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四”文学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动力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宜言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全盘否定了贵族文学、国民文学和古典文学 D.文学革命的实绩在于新文学理论主张有了长足进展

题目
关于“五四”文学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动力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宜言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全盘否定了贵族文学、国民文学和古典文学
D.文学革命的实绩在于新文学理论主张有了长足进展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五四”文学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五四文学革命


    正确答案: 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经过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以来近20年的云雨孕育,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运动的正式兴起。二人的文章从理论上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很快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响应。文学革命的实践也迈开了步伐,1918年初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都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旧貌。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社团,刊物,并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这次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他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从此中国文学走上了崭新的道路。

  • 第2题:

    五四时期,以自己的创作真正显示文学革命实绩的作家是()。


    正确答案:鲁迅

  • 第3题:

    五四文学革命期间,倡导文学革命者与哪些力量发生了论争?


    正确答案: ①与以林纾为代表的封建保守力量的论争。
    ②与以《学衡》派为代表的文化保守力量的论争。
    ③与以《甲寅》派为代表的反对力量的论争。

  • 第4题:

    “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正确答案:“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 第5题:

    “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发难文章是()。

    • A、《文学革命论》
    • B、《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 C、《什么是新文学》
    • D、《文学改良刍议》

    正确答案:D

  • 第6题:

    “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刻、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五四”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是文学观念、文学的思想内容、文学的语言形式的大解放、大革命。文学革命批判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并出现了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出现了新的主题、新的题材、新的人物。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革新,使白话文学处于正宗地位。“五四”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从闭关锁国状态面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

  • 第7题:

    填空题
    “五四”文学革命初期,撰文反对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

    正确答案: 章士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五四”文学革命有何偏颇?

    正确答案: “五四”文学革命的偏颇,主要表现在对中国古代文学否定过多,而对外国文学则多加肯定,缺乏分析批判。如周作人把《西游记》列为迷信的鬼神书,《聊斋志异》列为妖怪书,《水浒传》列为强盗书,都作为“非人的文学”加以排斥。胡适认为中国小说好的不过三四部,这三四部中还有许多疵病;中国戏本更在幼稚时代。钱玄同认为中国戏曲名著《西厢记》、《牡丹亭》也无甚意味。陈独秀对律诗、骈文持否定态度,等等。这种观点,对继承我国古代文学优良传统,产生消极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正确答案: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五四文学革命期间,倡导文学革命者与哪些力量发生了论争?

    正确答案: ①与以林纾为代表的封建保守力量的论争。
    ②与以《学衡》派为代表的文化保守力量的论争。
    ③与以《甲寅》派为代表的反对力量的论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

    正确答案: 五四新文化运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主要贡献是()

    正确答案: 发表《人的文学》等论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


    正确答案:五四新文化运动

  • 第14题:

    “五四”文学革命有何偏颇?


    正确答案: “五四”文学革命的偏颇,主要表现在对中国古代文学否定过多,而对外国文学则多加肯定,缺乏分析批判。如周作人把《西游记》列为迷信的鬼神书,《聊斋志异》列为妖怪书,《水浒传》列为强盗书,都作为“非人的文学”加以排斥。胡适认为中国小说好的不过三四部,这三四部中还有许多疵病;中国戏本更在幼稚时代。钱玄同认为中国戏曲名著《西厢记》、《牡丹亭》也无甚意味。陈独秀对律诗、骈文持否定态度,等等。这种观点,对继承我国古代文学优良传统,产生消极影响.

  • 第15题:

    “五四”文学革命初期,撰文反对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


    正确答案:章士钊

  • 第16题:

    “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五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必然地转向了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是文学革命运动的主要内容。

  • 第17题:

    “五四”文学革命是怎样发生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发生:①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提出了著名的“八事”、“三大主义”。
    ②随后在《新青年》上展开了文学革命的讨论。
    主要内容:①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②反对封建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提倡表现世间普通男女悲欢的“国民文学”,“平民文学”,表现个性解放的“人的文学”;③反对“桐城谬种”、“选学妖孽”,反对一切拟古、师古的形式主义,提倡真实地描写人生、反映社会问题的“写实文学”。

  • 第18题:

    问答题
    五四文学革命发起与开展情况:

    正确答案: 主要发起者:陈独秀(1879-1942)、胡适(1891-1962)、李大钊(1889-1927)、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新青年》编委会成员: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胡适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2.反对封建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提倡表现世间普通男女悲欢成败的“国民文学”、“平民文学”,表现个性解放的“人的文学”。
    3.反对“桐城谬种”“选学妖孽”,反对一切拟古、师古的形式主义,提倡真实地描写人生、反映社会问题的“写实文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胡适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者。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五四”文学革命是怎样发生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发生:①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提出了著名的“八事”、“三大主义”。
    ②随后在《新青年》上展开了文学革命的讨论。
    主要内容:①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②反对封建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提倡表现世间普通男女悲欢的“国民文学”,“平民文学”,表现个性解放的“人的文学”;③反对“桐城谬种”、“选学妖孽”,反对一切拟古、师古的形式主义,提倡真实地描写人生、反映社会问题的“写实文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五四文学革命

    正确答案: 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经过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以来近20年的云雨孕育,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运动的正式兴起。二人的文章从理论上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很快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响应。文学革命的实践也迈开了步伐,1918年初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都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旧貌。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社团,刊物,并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这次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他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从此中国文学走上了崭新的道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发难文章是()。
    A

    《文学革命论》

    B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C

    《什么是新文学》

    D

    《文学改良刍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