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量刑情节,下列哪一说法错误的?( )A.法定刑有数个量刑幅度,减轻情节是指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B.酌定减轻情节需要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C.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情节包括加重、从重、从轻、减轻和免除处罚情节 D.量刑情节包括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

题目
关于量刑情节,下列哪一说法错误的?( )

A.法定刑有数个量刑幅度,减轻情节是指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B.酌定减轻情节需要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C.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情节包括加重、从重、从轻、减轻和免除处罚情节
D.量刑情节包括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量刑情节的理解和记忆。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法定情节没有加重这种量刑情节。
更多“关于量刑情节,下列哪一说法错误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所谓关键情节通常是指有关()的情节,涉及有无法律责任的情节和影响问题严重程度的情节。

    A、定罪

    B、量刑

    C、定性

    D、定罪和量刑


    参考答案:C

  • 第2题:

    第 39 题 关于量刑情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量刑情节包括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

    B.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情节包括加重、从重、从轻、减轻处罚情节

    C.酌定减轻情节需要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D.法定刑有数个量刑幅度,减轻情节是指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正确答案:B

  • 第3题:

    下列关于犯罪地点在刑法中的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犯罪地点是犯罪的共同构成要件
    B.犯罪地点是犯罪的选择构成要件
    C.犯罪地点是某些犯罪的法定量刑情节
    D.犯罪地点是某些犯罪的酌定量刑情节

    答案:B,C,D
    解析:
    任何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以一定的方式方法实施的。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刑法对犯罪的地点不作特别的限定,所以它们通常不是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但如果《刑法》把地点明文规定为某种犯罪的构成条件时,它就成了构成该罪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只有A选项是错误的。

  • 第4题:

    犯罪后的态度属于()。

    • A、法定量刑情节
    • B、酌定量刑情节
    • C、案中情节
    • D、案外情节

    正确答案:B

  • 第5题:

    量刑情节


    正确答案: 人民法院在量刑时应当据以决定处刑轻重或免除处罚的各种情况。

  • 第6题:

    当新旧法律均认定为犯罪时,且最高刑和最低刑相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通过量刑情节来比较处罚轻重
    • B、可以根据附加刑来比较处罚轻重
    • C、可以根据情节轻重进行比较
    • D、根据旧法进行处罚

    正确答案:D

  • 第7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量刑的法定情节的是()。

    • A、免除处罚情节
    • B、从轻处罚情节
    • C、从重处罚情节
    • D、减轻处罚情节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单选题
    当新旧法律均认定为犯罪时,且最高刑和最低刑相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以通过量刑情节来比较处罚轻重

    B

    可以根据附加刑来比较处罚轻重

    C

    可以根据情节轻重进行比较

    D

    根据旧法进行处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犯罪后的态度属于()。
    A

    法定量刑情节

    B

    酌定量刑情节

    C

    案中情节

    D

    案外情节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量刑情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坦白属于我国刑罚从宽量刑政策,并非法定量刑情节

    C

    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D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量刑情节。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以选项 A 错误。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所以选项 B 错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所以选项 C 正确。选项 D 规定的从宽量刑情节,这是修正案七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已经被修正案八予以删除。所以选项 D 错误。 【该题针对“量刑的概念、原则和情节”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情节属于量刑的法定情节( )。
    A

    累犯

    B

    立功

    C

    未遂犯

    D

    胁迫犯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量刑情节包含哪些种类?()
    A

    法定量刑情节

    B

    酌定量刑情节

    C

    宏观量刑情节

    D

    微观量刑情节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A、量刑要根据犯罪情节

    B、罪名一样量刑必然一样

    C、罪名一样情节必然一样

    D、量刑不用考虑犯罪情节


    答案:A

  • 第14题:

    下列关于立功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立功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重大立功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立功属于法定量刑情节
    D.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同案犯也成立立功

    答案:B
    解析:
    我国《刑法》第68条规定,犯罪分子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B选项表述错误。

  • 第15题:

    关于量刑辩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被告人甲的辩护人宋某在审判过程中做无罪辩护,在法庭辩论阶段,审判人员可以引 导控辩双方先围绕量刑问题进行辩论,发表量刑建议或意见
    B公诉人乙可以在量刑辩论活动中发表量刑建议
    C.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丙可以在量刑辩论活动中发表量刑意见
    D.被告人丁可以在量刑辩论活动中进行答辩并发表量刑意见


    答案:A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颁布的《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 问题的意见(试行)》第9条规定,对于被告人不认罪或者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案件,在法庭调查阶段,应当査 明有关的量刑事实。在法庭辩论阶段,审判人员引导控辩双方先辩论定罪问题。在定罪辩论结束后,审判人 员告知控辩双方可以围绕量刑问题进行辩论,发表量刑建议或意见,并说明理由和依据。选项A中“先围绕 量刑问题进行辩论”说法错误,但本题题干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应选A。《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 题的意见(试行)》第14条规定,量刑辩论活动按照以下顺序进行:(1)公诉人、自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量 刑建议或意见;(2)被害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量刑意见;(3)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进行答辩并发表量刑意见。由此,B、C、D选项说法均正确,不选 。

  • 第16题:

    量刑情节包含哪些种类?()

    • A、法定量刑情节
    • B、酌定量刑情节
    • C、宏观量刑情节
    • D、微观量刑情节

    正确答案:A,B

  • 第17题:

    下列关于量刑情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已满75周岁的老人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 B、“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坦白属于我国刑罚从宽量刑政策,并非法定量刑情节
    • C、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D、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B,C,D

  • 第18题:

    酌定量刑情节


    正确答案:是指法定量刑情节以外的由审判人员根据立法精神、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在量刑时酌情考虑、灵活掌握的情节。

  • 第19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量刑情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 B、“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坦白属于我国刑罚从宽量刑政策,并非法定量刑情节
    • C、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 D、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自首和坦白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自首要求犯罪人如实供述自己犯罪的全部事实细节,而坦白只要求供述主要的犯罪事实即可

    B

    自首要求犯罪人主动投案,坦白的犯罪人则是被动归案

    C

    自首是法定量刑情节,而坦白属于酌定量刑情节

    D

    自首与坦白的犯罪人处罚上均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自首与坦白均要求犯罪人如实供述主要的犯罪事实即可,并不要求如实供述自己犯罪的全部事实细节。
    B项,《刑法》第67条第3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本款确定的就是坦白从宽的原则。由此可见,在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成立坦白,而自首是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C项,酌定量刑情节,是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根据立法精神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在量刑时酌情适用的情节。自首坦白均属于刑法总则中明文规定的量刑情节,因此属于法定量刑情节
    D项,《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对于坦白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因此,对于自首的犯罪人的处罚,当其犯罪情节较轻的时候,也可以免除处罚。对于坦白的犯罪人的处罚,即使其犯罪情节较轻,也不能免除处罚。

  • 第21题:

    多选题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量刑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量刑以定罪为前提

    B

    量刑时,遵循“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此为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化

    C

    以《刑法》有无明文规定为标准,量刑情节分为减轻处罚情节、从轻处罚情节、从重处罚情节和免除处罚情节

    D

    减轻处罚是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

    E

    从重处罚是在法定最高刑以上判处刑罚


    正确答案: B,D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所谓关键情节通常是指有关()的情节,涉及有无法律责任的情节和影响问题严重程度的情节。
    A

    定罪

    B

    量刑

    C

    定性

    D

    定罪和量刑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某一量刑情节,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但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文规定应当从轻处罚。这一量刑情节属于量刑的()情节

    正确答案: 酌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