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关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罪过形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民警甲将涉嫌盗窃的妇女乙带回派出所调查,并发现乙是吸毒人员,报公安局依法决定对乙强制戒毒。甲和丙送乙前往戒毒所途中,乙告诉甲,她的3岁女儿丁关在家中无人照顾,并告诉了自己母亲家的地址和电话,甲虽然当面用笔记下,但以为乙撒谎,没有理会。10天后,丁尸体在被反锁的家中发现,经法医鉴定是饥渴而死。关于本案正确的说法是:( )

    A.甲构成玩忽职守罪,是纯正不作为犯

    B.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是不纯正不作为犯

    C.甲不构成犯罪

    D.乙构成遗弃罪,是纯正不作为犯


    正确答案:A
    【考点】甲构成玩忽职守罪;不作为犯
    【解析】甲没有对于乙反映的情况采取任何行动(不作为),符合刑法第397条规定的玩忽职守罪的“不履行职责”(不作为)的构成要件,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乙尽到了自己的努力,但是未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对他而言是不可抗力或没有履行义务的条件或能力,不认为是犯罪。本题取材于实际的案例。

  • 第2题:

    利用他人实施的行为而进行犯罪的是( )形式的犯罪。

    A.作为

    B.不作为

    C.纯正的不作为

    D.不纯正的不作为


    正确答案:A
    解析:这是将他人作为工具加以利用而实施的行为。

  • 第3题:

    第 4 题 关于不作为,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

    A.不作为违反的是命令规范

    B.不作为以特定的作为义务为前提

    C.不作为同样具有原因力

    D.行为人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完全没有

    采取任何动作


    正确答案:D
    [考点]不作为
    不作为犯,是指具有法律规定的义务,而拒不履行的行为。不作为犯并不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任何积极的举动,而只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其实施的积极举动。纯正不作为犯是指只能由不作为方式构成的犯罪,如遗弃罪。选项D错误。依题意,当选。

  • 第4题:

    乙杀丙,见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欲将丙送医。路人甲劝阻乙救助丙,乙遂离开。丙死亡。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
    D.因没有救助义务,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不作为犯罪的判断。故意犯罪也能成为作为义务的来源。因此,乙杀丙后对丙的生命具有救助义务,那么乙不救助就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路人甲劝阻乙救助丙,使丙不能得到救助,甲就成为乙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

  • 第5题:

    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捡拾毒品后未依法上交相关部门而私自销毁的,成立不作为方式的非法持有毒品罪
    B: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属于纯正不作为犯,而遗弃罪则属于作为与不作为竞合的犯罪
    C:宠物饲养者在宠物撕咬他人时不予制止,导致他人重伤的,成立不作为方式的犯罪
    D:商家发现销售了危险商品后不召回,引发事故的,成立作为与不作为相结合的犯罪

    答案:A,B,D
    解析:
    【考点】不作为犯罪。详解:非法持有毒品罪要求行为人在客观上有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捡拾毒品而私自销毁的,不满足持有的情形,不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选项A错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和遗弃罪都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选项B错误;宠物饲养者有看管宠物的义务,在宠物撕咬他人时不予制止,能履行其义务而不予履行,导致他人重伤的,属于不作为犯,构成故意伤害罪,选项C正确;商家发现销售了危险商品不召回,属于应履行召回义务而不履行,成立不作为犯。选项D错误。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D。

  • 第6题:

    (2007年真题)甲对某危害结果没有阻止其发生的义务,如果该危害结果发生,甲的不作为行为(  )。
    A.不可能构成犯罪
    B.可能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
    C.可能构成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D.可能构成手段不能犯


    答案:A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所谓不作为犯罪,就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并且能够实行某种行为,消极地不去履行这种义务,因而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的行为。由于不作为是人的一种消极行为,因而这种行为要构成犯罪必须在刑法上予以严格把握。刑法上不作为构成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2)行为人有可能履行这种特定义务。(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而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如果缺少上述任一条件,将不可能构成不作为犯,故A项表述正确。

  • 第7题:

    甲离婚后嫌才三个月的女儿乙累赘,某日将乙一人留在家中,自己锁门外出。甲五天后回家,乙已经死在摇篮里,法院判决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甲属于()

    • A、纯正的不作为犯
    • B、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 C、纯正的作为犯
    • D、结果加重犯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关于不作为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行为人因为不履行抚养义务而构成遗弃罪,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 B、行为人以消极的身体动作违反刑法的命令规范而构成犯罪的,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 C、行为人以消极的身体动作违反刑法的禁止性规范而构成犯罪的,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 D、不作为不是什么都没有做,而是没有实施法律要求的行为。因此,行为人在战时驾飞机逃避服兵役,构成逃避兵役罪的,仍然是不作为。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单选题
    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称为()
    A

