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在一只薄塑料袋中装水过半(未满),用细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所受重力为9N;再将这个装水的塑料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N时,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比(不计塑料袋和细线的重)(  )A.比烧杯中的水面高B.比烧杯中的水面低C.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D.高低无法判断

题目

如图甲所示,在一只薄塑料袋中装水过半(未满),用细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所受重力为9N;再将这个装水的塑料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N时,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比(不计塑料袋和细线的重)(  )
A.比烧杯中的水面高B.比烧杯中的水面低
C.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D.高低无法判断


相似考题
更多“如图甲所示,在一只薄塑料袋中装水过半(未满),用细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所受重力为9N;再将这个装水的塑料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N时,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比(不计塑料袋和细线的重)(  )A.比烧杯中的水面高B.比烧杯中的水面低C.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D.高低无法判断”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下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够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图象是(  )
    A.B.C.D.


    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浸入水中越深,它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浸没后,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变.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先变小后不变.
    故选D.

  • 第2题:

    四个烧杯甲、乙、丙、丁的容量比为3∶4∶8∶10。用甲烧杯装满与水比重相同的A溶液倒入丙烧杯后,用水兑满,然后将混合的溶液倒入乙烧杯至满后,将剩下的部分倒入丁烧杯并用水将丁烧杯注满,问此时乙烧杯中A溶液的浓度是丁烧杯中的多少倍()

    A、18
    B、24
    C、30
    D、36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溶液问题。赋值四个烧杯容量,甲(3)乙(4)丙(8)丁(10),设A溶液浓度为x,丙烧杯用水兑满后浓度为3x/8,倒入乙烧杯至满,浓度不变为3x/8,剩下部分倒入丁烧杯注满水后浓度为1.5x/10,则乙烧杯浓度是丁烧杯的3x/8/(1.5x/10)=2.5倍。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知识点】溶液问题

  • 第3题:

    下列属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快速养生试验方法试验步骤的是()。①将高温养护室的温度调至规定的温度60℃±1℃,湿度也保持在95%以上,并能自动控温控湿。②试件从试模内脱出并量高称重后,中试件和大试件应装入塑料薄膜袋内。试件装入塑料袋后,将袋内的空气排除干净,扎紧袋口,将包好的试件放入养护室。③将制定的试件量高称重后,小心装入塑料薄膜袋内。试件装入塑料袋后,将袋内的空气排除干净,并将袋口用麻绳扎紧,将包好的试件放入养护箱中。④养生期的最后一天,将试件从高温养护室内取出,凉至室温(约2h),再打开塑料袋取出试件,观察试件有无缺损,量高称重后,浸入20℃±2℃恒温水槽中,水面高出试件顶2.5cm。浸水24h后,取出试件,用软布擦去可见自由水,称重量高后,立即进行相关试验。⑤在养生期的最后一天,将试件取出,观察试件的边角有无磨损和缺块,并量高称重,然后将试件浸于20C±2℃的水中,应使水面在试件顶上约2.5cm。



    A.①②③
    B.④②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①③④为快速养生试验方法步骤,其余为标准养生试验方法。所以答案为C.

  • 第4题:

    下而是某位同学对一谱习颢的锯答
    在大烧杯中放入水,再将一个装水的试管放在烧杯中,然后给烧杯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如图5所示。如果继续加热,则()。
    A.试管中的水温可达到沸点但不沸腾
    B.试管中的水将会沸腾
    C.上述A和B所述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D.烧杯中的水沸腾需要大量吸热.所以试管中的水达不到沸点,也不可能沸腾

    解:持续给烧杯中的水加热.试管中的水会达到沸点.且持续吸热.故本题选B。
    问题:
    (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哪些知识点


