A

    34任

    B

    35任

    C

    36任

    D

    37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面哪一位美国总统因“水门事件”被弹劾下台:()
    A

    华盛顿

    B

    尼克松

    C

    克林顿

    D

    林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1960年,美国举行总统大选。电视台首次直播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辩论场景。当时,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给电视机前的选民留下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的形象;展现在荧屏上的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因疾病缠身,显得老气横秋、神情疲惫。最终肯尼迪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统。这反映了(    )。
    A

    美国民主制度的虚伪本质

    B

    民主党比共和党更得人心

    C

    科技发展影响了政治生活

    D

    电视辩论决定了大选结果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美国因「水门事件」下台的总统是尼克松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尼克松与水门事件,“水门事件”是指1972年6月17日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班子成员为刺探民主党的竞选政策,在民主党总部水门大楼安装窃听器,事后被揭发,从而掀起弹劾尼克松总统的事件。“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1972年6月17日晚有5个人因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捕。在5人被捕后几天,前白宫助理小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利迪即被指控犯有盗窃罪和窃听罪。为不影响连任,当时的总统尼克松施加压力,下令掩盖事实。11月7日,尼克松在大选中获得了胜利从而连任。1973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首席法官赛里卡主持审讯7名被告,在7名被告中有5人认罪,另外2人由陪审团定罪。1973年3月23日宣判时赛里卡法官宣读了被告之一麦科德的来信。信中指控白宫至今仍在掩盖它与闯入水门的关系。麦科德还说白宫曾对7名被告施加压力,要他们认罪并保持缄默。在白宫显然有牵连的情况下,尼克松总统于1973年4月17日被迫宣布他已开始一次新的调查。4月30日尼克松公开声明他对卷入此案的白宫工作人员的行动负有责任,并解除了其中一些人的职务,但同时他一口咬定对政治谍报活动以及掩盖错误的努力毫不知情。在《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以及相关司法调查人员的努力下,相关调查表明,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的进程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总统与掩盖事实的活动有关。尼克松总统被迫于1974年8月8日宣布辞职,1974年9月8日继任总统福特给予尼克松以无条件的赦免,使其不受进一步惩处。
    罗尔认为,“水门事件”为一个学科的成熟提供了契机,这门学科就是( )。

    A.行政决策学
    B.行政伦理学
    C.行政组织学
    D.行政法学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尼克松与水门事件,“水门事件”是指1972年6月17日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班子成员为刺探民主党的竞选政策,在民主党总部水门大楼安装窃听器,事后被揭发,从而掀起弹劾尼克松总统的事件。“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1972年6月17日晚有5个人因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捕。在5人被捕后几天,前白宫助理小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利迪即被指控犯有盗窃罪和窃听罪。为不影响连任,当时的总统尼克松施加压力,下令掩盖事实。11月7日,尼克松在大选中获得了胜利从而连任。1973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首席法官赛里卡主持审讯7名被告,在7名被告中有5人认罪,另外2人由陪审团定罪。1973年3月23日宣判时赛里卡法官宣读了被告之一麦科德的来信。信中指控白宫至今仍在掩盖它与闯入水门的关系。麦科德还说白宫曾对7名被告施加压力,要他们认罪并保持缄默。在白宫显然有牵连的情况下,尼克松总统于1973年4月17日被迫宣布他已开始一次新的调查。4月30日尼克松公开声明他对卷入此案的白宫工作人员的行动负有责任,并解除了其中一些人的职务,但同时他一口咬定对政治谍报活动以及掩盖错误的努力毫不知情。在《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以及相关司法调查人员的努力下,相关调查表明,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的进程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总统与掩盖事实的活动有关。尼克松总统被迫于1974年8月8日宣布辞职,1974年9月8日继任总统福特给予尼克松以无条件的赦免,使其不受进一步惩处。
    为了回应“水门事件”,乔治·格雷姆于1974年发表《公共管理人员的伦理指导:游戏规则的考察》一文,指出行政人员可以普遍接受的游戏规则都具有特定的伦理根源,它根植于( )。

    A.个体的经济地位
    B.官僚责任的本质特征
    C.组织规模的大小
    D.政府职能的延伸范围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使美国最终摆脱越战困扰的美国总统是()。

    • A、林肯
    • B、尼克松
    • C、华盛顿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是在()年。

    • A、1970
    • B、1971
    • C、1973
    • D、1974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1972年首先揭露“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的报纸是()

    • A、《纽约时报》
    • B、《华盛顿邮报》
    • C、《洛杉矶时报》
    • D、《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下面哪一位美国总统因“水门事件”被弹劾下台:()

    • A、华盛顿
    • B、尼克松
    • C、克林顿
    • D、林肯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1960年,在竞选总统中,伊丽莎白·泰勒与沃纳意见相反,投了何了一票?

    • A、卡特
    • B、福特
    • C、尼克松
    • D、肯尼迪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尼克松在1968年11月总统竞选中,当选为美国总统,任数为()

    • A、34任
    • B、35任
    • C、36任
    • D、37任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单选题
    使美国最终摆脱越战困扰的美国总统是()。
    A

    林肯

    B

    尼克松

    C

    华盛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1972年首先揭露“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的报纸是()
    A

    《纽约时报》

    B

    《华盛顿邮报》

    C

    《洛杉矶时报》

    D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华盛顿2019年3月8日电,美国白宫于3月8日发表声明说,美国总统助理、白宫通讯联络办公室主任比尔⋅夏因7日晚提交辞呈,他将以()的身份加入总统特朗普的2020年竞选团队。白宫发言人桑德斯在声明中说,特朗普表示接受夏因的辞呈。
    A

    高级顾问

    B

    顾问

    C

    律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