    不纯正不作为犯

    B

    纯正不作为犯

    C

    不纯正作为犯

    D

    纯正作为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不作为,下列哪些说法不正确?
    A

    不作为违反的是命令规范

    B

    不作为以特定的作为义务为前提

    C

    不作为同样具有原因力

    D

    行为人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完全没有采取任何动作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不作为犯,是指具有法律规定的义务,而拒不履行的行为。不作为犯并不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任何积极的举动,而只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其实施的积极举动。选项D显然错误。

  • 第11题:

    甲对某危害结果没有阻止其发生的义务,如果该危害结果发生,甲的不作为行为( )。

    A.不可能构成犯罪

    B.可能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罪

    C.可能构成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D.可能构成手段不能犯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关于不作为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行为人因为不履行抚养义务而构成遗弃罪,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B.故意杀人罪可由不作为构成

    C.不作为义务不仅限于法律规定的义务

    D.不作为不是什么都没有做,而是没有实施法律要求的行为


    正确答案:ABCD
    [答案] ABCD
    [评析] 遗弃罪只能由不作为构成,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不作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没有实施法律要求的行为。

  • 第13题:

    下列关于不作为犯说法错误的是

    A.遗弃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B.认定不纯正的不作为犯时要特别慎重
    C.纯正的不作为犯是适用法律认定犯罪的特殊问题
    D.不作为犯一般直接违反了某种命令性规范

    答案:C
    解析:
    纯正不作为犯,指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了法定的犯罪行为本身就是不作为的犯罪,如遗弃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等。其“纯正性”在于:人的行为形式与法定的犯罪形式是一致的,即都是不作为。纯正不作为犯是适用法律认定犯罪的常态问题,在行为形式方面一致,没有任何障碍或特别之处。C选项说法错误。不纯正不作为犯是适用法律认定犯罪的非常态、特殊问题,因为在行为形式方面存在不一致,应当特别慎重。不作为从表现形式看是消极的身体动作,从违反规范的法律性质看,不作为直接违反了某种命令性规范。

  • 第14题:

    下列关于不作为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作为犯就是在犯罪的时候不采取任何身体行动
    B.纯正的不作为犯就是只能以不作为构成的犯罪
    C.放火罪可以通过不作为形式构成
    D.遗弃罪是纯正的不作为犯


    答案:A
    解析:

  • 第15题:

    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当然适用于不作为犯罪,不真正不作为犯的
    作为义务必须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
    B、在特殊情况下,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不需要行为人具有作为可能性
    C、不真正不作为犯属于行为犯,危害结果并非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要素
    D、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中均存在不作为犯

    答案:D
    解析:
    选项A错误,作为义务在来源上可以分为:(1)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义务;
    (2)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义务;(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4)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因此,“作为义务必须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的说法错误。
    选项B.C错误,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即(1)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具有法律性质的义务;(2)负有作为义务的人有能力履行该特定义务;(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后果(即有因果关系)不作为之所以能够成为与作为相并列的行为,在于它与作为一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结果,或者说它与作为一样,侵害或者威胁了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当行为人履行作为义务可以避免结果发生时,其不作为才可能成立犯罪。
    选项D正确,从犯罪构成看,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中均存在不作为犯罪,如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的放火罪、故意杀人罪、盗窃罪等。

  • 第16题:

    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称为()

    • A、不纯正不作为犯
    • B、纯正不作为犯
    • C、不纯正作为犯
    • D、纯正作为犯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关于不作为,下列哪些说法不正确?

    • A、不作为违反的是命令规范
    • B、不作为以特定的作为义务为前提
    • C、不作为同样具有原因力
    • D、行为人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完全没有采取任何动作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判断题
    行为人以不作为的方式故意导致他人死亡的,是不纯正不作为犯。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不纯正的不作为犯指一个人以不作为或消极的行为结果构成了一个通常以作为才能构成的犯罪行为;

  • 第19题:

    多选题
    关于不作为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行为人因为不履行抚养义务而构成遗弃罪,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B

    行为人以消极的身体动作违反刑法的命令规范而构成犯罪的,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C

    行为人以消极的身体动作违反刑法的禁止性规范而构成犯罪的,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D

    不作为不是什么都没有做,而是没有实施法律要求的行为。因此,行为人在战时驾飞机逃避服兵役,构成逃避兵役罪的,仍然是不作为。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6年真题]
    A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当然适用于不作为犯罪,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必须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

    B

    在特殊情况下,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不需要行为人具有作为可能性

    C

    不真正不作为犯属于行为犯,危害结果并非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要素

    D

    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中均存在不作为犯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不作为犯罪分为真正不作为犯与不真正不作为犯。真正不作为犯,即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不真正不作为犯,即行为人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通常为作为形式的犯罪。不真正不作为犯与真正不作为犯一样,其作为义务主要来源于:①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义务;②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义务;③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④先行行为所引起的义务。
    B项,所有不作为犯的成立均要求行为人具有作为的可能性,法律规范与法律秩序只是要求能够履行义务的人履行义务,而不会强求不能履行义务的人履行义务。
    C项,不真正不作为犯既可能是行为犯,也可能是结果犯
    D项,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中均存在不作为犯,比如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