    答案:
    解析:
    (1)本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沸腾和沸腾的条件。 (2)该生的错误主要在于没有理解试管中的水不断吸热的前提是有温度差。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深入理解“水沸腾的条件”。
    正确解答:水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①水温达到沸点,②不断吸热。本题中烧杯中的水通过热传递可使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但是,由于两者都达到沸点时,没有温度差,试管中的水无法持续吸热,因此试管中的水只能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故本题选A。
    (3)教学思路:
    结合例题,强调:学习了汽化的两种形式,学生应该熟练掌握沸腾和蒸发的条件,其中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和持续吸热,两者缺一不可。
    ①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不断吸热。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达到沸点,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
    ②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沸点后,就和大烧杯中的水温保持一致,因此。小试管不能继续从大烧杯中吸收热量。这说明,小试管中的水虽然达到沸点,但却无法继续吸热,不满足沸腾的条件。

  • 第5题:

    如图所示,斜面上放着一只装水的容器。容器不动的时候,水面AB是水平的;当容器从光滑斜面CD上滑下去时(不考虑摩擦力),容器里水面的情况是:


    A.仍保持原来水平状态
    B.水面B点比A点高
    C.容器中的水会来回晃动
    D.水面A点比B点高,且和斜面CD平行

    答案:D
    解析:
    水随容器在斜面上做匀加速运动,水平面与受合力的方向平行,由于合力沿斜面向下,故水的表面与CD斜面平行。故答案选D。

  • 第6题: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装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


    正确答案: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盒

  • 第7题:

    有A、B两根等径玻璃毛管,A管直接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稳定后A管内外的水面高差为ha,B管先装满水后再插入上述烧杯中,稳定后B管内外的水面高度为hb,那么ha与hb的关系为()。

    • A、ha>hb
    • B、ha<hb
    • C、ha=hb
    • D、不确定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填空题
    崩解时限检查:将吊篮通过上端的不锈钢轴悬挂于金属支架上,浸入()烧杯 中,并调节吊篮位置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烧杯内盛有温度为()的水,调节水位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水面下()处。 除另有规定外,取药片(),分别置上述吊篮的玻璃管中,加挡板,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各片均应在()内全部崩解;浸膏(半浸膏)片、糖衣片各片均应在()内全部崩解。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正确答案: 1000ml,25mm,15mm,37℃±1℃,6片,30分钟,1小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kg/m3.

    正确答案: 45,1.125×103
    解析:
    在天平的标尺上,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m1=50g+10g+2g=62g,空烧杯的质量为m2=17g,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mm1m2=62g-17g=45g;量筒的分度值为1cm3,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V=40cm3;酱油的密度为ρmV=45g/40cm3=1.125g/cm3=1.125×103kg/m3

  • 第10题:

    单选题
    将塑料袋按在水中,松手后怎样的塑料袋是有毒的()
    A

    浮在水中

    B

    浮在水面

    C

    继续沉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计算题:将一只梨置于天平上称量,然后用细线拴住柄,悬浮于盛水的烧杯中,要全部埋入水下且不触底和烧杯壁。梨的质量150.8g,容器和水的质量1137.1g,梨浸入烧杯中后,烧杯、水和梨的总质量为1286.5g。水的密度按1.0000g/cm3计算,计算梨的体积和密度。

    正确答案: 物体排开水的质量=(容器+水+悬浮梨)-容器和水的总质量=1286.5-1137.1
    =149.4g
    (1)梨的体积:V=物体排开水的质量/水的密度
    =149.4/1.0000=149.4cm3
    (2)梨的密度:ρ=m/V
    =150.8/149.4=1.0094g/cm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如图甲、乙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____”实验.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____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图乙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____,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____.

    正确答案: 二力平衡的条件,静止,相等,相反
    解析:
    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可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两个拉力都作用在纸板上,且方向相反,当在硬纸板处于静止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比较其大小;按图乙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探究二力是否共线,将硬纸板转过一定角度,应保持两拉力大小相等,故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相同,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相反,放手后观察纸板是否静止,即可得出结论.

  • 第13题:

    测定食物中的铁时,最好选用哪种容器保存样品( )。

    A、烧杯

    B、塑料袋

    C、棕色玻璃瓶

    D、玻璃瓶

    E、金属容器


    参考答案:D

  • 第14题:

    盛水的烧杯里有一只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水沸腾。继续加热,保持烧杯中水始终沸腾,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 )
    A不会沸腾
    B可以沸腾
    C用急火加热时,才能沸腾
    D烧杯里液体的液面超过试管液体液面时,才可以沸腾


    答案:A
    解析:
    解析
    试管中的水要沸腾得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水能从外界吸收热量。虽然试管中的水与烧杯中的水温度相同而且都达到了沸点,但它不能从外界吸收热量,因此不能沸腾。
    故正确答案为A。

  • 第15题:

    甲烧杯内装有300克浓度为60%的酒精溶液,乙烧杯中有200克水,将甲烧杯中溶液的1/3倒入乙烧杯,混合后再将其中的一部分倒回甲烧杯,此时甲烧杯中酒精溶液的浓度为45%。问这时甲烧杯内的溶液有多少克?

    A.260
    B.280
    C.300
    D.320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
    第二步,根据题意把甲烧杯中溶液的1/3倒入乙烧杯,这时乙烧杯中酒精浓度为100×60%÷300=20%,甲烧杯还剩200克浓度为60%的酒精溶液,设将x克溶液倒回甲烧杯,可得等式20%×x+200×60%=45%(x+200),解得x=120(克),这时甲烧杯内的溶液有120+200=320(克)。
    因此,选择D选项。

  • 第16题:

    盛水的烧杯里有一只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水沸腾。继续加热,保持烧杯中水始终沸腾,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

    A.不会沸腾
    B.可以沸腾
    C.用急火加热时,才可能沸腾
    D.烧杯里液体的液面超过试管液体液面时,才可以沸腾


    答案:A
    解析:
    试管中的水要沸腾得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水能从外界吸收热量。虽然试管中的水与烧杯中的水温度相同而且都达到了沸点,但它不能从外界吸收热量,因此不能沸腾。故正确答案为A。

  • 第17题:

    测定食物中的铁时,保存样品的容器最好选用()。

    • A、塑料袋
    • B、玻璃瓶
    • C、棕色玻璃瓶
    • D、烧杯
    • E、金属容器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将塑料袋按在水中,松手后怎样的塑料袋是有毒的()

    • A、浮在水中
    • B、浮在水面
    • C、继续沉底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计算题:将一只梨置于天平上称量,然后用细线拴住柄,悬浮于盛水的烧杯中,要全部埋入水下且不触底和烧杯壁。梨的质量150.8g,容器和水的质量1137.1g,梨浸入烧杯中后,烧杯、水和梨的总质量为1286.5g。水的密度按1.0000g/cm3计算,计算梨的体积和密度。


    正确答案: 物体排开水的质量=(容器+水+悬浮梨)-容器和水的总质量=1286.5-1137.1
    =149.4g
    (1)梨的体积:V=物体排开水的质量/水的密度
    =149.4/1.0000=149.4cm3
    (2)梨的密度:ρ=m/V
    =150.8/149.4=1.0094g/cm3

  • 第20题:

    填空题
    实验过程中.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铁块所受浮力为____N;

    正确答案: 0.4
    解析:
    据图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 N,故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3.8 N,故此时铁块所受的浮力是F=G-F=4.2 N-3.8 N=0.4 N.

  • 第21题:

    单选题
    初中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描述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调零,后进行测量

    B

    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将水沿着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C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调节细准焦螺旋,后调节粗准焦螺旋

    D

    实验室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取适量的葡萄酒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葡萄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为____g.

    正确答案: 81.6
    解析:
    在天平的标尺上,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测烧杯和酒的总质量为m=50g+20g+10g+1.6g=81.6g.

  • 第23题:

    单选题
    盛水的烧杯里有一只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水沸腾。继续加热,保持烧杯中水始终沸腾,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
    A

    不会沸腾

    B

    可以沸腾

    C

    用急火加热时,才能沸腾

    D

    烧杯里液体的液面超过试管液体液面时,才可以沸腾


    正确答案: C
    解析: